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坚强人生的52个观念
32449100000012

第12章 潜能随意志的坚强而不断涌现

《西游记》,一个文学史上的奇迹,流传时间,普及面及发行量,均属于中国古典名著之首。

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孙悟空,而且,这与他有无文化,看不看书毫无关系。

中国世界各地的华人,韩国和日本都拥有大批《西游记》迷。

一个奇迹的诞生,绝非偶然,往往在它的背后还有着更令人称奇的奇迹。

作为这部伟大作品的原作者,吴承恩的人生充满了不可思议的传奇色彩。

他创造了人生的两大奇迹:

一、七十而立,从零开始——70岁之前一事无成,穷困潦倒,孤独一人并无子女后代。

二、大志晚成,80岁完成传奇巨著——72岁始写“西游”,苦熬8年才完工。

即便是现代人的饮食、卫生保健条件,也很难让一位70岁的老人动笔去写一部书,而且历时8年,直至坚持到八十岁高龄。

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但吴承恩老先生却做到了,并且是在500多年前那种“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老落后的生存环境下做到的。

“七十而立”,可谓由古至今天下第一人。

“80岁大志晚成”,听起来让人觉得是个奇迹。

我们来看看吴承恩的前70年是怎么度过的:

他是江苏省淮安人,自号“射阳山人”。

他是个多才多艺的人,除了为考取功名而刻苦读书之外,他更对民间流传的鬼神故事感兴趣,每每听到都要认真记录,留存起来,并讲给别人听。大家都认为他是个才子,将来必会高中。然而,他连考多年仍是名落孙山。这大大伤了他的自尊心,他觉得无颜面对亲朋,只好去外地谋生。

这期间,他试着做过小生意,赔了本;做过几天小县丞,因不会当官,很快丢了乌纱帽;最为令人惊叹的是,当时沿海一带闹倭寇,他一怒之下,招集了千余人组成一支队伍,与倭寇开战。这本来是爱国正义之举,却得不到官方的欣赏,还险担“造反”之名。

转眼便是70年,他细细总结人生,感到了悔恨,风烛残年,一事无成。他想到了自己几十年来的一个远大志向——写一本神话传奇小说,如果再不动手去做,只怕是永无实现之日了。

于是,他收回了漂泊的心,静静坐了下来,开始动笔。这一坐,就是漫长的八年之久。

而支撑着他创造出这样惊人奇迹的力量,就是他的伟大志向,给后人留下一部传世之作。这个志向,使他焕发出无尽的潜能。

一个远大志向不但可以创造事业的成功,也可创造生命的奇迹。

一个小男孩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四处奔波,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去训练马匹。初中时,有一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用心地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百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几千平方英尺的大宅。

两天后他拿回了自己的作文,第一页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下课后他带着作文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你小小年纪,不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这可能吗?你如果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重打你的分数。”

这个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好几天后,他们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零分,我也不想重写。”

这个男孩长大成人后,一次对来他农场参观的人讲了这个故事。他说:“我提起这故事,是因为各位现在就坐在200亩的农场内,坐在占地4000平方英尺的豪华住宅中。那份初中时写的报告我至今还留着。有意思的是,两年前的夏天,那位老师带了30多个学生来我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我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的冷水。这些年来,我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

“我想拥有一座农场”。

这便是男孩点燃神灯的“咒语”。在他将这句看似根本不可能“咒语”念了十几年、成千上万次以后,奇迹出现了——他真的拥有了一座大农场。

这就是意志的力量,它可以创造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