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与伤痕干杯——失小节伤大雅
32534000000023

第23章 你的,我的(3)

与这种强迫教育相反的是已经有人意识到尊重孩子,王先生就是这样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孩子在一种民主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孩子不仅学习成绩跃居全班第一,而且自信,思维活跃,各方面都让人感到欣喜。他是这样给大家介绍经验的:“我从不管孩子的作业,也不看着他学习。从孩子上学前,我就给他灌输一种观念——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将来有出息也是他自己的事。我一直在给儿子讲这个道理,几年来,我把责任还给了他自己,同时也把自由还给了他自己。我儿子每天的作业基本上是在学校完成的,即使作业多做不完。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做完作业。我要求他每晚8点半睡觉,有一次他贪玩忘了做作业,到睡觉时才想起来,我告诉他,作业没完成是你自己的事,等着明天挨老师批评吧,现在是睡觉时间,你必须上床睡觉。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有耽误过学业。”

的确如此。正是由于王先生不管束孩子,“无为”而治,才使得孩子有了许多自由,也使他产生了许多兴趣与爱好。没有作业的时候,儿子一边查字典一边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伊索寓言和一些有趣的故事。父亲问他为什么爱读这些书,他告诉父亲说因为同学都爱听他讲故事。儿子还爱画漫画,把父母亲人、老师同学都画在他的画里,说是这样有趣好玩。父亲过生日,他送父亲一张他自己画的漫画作为生日礼物,画面上画了一个小老虎,用头顶着一本厚厚的书,递到了一头戴着眼镜的大牛的眼前。

儿子解释说:“我属虎的,爸爸属牛的,爸爸爱看书,我送你一本厚厚的书。”

王先生的儿子是自由的。父亲告诉他,儿子是可以跟父亲讲理的,他做错了事,父亲从不打骂他,而是与他讲道理,直到他自己明白自己做错了为止。父亲从不因为儿子考试成绩好而奖励,他要让儿子明白,学习好坏是自己的事,既然是自己的事,凭什么要父亲奖励呢?

王先生联系当前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太多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他们一心想让孩子成才。于是就替孩子做出了一切选择也陪着孩子做一切,结果使孩子认为学习是父母的事,是自己在替父母完成这一切。这样下去,望子成龙的父母却剥夺了孩子的自由,又把孩子的责任担在了自己的肩上,到头来,他们的孩子很难成龙,因为没有奋发向上愿望的孩子将来是不可能腾飞的。他因此呼吁,或许,我们该把“望子成龙”改为“让子成龙”,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给孩子更多选择的自由,让孩子有更多的责任感,激发孩子的成才热情,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欲望,让孩子自己渴望成龙,这样,孩子才能成为真正的“龙”。孩子并不是大人的附属物,他们都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打算,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管得太多与树一个牢笼没有太大区别。

10.“积极”的波音公司

1973年,前苏联人在美国放风说,打算挑选美国的一家飞机制造公司为前苏联建造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喷气式客机制造厂,该厂建成后将年产100架巨型客机。如果美国公司的条件不合适,前苏联就将同英国或前联邦德国的公司做这笔价值3亿美元的生意。

美国波音飞机公司、洛克希德飞机公司和麦克唐纳·道格拉斯飞机公司三大飞机制造商闻讯后,都想抢到这笔“大生意”。所以,便背着美国政府,分别同前苏联方面进行私下接触。前苏联方面则在它们之间周旋,让它们竞争,以更多地满足苏方的条件。

波音公司为了能够抢到这笔生意,首先同意前苏联方面的要求:让20名前苏联专家到飞机制造厂参观、考察。

在波音公司前苏联专家被视为上宾,他们不仅仔细参观飞机装配线,而且钻到机密的实验室里“认真考察”。他们先后拍了成千上万张照片,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最后还带走了波音公司制造的巨型客机的详细计划。

波音公司热情地送走前苏联专家后,满心欢喜地等待他们回来谈生意、签合同。岂料这些人有如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后来,美国人发现前苏联利用波音公司提供的技术资料设计制造了伊柳辛式巨型喷气运输机。这种飞机的引擎是美国罗尔斯-罗伊斯喷气引擎的仿制品,而且有关制造飞机的合金材料,也是从美国获得的。

原来,前苏联专家穿了一种特殊的皮鞋,其鞋底能吸引从飞机部件上切削下来的金属屑,带回去一分析,就得到了制造合金的秘密。

这一招,使得一向精明的波音公司人叫苦不迭,有苦难言。不能被利益蒙住了头脑,要保持理智,不然,到最后吃亏的定是自己。

11.眼低手高

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告诉我做人一定不能眼高手低,哪怕眼低手低知足常乐呢!如果要有点追求,就追求眼低手高。别老说别人不行,多找差距,把自己的活儿干好!后来发现“眼低手高”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眼低的时候,手再高也就是一个量的积累,最多达到工匠的水平,到不了大师。到大师的水平必须要眼高,然后手也跟上;也就是说“眼高手高”。

我的一个朋友留学回来到一个做手机生意的公司当高层主管,我问他:你会做手机吗?

他说我要是会做手机就在生产线上当工人了。

那你在国外那么多年学的是什么?

他说学管理,花了3年时间好不容易学会眼高手低了。“手高”可以通过熟能生巧勤能补拙。但是“眼高”可不是铁杵磨成针的事儿,要有一套现代的创造性思维。

我想我的朋友一定有些言过其实,但是他说的不无道理。也许我们真的应该培养一拨“眼高手低”的人,至少我们应该允许我们的孩子从小“眼高”,哪怕他暂时做不到。

我们不必讲那眼光长远,高瞻远瞩的道理,日子一分一秒地过,路也是一步一个脚印走的。

12.真正的男人

国外一个城市公开招聘市长助理,条件必须是男人。当然,所说的男人并不仅仅从生理上界定,它指的是精神上的男人,每一个应考的人都理解。

经过了多番文化和综合素质的角逐,有一部分人获得了参加最后一项特殊的考试的权利,这也是最关键的一项。那天,他们云集在公司大院里,轮流去一个办公室应考,这最后一关的考官就是市长本人。

第一个男人进来,只见他一头金发熠熠闪光,天庭饱满,高大魁梧,仪表堂堂。市长带他来到一个特建的房间,房间的地板上洒满了碎玻璃,尖锐锋利,望之令人心惊胆寒。市长以万分威严的口气说:“脱下你的鞋子!将里面桌子上的一份登记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毫不犹豫地将鞋子脱掉,踩着尖锐的碎玻璃取出登记表填好交给了市长。他强忍着钻心的痛,依然镇定自若,表情泰然,静静地望着市长。市长指着一个大厅淡淡地说:“你可以去那里等候了。”男人非常激动。

市长带着第二个男人来到另一间特建的屋子,屋子的门紧紧地关闭着。市长冷冷地说:“里边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有一张登记表,你进去将表取出来填好交给我!”男人推门,门是锁着的。“用脑袋把门撞开!”市长命令道。男人不由分说,低头硬撞。一下、两下、三下……足足有半个小时,头破血流,门终于开了。他取出表认真地填好交给了市长,市长说:“你可以去大厅等候了。”男人非常高兴。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那些身强体壮的男人都用自己的意志和勇气证明了自己。市长表情有些沉重。他带最后一个男人来到一个房间,市长指着站在房间里的一个瘦弱的老人对男人说:“他手里有一张登记表,去把它拿过来填好交给我!不过他不会轻易给你的,你必须用你刚硬的铁拳将他打倒……”男人严肃的目光射向市长:“为什么?你得有让我认为有足够的道理?”“不为什么,这是命令!”“你简直是个疯子,我凭什么打人家?何况他是弱小的老人!”

市长又带他分别去了那个有碎玻璃的房间和紧锁着的房间,同样遭到了他的反对和拒绝。市长对他大发雷霆……

男人气愤地转身就走,被市长叫住了。市长将这些应考的人都召集在一起,告诉他们只有最后一个男人考中了。

那些无一不伤筋动骨的人都捂着自己的伤口审视着被宣布考中的人,当发现他身上的确一点伤也没有时都惊愕地张大了嘴巴,非常不服气地尖着嗓子异口同声:“为什么?”

市长说:“你们都不是真正的男人。”

“为什么?”他们异口同声。

市长语重心长地说:“真正的男人懂得反抗,是敢于为正义和真理献身的人,而不是惟命是从随随便便做出没有道理的牺牲的。”

男人不应该懦弱,不应该惟命是从,四肢发达的人到处都是,要做到有头脑、自尊、自信,才能赢得别人青睐。

13.锐气

清光绪年间,孙中山先生从日本留学回国。有一次路过武昌总督府,想会见两广总督张之洞,便写了个便条,让守门人传了进去。张之洞见条子上写的是:学者孙中山求见张之洞兄。便问:什么人?当差的答:一个书生。张之洞不大高兴,提笔在便条上写:持三字帖,见一品官,白衣尚敢称兄弟?守门人把条子交给孙中山,孙中山一看,也在条子上写: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也可傲王侯。守门人把条子又传了进去。张之洞一看,“啊”了一声,连忙说:请!

孙中山不愧为革命先驱,他不仅有胆,而且有识,更不乏一种傲王侯的锐气。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人这一生中,要想不虚此行,有所建树,在走上社会之时,首先一条就是得有一种锐气。要敢于向比自己强大的权威挑战,接近他,并与他交流。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别人无法学到的东西,并保证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节约大量的精力投身于自己的事业。“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不是让人显示、炫耀,而是一种最简捷最迅速提高自己的途径。

人生不可以缺少锐气,这世间有许多人,之所以终其一生也一事无成,不是他们天资愚笨,也不是他们没有成功的机会,而是他们缺少一种做人的锐气,把自己打磨成一个圆圆滑滑的好好先生,不敢出头,不敢露面,更何谈向权威挑战。这样,就固步自封,自己束缚了自己,让理想的翅膀成了三寸金莲,只有空叹人生平庸苍凉了。

人生不能没有锐气,许多人固步自封,作茧自缚,不敢出头露面,不敢向权威挑战,只能错过一个又一个的机会,在自我狭小的天地里顾影自怜,不能成就大事。

14.“偷饼贼”

有些虚假的东西可以乱真,而人被它们欺骗可能是判断的错误。因为人常看到别人的缺点,却很难发现自身的错误。这便是你最大的敌人。

某晚,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在起飞之前她还有好几个小时的时间,她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个地方坐下。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他们之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

当那个“偷饼贼”继续减少她的甜饼的时候,她越来越气愤。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道:啊,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紧张,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

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她登上飞机,坐好,然后寻找她那本快看完了的书。当她把手伸进行李,她因意外而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在她面前的那一袋甜饼!那个无礼、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有错误的时候应该先找找自己的原因,不要让自己挡了自己的路。

15.用心撞钟

有一个小和尚在一座名刹担任撞钟之职。照他的理解,晨昏各撞一次钟,简单重复,谁都能做,钟声仅是寺院的作息时间,没什么大的意义。半年下来,无聊已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

有一天,方丈宣布调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原因是他不能胜任撞钟之职。

小和尚很不服气,我撞的钟难道不准时,不响亮?!

老方丈告诉他说:“你的钟撞得很响,但是钟声空泛、疲软,没什么力量。因为你心中没有‘撞钟’这项看似简单的工作所代表的深刻意义。钟声不仅仅是寺里作息的准绳,更为重要的是要唤醒沉迷众生。为此,钟声不仅要洪亮,还要圆润、浑厚、深沉、悠远。心中无钟,即是无佛;不虔诚,不敬业,怎能担当神圣的撞钟工作呢?”

工作中,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当目标完全融入生活时,人生目标的达到就只剩下时间问题了。不能忍受时间的煎熬,也就不能实现你的目标。

其实人们往往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却败给了自己,天下最强大的敌人,就在自己身上。

16.自信让你“年轻”

空虚心理指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一片空白,没有信仰,没有寄托,百无聊赖。

空虚者常沉溺于牌九,或酗酒吸毒,或卖淫偷盗,或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如同行尸走肉。

张某,男,五十二岁,机关干部,副处级。年过五十以后,常感人生没有意思,空虚无聊,精神抑郁,常失眠。多方医治效果不好,经人推荐求治于心理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