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子女,要想在工作中干出一番事业,学习是最根本的。21世纪要求建立一个学习化的社会,用不断增长的新知识去适应时代的发展。
父母的学习品质能唤起宝宝的学习热情,父母的学习态度会影响宝宝的学习习惯。许多父母文化水平不高,更需要在生活中学习。有的父母一味地要求孩子刻苦学习,而自己每天沉醉于喝酒、吸烟、聊天、打麻将上,结果教育孩子的效果很差。所以,教育孩子爱读书,自己就要有一个爱学习的习惯。我的孩子对学习非常有热情,是因为我们两人都是教师,每天坚持学习,这种品质潜移默化对孩子有了影响。
父母是宝宝的影子,在宝宝身上反映了父母的生活习惯。所以,要想教育好孩子,父母本身的表率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父母好睡懒觉,孩子在学习上就偷懒;父亲吸烟,孩子就一定早早学会喷云吐雾。所以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天生有模仿的能力,而父母就是孩子第一个模仿的对象,所以父母有好的习惯,孩子才会有好的习惯。
培养好习惯做个好父母
教育秘诀:父母的好习惯决定孩子的大未来。
不成熟的人无法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负责,所以必须从小就教育孩子:为自己所做的决定负责任,否则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出现。有时候父母会过度保护孩子,使得孩子渐渐失去独立的能力。有时不妨试着放手让孩子去做些事情,不仅能够证明他们的成长,也能够建立他们的自信心。有越来越多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使得他们无法得知这些伸手可得的事物,是通过如何艰辛的历程而来。懂得感恩的人,才能明白幸福的所在。
让小闪光点形成大光圈
正强化
我们不能说片面地夸大一次表扬和鼓励就能塑造一个崭新的行为,但是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对他的反应和评价。基于此,行为心理学发展了塑造及矫正儿童行为习惯的一系列策略、方法和技术。下面案例所用的策略就是“正强化”。
丁红上小学四年级,语文成绩还行,数学是她最大的麻烦,尤其是遇到应用题的时候,老师讲的例题当时也能听懂,等她自己写作业的时候又不会了,回家后她向当工程师的爸爸讨教,爸爸给她讲了两遍,她还是似懂非懂,妈妈在一边着急了,责怪丁红反应慢。爸爸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像是在想问题。大约5分钟后,爸爸对女儿说:“我想起来了,我上小学的时候通常一个问题要讲6遍才能听懂,我们再重新开始吧。”爸爸又耐心地讲了3遍,女儿终于听懂了。爸爸说:“你比小时候的爸爸反应还快一些,只要你不怕困难,坚持思考,你将来一定会超过爸爸的。”“真的吗?”丁红虽然有点不相信,但欣喜之情挂在眉梢。
可别小看了丁先生的这几句话,丁红的妈妈听了以后心里暗暗吃惊,为自己的急躁和斥责而惭愧。更重要的是,后来丁红遇到难题的时候,不但不怕一遍又一遍地问别人,还不怕一遍又一遍地自己下苦功思考,直到把问题彻底搞明白为止。11年以后,在小学同班同学里,她是惟一获得研究生学历的人。
“正强化”与我们日常所说的“表扬”“奖赏”“鼓励”的意义相近,是指个体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即某种行为),如果获得满意的结果或肯定的答复,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时做这件事的可能性就会提高。可能有的父母会说,这方法谁不知道?谁没用过?表面上看是这样,可是真正地掌握它并能得心应手地应用,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比如丁红学数学的困难,相信很多儿童都有这样的现象,而不少父母就不会有丁先生那样的耐心和智慧。有的爸爸则可能逐渐提高嗓门,终成雷声,吓得孩子不敢再问,甚至没了信心,至于像丁先生那样的教育艺术真的是很难能可贵!
不必每次进步都表扬
间歇强化
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身为父母要善于捕捉孩子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正强化,这在行为习惯养成初期是很有必要的。但问题是孩子每天的行为那么多,不可能对孩子的每个好行为都正强化,而且也没有那么多的正强化物可用。“间歇强化”可以帮助父母解决这个矛盾。
王鲲是个上三年级的9岁男孩,长得白白净净,好静不好动。去年从外地转到北京上学。语文、数学、英语成绩都不错,就是体育成绩不达标。跳绳、投掷、立定跳远、仰卧起坐4个项目的测验均未合格,尤其是跳绳,他以前没学过,而现在班上同学除他以外,都会跳。他觉得自己很没面子,当他得知学校规定体育成绩不达标就不能当三好学生后,心里就更着急了。
王鲲的情况,父母都看在眼里,发现教育的时机来了。记得刚上小学的时候,爸爸带他出去踢足球,他娇气地说:“不踢,脚疼。”现在自己知道着急了。于是,爸爸与王鲲一起商量体育锻炼计划。每天都把上述4个项目练10分钟,合计每天40分钟的锻炼时间,否则不看动画片也不看故事书。王鲲很有热情,但是爸爸渐渐发现问题了,光有时间限制不行,还要讲锻炼质量。比如跳绳,不能按每天跳10分钟计算,这样孩子总是在熬时间。要按每天跳10次计算,连续3圈以上才算1次,这样考核立即见效。第四天,爸爸又把标准提高到连续跳5圈以上算1次,王鲲跳绳又见长进,直到最后提高到连续跳10圈。
放寒假了,王鲲仍然坚持训练,待开学第一节体育课,他就出手不凡。老师说:“我相信王鲲在家里肯定每天都练习,才有今天的进步。”听了老师的夸奖,王鲲心里高兴极了。
王鲲从没有跳过绳到学会跳绳,应该说每次行为都应该受到正强化(王鲲爱看电视和动画片),头两天也确实是这样,只要孩子跳了就没多做要求,但是他跳绳进步很慢,一次总是只能跳1圈,跳3圈的都少见。于是,爸爸调整了策略,改为“间歇强化”(也称部分强化),即强化的只是此行为反应符合标准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训练效果则立竿见影。
暂且维持不适宜行为
区别强化
不适宜行为还可以得到奖励吗?听起来有点荒谬,可道理是这样的: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教育孩子再用心,也不能对各种不良行为都防微杜渐。待发现问题的时候,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惯性。这时候,很多父母开始着急了,巴不得孩子一夜之间能够把坏习惯抛得一干二净,结果欲速则不达,还闹得亲子关系紧张。“区别强化”就是用来对付这种情况的。
张栋上小学二年级,同学、父母和老师都很喜欢他。他学习好,还很聪明,团结同学。他最喜欢的课外活动是玩电子游戏。3年来,他一直是这样,“搞学习”和“玩电脑”两不误,父母觉得孩子聪明,不用花太多的工夫放在学习上,但只要学习好也没关系。到了三年级下学期,学校举行作文竞赛和数学竞赛,他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老师对张栋进行了家访。这天,老师来的时候,张栋的爸爸在家里,张栋正在玩电子游戏。老师跟他父亲聊了这两个竞赛的情况,对张栋没有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很疑惑。老师问了张栋在家里除了写作业还干什么。他爸说,孩子在校学习已经很紧张了,写完作业后就看会儿电视,主要是玩游戏,但是9点上床睡觉,从来不熬夜。老师很欣赏张先生确保孩子睡眠的做法,但是建议张栋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因为三年级对学生的要求与一二年级不同。三年级对语文和英语的词汇量及阅读都有要求。爸爸知道以后,认识到自己以前太疏忽对儿子的管教了。
张栋原先每天下午4:30放学回家,先玩游戏到6:30,爸爸妈妈回来后吃饭,吃完饭就7:30了,再开始写作业,一般8:30能完成,然后看电视或再玩一会儿游戏,9:00开始洗漱。张先生给儿子做出如下规定:
第一阶段:取消8:30~9:00的玩游戏时间,改为读书。
第二阶段:下午4:30~6:30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6:00结束,剩余时间分别写作业、读书和做户外活动。
第三阶段:下午4:30~6:00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5:30结束,剩余时间分别写作业、读书和做户外活动。
第四阶段:下午4:30~5:30的玩游戏时间缩减到5:00结束,剩余时间分别写作业、读书和做户外活动。
最后控制每天只玩半小时的游戏。
经过3个多月的计划运行,张栋玩游戏受到控制,阅读量也增加了。
张栋玩游戏已经3年了,可以说“积重难返”。要想一下子取消,不但实施起来不容易,还容易引起孩子的消极心理,比如挫折感、焦虑感和紧张情绪。张先生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范围内容忍儿子的不适宜行为,最终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很有效的矫正策略。这种以减少或最终停止不适宜行为的技术叫“区别强化”,它不同于前面说到的“间歇强化”以增加适宜行为为目的的技术。
正反训练总相宜
反向链锁
常听有的父母抱怨:“我那孩子怎么就那么笨,让他学着干点活儿,交代多少遍了还是出错。”其实不然,很多生活技能对成人来说已经驾轻就熟,达到了自动化的水平,可是对孩子来说,一切都是新的。这样,成人的指导和教育要善于分解才是。
蔡女士是个单身妈妈,女儿才上小学二年级。她白天上班,晚上料理家务、辅导女儿学习,自己还要抽时间为考大专做准备,她恨不得把时间掰成两半。她认为,提高女儿的自理能力和自觉性是能省出时间的关键。于是她从训练女儿的生活技能开始,首先学会用电饭煲做饭。她在脑子里把做米饭分解为下面几个步骤:
1.从米袋里用专门的碗盛1碗米。
2.用专门的塑料盆把米淘洗干净。
3.把米倒进电饭煲内胆,并加适量的水,盖上锅盖。
4.擦干手,摁下电源总开关。
5.摁下电饭煲做饭的开关。
蔡女士有意让女儿先看一次自己做米饭的过程,并指出饭由不熟到熟出现的蒸汽现象很自然,不必紧张。然后配合上述步骤,开始下列训练:
第一阶段,妈妈从第1步做到第4步,女儿只需做最后一步。
熟练后进入第二阶段,妈妈从第1步做到第3步,女儿做第4和第5步。
熟练后进入第三阶段,妈妈做前两步,女儿做后三步。
熟练后进入第四阶段,妈妈做第一步,剩下的由女儿做。
最后女儿完全自己做。
这种行为习惯培养法叫“反向链锁”,适用复杂行为习惯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可以用这种技术培养他们独立洗澡、做饭、扫地、手工等行为。
从源头改造不良因素
刺激控制
父母都相信“业精于勤荒于嬉”。尤其是到寒暑假了,大人都上班了,只有孩子在家,所以很担心孩子整天就记得玩儿,把学业荒废了。
贾凯是个聪明的男孩子,上五年级,父母认为他的缺点是爱玩,管不住自己。整个小区的同龄孩子很多,他们大多数都在小区的同一所学校上学。眼看就要放暑假了,如果不加强管理,人缘很好的贾凯还不玩疯了。平时双休日就是这样,贾凯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作业写完了,不是看电视、玩电脑,就是有很多小朋友打来电话约他出去玩。有时刚安静下来写作业,就会停下来和小朋友去做些更有趣的事情。
为了帮助贾凯在暑假有玩有学,加强自我管理,爸爸妈妈与他一起订了一个暑假计划。
每天上午8:00~10:00和下午3:00~5:00是学习的最好时间,不准出去玩。上午8:00~8:45和下午3:00~3:45做语文、数学或英语暑假作业,上午9:00~9:45和下午4:00~4:45读课外书。其他时间可以在小区内自由玩耍。
只能在书房里学习,不能在客厅里读书。学习的时候,书房里的电脑应该关掉。
把前两项规定告诉自己的小玩伴,请他们配合,不要打电话或者敲门来找贾凯玩。
同班同学李欣每天都坚持学习,贾凯每周找他2次,与他聊完成学习计划的情况,交流知识和感受。
把1周要写的作业和要读的课外书放在桌面上,而且桌面上不能有手工、玩具、零食等。
在房间日历上标出每天写的作业和所读课外书的页码,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出每天做了多少实实在在的事情。
每天晚上爸爸妈妈检查贾凯的计划完成情况,如果1周之内5次都完成得很好,双休日2天就可以带他出去游泳;如果只有4天完成得好,双休日只有1天带他游泳;否则,取消游泳,并且双休日待在家里弥补没有完成的计划。
这种行为习惯培养方法叫做“刺激控制”。行为心理学把环境表述为“刺激”。它认为,某个刺激能使孩子产生相应的行为,而另一刺激就不会引起相同的反应。因此,控制了这个刺激,也就控制了孩子的行为。父母通过行为分析跟随行为发生的种种事件,以了解发生的原因,从源头上控制孩子行为习惯形成的因素。
通过分析,贾凯的父母认为,儿子贪玩、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这种行为习惯受到下列刺激的控制:没有明确的学习时间、学习地点随意(在客厅学习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同伴约他出去玩的电话太多、书桌上有分心的玩具和杂物、交的小朋友都是爱玩的。
这些刺激的存在让贾凯学习行为大大减少,只有改变刺激才能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贾凯的父母重新呈现刺激线索,才能激发儿子相应的新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