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58

第58章 汉字易学起名原理

汉字易符学是在语言应用中产生出来的一套物名事理符号,它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是蕴藏着象数和易理的全息标志。在为企业命名时,熟知汉字易符学原理,掌握一些易学卦理知识,对企业命名是有一定作用的。

一个企业要发展,要立于不败之地,要注意名字上的数理是否吉利,如果不吉利,不但影响事业发展,影响财源广进,甚至会出现难以解决的问题。

汉字易符学原理如果运用到企业命名上,可能会给各行各业带来勃勃生机。易学原理都包括哪些原理呢?我们归纳了如下几个方面,可作为商业起名的理论参考。

1.阴阳之理“一阴一阳之谓道”。万事万物无不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古人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万物,万物生生不息而变化无穷。一阴一阳的相反相成,运转不息,为宇宙万事万物盛衰存亡的根本,这就是道。

因此,太极为一,阴阳为二,万事万物万变不离其阴阳。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简化繁,由小变大,有理有序,有章有法,有根有据,莫不由阴阳所定。

2.简易之理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就是说容易则易于知解,简易则容易遵从。研究寻找恰当的、适宜的、方便的正确方法,是一切科学的真谛,也是把握事物法则的根本。所以寻求正确的方法,是为事之根本,亦是正名之理。

3.不易之理

不易之理所表明的是,不论事物如何千变万化,事物内在本质及规律是永恒存在的。因此,不易之理要求人们具有自强不息、持续而恒久的精神,也即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揭示天道自然法则、社会人伦法则的理性保证。

4.中正之理

中正之理所表明的是“中和、中正”的道理,依中正之理办事,才能给人以和谐的美感,只有居中,才可以四通八达。只要凡事勿过勿不及,就是“适中”、“居中”、“得中道”。探得中道的人,才能事业发达,诺事如愿。

5.系统之理

整个易理八势,演化成六十四势的先后程序;以其事象、物象的组合与势理的序列,到所论及的字宙观、人生观等,无不充满系统之理。

系统之理是至明之理,它所包含的精义,即:巧妙组合,合理排列,上下相应,彼此沟通,左右融合,无暇无隙,整分有序,协调统筹等都带有永恒的意义。

6.天人合一之理

“天人合一”之理表明,宇宙、天地处于互相联系、互相依榜的关系中。

7.人居中位之理

人处在天地之间的中心地位,是世间最可贵的因素。在人道与事理之间,在人的发展与环境之间,在天、地、人之间,要重点抓好人的工作。要顺天之理,循地之命,按着人的特点、需求、欲望去推动、启动、开发人智。把做人的工作放在一切工作之首位。尽人之性,尽情之理,尽道之明,去把握人间的规律。这样才能顺天道,合地理,符民情,达到预定的目的。

8.人治之理

人治之理是指以“人为”为主体,而“人为”者应是“圣人、大人、君子之所为“者。“人为”者,非“大人、圣人”不足以领导全民;非君子不足以服务人群。

人治之理的基本要意是,“人为”者需要与民有共同的愿望和理想,同时也要具备相应的品德和才能。这样才能达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9.仁义之理

仁义之理也是尽人性之理。仁是心之德,爱之理;义是心之制,事之适。爱,才能创造和谐、维系和谐,发展和完美和谐。

以上这些基本原理,是对太极易理的一般性讲述,在取名时,企业如能符合太极思维的原理,一定能够构思出出色的企业名称。

延伸阅读

汉字的笔画象数代表的意义

汉字的笔划象数并不是纯粹的阿拉伯数码,汉字的数学符号除了数目字的解释外,还是一组易学原理的表述符号,如“一”代表太极。形学起于点,数学起于一。“一”的无限延长,元始无终,如同一个“0”,即是零,即是元,元极而太极。“二”代表真元气,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动静如波,表示阴阳对侍。“三”代表天、地、人三才。因为先有天地而生万物,但是,天地的概念是由人为分别而来,天本无所谓“天”,地本无所谓“地”。“四”代表四象,时间出四季,空间出四方。“五”代表天地交舞于午时,地转一周,“木火土金水”五气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