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坚强人生的52个观念
32449100000011

第11章 NO,我不会就此完蛋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可以判定你的失败,除了你自己。

你若认为自己完蛋了,那便确实不可救药了。

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在,“起死回生”就不是没有可能。

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成功人士曾经从人生辉煌的巅峰一下子跌入谷底,在并不被人支持的情况下仍然不肯放弃努力,再次向那高高的顶点攀去。例如:香港亿万富豪杨受成几番磨难,不改初衷;英国前首相邱吉尔在被国民“遗弃”而落选的情况下,经过一番努力,再登首相宝座;摩托罗拉人创始人保罗?高尔文一再失败之后,仍然能够再次奋起。

脆弱的人在遭到失败的打击后,往往一蹶不振,认定了自己不会成功。

而顽强的人却不会就此放弃,无论多么沉重的打击,他总是告诉自己,成功还有机会。只要坚持,下一次就是成功的开始。

很多人把成功的赌注压在了“零失败”上,失败对于他来说,就是事业与志向的“终结”,他没有胆量再做下一次的尝试。另外,还有一些人在经受了几次挫折之后,豪气冲天地提出个“最后一搏”的口号,他以为这样悲壮的努力必定成功。

但是“最后一搏”也不一定通向成功。而提出最后一搏的口号,不过是提前给自己铺好了退路,它的潜台词是:这是最后一次了,不成功就此放弃。

追求的道路何其漫长,成功之人,跌跌撞撞很难以次数计算。对于信念守恒者而言,努力不存“最后一次”,只有“下一次”。

世界知名的演说顾问、女高音歌唱家、作家多罗茜?莎诺芙讲过自己一段很不幸的故事:

“离我开始做第一份工作还有几个礼拜,那份工作就是在对路易市歌剧院做临时女替角,我感冒了,喉咙发炎。我很笨,竟然没有停止排练,结果喉炎就越发严重,最后就失声了。我只好保持安静,希望到圣路易的时候可以复原,但我错了,我的声音还是不对劲,但没办法,我还是得按照预定计划,站在舞台前,面对满座的观众,与文森特?普莱斯同台演出。我开口高唱,但没有声音,什么也没有。”

“第一份工作就这样完蛋了,于是我跑去找国内顶尖的喉科专家,‘我想你不能再唱歌了,’他说,‘你可以说话,但我怀疑你是否还能唱歌。’”

“我茫然若失,这是任何一个歌手结束事业的前兆。医生打算给我做声带手术。我很欣赏的一位大都会歌剧女高音就做这种手术,但她的声音却从此大不如前。不,这等于自毁前程。我不想就此完蛋!除了手术,我还有另一种选择:完全不出声,让声带有痊愈的机会。我就这么办了,四个半月里完全不吭一声,一个字也没说。后来,我被允许悄悄低声说10个字了。之后,被允许用正常的声音说出10个字。回音就像钟楼的钟声一般,令人难忘。”

“复原6个星期后,也就是距离站在舞台上没有声音的那个梦魇6个月之后,我成为纽约大都会歌剧试唱的最后人选。如果我还在圣路易工作,就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从圣路易那次失败后,我变成了纽约市场歌剧院的首席女高音,在13场歌剧演出中,和格特鲁德?劳伦斯合演《国王与我》并在所有俱乐部里演出,还曾5次出演埃德?沙利文的剧目。”

“当我失去声音时,我发誓要学习所有和声音有关的知识,不让我的悲剧降临在我认识的人身上。在这过程中,我学到如何改变说话的方式,例如,降低音量,改变共鸣音等等,我的第二个事业讲演就此展开了。”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当医生宣布她“完蛋”了时,她并不认同。她即要治好病,又要使自己的嗓音丝毫不受损。

她做到了,是因为她不肯承认自己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