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好活着全集
32756200000011

第11章 走自己的路,活出你的精彩

人生有太多曲折,它都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的意义在于,从来到这个世界,就开始走自己的路,因为能够帮助自己的是自己。记住,我们一直是在走自己的路,活出自己的幸福。

人来到这世间,就像一片叶子一样,都不是完全相同的。我们无需羡慕任何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任何人的身上。不管你目前的境遇如何,只要你有勇气面对自己,敢于开创自己的人生道路,那么即使前途多么渺茫,你只管向前走就是了,最终你也是可以活出自己的幸福。

就是如此,人的一生就应该为自己而活,学着喜欢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或怎么说,别和自己过不去,活出自己幸福。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女画家席慕容以至性为人称道。她的“只要建立快乐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人人可得”的经验使人豁然领悟。

《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子用一头驴子驮着货物去赶集。赶完集回来,孩子骑在驴上,老头儿跟在后面。路人见了,都说这孩子不懂事,让老年人徒步。孩子就忙下来,让老头儿骑上。于是旁人又说老头儿怎么忍心,自己骑驴,让小孩子走路。老头儿听了,又把孩子抱上来一同骑。骑了一段路,不料看见的人都说他们太残酷,两个人骑一头小毛驴,把小驴都快压死了,两人只好都下来。可是人们又都笑他们是呆子,有驴不骑却走路。老头儿听了,对小孩子叹息道:“没法子了,看来我们只剩下一条路:咱们两人抬着驴子走吧!”

正因为老头儿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总是被路人的言行所左右,最终落得个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徒增烦恼。

社会中,我们毕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我们的一言一行总会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也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周围世界的评论。这些评论可能是褒扬,也可能是非难。但不论是褒扬还是非难,都有理解与不理解、公正与歪曲的成分所在。所以,对于这些评论,不能一概地接受。

许多人做起事情来就像上述故事中所讲的老头儿和孩子,一件事想做得面面俱到,别人叫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谁有意见,就听谁的。可是面面俱到的结果呢?却是没有人满意,反而也将自己置于无所适从的境地。

处处想面面俱到,既想讨好每一个人,又想不得罪每一个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个人的面子和利益,你认为顾到了,别人却不一定这么认为,甚至有的人根本不会领情。再者,每一个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和看法都有所不同,你让这个人满意,就会令那个人不满意。你做得面面俱到的结果最后只有两种可能:要么自己累得半死;要么被人捏住软肋,任人摆布。

与其这样,我们何不明智一点,快乐地做我们自己。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人做事,我们就不必勉强改变自己,不必费心掩饰自己。这样,就能少一些精神的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能少一点不必要的烦恼,多几分人生的快乐与轻松。

查理?卓别林刚刚参加拍电影的时候,导演让他模仿德国当时一名著名的喜剧演员,可他表演一直都不出色,直到找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戏路,才成为举世闻名的喜剧大师。在欧文?柏林与乔治?葛希文两人相识的时候,柏林已是有名望的作曲家,而葛希文还仅是个每星期只能赚35块钱的无名小卒。柏林非常欣赏葛希文的才华,愿付3倍的价钱聘请他为音乐助理。但后来柏林却说:“你最好别接受这份工作,否则你可能会变成一个二流的柏林;假如你秉持本色努力奋斗下去,你会成为一个一流的葛希文。”葛希文牢记柏林的忠告,努力奋斗,最终成为了美国当代著名的音乐家。

相反,忘记了“我是谁”,硬要逼迫着去改变自己,戴着面具去应付人生,所有的烦恼就会接踵而至。设法掩饰自己本就要付出许多的心力,而一旦没有掩饰好,便会更糟。对于做人来说,与其把心力花在这上面,还不如索性识我真相、见我真人,知我真本色。

温馨小语: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一个人一种活法,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生活原则,因而,这个世界才多姿多彩。古人说:“凡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只要我们的生活方式不违背社会的总体需要和规律,就无须在意别人的说三道四,你要活出你自己的幸福。

懂得选择,学会放弃;通晓进退规则,明白取舍之理,是一种人生的境界!鲁迅先生曾经对“拿来主义”作过一番的评论:“我们要学会取舍,对于好的东西,诸如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取’,要拿来。对于又好又坏的,我们可以取它好的一面,如鸦片,可送入药房,对于无用的如‘姨太太’,我们要‘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