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15

第15章 子宫脱垂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称为子宫脱垂。中医称“阴挺”、“阴茄”因多发于产后又称“产肠不收”。

验方一:生芪党参煎收复脱垂的子宫

患者,杨某,子宫下移,只要稍为累一点,子宫下垂的就很厉害,小腹有下坠感,整个人没有精神也没有力气,话都懒得说,小便很多但量不大,白带也特别多,组成:生芪30克,党参15克,升麻4.5克,白术12克,益母草24克,枳壳12克,地骨皮、石榴皮各4.5克,连服10剂,停药1天再服,如此服60剂。复诊其效果非常好。

验方二:煎服金樱子根治疗子宫脱垂有奇效

我子宫下移,脱出阴道口外,并且很久都不能够复回,小腹下坠,腰酸腿软,每到夜间要起来小便很多次,头晕耳鸣。医生用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连服3~4日,子宫就恢复了。

验方三:枳壳治子宫脱垂效果好

我腰酸背痛,尤其腰骶深部更加严重,但该处并无压痛点。下腹部和阴道、外阴部出现坠胀感。只要站的时间长一点或者走的时间长一点,子宫下垂的就非常厉害,平卧时就可以减轻,甚至消失。中医用:枳壳、茺蔚子各15克,浓煎100毫升,加糖适量,每日服100毫升,一个疗程30剂。进行治疗,子宫恢复状况良好,再无脱垂发生。

专家提示

子宫下垂应以预防为主:

1.积极开展计划生育,做好避孕措失,少做及不做人流手术。

2.严密观察产程及提高接生技术。避免滞产及第二产程延长。会阴较紧者分娩前应作会阴切开术。

3.了解产褥期保健及有关预防子宫脱垂的知识;

4.注意防治慢性病如慢性气管炎,便秘等;

5.认真执行劳动妇女五期保护制度;

6.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2种食疗偏方治疗子宫脱垂

【偏方一:莲子煮猪肚】

原料:莲子250克,猪肚1只,黄酒适量。

制法:将莲子洗净、冷水浸泡半小时;猪肚洗净、剖1个缺口,将莲子塞入肚腔内,再用线将猪肚封口,把猪肚放入沙锅内,加清水用旺火烧开,加黄酒2匙,再改用小火慢炖,直至肚子酥烂,将肚子切开,拆线,取出莲子,烘干,磨成粉。

用法:每日3次,每次1匙;肚子蘸酱油佐餐食。

功效:本方对妇女子宫轻度下垂和气虚者有效。

【偏方二:荔枝陈米酒】

原料:连核去壳鲜荔枝、陈米酒各1000克。

制法:将荔枝浸于酒内1周后饮用,按各人酒量不同酌饮,

用法:每日早晚各1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肾虚之子宫脱垂。

中药偏方:2种中药偏方治疗子宫脱垂

【偏方一:升陷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

原料:生黄芪18克,知母9克,柴胡、桔梗各4.5克,升麻3克。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200毫升。

用法:每日2次,每次100毫升。

功效:益气升阳。适用于子宫脱垂。

【偏方二:龙胆泻肝汤】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龙胆草、柴胡、生甘草各6克,木通9克,泽泻12克,车前子、生地黄、栀子、黄芩各9克,当归3克。

制法:水煎服。

用法: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湿热型子宫脱垂症。

外用偏方:2种外用偏方治疗子宫脱垂

【偏方一:加醋熏洗法】

用川乌、五倍子各9克。水煎后加醋60克熏洗。

【偏方二:金银紫地汤外洗法】

取金银花、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蛇床子、苦参片、黄柏各15克,枯矾10克,黄连6克,水煎熏洗。用于子宫脱垂伴感染流黄水者。

生活偏方:3种生活偏方治疗子宫脱垂

【偏方一:熏洗法】

将枳壳50克,黄芪、益母草各25克,升麻10克,加适量清水煎2次,早、晚熏洗。

【偏方二:外洗法】

将生核桃皮50克,加水煎汤外洗,每日1剂,分2次洗,连用7天。

【偏方三:提肛练习法】

1.双手扶床边,双中并拢,作下蹲动作5~15次,每天2次,有助于子宫收缩。

2.作提肛锻炼。即肛门一缩一松动作,每日作2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做膝胸卧位,早晚各1次,每次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