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104

第104章 楼盘命名:传达价值、优缺互补

楼盘的名称不仅仅是个称号,其中也蕴含着开发商对消费者传达出的企业文化,同时,为了能让消费者对楼盘有好的印象,楼盘的命名也需要遵循优缺互补的原则。

在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益白热化的背景下,商家都在使尽浑身解数吸引人们的目光,这在中国激烈的房地产业竞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为了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可以从传达价值和优缺互补的方式出发,来为楼盘命名。

传达价值

为了让消费者对地产商产生接受感,就需要在楼盘名称中植入企业文化和传达企业倡导的价值观念。只有做到这点,才能拉近消费者和商家的距离,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如起名为“华夏龙脉”,传递崇尚人文的企业文化;起“碧海雅居”、“云天小镇”,强调的是企业文化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起“恒信名苑”、“金诚花园”等,传达出企业对品牌信誉的重视。如强调企业对老年人的关注,可起“寿星颐城”;强调企业对欧式风格的推崇,可起“柏林。经典”;强调对高收入阶层的重视,可叫“钻石铭典”;强调企业对普通收入阶层的人文关怀,可叫“万家灯火”、“逸乐苑”等。

1996 年,潘石屹开发北京CBD 区域内的现代城,并借此传达出“SOHO”的价值观念。SOHO是“SmallOffice Home Office ”的缩写,从字面理解是小型家庭办公的意思。现代城 SOHO 文化内涵的运用,具有新经济时代通过信息技术在家里实现居住和办公的双重功能。现代城开发上具有超前地位的价值观念,用现代城广告语言来说:“有点前卫,有点另类”。从市场效果来看,“SOHO”的价值观念已经被广大业主和消费者认同了。

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一点,很多新建的楼盘盲目的求新、求异、求变,而忽视了其所传达的思想,城市的地名跟城市的建筑都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虽然今天的情况和以往有了很大差异,往往都是小区名字起在前、区域发展在后的情况,这给了楼盘命名很大的自由空间,但城市的文化传统应该也在小区的命名中得到很好的体现。

优缺互补

市场上的楼盘并非尽善尽美,也有一些楼盘有一些硬伤,比如地段不好、交通不便等。如果遇到了这些问题,楼盘命名除了要对项目的优势点加大渲染和传播力度外,还要起到优缺互补的作用。因为,楼盘名称是房地产营销的重要环节和房地产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家要想取得项目上的成功,必定要有被置业者们所接受的产品优势,而这些产品优势的突出和强化,楼盘名称是很好的传导者。例如,对于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较好的楼盘,其名称就应该彰显这个优势,让人们清晰地知道该楼盘在什么地方,能直接传递出对于地段属性或地段性格的暗示。比如万恒。东方俪城、塔湾新城、中街北苑等,许多房地产商在仔细研究项目、分析市场的前提条件下,巧妙地把楼盘命名与项目优势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具有理想销售效果的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命名来增添楼盘的文化内涵,给潜在的消费者营造一种未来生活的景象,努力为购房者创造一种美丽的憧憬。项目所存在的一些劣势,有些地方可以通过后期的园林景观设计、后续的物业管理加以修正,但是对于一些楼盘存在的先天性硬伤是无法改变的。楼盘名称作为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能起到弥补楼盘缺陷的作用,特别是产品优势不十分明显的时候,尽善尽美的楼盘命名的确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果。

延伸阅读

西周时代的房产交易

根据考古实物和相关的历史文献证明,中国早在西周时就出现了土地交易,在战国时就有房屋买卖。

在一件叫“盉”的西周青铜器上,就刻有一段地产交易的铭文。大致意思是:公元前919年农历三月,一个叫矩伯的人分两次把1300亩的土地抵押给一个叫裘卫的人,换来了价值100串贝壳的几件奢侈品,包括两块玉、一件鹿皮披肩和一条带花的围裙。这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一宗不动产交易。

在矩伯和裘卫两人完成土地抵押交易的93年后,也就是周厉王三十二年,又发生了一宗土地买卖。这宗土地买卖的交易过程也被刻在青铜器上。这次记录的是周厉王买地的事。周厉王为扩建王宫,买下一个叫鬲从的人的地,没有立即给钱。鬲从担心周厉王赖账,周厉王派人对鬲从说:“你别怕,我一定会照价付款的,如果我赖账,就让上天罚我被流放好了。”

这种有人买地、有人卖地的现象,说明当时除了有土地抵押,还存在土地买卖,房地产市场已经有了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