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实用中医偏方妙方
32774500000014

第14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原本在子宫腔里的内膜跑到子宫腔外面去了,散落在卵巢上,就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肿;散落在盆腔,就形成盆腔内异症;异位在子宫肌层就形成了子宫腺肌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在子宫肌层称“子宫肌腺症”,异位在卵巢称“卵巢巧克力囊肿”。

验方一:三棱、莪术活血化瘀治疗子宫内膜异位见功效

患者,女,29岁,婚后多年不孕,前来诊治,经查是由血瘀引起的子宫内膜异位导致不孕,用活血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药方:三棱、莪术各15克,生蒲黄、五灵脂各12克,桃仁9克,水煎服,1日1剂。停药后,很快怀孕。

验方二:补阳还五汤轻松纠正子宫内膜异位症

我每次月经后肚子总是很痛,如果用手按着疼痛就会减轻,并且很怕冷,喜欢温暖一些,肛门有坠胀感就像要大便一样,但又不是真的要大便,人很容易累,提不起精神,经查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医生用补阳还五汤,益气补阳,活血祛瘀的方进行治疗。方药:黄芪30克,赤芍15克,当归、地龙各20克,川芎10克,桃仁、红花各15克。服药后,疼痛减轻,身体渐渐好转。

验方三:血府逐瘀汤恢复子宫内膜异位有奇效

我女儿今年17岁,每次来月经时都会发热吃退热药也不管用,肚子痛的利害,如果用手稍按一下都会觉得很痛,其月经颜色呈暗红色、质稠并伴有血块,有时月经会提前几天来,而有时则会延后好几天,我带她到医院去做检查,医生说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用清热和营,活血祛瘀的血府逐瘀汤进行治疗。药方:当归20克,桃仁、红花各15克,生地30克,赤芍20克,川芎、柴胡、枳壳、牛膝、甘草、桔梗各10克,丹参20克,丹皮15克。几剂药后,再来月经时,已不再发热,并且疼痛也不像以前那样剧烈了。

专家提示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一般身体多为阳虚体质,四肢及小腹怕冷,月经期间更为严重,同时部分患者性格不开朗,长期处于郁闷情绪中,加上某些诱因,使寒邪与气滞相搏结,形成瘀血与寒邪相搏结与子宫中,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所以针对病因进行预防是防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关键:

1.防止经血倒流。先天性生殖道畸形阻碍经血外流的应及时手术治疗,经期一般不做盆腔检查,必要检查时,动作要轻,避免挤压子宫。

2.适龄婚育应做好避孕措施。妊娠和抑制排卵可减少或延缓本病的发生。

3.避免手术操作引起子宫内膜种植。如剖宫取胎时,应用纱布垫保护手术,以防宫腔内容物溢入腹腔或腹壁切口,经前禁作输卵管通畅试验、宫颈冷冻、电熨、锥切和整形术等。人流吸宫时,宫腔内负压不可突然降低,吸宫后不宜用手挤压子宫。

4.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不要生闷气,否则会使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正常,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就是这个道理。

5.月经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保健。要注意自身保暖,避免受寒着凉,禁止一切激烈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

6.尽量少做人工流产和刮宫,做好计划生育。

7.女性月经期一定杜绝性生活。

8.女孩子青春期要避免受惊吓,以免导致闭经或形成溢流。

相关偏方

食疗偏方:4种食疗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偏方一:月季花汤】

原料:月季花15克,红糖适量。

制法:将月季共洗净,加入适量清水煎。

用法:服用时加入红糖。

功效:适用于气滞血瘀的不孕症。

【偏方二:山楂红糖饮】

原料:山楂炭、红糖各30克,向日葵籽15克,

制法:煎汤2小碗。

用法:每日2次分服。

功效:适用于血瘀型痛经。

【偏方三:鸡蛋赤芍蒸】

原料:鸡蛋2个,赤芍9克。

制法:鸡蛋去黄存清,每个鸡蛋内装赤芍末9克蒸熟。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

【偏方四:鸽子血竭汤】

原料:鸽子1只,血竭30克。

制法:鸽子去毛、脏、肠。血竭研末,放入鸽子肚中,用线缝好。用好酒煮烂后去掉线。

用法:喝汤吃肉。

功效:活血祛瘀,理气养阴除痛。

中药偏方:3种中药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偏方一:当归四逆汤】

来源:《伤寒论》。

原料:当归、桂枝、芍药各9克,细辛3克,甘草9克,通草6克,大枣10枚。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服用2次。

功效:养血通络,温经散寒。

【偏方二:圣愈汤】

来源:《兰室秘藏》。

原料: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各6克,当归、黄芪各10克。

制法:将上药研为粗末,水煎。

用法:每日服2次。

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偏方三:失笑散】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原料:炒蒲黄10克,五灵脂15克。

制法:水煎。

用法:每日口服2次。

功效:活血散瘀,止痛止血。适用于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外用偏方:4种外用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偏方一:耳穴压籽】

取穴子宫、内分泌、肝,用磁粒或王不留行敷贴穴位,每日多次按压刺激,用于治疗痛经。

【偏方二:外敷法】

麝香粉加香桂活血膏或丁桂散加香桂活血膏外敷下腹部。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包块近腹壁者。

【偏方三:阴道纳药法】

取钟乳石、乳香、没药、血竭、三棱、莪术各等份,压面过筛,消毒备用,每次取药末5~10克,纳入阴道后穹隆,然后用有尾棉球填塞,24小时后取出,每3天1次,从月经干净后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连用2~4个疗程。适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后穹窿结节或子宫直肠凹陷包块者。

【偏方四:局部上药法】

取钟乳石乳香、没药各等份,研为末,均匀过筛消毒,等月经干净后上于后穹窿处。此方有缩小结节、包块的作用。

生活偏方:1种生活偏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偏方:按摩法】

沿任脉上下按摩,起于神阙,逐次按摩气海、关元、天枢、四满、归来、子宫、气冲穴,每穴按摩1分钟,从经前7天开始,至经后3天止,适用于痛经为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