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103

第103章 楼盘命名:文化底蕴、“三好标准”

为了彰显楼盘的品位和品质,很多商家都使用了好听、好记、好看、有内涵的词语为楼盘命名,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很有效的。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易记词语不仅传达出商家深厚的文化底蕴,更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楼盘名字简单易记并蕴含丰富文化内涵,说明人们对文化的追求上升了一个层次,这不仅使城市显得更有文化味,也能让人联想到美好、富有诗意的居住意境,从而能让心情愉悦。

蕴含文化底蕴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品房走向市场,商家把竞争的烟火烧到了楼盘命名战场中,在实践中,人们发现,蕴含文化内涵的楼盘名称似乎更符合人们的胃口。为楼盘取一个诗情画意的名称其实也并非难事,其中不乏精彩的典故。

比如在某地的环城东路上有个名叫“墨香苑”的楼盘,得名原因是在一个墨水厂的原址上造起来的,据说这名字还是著名作家贾平凹取的,开发商也做过调查,近一半的客户是因为楼盘的名字前去的,因为觉得这个名字不仅好听,而且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除此以外,楼盘名称中所包含的吉祥、平安之词就更容易让消费者接受和欣赏。如果楼盘名称具有地域文化内涵,那么楼盘对消费者就更加富有吸引力,地域文化也应该是楼盘名称文化内涵的一部分。地域特色文化包括本地文化和异域文化两个方面。本地文化往往有着较强的亲和力和人情味,但是由于人们长时间的审美疲劳,也就不能满足人们对外界文化的猎奇心理了。异域文化不仅新颖,而且还具备很强的感染力,但是很容易弄巧成拙,脱离地域特点,使楼盘名称不符实。

遵循 “三好标准”

在为楼盘命名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一定要做到“三好”标准,即好记、好念、好听,这也是楼盘命名的最基本原则。中国文字(方块汉字)由声、形、意组成。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指出,“文字之始于象形”,是中外文字共同的规律。后来,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外文字呈现了不同的面貌。“中国文字,无义不备,故极繁而条理不可及;外国文字,无声不备,故极简而意义亦可得。盖中国用目,外国贵耳。”因此,为楼盘命名的语言的意义,要美好、引人遐想、避免歧义;读音,要平仄适当、避免拗口、利于传播;字形,要大小清晰、搭配美观。用最好的形式来表现的楼盘,其命名不仅琅琅上口,还具有更加广泛的传播力。语言运用得当的楼盘名称,不仅能进一步刺激购房者的购买欲望,从而给地产商带来经济效益,还能让购房者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通过自己购置的房产充分表现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字中后两字的建筑用语中,如“广场”、“大厦”、“山庄”、“公寓”、“别墅”等,其本身就是两个字,很难进一步使之小雅化了。而一个字的,除“园”以外,还有“庭”、“苑”、“第”、“府”、“阁”,都可以在前面分别加上诸如“花”、“华”、

“雅”、“旺”、“豪”等字。这些添加

并不完全是为了凑成四字成语,而是商家

尽可能希望达到一种形满意足的极致状

态。 与此相反,复杂、晦涩、难读、难记

同时也没有较强语感的楼盘名称,不容易

被人们所铭记,其流传度也会受到限制,

信息传递会出现障碍。

延伸阅读

古代建筑名称

中国古代的建筑物都有着自己的名称,这些名称不仅是封建社会等级制的产物,更体现出中国建筑文化的丰富性。宫:古代帝王的住所或神庙。殿:高大的房屋,特指供奉神佛或帝王受朝理政的房屋。室:房屋或内室。府:旧指大官、贵族的住宅,今指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邸:高级官员的住所。宅:居住地方。厢:正房两侧房屋。宇:屋檐,后泛指房屋。院:院子。牌坊:上刻题字宣扬忠孝节义,标榜功德的门洞式建筑。阙:宫庙、墓门前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的双柱楼观。塔:用来藏舍利和经卷的建筑,以方形、八角形为多。刹:佛塔和佛寺的统称,即佛教的寺庙。寺:僧众供佛的处所。庙:奉祀祖宗、神佛或前代贤哲的处所。祠:比庙规模小一些的建筑。观:道教的庙宇。庵:尼姑住的佛寺。陵:帝王的墓地。城:都邑四周防御的城垣。堡:围有土墙的城镇或乡村。亭: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坛: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台。楼:二层以上的房屋。榭:建筑在台上的房屋。阁:四周设栏杆回廊的楼。廊:屋檐之下的过道。轩:有窗的长廊或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