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对思想政治学习的启发
32613700000024

第24章 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启发

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各种知识技能之间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共同的成分和一般的原理。一个人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越多,就越容易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校中常会看到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应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为基础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要努力对某些概念进行对比,对概念之间的联系做到融会贯通,努力实现知识与知识的横向联系。如政治生活一些重要的关系可以作如下总结:

1.经济决定政治的含义是政治根源于经济,目的在于经济,给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不能理解成要解决政治问题先要解决经济问题。

2.政治对经济有反作用,有时反作用巨大,但是反作用再大也不能理解为政治可以决定经济。我国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后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不能理解为政治决定经济,而应理解为政治的反作用。

3.我国社会现阶段的政治关系、阶级斗争的地位和内容、社会主要矛盾、民族关系、宗教作用、民族宗教问题矛盾等等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发生这种根本变化的根本原因只能到经济中去找,根本原因是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4.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不在于民主与专政的统一,而在于主体不同。

5.人民民主专政的阶级基础、社会基础、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阶级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这些基本概念必须清楚,不能混淆。

6.公民与人民有区别,也有联系,人民民主不等于全民民主。

7.民主的本质与民主的发展程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资本主义主义民主发展完备,但本质上是少数人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发展还不完善,但它是多数人的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既不前因为社会主义民主不完善而否认它的优越性,也不能因为资本主义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而否认它发展的完备。

8.国家对经济建设既不能不管,也不能管得过多过死,应履行宏观调控职能,如当前制定扩大内需的决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当的货币政策,以扩大投资需求。国家对国企要加强监管,保证所有者的权益。

9.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物质文明建设,但不是随着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而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的,要经过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10.政党、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但并非与国家职能无关。

11.我国先建立人民民主专政,后建立经济制度,不能理解为政治决定经济,而应理解为政治的反作用。

12.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者是国家权力机关,后者是政体,后者规定了前者的产生、性质、地位、权力等内容。

13.人民代表大会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者是统称,后者是最高权力机关,有四项最高权力。

14.宪法规定全国人大有修改宪法的权力,但并没有规定“制定宪法”。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人大有依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一般不叫立法机关和立法权。

1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一种间接形式的民主,但它却是人民民主的直接体现。

1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要坚持,但政治体制要改革。我国的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某些环节和方面,其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7.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而非绝对独立性。国体相同,政体可以有不同、但不会完全不同;国体不同,政体可有相同之处,但不会完全相同。

18.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有特定的含义,脱离民主的集中是错误的集中、是独裁专制,脱离集中的民主则是无政府主义。

19.专政与专制不同,专政指任何国家都具有的职能,专制则指管理国家的一种制度。实行民主制的国家同时有专政,但不能同时又是专制的国家。

20.国家机关是实体(国家职能的物质载体)与有无实权不是一回事。

21.整个国家机构都具有强制性,有权制定、执行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并以暴力机关为后盾,以确保统治阶级意图的实现。

22.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并非完全自治。

23.港澳台三者问题既有相同也有不同。台湾纯属中国内政,与其他国家无关。

24.最初的政党是资产阶级政党。说一切阶级都要通过政党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任何国家政权都是由政党来领导的。是错误的。

25.政党不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但将随着阶级的消灭的消亡。

26.国家、政党、民主制度的本质属性都是阶级性。

27.政党与政党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是所有政党都是统治阶级的,但是政党制度作为国家制度的一部分却总是统治阶级的。

28.党与人大的关系是:党是执政党,要领导人大,但党对人大的领导是政治、思想、组织的领导,并不包办人大的工作、党要支持人大依法行使职能;带头贯彻人大的决议,并自觉接受宪法和法律的监督。

29.坚持党的领导与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一致的。党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所组成。是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领导人民通过法定程序制定法律并带头遵守,自觉接受法律监督。

30.民主党派的性质在现阶段和成立时是不同的。

31.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建系,组织上各自独立,不存在隶属关系,法律上一律平等。民主党派既非执政党,也不是在野党、反对党,而是参政党,他们与共产党是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亲密友党。

32.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人民与人民代表之间都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33.政协成员包括三十多个界别,并非是九党联盟、民主党派的联盟。

34.民主党派成员当选为人民代表是代表人民工作,并非代表他那个民主党派。

35.人大与政协的区别:(1)性质不同,(2)职权、职能不同,(3)成员产生办法不同,人大代表是按地区选举产生、政协委员是按界别协商产生。它们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36.我国是一党执政,多党合作,因而我国的政党制度既非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

37.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非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

38.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包括司法机关。

39.民族自治系。地方的自治权与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自治不同。

40.民族与氏族、种族的关系。

41.我国民族问题上也包括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大量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42.我国现阶段宗教状况有根本性变化,但宗教的本质并没有变。

43.我国现阶段实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其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国家既不是禁止,也不是提倡,对宗教活动也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加强管理,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44.新旧国际秩序的区别在于基础不同。

45.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但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

46.有民主必有专政,有专政不一定有民主。

47.民主制度从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成为普遍的国家制度,但以前也存在过。

二、发展概括能力

在实际学习中,有的学生对定义、定理和原理可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对其中意义并没有理解,也不能真正应用。他们只能用现象解释现象,重复教师所讲的例子,而不能用这些原理解释具体事例或举出其他例子。因此,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概括问题的能力,才能使他们易于觉察事物之间的关系,掌握新旧课题的共同点。

例如,对于文化生活中某些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进行如下总结。

第三单元是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逻辑延伸。了解什么是文化,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影响,知道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内在特性,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体会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的中华文化的巨大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中华文化之中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更深刻地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独特的精神力量,更好地高擎中华民族精神的火炬,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正因为如此,第三单元是全书的核心所在。

同时,作为全书整个链条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第三单元又是第四单元的逻辑起点。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育“四有”新人,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民族精神的熏陶。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也只有随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而不断发展,才能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中成为中流砥柱。因此,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第六课从中华文明特征角度分析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与其他古老文明相比,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中华文化是由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从发展历程看,其特征是源远流长;从内涵上看,其特征是博大精深。这两大特征是本课的主题,也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方向。

首届“中国桥梁文化周”于2006年10月23日在浙江绍兴举行,此次桥梁文化周以“传承桥梁文化,弘扬自主创新,共建和谐交通”为主题,中国的桥梁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国已经建设以及正在建设的公路桥梁中,有八座斜拉桥、五座悬索桥以及五座拱桥,分别列于世界前十位。此热点可结合中华文化的特征去分析。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强调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这是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概念,也是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此热点可结合中华文化的特征去分析。

2005年国民党主席、亲民党主席、新党主席纷纷登上大陆;2006年两岸春节包机一票难求;泛蓝在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大获全胜,这一系列事件说明海峡两岸关系出现缓和,充分体现出海峡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此点可结合中华文化的特征。

“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石和根本,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因此,在新时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振超精神”等。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我国将于200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为了歌颂伟大的祖国,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卫星将在到达绕月轨道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以外的太空向地球播放一组由全国人民选出的歌曲。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是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是整个文化教材的逻辑终点和最后的落脚点。

第一单元“文化与社会”所要解决的是“文化是什么”的问题。它从静态的角度,把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客观的描述,届时文化的含义,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对人的影响等。本单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是整个教材展开论述的前提。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对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继承性以及文化的创新性进行分析,揭示文化现象在时空中的传播与传承,探索文化创新的意义及创新的具体途径。本单元的目的在于解决“为什么”的问题,即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文化,是怎样通过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继承演变而来的。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具体讲述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帮助学生了解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了解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本单元所要解决的是“怎么看”的问题,即如何看待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

第四单元“发展先进文化”,对当代中国的文化生活进行客观描述,揭示了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了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和具体途径。本单元所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即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整个教材采取由抽象到具体的逻辑思路,四个单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与第一单元之间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多样性的文化可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与第二单元之间的关系。文化传播在文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面向世界的方向,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民族、国家文化之间的交流,充分吸收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尤其是发达国家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方面的优秀成果,同时也要对大众传媒进行正确指导,防止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传播和侵蚀。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增强我国文化领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与第三单元的关系。任何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必须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发扬光大,特别是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精神世代相传。

“本单元的设计目的”

首先,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现状,即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是主流,但也存在一些腐朽的、落后的文化现象,引导学生学会辨识什么是先进文化,什么是落后文化,什么是腐朽文化,做到自觉选择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其次,让学生理解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知道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是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关键;知道在当代中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致的,知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公民;了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途径,即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的建设。

最后,让学生了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即思想道德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知道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当前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重要性及基本要求。同时,知道如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在党的正式文件中这是第一次提出“文化生产力”概念,也是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2006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做出决定: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共同发展。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形成富有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加强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优先安排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突出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工程、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培育国有和国有控股骨干文化企业,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发展,推动集约化经营,提供价格合理、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增强文化产品国际竞争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城乡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备考时应充分关注。思想道德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思想道德建设被置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中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各行各业涌现出的大量先进思想道德典型人物等都可以成为命题的方向。

三、提供知识与技能应用的机会

为了促进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教师要在课程的组织和安排上,给学生提供多方面应用的机会。只有在不同情境中应用,才能真正把原理搞清搞懂,才会明白某个原理的应用不能局限于狭小的范围。运用的范围越广,将来的迁移可能性越大。因此,要给学生布置各种类型的作业,不仅要有一般的,不带具体情境的课题,这要有内容比较具体和接近具体和接近实际的课题;不仅要有文字作业,还要有操作作业,这样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课程,只有将课本的理论真正用于实践,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才能达到学习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也才能应用高考。下面就2007年几个重大的热点谈谈如何分析,在分析热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第一部分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

“时事背景”

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5日举行。会议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议物权法草案、企业所得税法草案、关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草案,听取和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十届全国政协五次会议于3月3日举行,政协委员列席了本届人大会议,并就均衡分配教育资源、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制定物权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物权法的通过,必将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

“理论分析”

我国实行人代会制度的政体,人代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两会”的召开,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人代会有效地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十届全国人大听取和审议政府和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审议物权法草案等,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监督权和最高立法权。同时表明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

人大审议物权法草案等,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物权法的通过,必将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法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

物权法、企业所得税法等有关法律的制定,说明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有法可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根本前提,制定体现人民群众意志和根本利益的法律,保证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审议物权法草案也是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明的体现,为现代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和法律保障,使民主更加完善,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政协委员列席会议,并提出建议,表明我国实行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有利于促进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也为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民主权利多开辟了渠道。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试题导航:制定物权法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物权法的通过,必将为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提供更加坚实的法律保障。请简述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关系。

参考答案:两者是辩证统一,紧密相联。社会主义民主是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5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政府做《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对去年的政府工作做了总结性回顾,并指出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明确了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并指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的五个政策原则。这明确了2007年我国政府的活动方向和原则,这也为我们备战2007年高考指明了方向,所以,作为2007年的高考考生我们有必要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做以定位和认识。

“报告的主要内容”

过去一年工作的回顾:主要做了七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加大“三农”工作力度,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加快经济结构调整;4.积极推进改革开放;5.大力发展社会事业;6.努力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7.继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1.经济结构矛盾突出;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3.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得不够好;4.政府自身建设存在一些问题。

“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党的十七大召开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GDP目标确定为增长8%左右。

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必须把握好五个政策原则。

一是稳定、完善和落实政策。二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三是大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四是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五是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进各项工作。

“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两大亮点”

1.中央政府投巨资支持解决“民生”难题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安排教育支出约859亿元,同比增长41.7%。经费使用重点包括:280亿用于免除全国1.5亿农村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并解决其他问题;95亿元用于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及用于其他资助。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医疗卫生支出约313亿元,同比增长86.8%。经费使用重点包括:在对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提供免费救治的基础上,将麻风病纳入免费救治范围;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到80%以上的县市区;支持开展所有城镇居民都可以参与的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等等。

根据报告,今年中央财政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将在去年较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增长13.9%,达到2019亿元。此外,安排30亿元支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贫困农民提供生存保障。

2.通篇贯穿科学发展观

通篇贯穿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整个政府工作报告的又一大特点。不论是总结去年工作,还是布置今年以及“十一五”时期任务,都全面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通观政府工作报告,在科学发展观贯穿下,体现了两个着力点:着力解决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通过报告可以看出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既有思路、观点,又有政策、措施来加以保证落实,体现了执政为民、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精神。报告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阐述的“三个坚持”清晰而准确:坚持加快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坚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坚持把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理论联系热点———角度分析”

(一)经济常识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统一,市场调节有弱点,我们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2007年我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政府要正确运用财政、税收等经济手段及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2.财政的作用、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和作用、银行的作用。通过财政、税收调节分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通过银行利率来调节货币的信贷,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3.社会保障的地位和作用,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中央政府投巨资支持解决“民生”难题,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体现了社会保障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4.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科学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5.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

(二)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民生问题,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会促进事情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2007年的社会经济工作,坚持了科学发展观,必将取得重大成就。

3.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我们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加深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认识,由“发展是硬道理”转变为了我们要“科学发展”。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

5.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既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又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既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6.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我们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

7.主观能动性和规律的客观性的关系,我们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三)政治常识

1.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国家机构的性质和组织活动原则,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这些都决定了我国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2.我国政府有组织领导经济建设的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履行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3.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

4.面对新形势下的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任务,作为领导核心的执政党共产党来说,要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转变执政方式,加强党的建设。

第二部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考点角度透视”

1.与经济常识的结合点

(1)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目的。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尊重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有利于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适应21世纪的挑战。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顾安全条件突击生产,盲目超产是市场经济弱点的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利于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2.与哲学常识的结合点

(1)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重大意义。

(2)运用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观点说明我国的社会保障要从国情出发,把基点放在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上。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和谐社会离不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助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处理。生态环境的破坏,社会矛盾的积聚,都会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4)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人为本是党执政理念的新飞跃,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5)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必须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理念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

(6)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3.与政治常识的结合点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立足点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充分体现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公民与国家的关系是和谐、统一的新型关系。

(2)国家职能。加强煤矿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履行我国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组织管理社会公共服务等国家职能的体现。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经济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3)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矿工生命安全的关注都充分反映了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的生动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体现,是党作为执政党的主要职责。

附:

关注社会公平 缩小城乡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收入普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同时地区差距、行业差距、城乡差距在不断扩大,成为困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并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始首次研究社会事务,关注社会公平,并着重研究从体制上、机制上来保障社会公平,进一步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就业,并可能在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险等几个重点领域进行一系列的重要改革,以利低收入者和贫困群体分享更多改革和发展成果,以消除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条件。

(一)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了的。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社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和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2.体现了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目标实现以后,在社会差距不断扩大的新情况下,就更加需要注重社会公平,通过财政、税收等手段调节分配问题,需要国家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扶持弱势群体,保证国民经济又快有稳地发展。

3.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完善所有制结构,引导、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强对私有财产的立法保护,扩大群众增收途径,增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

4.体现国家宏观调控。市场竞争及价值规律作用必然导致社会收入差距存在,但社会差距过度扩大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国家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促进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以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5.体现了我国坚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之后,国家将加大力度,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地区医疗、社会保障等问题,通过教育投资、扩大低保范围等措施关注人民切身利益,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6.体现了国家财政的积极作用。财政能促进科教文卫的发展,财政能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科教文卫投入和扶持政策将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问题,促进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我国国家性质决定了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人民现有的权利具有真实性,受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国家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者的扶持体现了我国国家性质。

2.体现了我国国家职能。加强对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体现了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职能;加强医疗、教育、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体现了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国家机构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是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关注社会贫富差距问题,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现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4.坚持了依法治国方针。关注社会公平,防止收入差距扩大,国家先后立法从体制上来防止社会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

5.体现了中共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中共领导能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组织好人民搞好社会主义建设。中共通过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了公有制主体地位不动摇,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确保了我国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确保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

6.体现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作用。关注贫富差距,解决贫富差距,人民政协充分发扬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解决收入差距问题献计献策,有利于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7.体现了民族平等、民族繁荣、民族团结原则。加快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投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是当前民族根本任务体现了三原则。

(三)哲学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原有的相关制度已不适应发展需要,需要新的政策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2.发展的原理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社会变迁,要求我们不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问题,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新事物,处理新事物。这要求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收入差距问题。

3.矛盾普遍性、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贫富差距已成为现实问题,国家关注差距的存在,采取了正确的认识态度,并通过西部开发、医疗改革、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多种途径去解决差距问题。

4.矛盾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防止片面性。既要看到国民经济取得了瞩目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5.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处理。不同地区、行业造成收入差距原因不一样,就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具体实际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处理。

6.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在集中力量解决好主要矛盾的同时,不忽略次要矛盾的处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仍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经济发展中也必须关注贫富差距问题,处理好贫富差距问题。

7.量变质变关系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量变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质变,要保持事物性质就必须坚持适度原则。我国贫富差距基尼系数已经超过联合国安全系数标准,要维护社会稳定,必须关注收入差距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社会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把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8.创新关系原理要求我们面对实际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改革中新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要求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机制、新的角度去解决发展中存在的新问题。

9.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改革开放中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导致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采用正确决策去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能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10.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实践是认识根本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通过改革开放实践认识到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通过实践去探索正确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指导实践。

第三部分 亚经十四次非正式会议

2006年11月18—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河内举行。胡锦涛发表《推动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的重要讲话,提出构建和谐亚太的新主张,并被写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四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河内宣言》之中。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充满活力的大家庭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繁荣。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和开放性

中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特征。

2.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加强合作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性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加强与内部各国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亚太各国是相互联系的,所以各国要加强合作、实现共赢。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胡锦涛提出“和谐亚太”的主张就体现了亚太各国是即对立又统一的。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在曲折中向前进,在前进中有曲折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亚太经合组织多哈回合会谈搁浅,这次会议承诺将推动谈判重回轨道,尽早达成一致,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履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国家职能,同时这一职能又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谐亚太”的观点的提出符合这两大主题并会推动和平与发展。

3.国际组织是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分为政治性和专门性、世界性和区域性、政府间和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发展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交流与合作的纽带;是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是争取世界和平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

亚太经合组织作为政府间的区域性的国际组织在亚太地区也发挥了上述作用。

4.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一政策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我国积极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胡锦涛发表《推动世界共同发展,谋求和谐共赢》就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时政链接”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11月5日下午在北京闭幕。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了峰会通过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峰会同时还通过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行动计划(2007至2009年)》。宣言重点反映了中非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宣示建立和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宣言特别呼吁发达国家切实兑现开放市场和减免债务等承诺。北京行动计划主要阐述未来3年中非经济社会领域合作的规划和内容,体现双方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合作精神。

(一)经济常识

1.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又是一个统一的国际大市场。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使各国市场不再封闭,而是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这就要求各国同其他国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中非按照市场运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中非企业投资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强各自能力。

2.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我国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抓住这个机遇,中国政府将采取8方面措施促进中非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合作,这将全面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3.对外贸易的作用。中非在旅游、金融、电信等领域的合作,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

4.对外贸易的原则。我国的对外贸易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非经济合作也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双方人民为根本归属的。

(二)哲学常识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思想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平、发展、合作是当前时代主旋律,但全球仍面临发展不均衡、南北差距加大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作为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和非洲都面临发展经济的新任务,都希望建立平等、互利、共赢的新型经济伙伴关系。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是中非双方的共同愿望和自主选择,符合双方利益,有利于增进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声援、团结互助和联合自强,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和谐发展。

2.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孤立地存在,整个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在封闭的状态下求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加强中非各方面经验的交流和借鉴,使中非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增强各自自我发展能力。

3.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可以为中非双方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通过中非投资合作和中非企业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的发展目标。

4.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中非关系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建立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这又将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

(三)政治常识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宣言指出,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着复杂深刻的变化,人类社会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成为时代的潮流和各国的优先目标。中非建立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正符合当今时代主题。中非合作是国际发展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非实现共同发展必将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的外交政策。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宣言中胡锦涛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是中国外交的基石。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始终将同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正是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立足点的体现。

3.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中非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根本利益一致,所以中非决定在国际事务中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4.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通过中非两国各方面的交流,可以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第四部分 认识人大常委会监督法

2006年8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人们关注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高票获得通过。从1986年开始酝酿,历经20年时间,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监督法终于诞生了!当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一)从政治学角度思考

1.监督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变化的国际环境、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复杂多样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都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制定监督法,有利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健全人大监督机制,更好地发挥这一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有利于促进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2.监督法的作用,强化了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监督政府、法院、检察院的工作,是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我们国家生活的各项监督中,人大对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监督,是最高层次的监督。监督权的行使,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使之规范化、程序化。监督法在5个方面强化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这种监督,既是一种制约,又是支持和促进。其目的在于确保宪法和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确保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得到正确行使,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

3.监督法的制定,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监督法的起草、修改过程,就是一个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监督法是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多次审议后形成的,凝聚了全国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和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

4.监督法的颁布,体现了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监督法将人大常委会长期履行监督职责实践过程中积累下来的经验,提高到了法律的层面上,将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做出的决议、决定或者发布的命令,有些是超越职权、明显违法的,比如擅自设立审批、收费、罚款、强制措施等,限制或者剥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义务。为了解决这类问题,监督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下一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做出的不适当的决议、决定和本级政府发布的不适当决定、命令,撤销程序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参照立法法的有关规定做出具体规定。

5.监督法体现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监督法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是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如“三农”问题、义务教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拆迁补偿或者告状难、赔偿难、刑讯逼供、超期羁押、错案不纠、司法不公等,开展对“一府两院”的专项工作评议。

(二)从哲学角度思考

1.监督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在监督法制定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坚持从我国国情和实际出发,针对不同情况对草案加以修改完善: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加以深化、细化,做出具体规定;实践经验尚不成熟,又需要作规定的,做出原则规定,为进一步改革留下空间;缺乏实践经验,各方面的意见又不一致的,暂不作规定,待条件成熟时再作补充完善。这样的立法思路,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科学的、适当的。

2.监督法的内容体现了要坚持抓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这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监督法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监督的重点是紧紧抓住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切实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监督法的颁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在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实践中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监督的形式和程序不够完善,而各地方在探索中的做法又不尽一致,迫切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引导。监督法正是适应这种需要,着眼于增强监督实效,着重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规范化、程序化。

4.监督法的制定过程,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从1987年到现在,要求制定监督法的议案达86件之多,是历次人大会议上代表们最强烈的要求之一。草案出台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的推动,而近几年地方人大的监督实践则为草案的出台提供了蓝本和经验。

(三)从经济学角度思考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但市场的调节存在缺陷与不足,因此需要国家运用法律等手段进行综合调节,才能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等的制定和执行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实际的需要,是否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都需要有监督,否则会多走路、走弯路。

2.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具体要求。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的根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为此监督法规定,人大常委会每年选择若干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计划地安排听取和审议本级政府、法院、检察院的专项工作报告,开展执法检查。对决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审查预算收支平衡等情况。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计划执行情况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报告等的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分送“一府两院”研究处理,都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具体体现。

第五部分 又快又好转到又好又快

“背景材料”

2006年12月5日到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07年的经济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这次会议再次强调了国民经济要“又好又快”地发展。与过去“又快又好发展”的提法不同,这次,“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看似仅仅两个词汇次序的变化,其实有着相当的深意。“好”与“快”两字之调意义深远,反映的是中国经济发展理念的一大转变,即由过去更多地强调发展的速度,转为更注重发展的效益,增长的质量,实现科学发展。“好”字当头,又好又快,不仅是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也将是今后引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路。

(一)经济常识

1.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总量平衡,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这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和目标。促进经济工作从“又快又好”迈向“又好又快”,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一大亮点。在宏观经济政策上,2007年将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意味着“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有大的调整。经济发展要实现“又好又快”,将更加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

2.依靠科技创新,转变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中国经济总量如今已跃上世界第四的新台阶。实现“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只需保持7.5%的年均增速,但要完成节能降耗减排指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正确处理数量、质量、效益和速度的关系,成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突出“三个协调”强调“好”在“快”前:在中国经济将实现连续四年两位数增长之际,处理好增长的质“好”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发展质量和效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将会放在更突出的战略位置,并强化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指标的约束。

3.“又好又快”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的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但在一片大好形势之下,但在“快”字的背后,诸多平衡也被迅速打破。在国内,城乡、地区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经济大而不强、增长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还在困扰着中国。环境、污染、能源、农业等薄弱环节成了软肋。愈益影响全局、制约长远;等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为了一个“快”字,生态环境不惜被污染,土地资源不惜被浪费,农民利益不惜被侵蚀,长远利益不惜被抛弃。这显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违背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后达到共同富裕。就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4.市场经济是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又好又快”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发展中以“好”来统领“快”,是经济学所研究的资源优化配置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质量好、效益高、消耗低、环保优的发展,才能使“快”具有值得追求的实质意义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正面效应;反之,不“好”的快速发展,则是一种资源的低效配置甚至错误配置,会加大浪费而得不偿失、难以为继,应当努力避免。

(二)哲学常识

1.人们的认识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又快又好”到“又好又快”,这个词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必须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同时,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我们要解决面临的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好”字当前,把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就中国经济发展的切实需要看,好比快更重要。从“好”中求“快”,把“好”放在整个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可以说,“好”字当头,就牵住了当前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当然,强调发展的“好”,不是不要“快”,而是为了实现持续长久稳定的“快”。中国经济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是必要的。也正是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让我们的国力空前强盛,为我们积累和创造了求“好”的条件。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又好又快”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经济发展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一系列的自然、经济、社会、国际条件。这些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又相互制约,不可能长期单兵突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但是,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仍然粗放,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仍然过大,经济发展越来越受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经济结构不合理的制约,越来越受到社会发展滞后的制约。我国正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坚持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发挥各类生产要素潜力的有效途径,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4.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努力主观与客观达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既创造了惊世的业绩,也积累了许多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和矛盾,既有发展中难以避免的因素,也与我们在既往的发展中较多强调“快”,而常常忽视“好”有很大关系,不下大力气解决,既是中国经济现实的危害,更是长远的隐忧,甚至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大起大落。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就要调整思路,从“好”中求“快”,把“好”放在整个经济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好”来统领“快”,坚持“好”中求“快”。我国已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又好又快”就是在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作出符合实际的判断和决策。“又好又快”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实施宏观调控的客观要求,也是形成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现实需要。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我国的经济必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确保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5.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成分结构与排列次序不同也会引起质变。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优化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又好又快地发展体现了事物的质和量、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必须在结构优化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将“好”放在“快”前,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思路将更重视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注重质量和效益。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更加注重科学发展的轨道“又好又快”相对于以前的“又快又好”,如果单从字面上来看,两者的差别并不大,都是好、快兼提,只是二者何者为先的区别。但从实际工作中观察,两者的差别却十分明显,因为好与快何者居先,从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谁统领谁。实际上却往往出现以“又快又好”挤掉甚至于牺牲掉资源、环境的“好”的结果。粗放型增长方式长期难以转变。强调“又好又快”,以“好”统领“快”,使“快”服从“好”。又好又快,就是既要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防止大起大落,更要坚持好中求快,注重优化结构,努力提高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

6.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长期以来把“快”置于“好”之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惯性很大,不易扭转。“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只有在指导思想上把“好”摆在“快”的前面,使“快”服从于“好”,“好”中求“快”,才能有效遏制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偏颇,真正做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好”与“快”之间的矛盾,着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科学发展。

(三)政治常识

1.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领导核心,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今天的“好”则是相对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相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稳固与发展而言的。只有做到又好又快,才能从整体上提升综合国力,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我们之所以强调“又好又快”的发展,体现的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宗旨,通过“又好又快”的发展,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掌。又好又快发展,是对各级领导干部执政理念的又一次大考。那些单纯追求GDP的扭曲政绩观,那些为了招商引资不惜牺牲环境的做法,那些以牺牲群众利益为代价的所谓“发展”,都应当立即摒弃。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政府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是国家必须履行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只有做到又好又快地发展,才能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那些可以带来一地经济的繁荣,但人民群众难以分享成果的事要少做;那些可以带来一时经济的繁荣,但人民群众长远利益受损的事要不做。各级政府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履行职责,要更加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群众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实惠。

3.科学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特征之一,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真正做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科学执政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好”字当头,又好又快,树立了中国经济发展新标杆。这个“好”字,既讲求经济发展的效益好,经济增长的质量高,又要求节能降耗的效果好,环境保护的成效大;既要经济发展的宏观效益好,又要让人民群众从中得到的实惠多。这个“好”字,又特别注重发展中的“协调”二字,即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好”字当头,又好又快发展,是在总结既往经验基础上发展理念的创新,是对科学发展观认识的深化和内涵的丰富,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第六部分 构建节约型社会

联系当前形势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以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思路,分析我们党近期提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重要意义,及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考点背景透析”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制约问题就是:我国的资源、能源日益紧张,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而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极低。构建节约型发展模式是我们的必然选择,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

“命题视角点拨”

本材料出题的角度主要是:利用相关知识点,对比我国同其他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经济资源利用效率,结合一年多以来国际油价的猛烈增长、结合我国能源供给上的严峻国际形势等,要求指出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及其可能途径(如依靠科技进步等)。

第七部分 提高国家宏观调控水平

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联系近两年出现的房价一路飚升、商业贿赂等不正常的经济现象,分析说明国家在加强其他措施予以打击、调节的同时,加强宏观调控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考点背景透析”

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调控体系,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挥这一调控体系的作用,避免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折。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中由于供给不平衡、炒作等原因而在房地产行业、能源等行业出现了供需严重不平衡,房价一路飚升、煤价攀升的同时,也出现了炒房团、炒煤团,以及各个行业里(如医药等)都存在的商业贿赂等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这需要国家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予以整治、打击的同时,更要运用宏观调控的手段予以调节,以保证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命题视角点拨”

宏观调控前几年已经考过,今年考生还要关注。本题主要是以材料题的形式出现,在分析回答问题时,除过考虑宏观调控的知识以外,考生也要兼顾规范市场秩序的相关知识以及财政政策手段、货币政策手段的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将相关因素都考虑进去,力求使问题回答得圆满些。

第八部分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如何理解我国经济社会越是发展,就越是要重视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又是什么?

“考点背景透析”

社会保障是我国近几年逐步加大力度,对社会成员,特别是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人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我国近几年不管是在政策的制定,还是具体有效的物资投入方面,力度都很大。我国每次大的会议上或文件中,都强调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据此,这也是考研政治试卷中的热门考点,考生就更应该注意了。

“命题视角点拨”

社会保障,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关系到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是今年的热点问题,可与别的内容,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十一五”规划中提出的建设“友好型社会”等知识联系起来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考查。本知识点在1999年以选择题形式考核过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目标,近几年再没有出过考题,尤其是大题,所以考生还是要重视。考生复习时注意把握主要内容、必要性等几个方面的知识。

第九部分 台湾问题与祖国统一

试透过对海峡两岸各自政治社会的演变发展,分析我们在处理复杂多变的两岸关系时所持的立场及其现实意义,并说明中共为实现国家统一所做的努力。

“考点背景透析”

近一段时间,台湾政治社会形势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台湾当政者弊案连连、台湾人民倒扁抗争不断、陈水扁为转移视线不断挑衅大陆和国际社会;同时一年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台湾问题上连续作出了积极的重大动作,取得了巨大成效,对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增进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相互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必将有利于国家最终统一的实现。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主要考察点在于:一是中国的完全统一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人民最重要的奋斗目标之一,近来我们在反对台独的斗争中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因而有可能以时政的方式要求考生掌握这一最新发展。二是中国共产党在祖国统一问题上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立场。

第十部分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

依据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和《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试论述中国的和平发展及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说明“中国威胁论”的荒谬性。

“考点背景透析”

本知识点既涉及中国的和平发展,又涉及中国的对外交往政策。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常借此大做文章的问题。中国政府故此强调中国的发展是和平发展,不会对世界构成威胁。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是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命题视角点拨”

在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问题上,考生今年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中国在外交领域的重大事件,如中非论坛、朝核问题、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等等都在国际上造成了重大影响。中国的和平发展论是对中国威胁论的反驳,这个问题可能会出材料题,考生应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要运用中国的外交政策阐明中国的和平发展观,驳斥中国威胁论。

第十一部分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热点背景”

2006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2007年经济工作的八项主要任务之一。

2007年1月29日,新华社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即中央1号文件)。

2007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考点链接”

1.经济常识

(1)农业的地位和作用

(2)产业结构的有关知识

(3)发展现代农业的道路和措施

2.哲学常识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有关原理

3.政治常识

(1)我国政府的职能

(2)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3)党的宗旨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命题视角点拨”

本考点在2004年以表格的形式对2000年我国农业现状和2020年的农业发展目标作了对比,考查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艰巨性以及如何降低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等问题,2005年、2006年对该问题的解决是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入手来分析的,考虑内容全面,解决思路也有高度,去年的“十一五”规划中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去年没有考查,今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强调了其重要性,新农村建设是今年的一大热点,考查的角度很可能是将其与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联系考查。

第十二部分 朝核问题

以“朝鲜核危机”和“朝核六方会谈”为例,分析中国政府的基本外交政策、中国影响力的提升、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间关系的调整及各国对争取世界和平所作的努力。

“考点背景透析”

今年10月9号朝鲜成功进行核试验震惊了整个世界。经过几天的沉默之后,朝鲜宣布愿于近期重返六方会谈的谈判桌同样让世界瞠目!中国的沉默外交效率惊人!中国为六方会谈所进行的成功努力赢得了全世界的赞同。同时这一会谈又涉及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几个国家的关系。涉及当今时代最敏感的核武器问题。所以应当关注。

“命题视角点拨”

本题的考核角度可能有:大国关系的调整;当今世界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与基本原则;中国的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的睦邻、安邻外交政策。国家利益是一国外交的基本出发点,等等。

第十三部分 消费安全与人民利益

“背景材料”

食品药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一件大事。回顾2006年,食品、药品等安全问题一波接一波发生。如今吃药安全吗?现在什么食物能让人安心食用?

“热点分析”

(一)经济常识

1.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市场不是万能的,单纯的市场调节具有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下追求自身利益。这样,市场上就有可能产生一些不正当的经济行为。食品、药品安全事件的频频发生体现了市场调节的自发性的不良影响。从“齐二药事件”、“鱼腥草事件”、“欣弗事件”“广东佰易药业事件”到福寿螺事件、红心鸭蛋事件、多宝鱼事件、陈化粮事件、白洋淀“红心”鸭蛋的事件……的沸沸扬扬的中,可以看出,有些人见利忘义,利令智昏,为了赚钱,不择手段,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说明了单一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这不利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为此,国家必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措施,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绝不能让腐败分子借行政审批而扩大权力寻租空间。

2.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需要将市场经济的主体行为和市场经济运行秩序纳入法制轨道,生产经营者的经济活动必须依据市场经济的法规进行。维护药品食品安全要依靠法律手段,首先要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同时更要依法办事,严格执法,严厉打击和制止各种违法经营牟取暴利行为。真正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药品、食品安全链条”,从源头上,从生产、加工、流通等各个环节,保障人们用药安全和一日三餐的食品安全。为了维护公平竞争,国家要严格执法,依法打击扰乱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这样,才能保障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

3.市场交易原则主要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它对于规范经营者和消费者的交易活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守市场原则,是保证市场交易有秩序、按规则进行的基本条件。黑心商人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弄虚作假,则损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违背了公平、诚信等市场交易原则,它不仅是诚信缺失的缺德行为,而且是违法犯罪行为,终究要受到法律的惩罚。同时,也损害了其他正当经营者的利益,更是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它侵害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消费者要增强权力意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决不姑息养奸。

4.要保证消费者权利的实现,就需要有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立法和组织机构。药品、食品安全卫生出问题,市场监管部门逃脱不了干系。我们国家的药品、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显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亟待完善消费者维权的制度保障体系。从法律、技术等多个方面激励消费者维权,并最终遏制食品安全问题的泛滥成灾。政府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5.药品、食品安全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讲诚信,为此,必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作为生产经营者要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有关方面尽快建立起真正行之有效的药品、食品安全监督机制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其中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相应提高食品质量控制标准。

(二)哲学常识

1.正确价值观对个人和社会进步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发挥集体主义原则的重要的调节作用。腐败的实质就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因此,要教育生产经营者和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反对和克服个人主义。要尊重他人的利益,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只为满足个人一己私利而牺牲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2.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必须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自觉性和预见性。药品、食品安全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提醒我们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设立管理体系、立法方面都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加强对药品、食品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防止和杜绝危害人民健康、生命的产品进入市场。各职能部门和工商、卫生、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真正负起责任,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深化药品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另一方面,建立一整套药品、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政府监管部门要从郑筱萸等案件中吸取教训,正确履行职责,维护好社会和公众利益。

3.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金钱观念、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信奉有钱就有一切,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膨胀。社会差距扩大也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严重失衡。一些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此影响下,放松了思想改造和自我修养,理想信念发生动摇,思想道德防线崩溃,价值取向发生错位,自律意识放松,攀比心理膨胀,私心贪欲放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变成自己谋私捞钱的工具,从而堕入犯罪的深渊,成为金钱的牺牲品。分析一些党员干部违纪违法的原因,思想蜕变是党员干部腐败的内在动因。根本的一条就是放弃了世界观的改造,思想动摇,信念滑坡,精神颓废,道德沦丧,从而在思想上、政治上发生了蜕变。所以,治理腐败要从思想教育开始,进行“三观”改造,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三)政治常识

1.国家机关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国家高度重视药品、食品安全问题,并采取有力措施打击不法经营者,惩治腐败分子,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体现了对人人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要从根本上保证药品、食品安全,必须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接受人民的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绝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保持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性,把国家机关建设成廉政、勤政的办事机构,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群众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

2.坚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腐败的实质就是政府官员利用手中所掌握的公共权力谋取个人私利。其在根本上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相对立的,都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相背离的,也都是广大人民群众所极力反对的。对贪官污吏的严惩,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就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表现。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我们的反腐倡廉工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说明铲除腐败、惩治贪官是得民意、顺民心之举。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也表明我党从严治党,党要管好党,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3.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健康和安全。国务院实施的维护药品、食品安全的措施,体现了国家的经济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则体现了政治职能。转变政府职能,提高监管效力,建立服务型、责任型政府,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各级政府成为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体现了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为此,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特别要加强对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解决药品、食品安全问题,要完善监管体制,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4.依法治国的原则要求立法依照法定程序立法,使我国各领域有法可依,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司法机关公正司法、严格依法办事。我国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问题,还在于有章不循、执法不严。尤其是在当公众饮食用药安全与商业利益、个人利益、地方利益发生冲突时,一些职能部门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惜与违规企业成为一根“利益绳索”上的蚂蚱。因此,必须加大惩处力度,依法惩治国家机关的腐败分子,要使腐败行为成为一种高风险、高代价的行为,让搞腐败的人无利可图,以至身败名裂。

5.要健全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腐败难以得到有效遏制。腐败是权力和贪欲结合起来的产物。人既可以利用权力来为人民谋利益,也可能利用权力来谋取私利。怎样行使权力,需要用法律制度来规范。如果法律制度健全、监督有效,就会防止掌权者滥用权力违法犯罪。因此,必须建立和完善民主监督制度,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人大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努力建立健全多方面、多层次的监督制约体系。

第十四部分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一)循环经济:变“仇家”为“亲家”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①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②发展循环经济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③发展循环经济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④发展循环经济是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迫切需要;⑤发展循环经济是以人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

“题例”

据报道,日本科学家提出了“零排放”的概念,认为世界上没有“无用之物”,一切废弃物都被利用并把实施“零排放”的社会称为“循环型经济社会”,为此,经政府、企业和科技界三方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运用经济常识分析发展“循环经济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节约和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②有助于促进科技进步,企业减少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③有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④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从源头上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

3.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生产和服务的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利用各种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量;积极发展环保产业,为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提供物质技术保障。

4.哲学分析

(1)环经济、废物不废的辩证法依据是什么?

①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废与不废是对立统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有条件的。自然界本身就是普遍联系的大系统,方可循环;③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坚持发展的观点可以使过去的废物现在重新利用,变废为宝。

(2)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3)由传统经济到循环经济的过程体现了人们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题例”

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所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联系观点的?

(1)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2)联系具有多样性。“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体现了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循环经济的流程还体现出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3)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二)我国能源的新出路

1.我国能源供应出现紧张局面的主要原因:工业部门尤其是重工业用能以及民用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2.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能源的新出路: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必须立足国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处理我国的能源问题,一定要实行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

(1)国家有关部门应及时立法,建立相应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使之有法可依。

要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加强对能源问题的宏观调控,政府应充分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

(2)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降低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3)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开发新能源。建立战略能源储备,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

(4)积极开展能源外交,充分利用国际能源资源。

(5)社会成员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使用能源,节约能源。在全社会形成节约意识和风气,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

第十五部分 构建和谐世界

“时政背景”

1.和平发展的道路的内涵: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就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就是坚持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合作;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长期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就是永远不称霸,永远做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

2.和谐世界的内涵:建设和谐世界,就是要在政治上平等民主,经济上互利合作,文化上交流共进,通过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挑战,实现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教材结合点”

(一)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

1.市场经济具有竞争性、开放性等一般特征。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使各国市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国际大市场这一整体。这就要求各国同其他国家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来发展自己。

2.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商品结构复杂化、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激烈化。亚太经合组织内部加强合作体现了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的特点。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实行对外开放已经成为全球性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中国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发展中战略伙伴关系,正是扩大对外开放的表现,为我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对外贸易的作用。中非、中盟、上海合作组织等峰会的召开,表明发展对外贸易有利于互通有无,调剂余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还有利于技术的交流,增强双方的经济实力。

5.对外贸易的原则。我国的对外贸易独立自立、自立更生和坚持平等互利的原则,中国积极与非洲、东盟等开展经济合作是本着互利双赢的目的,以造福双方人民为根本归属的。

(二)从哲学常识角度分析

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当今世界呈现出矛盾多样化的趋势,恐怖主义和霸权主义同时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另外,随着我国国家实力大幅度提升,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对外战略持有某种疑虑是不可避免的。正是基于对和平与发展关系的深刻理解和对当今世界脉搏的准确把握,我国提出建立“和谐世界”的主张。

2.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不仅符合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符合中国、亚洲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也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经验和文化传统,这种新主张,必将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营造良好的国际氛围,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

3.用联系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国家和谐与世界和谐、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共同利益相结合,坚持把自身的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联系在一起,既充分利用世界和平发展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

4.用发展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有创新精神。“和谐世界”外交新主张是对我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我国外交宗旨的升华和创新,同时,这种外交理念又根植于中国5000年的文化基础,是对我国在对外交往中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这些文化传统的发扬光大。

5.坚持矛盾分析方法。矛盾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事物和解决矛盾时,要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矛盾具特殊性,要求我们应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辩证统一的。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因此,我们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才能共建和谐世界。

6.事物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构建和谐世界,可以为中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为中国的和平崛起创造契机。同时,中国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广泛合作,互利互赢。

7.实践决定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中国对世界的局势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中国政府及时提出和平发展的理念及和谐世界的新概念,同时这又将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8.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和谐世界是中国和谐社会的理念由国内政治向国际政治的延伸,是对话求安全、合作谋发展等共盈思路的深化。

9.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而且要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是对和平与发展这一当今世界的主题的正确把握,也符合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不仅有利于为中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也能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三)从政治常识角度分析

1.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要履行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的国家职能,同时这一职能又反映了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反映了我国的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求和平、要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是在深刻认识时代背景,把握当今时代主题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有利于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这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而且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团结与合作,是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立足点。

4.国际新秩序应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与原则,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国政府提出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及构建和谐世界,符合我国提出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反映了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各国创造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外部条件。

5.国家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主要是由各国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的。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各国加强交往与合作,这符合各国的共同利益,有利于为各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6.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在当代国际社会中起着多方面的重大作用。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进程中,要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

7.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社会中应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提倡和促进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8.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肩负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任务,理应顺应世界潮流,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

9.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当今世界的国际竞争是以经济力和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积极构建和谐世界既是提高综合国力的要求,又体现了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国际地位的提高,国际影响力的显著增强。

10.主权国家的权利与义务。中国提出构建和谐世界,既反映了对主权国家权利的尊重,又积极履行了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的责任与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