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只百足虫在草地间自由自在地爬走,小青蛙看见它的步伐,便惊讶不已地问道:“你长了那么多只脚,还走得这样整齐平稳。“请问,你行走时先迈哪只脚呢?”
百足虫一愣,平生还是第一次被问道这样的问题。它也顿觉困惑:奇怪呀,这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啊,我怎么从来没有注意过呢?在这种念头的控制下,百足虫开始刻意地摆弄起自己的步态,结果弄得自己筋疲力尽,却寸步难行。从此,再也找不回以前的那份轻松自在……读者朋友们读过之后,会有怎么的想法呢?可笑、可怜?然而,可笑可怜的又岂止是这只百足虫?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人原本很从容,很平静地生活着,可是一旦被太多的诱惑、太多的欲望牵扯着而难以取舍时,从此就会顿生烦恼,甚至在不知进退的山重水复中迷失了自己。
讲到这,让我们想到了著名的心理现象——鸟笼效应。鸟笼效应是由近代杰出的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的。
1907年,詹姆斯从哈佛大学退休。同时,他的好友物理学家卡尔森也退休了。有一天,俩人打赌,詹姆斯说:“我一定会让你不久就养上一只鸟的。”对此,卡尔森不以为然的说:“我不信!因为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养一只鸟。”
几天后,恰逢卡尔森的生日,于是,詹姆斯送上自己的礼物——一只精致的鸟笼。卡尔森笑着说:“我就权当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艺品了,你就别费劲了。”从此之后,来拜访卡尔森的客人,只要看见空荡荡的鸟笼,就会问道:“教授,你养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卡尔森每次都解释道:“我从来就没有养过鸟。”
然而,他的回答却换来客人疑惑不信任的目光。无奈的卡尔森,只好买来一只鸟。就这样,詹姆斯的“鸟笼效应”便诞生了。
为什么会出现鸟笼效应呢?对此,心理学家解释道,这是因为买一只鸟要比解释为何有一只空鸟笼更为简便、有效。即使没人来问,或者不需要加以解释,鸟笼效应也会给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所以,我们才会为了一个空鸟笼去买一只鸟。
回望生活,遍视四周,鸟笼效应也经常会出现。许多人不正是先在自己的心里挂上一只空笼子或是张开一只袋囊,然后,不由自主地往里填满东西吗?
张先生非常喜欢高档产品,于是,在售货小姐的介绍下,他买了一个新潮的电脑控制抽水马桶。紧接着,事情一发不可收拾,卫生间放这么新潮的马桶,与之配套的瓷砖也不能太差了吧!就这样,瓷砖的档次上去了;但是,地砖也不能随随便便吧!洗脸池也得与酒店的相媲美吧!水龙头也得是冷热交替的吧……仅仅装修卫生间的费用,就大大地超出预算费用,但他还是硬着头皮买下了所有产品。
说到这,不妨想想我们的衣橱,有多少件衣服是因为一件配饰、一件样式独特的小衬衫,或是一双颜色特别的鞋子而添置的呢?女人更是如此,所以,有人说:“女人似乎总缺一件衣服。”这是因为“旧鸟笼”还没填满,新买来的又变成了“新鸟笼”。周而复始,象征着欲望的“空笼子”永远无法填满,只会令我们越陷越深,直到为此筋疲力尽!
佛经云:人最难摆脱的就是无谓的烦恼。一个将种种诱惑和欲望都一古脑儿往行囊里塞的人,他的人生之路又怎么能够舒畅无阻呢?由此可见,只有知晓自己的人生追求,明智地去追求,并学会放弃,才能摆脱无谓的烦恼,最终拥有自在的生活。
自我反思,每天进行二十问
将自己所有的欲望,都写在一张纸上,如“我喜欢钱”、“我喜欢权”、“我喜欢被镁光灯照射”、“我喜欢名牌奢侈品”……写完之后,自己拿着纸单思量一番,自己是否对钱和权力的欲望过于强烈,为何会产生这种过分的愿望?生活确实离不开钱和权,但是,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偏离了正确的轨道,就要想法设法地使自己平静下来。
与道德高尚的人交往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人若是总与利益熏心的人交往,自然比较容易沾染贪婪的欲望。这些欲望一旦无法实现,自然就会被无尽的烦恼折磨着,直到将自己弄得筋疲力尽。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净化自己的心灵,寻找一个好的社会环境和交友环境,即多与道德高尚的人交朋友,在这种环境中,你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洗礼,渐渐地,你也会变成一个道德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