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59

第59章 汉语美学起名原理

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字形、字义的优美可意会,更可言传,其中奥秘令世人称奇,所以中国人起名都认为要注重汉字原理。

所谓符合汉字原理,简单讲,从字义上要健康,有现代感,有冲击力,让人品味起来有深度,有利于广告宣传。从音律上要琅琅上口,叫起来响亮。从字形上要有创意性,简洁明快,易于识记。把以上三方面融合一体,把汉字的原理融汇贯通,才是一个好的、符合汉字系统的好名字。

字义有讲究

所谓名字的字义,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名字实实在在的含意,包含起名者对人或企业的希望、追求、祝愿,也可能包含企业创始人的个性特征和爱好,另一方面,名字的字义还包括寓意,即名字里所包含的意思。

国内企业取名,多讲究字义,或有纪念意义,或寄托意愿,或描写特征。而外国企业音译汉字名称或中国企业取洋化名称,很多不能表达出一个确切的字义,而仅仅是音译汉字而已。

一个字义完美的名字组合,能给人一种美好的联想,使人对企业产生亲近感。而一个字义组合不当的名字,不仅使人感到不伦不类,听起来很不是滋味,还会产生排斥心理。

名字是一个代号,代表着一个实体(企业或其法人)。然而我们所说的“寓意性”并不是指这种本意,而是指一个名字在这种本意之外的另外含义,指一种虚意,一种“名实相离”的含义。

例如,四川长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取名“长虹”,名字的本意是该企业名称,也是品牌名称,长虹”从文字上来说,取雨过天晴之意,有瑰丽壮观的寓意。

一个缺乏感情色彩的代号,没有任何寓意性,很难进入人们的记忆中,如果一个名字不能被人记住,那么这个名字的指代功能也就等于零了。

由于受共同的文化氛围熏陶,人们对所谓“好字”的认识大致相同,命名的结果往往是“英雄所见略同”。汉字的数量有限,“好字”数量可以说少得可怜,不像西方的文字可以用字母拼出任何无字义的新创词汇。因此,要想获得良好的命名效果,就要突破传统的选字方式,拓宽思路,在新的天地里寻找新的境界。

音韵要好听

名字的基本元素是字,要想起一个令人满意的名字,必须从字入手。而一个汉字,常常是一个词或词根。从名字的声调考虑,当字与字组合后,有的名字琅琅上口,喊起来金声玉应;而有的名字不响不亮,叫起来底气不足,原因就在于起名者忽略了名字的音韵之美。要起一个好名字,就要对字的音、义、形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考虑名字组合后所产生的整体意义及音韵效果。

名字是否响亮,是否悦耳顺口,起主要作用的是声调,这一点往往为命名者所忽略。近体诗和词曲之所以抑扬顿挫,具有音乐般的旋律,原因正是由于声调的和谐。同样,名字尽管只有几个字,声调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名字音韵的组合有以下几种情况:

1.

声韵母相同,声调相同。

2.

声韵母相同,声调不同。

3.

声韵母不同,声调相同。

4.

声韵母不同,声调不同。

第一组组合,语言效果最差,第四组合音效果最好,第三种组合效果居中。

字形需好看

起名还要讲究字形。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其一,要好写、易识;其二,笔画结构要好看。

名字应简明易识,难写、难认的名字一般说来是不受人欢迎的。名字原本只是一个代号,笔划的多少与它的指代功能无关,笔画的增加并不会增加指代功能。既然如此,从节省自己或他人的书写时间来看,没有必要用那些笔画过多的字做名字,且难认的生僻字易遭人拒绝和冷落,如果企业名字因为用生僻字而不能被人呼唤出来时,那么,它的指代功能也就损失了大半,多少会影响企业与客户的关系,甚至会失去某些成交的机会。

名字的字形结构也有讲究。选用字的笔划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太多不易书写;太少,虽然书写简单,但不宜产生美感,而且易被人添改。另外还要注意“轻重平衡”,避免“一轻一重”、偏旁雷同或笔画形同的名字组合。

延伸阅读

灵感催生“红线女”

红线女,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她原名邝健康,自幼学戏,刻苦用功,深受老师喜爱,老前辈夸她:“这个孩子将来准保有出息,她多像《红线盗盆》中的使女红线,干脆就叫‘红线女’吧!”从此她便更名为“红线女”。15岁主演《绣襦记》,一炮而红,名扬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