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好活着全集
32756200000017

第17章 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

在原谅别人的过程中,可以使自己摆脱平庸与俗气,清静的心灵中就会涌出快乐的甘泉。常言道:“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份是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

我常听朋友们说:“自己被伤害得太深、次数太多,难以原谅伤害自己的人。”这种人永远坚持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对事件的解读常会从主观且负面的角度出发,觉得自己是一个受害者,往往很难原谅他人,而使自己深陷入无尽的受伤与责怪他人的情绪死胡同里。如果我们不原谅别人,就永远无法修复自己的创伤,伤口会继续溃烂,永不愈合。

但,你要知道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也不要总是和自己过不去。这里,原谅别人也正是善待自己的一种方式。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假使能发现这种因为怨怒、瞋恨所带来身心不安定和痛苦,就能感受这痛苦就如枷锁般的紧紧捆绑心灵不得自在,而发起想要解脱痛苦的心,也才有寻求各种原谅的可能。所以原谅别人就是原谅自己,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很多人总是喜欢要求别人原谅自己的过失、失误,而不去原谅他人的过失、失误。每个人都有原谅与不原谅别人的权利。但不原谅别人,就得时时惦记别人的过错,时时为别人的过错而烦恼。有的人会说:“谁稀罕你的原谅!”,对你的原谅做出鄙夷的态度,进而做出让你心中想不开的事情来,使你受伤的心灵雪上加霜。这时只有原谅,如果别人在你原谅的情况下感到内疚,你会收获一份尊敬。如果别人不能察觉自己的错误,你也避免了被别人的错误影响你的情绪。

清朝乾隆年间,王尔烈离家去京赶考。这一走就是好几年没回来,王尔烈有个邻居趁他不在家就强占了两家中间的院墙。此时,王尔烈在北京已经当上翰林。王夫人一气之下,就把家中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写了封信给王尔烈寄去。

王翰林接到家书,立即提笔写了回信:“千里捎书为一墙,让他几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短短几句话表达了王尔烈规劝妻子要心胸开阔,遇事要谦让的态度。王夫人理解丈夫的心情,也很尊重丈夫的意见,于是吩咐家人把两家相争的那堵墙向自家退让出了一丈远的地方。

他的邻居很奇怪为何王家先前还很强硬的态度,居然现在自动让出了那堵墙不算还让出了一丈远的空地,一打听才知道王尔烈已经当上了翰林。这下可把邻居吓坏了,他自知理亏,便亲自前往王家道歉。回来后,他也把自家的墙向后退了一丈。后来,这两家让出的两丈宽的地方便成了行人过往的过道了,这也就是现今辽阳城里翰林府旁边的仁义胡同。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有磕磕碰碰,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拿出一份宽容,一份谅解,一份真诚,最终收益的还是我们自己。所以在你原谅别人的同时就是在原谅你自己,要善待自己就得先善待别人。

原谅不仅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且还在我们的生命中,当你划破手指时,生命原谅了你,让新的细胞在伤口处相互重新搭接;如果你误食了腐烂的食物,生命会原谅你,让你吐出食物,来保护你;如果你手烧伤了,它会降低浮肿,增加血流量,长出新皮肤、新组织和新细胞。生命从来不埋怨你,总是原谅你对他的伤害,让你恢复健康,给你带来活力和快乐。生命都能原谅你,你难道就不能原谅生活中伤害你的人吗?

你要知道,不论任何人,都不可能避免犯错误,我们不妨原谅他,就像王尔烈原谅他的邻居那样,不但避免了许多麻烦,而且还有了著名的仁义胡同。原谅一个人是人生最大的美德。人生在世,不可能离群索居,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彼此相处,哪怕个个心地善良,也难免会发生磕碰和磨擦。譬如朋友间的误会,同事间的纠葛,邻里间的纷争,夫妻间的争吵等等。矛盾是无处不在的,有了矛盾,重要的能正确面对矛盾,只有正确面对才能很好的化解矛盾。若只是一味斤斤计较,便会自寻烦恼,制造痛苦,徒伤感情,还会结成冤仇。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容!”如此恢弘的气度与宽广的胸怀!对别人的宽容、谅解、真诚、是大家风范的一个标志,也是善待自己的良方。否则,夫妻间就不会有宽容,整天为一些小事斤斤计较,那也就不能白头偕老;朋友间没有宽容就没有友谊,因为宽容是友谊的前提;领导宽容,可以使近者亲远者来,人心相通。一个人如果能原谅了仇人,那胸怀自是不言而语的。

总之,只有你原谅了那些伤害你的人,幸福才会永远伴你左右。

温馨小语:

只有付出宽容,你才能收获幸福的生活。宽容别人不但是给他人一个改过的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其实在原谅那些伤害你的人的时候,也是对自己的原谅。原谅伤害你的人,这是一个不断在学习中超越自己,超越执著的过程,当我们愈能宽容,我们就愈净化自己,使自己愈趋向光明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