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07

第7章 月经过多

月经过多是指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每次经量超过80毫升以上,周期基本正常者,称为“月经过多”。

中医认为月经过多的主要病因是冲任不固,经血失于制约而致月经量多,而西医学则认为月经周期规则,月经量明显增多,盆腔检查除外器质性病变,基础体温双向者,可称为月经过多。

验方一:地榆当归汤治固冲任调气血效果好

患者,女,43岁,月经来时会顺着腿往下流,而到月经该结束时又淋漓不尽,月经的颜色呈深红色,闻起来很腥,白带也非常的多,每次月经来时腹部疼痛有胀感,观其舌干红,经把脉为冲失固引起之月经过多,宜用固冲任之方进行治疗,药方:全当归9克,炒地榆15克,抚川芎4.5克,香白芷6克,陈莲房3个,用水煎服,每天1剂,服药见效后可改用养血止血的方进行调养。

验方二:香附、阿胶调经止血有功效

赵某,女,13岁,月经初潮不久,行经5次,每次都很正常,此次月经时,放学回家正逢大雨,全身湿透,到家后换了衣服也没有其他什么不适,但随后的几天里经量大增,有少许的血块,十几天都没有干净,小腹也痛起来了,还伴有胀感,医生用香附、阿胶各20克,蒲黄炭4克。将香附炒黑,阿胶烊化,3味共煎,每日2次分服。进行治疗,随访其效果甚好。

专家提示

月经过多可由大病久病,或精神刺激、饮食不节、经期、产后等等因素引起,应多加预防。

1.消除精神因素。情绪可以影响丘脑下部的内分泌调节功能,导致月经失调,经量过多。如果情志不畅,肝失疏泄功能,也可引起月经过多。故情绪舒畅可防止月经失调和月经过多。

2.积极治疗内科疾病。如肝病、血液病患者应同时治疗内科病。因为这类病人的月经病是由内科病引起的,所以当先治病为主,病愈经亦能自调。

3.提倡劳逸结合。尤其在经期更要适当休息。平时加强体质锻炼,增强脏腑功能。

4.平时还应注意饮食调养,保持机体正气充足,也可防止月经过多。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2种食疗偏方治疗月经过多

【偏方一:韭菜炒羊肝】

原料:韭菜100克,羊肝120克。

制法:将韭菜去杂质洗净切断,羊肝切片,用铁锅明火炒熟即可吃。

用法:佐餐食之。

功效:本方适用于气虚,月经量过多的患者。

【偏方二:枸杞炖羊肉】

原料:羊腿肉1000克,枸杞50克,调料适量。

制法:羊肉整块用开水煮透,放冷水中洗净血沫,切块;锅中油热时,下羊肉整块,用开水煮,姜片煸炒,烹入料酒炝锅,翻炒后倒入枸杞子、清汤(2000毫升),食盐、葱,烧开,去浮沫,文火婉约1~1.5小时,待羊肉熟烂,去葱、姜,入味精。

用法:食肉喝汤。

功效:补肾养血,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过多。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疗月经过多

【偏方一:桃红四物汤】

来源:《医宗金鉴》。

原料:桃仁、白芍各9克,红花、川芎各6克,当归20克,熟地12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次10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所致的月经不调,经量多、痛经等。

【偏方二:固冲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料:黄芪18克,白术30克,龙骨、煅牡蛎、山萸肉各24克,生杭芍、海螵蛸各12克,茜草9克,棕榈炭6克,五倍子1.5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次100毫升,每日服2次。

功效:补气固冲,固崩止血。

【偏方三:八珍汤】

来源:《正体类要》。

原料:人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各9克,甘草5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200毫升。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和中。适用于月经过多。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疗月经过多

【偏方一:压穴法】

将肾、子宫、附件、内分泌、肾上腺、卵巢进行常规消毒,将王不留行籽放在0.5厘的正方行胶布上,贴压于穴位上,每次只贴一侧,左右交替,每日按压3~4次,以自己能耐为宜,隔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偏方二:包脐法】

用仙鹤草30克,香附子3克,捣烂调饼,包在脐下。本方化瘀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