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1年级,陪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
32583900000014

第14章 造就学习的“第二天性”

孩子进入小学,就该收收心了,当然也还可以玩,但前提是不可荒废主业:学习。

入小学阶段,孩子的主要任务学习,而在幼儿园玩是主旋律,性质完全不一样。从玩的状态,转变到学习的状态,对孩子来说,暂不说是痛苦的事,至少是不太乐意接受的吧。应该说,玩是孩子的第一天性。哪个孩子不喜欢玩,不愿意玩呢?

说到要上小学,小宝最初是高兴,特别是经过了百树小学的体验活动,更是满心期待。随着开学的日子渐渐临近,玩了二个月的她居然焦躁不安,面对全新的小学像是心有忧恐,有时,她会很夸张地说:“我不想上学啦,还想多玩一下!”

光玩哪能成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心智成熟,心态健康,能力增强,精神康健等,都依赖于学习呢。

如何让小宝收收心,自然进入学习状态,平衡度过“幼小衔接期”呢?我的做法是,努力让她形成属于自己的“第二天性”,去和第一天性分庭抗礼,继而平分秋色。

古罗马哲学西塞罗说:习惯能造就人的第二天性。他还强调:“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要让小宝有自己的“第二天性”,关键一招,就是让她形成学习的习惯。

现在,回过头来看,让小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让她拥有自己的“第二天性”,是有迹可循的。

做任何一样事情,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事前的准备,事中的努力,事后的检查。比如作为教师,我们的工作任务可以划为,课前备课,课堂讲授,课后批改作业。与之相对应,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课堂听课,课后复习。

在上小学之前,我对小宝开讲“民国语文课”,讲新课之前,让她自己先看课本的图画,先认那些认得的字。讲课时,先带读一遍,然后让她自己读,直至会念为止。课后,时不时地敦促她去复习。

上了小学之后,在我的引导和规范之下,小宝逐步养成了温、复习的习惯,不需要大人在场,她就会坐在书桌前,开始做自己的“晚课”。晚上睡觉之前,我会让小宝先温习今天学习的内容,然后,再预习明天要上的新课,然后收拾好自己的课本、练习册和文具,第二天一早,只背个书包就行,免得到时手忙脚乱,丢三落四。

在习惯性地温、复习的基础上,让小宝养成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定时学习,就是什么时间学什么,自动自发,完全出于自觉,而不需要我们的引导和提醒。比如,什么时候画一张画,什么时候跳一次舞,什么时候背一首唐诗,等等,让小宝装进心里,自觉完成。定量学习,就是给小宝布置一定量的学习任务,比如,在上一年级之后,我要求小宝每周从《唐诗三百首》里选取一篇,学习背诵。她自己定好周三晚上,所以,每到周三晚上,她都会打开那本大开本的彩色精装《唐诗300首》,让我教她,然后自己去背诵。

随着学习的不断变化,小宝定时定量的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都会随之变化,到了一年级下学期,她就基本适应了这种学习方法,形成了定时定量的学习习惯,并能保证学习质量。

虽说一年级学习任务并不繁重,小宝学起来也不会紧张,但我觉得还是让她从小学休息,从小养成劳逸结合的学习习惯。一张一弛谓之文武之道。列宁说,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李大钊在教导孩子的时候,也说过类似的话,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学习的时候就认真学。

一味地埋头苦学,不会玩耍,再聪明的孩子,迟早也会变傻的,因为人不是机器。古人那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作风,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并不认可,传播了千百年,流毒颇深,这种伪励志的故事,害了多少人啊?想睡的时候就去睡好了,何必强打精神去学习呢?没精神学习的时候,去玩好了,等精神足了,劲头也会足,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年级的小朋友,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小时。一般说来,四五十分钟左右,我便会提醒小宝休息一会。只要她做完功课,想怎么玩,都会依她,陪她。走过一年级,小宝基本上能做到劳逸结合,学就好好学,玩就好好玩,各不耽误,相互促进。

小宝一直比较胆小,性格偏内向一些。有时,作家朋友聚会,我会带她一起去玩,让她增长见识,认识更多的陌生。上了小学后,我便有意识地培养成大胆说话的习惯,鼓励她主动表达出自己想法。

表达是学习的需要,更是生活的必需。我觉得一个人的沉默,会导致更加沉默,不愿意说话,不但对学习有影响,更深更大的影响还在后头——会导致孩子交往困难和人格障碍,对今后的学习、工作、事业和家庭等会产生不良影响。训练是从她大声朗读的课文开始,接着,鼓励她复述看过的电影,看过的图画书。到后来,鼓励她与同学、老师交流,在公共场合发言。一个人善于表达,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友谊;摆脱生活学习当中的烦恼,舒畅心情。一个善于表达小学生,会有更广阔的未来。

此外,造就学习的“第二天性”,还得培养其他的习惯,比如,看书的时候一定要握笔,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呢,要养成“不握笔,不看书”的好习惯;学会借助学习工具,养成翻查工具书的好习惯;学会文字表达,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广泛阅读,获取知识,养成摘抄的好习惯。等等。这些好习惯,有待于日后,慢慢培养,慢慢形成。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父母配合学校,老师教育学生,全社会共同努力一起培养孩子的“第二天性”。这是一大重要课题,往小处说,可以帮孩子形成学习的好习惯,往大处说,能够决定孩子的命运,未来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