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坚强人生的52个观念
32449100000045

第45章 暗礁不能成为弃航的理由

如果你以海上多暗礁而放弃航行,那么,这个理由只是你为自己的逃避找的借口,是不成立的。

因为暗礁自古有之,而从古至今海上却从没有停止过航行。

如果你以创业太多艰难险阻而放弃追求,那么,这个理由也是不能成立的。

因为,活着即意味着艰辛。没有谁一生顺利,苦难是生命的必经之路。生命因困难而存在,并在同无休止的困难的斗争中才得以不断强大。

困难的消失,会让生命力也随之灭亡。

生命的意义即在于:永远迎着困难而上。

很多事情的结局告诉人们:逃离往往并非最明智的。它可能使你更加溃不成军,并遭致众人“痛打落水狗”的可耻下场以及落井下石、替他人背黑锅等等。

因为逃离是失败形式的一种。战场上的临阵逃脱既等于给对手发出了“可以穷追猛打”激励信号。而当一个人抱定逃离的念头后,连反抗的能力也会丧失的。

另外,你的逃离等于给那些迎着困难上的人让出了更大的成功余地,并增长了他人志气。

风平浪静后的海滩,只可以让你拾到一些贝壳。当你在危险过后再回头寻找机会时,你会发现茫茫大海是那么的令人无奈。

困难对于弱者而言是一座山,对于坚强的人而言,那不过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纸老虎——你越怕它,它越凶。

一个迎着枪口、刀刃走上前的人,会令对手胆战心惊;一个伤痕累累,从血泊中挣扎站起的人,就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威慑力。

有人问一位老船长:“如果你的船行驶在海面上,通过气象报告,预知前方的海面上,有一个巨大的暴风圈,正迎向你的船而来。请问,以你的经验,你将会如何处置呢?”

老船长反问:“如果是你,你又会如何处置呢?”

前者回答:“返航,将船头掉转180度,远离暴风圈。这样应该是最安全的方法吧?”

老船长摇了摇头说:“不行,当你掉头回航,暴风圈还是迎向你的船;你这么做,反而将你的船跟暴风圈接触的时间,延长了许多,这是非常危险的。”

另外一人说:“如果将船头向左或向右转90 度,试着摆脱暴风圈的威胁呢?”

老船长说“还是不行,如果这样做,将会使船身整个侧面,暴露在暴风雨的肆虐下,增加与暴风圈接触的面积,结果是更加地危险。”

众人不解,问:“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那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老船长说:“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抓稳舵轮,让船头不偏不倚地迎向暴风圈前去。惟有这样做,才可以将暴风圈接触的面积化为最小。同时因为船与暴风圈彼此的相对加速速度组合在一起,还会减少船与暴风接触的时间。你将会发现,很快地,你已经安然冲过暴风圈。”

有时候,生活就是这样让人匪夷所思,看似最安全的做法却会使你丧命,而看似最危险的做法却会让你化险为夷。迎着风暴走上去,反而有助于你脱险。

你要坚守这样一个信条:人活着就是为了解决困难的。这才是生命的意义,也是生命的内容。逃避不是办法,知难而上往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手段。

妄图逃避困难者应该清楚:即使你侥幸躲过了一个困难,还会有下一个困难在前方等着你,只要你生存就要面对困难,只有死人才不会再面对困难了。

被称为“保险业怪才”的克里蒙?史东是美国“联合保险公司”的董事长,美国最大的商业巨人之一。

史东自幼丧父,靠母亲替人缝衣服维持生活,为补贴家用,他很小就出去贩卖报纸了。有一次他走进一家饭馆叫卖报纸。气恼的餐馆老板一脚把他踢了出去,但是史东只是揉了揉屁股,手里拿着更多的报纸,又一次溜进餐馆。那些客人见到他这种勇气,劝经理不要再撵他,并纷纷买他的报纸看。史东的屁股被踢痛了,但他的口袋里却装满了钱。

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达到目的绝不罢休。史东就是这样的孩子,后来在他从事的事业中,他仍然坚持这种精神。

史东还在上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试着去推销保险了。他来到一栋大楼前,当年贩卖报纸的情况又出现在他眼前,他一边发抖,一边安慰自己“如果你做了,没有损失,而可能有大的收获,那就下手去做,而且决不放弃!”

走到大楼前,他想:如果他被踢出来,就像当年卖报纸被踢出餐馆时一样,再试着进去。他没有被踢出来。每一间办公室,他都进去了。他的脑海里一直想着:“别泄气,一定能行的。”每一次走出一间办公室,而没有收获的话,他就担心到下一个办公室碰到钉子,不过,他仍然会毫不迟疑地强迫自己走进下一个办公室。他找到一项秘决,就是根本不给自己思考的机会,立刻冲进下一个办公室,这样就没有时间感到害怕而放弃。

那次,有两个人跟他买了保险。就推销数量来说,他是失败的,但在了解他自己和推销术方面,他有了极大的收获。

第二天,他卖出了4份保险。第三天,6份,他的事业开始了。

20岁的时候,史东自己设立了只有他一个人的保险经纪社,开业的第一天,他就在繁华的大街上销出了54份保险。有一天他创造了一个令人几乎不敢相信的纪录,122份。

坚持下去,在困难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下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困难,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必须具有如下两点鲜明的特质:

一、百折不挠

认真剖析“百折不挠”的含义,不难发现,这其中有很大成份属于放下身段,放下面子,忍辱负重。

创业伊始,免不了四处求人,低三下四。而这恰恰大多数人最不愿干的“活儿”。特别对于一个“堂堂男子汉”而言,面子比什么都重要。

这世界上有几个“少年的史东”被人踢出来,揉揉屁股再溜进去。事实上,也正是他这种“厚脸皮”的劲头,让客人钦佩,不但劝老板别踢他并买下了报纸。

面子和自尊让很多的人对成功望而却步。

二、有这样一种信念:同样一件事“别人做不到,我能做到!”

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重覆别人走过的老路。

但这句话在勇于坚持的人那里却没那么绝对,因为他清楚地看到了:他人的失败,完全是由于中途放弃。

下面这个小故事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比尔是一家报社的职员。他刚到报社当广告业务员时,发现同事们对于自己的业务信心不足,感到这几乎是一件做不到的事,普遍的处于消极状态之中,如此一来,他反到对自己很有信心,他向经理提出不要底薪,只按广告费提取佣金,但标准高出一倍。经理答应了他的请求。

于是,他列出一份名单,准备去拜访一些很特别的客户,这些客户都是以前同事们多次招揽不成功的。

在去拜访这些客户前,比尔把自己关在屋里,站在镜子前,把名单上的客户念了10遍,然后对自己说:“在本月之前,你们将向我购买广告版面。”

他怀着坚定的信心去拜访客户。第一天,他和20个“不可能的”客户中的3个达成了交易;在第一个星期的另外几天,他又成交了两笔交易;到第一个月的月底,20个客户中只剩下一个没有买他的广告。

他决心,不拿到这最后一个堡垒,誓不罢休。

在第二个月里,比尔没能去拜访新客户,每天早晨,那个拒绝他广告的客户的商店一开门,他就进去请这个商人做广告,而每天早晨,这位商人都回答:“不!”每一次,当这位商人说“不”时,比尔就假装没听到,第二天继续前去拜访。到那个月的最后一天,对比尔已经连着说了30天“不”的商人说:“你已经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请求我买你的广告。我现在想知道的是,你为何要坚持这样做。”

比尔说:“我并没浪费时间,我是在学习,而你就是我的老师,我一直在训练自己坚忍不拔的精神。”那位商人点点头,接着比尔的话说:“我也要向你承认,我也要向你学习,你已经教会了我坚持到底的一课,对我来说,这比金钱更有价值,为了向你表示我的感激,我要买你的一个广告版面,当做我付给你的学费。”

比尔不是傻瓜,他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做一个客户的目的,既不是同那人叫劲,也不是刻意难为自己。

他把这当成一场成功训练课,他在意识中一定这样认定:如果我放弃了他,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客户从我手中溜掉,那么,我的未来必定是失败的。

没有人会怀疑这样一个人未来的成功。

坚持难,不坚持将会更难。因为那样的话,你不得不在失败的苦难中度过后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