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64

第64章 麦粒肿

麦粒肿是眼睑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俗称“偷针眼”。麦粒肿分为内外两种:眼睑皮脂腺或睫毛毛囊的感染为外麦粒肿,睑板腺感染称内麦粒肿。麦粒肿起病时,眼内有摩擦感、痒、胀痛。接着眼睑红肿,在睫毛根部或眼边上出现麦粒大的红色硬疙瘩,压之疼痛。一般经过3~5天硬疙瘩逐渐变软,出现黄色脓头,有的会自行穿破排出脓液,红肿消退而痊愈。

中医称本病为“针眼”,认为是外感风热毒邪过食辛辣,脾胃蕴积热毒,热毒上攻而致病,临床可分为风热外袭、热毒上攻、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两个证型。

验方一:草决明治麦粒肿有疗效

李剑,男,25岁,半年来两眼反复麦粒肿,经疏风散热凉血剂、脊背充血点挑等方法治疗均无效,时愈时发。服用本方1剂后,头目觉爽,3剂后,眼睑浮肿消退,睫毛部红肿消失,能安睡,大便微溏。服用5剂后诸症消失,没有再复发。

处方:草决明30克,加水1000毫升,煎至400毫升,1次服下。每日1剂,小儿酌减。本方有散风清热、泻火通便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麦粒肿。

验方二:吴茱萸治麦粒肿效果好

患者林雯,女,4岁,内外眼睑可见大小不同的麦粒肿。在眼科切开排脓的同时,予以0.25%氯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药水及红霉素眼药膏,治疗1周,没见好转。后改用本方用食醋调茱萸粉外敷,晚上贴上,早晨取下,5天后红肿消失,1周后小硬结消失。

处方:取吴茱萸适量,研成细末之后加醋,将其调成糊状,敷贴在双足涌泉穴(此穴位在足前部凹陷处,第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验方三:三黄汤治麦粒肿有奇效

张霞,女,23岁,右上睑内毗角处长出一粒小白点,感觉疼痛。曾外用氯霉素眼药水和金霉素、红霉素软膏,并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无效。后来由眼睛牵引致头痛。用本方加银花30克,红花、菊花、川芎各10克,水煎两次为400毫升药汁,即一半分2次内服,另一半乘热时先熏洗患处,冷时加温敷洗患部。每日用1剂,连进3剂即愈。

处方:黄芩、黄连、生大黄各15克。水煎,每日1剂,1剂药分为两半,一半内服,一半乘热熏蒸敷洗患处。有清热燥温,泻火热毒之功效。主治麦粒肿。

专家提示

麦粒肿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对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带来不便,因此,要注意预防。

1.注意眼部卫生,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

3.要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5.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眼部的各种慢性炎症,如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6.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身体抵抗力弱,细菌在人体内容易繁殖,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脓性感染的因素。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3种食疗偏方治麦粒肿

【偏方一:金银花露】

原料:金银花适量。

制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即得。

用法:每日饮50毫升,分次服用。

功效:疏风清热。适用于麦粒肿症属风热外袭型,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

【偏方二:山药茯苓糕】

原料:山药200克,茯苓、大枣各100克,蜂蜜3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蒸熟捣烂,大枣煮熟,去皮、核,留肉;茯苓研细粉,与山药、枣拌匀后同蒸,熟后淋上蜂蜜即可。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扶正祛邪。适用于麦粒肿症属脾胃虚弱型,针眼反复发作,诸症不重。

【偏方三:蚌肉金针菜汤】

原料:蚌肉200克,金针菜100克。

制法:金针菜洗净,与蚌肉同煮汤,加入调料。

用法:日常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适用于麦粒肿症属热毒上攻型,眼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口渴喜饮,便秘溲赤。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麦粒肿

【偏方一:防风散结汤加减】

原料:防风、陈皮各8克,白芷、前胡、黄芩、花粉、浙贝母、赤芍各10克,元参12克,桔梗6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日服2次。

功效:祛风清热,化痰散结。适用于麦粒肿。

【偏方二:清解散】

原料:全蝎3克,大黄1.5克,双花9克,甘草1克。

制法:共研为细末。

用法:每次1克,日服2次。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多发性麦粒肿。

【偏方三:龙胆岑连汤】

原料:龙胆草、黄芩6克,川连、甘草3克,枳壳3~4.5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

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多发性麦粒肿。

外用偏方:3种外用偏方治麦粒肿

【偏方一:三黄白芷散外敷法】

若患了麦粒肿,用三黄白芷散外敷法效果显著。

方法:黄柏、大黄、生地各2份,红花、白芷各1.5份,薄荷叶0.8份,冰片0.2份。先将生地用竹刀切片晒干研粉,再将红花、大黄、黄柏、白芷、薄荷叶研极细末,然后加冰片混合均匀,瓶装备用。

每次取三黄白芷散适量,用冷开水调成糊状,平摊在二层消毒纱布中央,让患者平卧,将药平敷于患处,再盖上两层消毒纱布,用胶布固定,每次敷贴2~3小时。

【偏方二:枯矾蛋清涂抹法】

方法:将枯矾5克,研成粉末。鸡蛋1个,取蛋清,用蛋清将药粉调匀,涂在患处即可。

【偏方三:苍术白芷熏洗法】

取苍术10克,白芷、薄荷、金银花各6克。加水200毫升,盖严盖子,将药煎沸,取汁倒入小口玻璃杯中,患者将患病之眼置于杯口上方,不断作瞬目动作。每次熏10~20分钟,每日熏3~5次。可以将药液加入药渣后重新煮沸继续使用。

生活偏方:2种生活偏方治麦粒肿

【偏方一:针刺耳垂法】

此方法很简单,哪只眼睛患了麦粒肿,就用针刺哪一侧的耳垂。将耳垂下部用双氧水或75%的酒精涂抹消毒,接着用消毒过的针在耳垂下部穿刺一下,把针刺部位挤压出一滴血。如患者眼肿厉害,就多挤压一点血,一般挤压10次左右,如患者耳垂部血凝结较差,则挤压次数少些。如果再加一些抗生素眼膏辅助治疗,效果更佳。用此方法治疗宜在炎症早期施行,如果局部软化形成脓点后再用此方法治,就难奏效了。

【偏方二:局部热敷法】

将毛巾洗净,在开水里烫一下,绞干后敷于患眼上。等毛巾冷却后可再用热水加温,如此连续热敷15分钟左右,每日3次。

注意要掌握好热敷的温度,以防烫伤。敷之前先把热毛巾放在自己的手背或面部先试一下温度,以能忍受为度。还有一个小窍门,在热敷毛巾外面再放一只装了少量热水的热水袋,这样使毛巾保持恒温,就不用多次更换毛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