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黄陵文典·黄帝故事卷
32772600000043

第43章 黄帝炼丹在黄山

黄山雄踞皖南,秀连闽浙,群山汇聚,奇峰叠起,森罗万象,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之奇,奇就奇在奇峰异石。在千峰万壑之间,块块岩石状如尊尊石雕,似物、似兽,或喜、或怒,或庄严、或诙谐,真可谓千种姿态,万般形象;加上烟霞、云海、奇松等景物的渲染、烘托,使得山石呈现“移月换形”的种种艺术形象,如“童子拜观音”“王老上天都”等都是形象逼真的立体画卷。然而,黄山得名的由来,更给黄山的奇峰异石增添了一层神奇的色彩。

黄山从前叫黟山,这是由于山石黑黝黝有光泽而得名。黟山为什么后来改称黄山呢?原来,这与黄山流传着许多有关黄帝的故事不无关系。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相传他在位一百多年,深受百姓的爱戴。后来,由于年事渐高,精力日衰,黄帝就将帝位禅让少昊。黄帝是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他不愿坐着等死,便决定去追求一种长生不老的境界,于是就拜仙翁容成子、浮丘公为师,跟随他俩学道炼丹,求长生不老之术。浮丘公对他说:“修道炼丹,一定要选择灵山秀水,丹药才能炼成。”于是黄帝就跟随浮丘公、容成子外出寻找炼丹胜地。他们跋山涉水,遍历五岳三山,最后来到江南黟山。只见这里的山峰很多很高,高出云头;这里的山谷很陡很深,深到海底,白云像绸子一样,整天绕着山峰飘来荡去,真是人间仙境。黄帝认为这里是炼丹修仙最理想的地方,从此以后,他就和浮丘公,容成子同住此山炼丹。

他们每天伐木烧炭,采药煮石,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据说那丹药必须反复炼九次,才能炼成,这叫“九转还丹”。他们炼了一次又一次,越炼难度越大,但黄帝的决心也越大。经过480年,那闪闪发亮的金丹终于炼成了。黄帝服了一粒,顿觉身轻如燕,竟然能升空游戏。黄帝的须发也由白变黑,但因衰老而造成的皮肤皱折却依然如故。就在这时,紫云峰崖隙间,突然流出一道红泉,热气熏蒸,香气扑鼻。于是浮丘公恭请黄帝到这红泉中沐浴。黄帝在红泉中连浸了七天七夜,全身的老皱皮肤都随水漂去,他完全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看上去满面红光,青春再现。

就在黄帝脱胎换骨、返老还童之际,红泉的上空突然祥云缥缈,笙歌悠扬。顷刻之间,雾散云开,霞光耀眼,异香袭人,忽然有珠函一件、玉壶一把,从空中徐徐降下,黄帝接在手中,打开一看,函中有霞衣、宝冠、珠履,壶中盛满了琼浆玉露。浮丘公在一旁恭敬地说:“这是上天赐给黄帝的宝物,请接纳。”黄帝将天赐宝携回北海望仙峰石室,接受群臣的祝贺,披霞衣,戴宝冠,穿珠履,饮下甘露琼浆。当他走出石室时,身上霞光万道,照遍了黟山的高峰深谷。这时,空中又降下白龙、彩幡、珠盖,黄帝与浮丘公、容成子一起乘上白龙,彩幡引路,珠盖护顶,从望仙峰顶,飘飘上升而去。山下臣民齐声欢呼,响彻云霄。

这段神奇的故事流传很早,《周书异记》《神仙传》等书中都有记载。到了唐代,因笃信道教,好神仙之说,使得这个故事流传得更为广泛。天宝六年(747年)六月十七日,唐明皇为了纪念黄帝,下令改“黟(yī,音衣)山”为“黄山”。从此,“黄山”这一名称便一直沿用至今。随着黄帝在黄山炼丹的故事的流传,黄山的许多名胜古迹如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炼丹峰、望仙峰,以及炼丹台、黄帝坑、丹井、药臼、洗药溪、晒药台等,都与这个神话故事有联系。

整 理:严小琳 吴经纬

流传地区:安徽黄山

《黄帝内经》的由来

轩辕黄帝和炎帝平定了天下:设百官、制法典,治理了尘世;教化先民识百草、种五谷、造屋宇、养蚕织布,使黎民百姓不再受饥寒。按理说他该舒舒服服地享几天福了,可是,百官们见他还是愁眉不展,好像有啥心事儿。原来,他是为人们得病生灾的事儿犯愁!那时候世上还没有医生,也没有药物,人们往往一个头疼脑热,闹不好就送了命儿。若遇上瘟疫流行,男男女女一死就是成千上万了。他对这事咋能不着急呢?

有一次,力牧随他上山射猎,出了一身大汗,脱光衣裳让山风吹了一会儿,回来以后就病倒了。他赶忙跑去看力牧。他摸摸力牧的头,火炭一样烫手;看看力牧的脸,连眼睛都睁不开了,一连三天,不见一点好转。力牧是他最得力的臣子,战蚩尤出过大力,还几次救过他的命,现在突然病成这个样,可把他急坏了。他想来想去,实在没了办法,就传下一道令:谁要能使力牧的病好了,就封他为“药师”。

消息传开后,来了一个老头儿。这个老头儿详细地问了力牧生病的经过以后,从一个竹篮里取出了几根柴不柴、草不草的东西,让黄帝给力牧熬汤喝。黄帝一看,心想:这东西咋能够治力牧的病呢?老头儿看出了黄帝的心思,就说:“这是山上阳坡弯弯里长的东西,它受日头的精华,极是发热,熬了喝汤,就能使人粘粘出身大汗。力牧的病,正是出了大汗,让山风吹回憋在身子里出不来的缘故。吃下这草熬的汤儿,出一身大汗,病自然就会好的。”轩辕黄帝听了,觉得有道理,马上叫人去烧火煎熬。

力牧喝了这种草熬的汤儿,果真出了身大汗,头也不发烧了,眼也睁开了,话也能说了,大病不几日就好了。力牧病好后,黄帝兑现承诺:封老头为“药师”,让他专门研究采集山中的药草,给人治病。

传说,这老头儿名叫岐伯。后人把他与黄帝研讨治病养生经验,整理成了一本书,叫做《黄帝内经》,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

讲 述:杨生旺

整 理:孙明琴

流传地区:河北涿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