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新编失眠抑郁病配餐宜忌
32582000000049

第49章 怎样对睡眠形态紊乱整体护理

由于疾病本身引起或病人住院后不适应所致睡眠形态紊乱,根据病人的相关因素,我们采取整体护理如下:

1.相关因素:①疼痛或不舒适;②焦虑或恐惧;③环境改变;④活动量少;⑤压抑;⑥治疗;⑦过多的不适当刺激;⑧病理因素,如呼吸困难、缺氧、神经系统疾病;⑨尿频或尿失禁。

2.预期目标:①病人叙述出妨碍睡眠的原因;②病人能够叙述促进睡眠的方法;③病人主诉能够得到充足的休息,表现为休息后精神面貌较好。

3.评估:①评估过去在正常环境里的睡眠形态:睡眠量及入睡的方式、深度、时间、体位、辅助用品和干扰的因素;②评估病人对睡眠困难原因的了解和可能的减轻方法;③记录对睡眠和醒后行为的护理观察,记录睡眠的时间、干扰睡眠的生理性因素(如疼痛、尿频)或心理因素(如恐惧、焦虑)。④确认促进和干扰正常睡眠形态的因素;⑤评价治疗和护理对睡眠的干扰次数和时间。

4.措施:

(1)安排有助于睡眠和休息的环境,如:①保持周围环境安静,避免大声喧哗;②关闭门窗,拉上窗帘;③病室内温度舒适,被子厚度合适;④关上灯,尽量不开床头灯,可以使用壁灯。

(2)帮助病人遵守以前的入睡习惯和方式。

(3)建立与以前相类似的比较规律的活动和休息时间表。①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增加白天的身体活动量;②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次数和时间;③安排病人和他人交谈的机会,以帮助减少睡眠需要。

(4)有计划地安排护理活动,尽量减少对病人睡眠的干扰。①在病人休息期间减少不必要的护理活动;②让病人对预期的干扰有心理准备。

(5)尽量安排能共处的病友同室。

(6)提供促进睡眠的措施,如:①减少睡前的活动量;②睡前喝一杯热牛奶,避免饮咖啡和浓茶;③热水泡脚,洗热水澡,背部按摩;④缓解疼痛,给以舒适的体位;⑤听轻音乐,给予娱乐性的读物;⑥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等。

(7)考虑病人晚间的必要活动,如:把便器放在床旁。

(8)限制晚间饮水量。

(9)遵医嘱给安定并评价效果。

(10)对于焦虑的病人:①增加病人与工作人员的相互信任;②陪伴病人,向其解释病情、治疗、检查方面的情况,使其放心;③避免与同样处于焦虑状态的病人接触;④确定病人是否需要服用镇静催眠药。

(11)对于尿频或尿失禁的病人:①限制病人夜间的饮水量,睡前排尿;②尿失禁的病人留置导尿;③便器放在病人床旁能拿到的地方。

5.病人教育:①教给病人可能引起睡眠困难的因素和预防措施;②指导病人避免夜间睡觉时吃东西和喝饮料这类会干扰睡眠的活动;③指导做肌肉放松术或其他有助于睡眠的非药物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