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高僧传
32423900000033

第33章 义净(4)

这次乘的是室利佛逝国去印度的官船。官船共两艘,目的地是东印度。听说有大唐高僧赴印度求法,国王派使者给义净送来许多供养。因此一切都还顺利,只是风力较小,船行得慢些。十五天后,到达了末罗瑜国。该国在苏门答腊岛的西北部,也就是马六甲海峡的西口。船在末罗瑜停泊了两个月,装卸货物。后来又升帆起航,航向西北。十五天后,到达羯荼,即马来半岛的西部。

羯荼是个不大的海港,向西隔着大洋,与印度半岛相望。据船主说,此行直向西北,到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顺利的话,二十多天就可抵达。行程远,走的又是大洋中部,所以两艘船舶在羯荼作了最后一次检修,备足了淡水和食物,便一前一后,升起长帆,驶出了港湾。渐渐地,陆地看不见了,四周又是水天一色,茫无边际。

义净每天在船上定时诵经打坐,然后要么研习律义,要么复习梵语。下午,尤其是傍晚时分,便登上舱面,在甲板上散步。晚霞映在海面上,是那么的绚丽多彩。向着落日的方向望去,好似一匹匹巨大的绸缎铺在海面,五颜六色,随着波浪在缓缓地起伏、飘动,恰似一条通向太阳的丝绸之路!每当这个时候,义净总是激动不已:在这条丝绸之路的那边、太阳落下去的地方,不就是西天佛国么!从发愿西行至今已经二十年了,多少次梦中的景象就要变为现实了,就要踏上佛国净土了,就要像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那样去巡礼圣迹了,就要将山东父老托自己带的那重逾泰山的琵绢和袈裟献给西方佛祖了!

南无阿弥陀佛!佛祖保佑最后这一段航程平安吧。

这一天拂晓,忽然遇到一只小船,那位船主说前面是“裸人国”,土人不让通过,他们船上已有一位军士中了毒箭不治而亡!他们等在这里,希望两船联合,集中武器冲过去。

但这边的船主却摇摇头,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这位船主年纪要大得多。黝黑的脸膛,满脸深刻着的皱纹,说明他的航海生涯已经很长了。老船主不慌不忙,微笑着向水手们示意:起碇升帆!

老船长向舵手指示了方向后,带了两个水手下到内舱,来到义净住处的旁边。义净早已注意到门口有一木板箱,很重。船主命令水手打开箱子,里面全是铁器,有铁刀、铁矛头、铁钉、铁弓等等,只不过很旧了,全都锈迹斑斑。船主命水手将箱子搬了上去。

“阿弥陀佛!全都是武器。菩萨慈悲,希望不要打起来。”义净瞥了一眼,心中暗暗祷告。

“呜——”传来一声螺号声。义净忙爬上舱面观看,阿弥陀佛!只见远处划来一条条小舢舨,吹着螺号飞驰而来。向其它方向一看,也有数不清的舢舨,每只舢舨上五六人或七八人,各持船桨,划得飞快,像数不清的蜈蚣爬来,把两只大船团团包围着。义净忙闭上了眼睛——戒律规定僧人不许观看军阵兵旅之事——双手合十,嘴里念起了消弭兵灾的经文。

这时,船头有一人大声喊起话来。从那口音义净听出是老船主,可喊的是什么话却听不懂。但可以断定不是梵语。只听那个人大声喊道:“卢呵!卢呵!”半天,船上没有什么动静。义净悄悄睁开了眼睛了望,土人们仍喊着“卢呵!卢呵!”却摇着手,没有拿兵器。

原来,闹了一场大误会。

附近有一岛屿,组成了一个国家,叫“裸人国”。这些岛屿盛产水果和稻米,却不出产铁。因此,岛国上的人便派哨船在这一带巡逻,若发现有商船路过,便上前拦住,用他们盛产的水果来交换船上的铁,铁器也可以,废铁也可以,他们换回去后用来打造犁铧等农具。土人们喊的“卢呵”,便指的是“铁”。今天早上,前面那艘船驰抵这里,见有土人阻拦,人数较多,以为是海盗,便开弓放箭,射伤几个土人。土人也立即示以颜色,射伤了船上的一个军兵。土人的箭上有毒药,那位受伤的人顿时毒发身亡。老船主经验丰富,知道这些情况,便随船带了些铁器来做交换。岛上的水果极多,很小一块铁便可换好几个熟透的大椰子,正好解渴,省下船上的淡水。

那些小船运来了椰子、香蕉等水果,还有藤或竹皮编的小箱子,非常精巧,也是用来和船上交换铁的。义净觉得很新鲜,就走到船边去观看。忽然,他大吃一惊,“裸人国”的人真的不穿衣服!他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看,这些人不像室利佛逝、末罗瑜一带的人那么黑。近前的小舢舨上,站着两个人,为首的一个真的身无寸缕!再看旁边一人,突然,两团陌生的东西映入眼帘,天那!义净的心怦怦直跳,赶快紧闭双眼向后就退。后面是一盘缆索,一个趔趄,义净差点跌倒!原来那船头为首的一个人是男的,旁边的一个竟然是女的!

一会儿,老船主又开始大声吆喝,水手们各就各位,各执其事,起碇扬帆。随着一阵嘎吱声,两只船又一前一后,缓缓离开了“裸人国”。

日出日落,风平浪稳,航向直指西北。半个月后,老船长告诉义净,照这样航行,大约再过两天,就可以望见印度大陆了。朝思暮想的佛国就要到了!义净高兴得像孩子一样,每天从早到晚站立在船头了望。

终于,远方天际露出了一条黑线。那黑线慢慢逼近了,越来越高,越来越宽,突兀在眼前。是大陆!是印度佛国!义净双手合十,眼睛涌出了泪花。

船转进了港湾,落帆、下碇。刚搭好踏板,义净就晃晃悠悠地跑了下去,一踏上岸,便匍匐在地,喃喃道:“阿弥陀佛,弟子义净前来朝拜佛国!”

这一年是大唐咸亨四年(673)二月八日,义净登陆的地方属东印度的耽摩立底国。按照老船主的提示,耽摩立底常有大唐来的僧人,只要寻问到他们,便有安身之处。义净心里对耽摩立底并不陌生,他熟读法显大师的《佛国记》和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知道两位大师都来过这里,书中都有记载。

义净背着板笈一路打听,果然找到一位唐地来的僧人。这位僧人虽是唐僧,但久居印度,梵名称作“莫诃夜那钵地己波”,译成唐语就是“大乘灯”。他是位禅师,祖籍布州(治所在今越南清化)。幼年时随父母乘船南下,来到杜和罗钵底国,即湄公河下游一带,在那里剃度为僧。后来大唐派使臣出使杜和罗钵底,得知大乘灯本是唐人,就把大乘灯带回了唐朝。大乘灯前去拜谒玄奘大师,玄奘曾与热情指教。大乘灯年满受具足戒时,玄奘大师又欣然作了大乘灯的授戒法师。以后,大乘灯继续在长安学习。过了几年,也想像玄奘大师那样,赴印度进一步研习佛学,巡礼圣迹,便告辞了大师,离开长安南下,乘船经南海西赴印度,在师子国观礼佛牙后,又备历风险,才到了东印度,如今他在耽摩立底已滞留了十二年之久,见到义净,不禁悲喜交加。

印度官府对僧人的管理比大唐要宽松得多。出家剃度,全是信徒个人的事,拜师人寺即可,官府不加干涉,等到受具足戒时,有戒师和寺院的文书。印度同大唐的自然条件与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差异,印度僧人比大唐僧人的生活简单,没有寒冬,却有雨季,因而只防雨,不防寒。吃饭仍沿袭祖习,除了大寺之外,一般都是托钵乞食。

受大乘灯禅师殷勤邀请,义净与他共住一处,重新学习梵文。这次学习比在室利佛逝学的要高一层。印度将学艺分为五种,称“五明”,第一种就是语言文典之学,叫声明。学好声明,才谈得上学习其它的学问。义净在室利佛逝学的是声明中的初级梵语,经过半年多的使用,已有了一定基础。大乘灯禅师考察了义净的水准后,给他开列的课本是《声明论》,这是印度梵文宗师波尼你的权威性着作,专讲梵文文法。义净经过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几乎是足不出户,方才将它学完。

七雨夜遇险古寺巡礼

学完了《声明论》,义净心情很好,便与大乘灯禅师商量去中天竺巡礼之事。

大乘灯禅师说:“咱们现在虽在天竺,可是巡礼圣迹的事,并不是那么容易,须好好筹划方可。”

“为什么已在天竺,巡礼圣迹还不容易?”义净有些不明白。

“印度不比我大唐,”大乘灯禅师道,“说起疆域,印度比我大唐稍小,可政治的治理远比我大唐复杂。我大唐是一个统一的大国,可印度却有十几个国家,各不相属。还有不少部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并且崇信邪神。因此之故,路途的风险并不比从广州到这里小!”

西天佛国竟是这样的现状,这大大出乎义净料想之外。

只听大乘灯师又继续说道:“从这里去中天竺大觉寺,有两千里之遥。我听说沿途山高林密,常有强人出没,劫财害命。如果要去,须得结伴而行方可。几百人、上千人一起去,方可保无虞。”

义净心中颇为疑惑。一了解,果然如大乘灯禅师所说,去中天竺须结伴而行,而且已约定俗成,每半月走一次。所有去中天竺的人,每半月的某日,在城西大路口集中,日中以前出发。沿途有许多地旷人稀的地方,食物难办,需多带干粮。另外,雨衣雨具也是必须的。这样一来,连行装资具和经籍,以及义净从齐州带来的琵绢等,东西不少,分量也不轻,两人如何背得动?何况大乘灯禅师已五十余岁,虽然雄心勃勃,可毕竟体力已衰!

大乘灯禅师久居此地,情况较熟,便出去联系了几次。凑巧有一批那烂陀寺的僧人,前来运化募的食油回去,得知有唐地僧人想去大觉寺,便慨然应允,将两人的行装搭载在运油的车上。准备妥当后,义净与大乘灯禅师按时来到城西大路口,随同人群一起,开始了两千里的行程。

西行的人群大约有五六百人。从皮肤颜色看,有黑种人、黄种人和白人,从身份看,有僧侣、旅行者、探亲者,甚至还有官府的差人。大部分是男人,妇女和儿童很少。有的乘车,有的步行,还有的骑马。人们互不相识,只是因为共同的利害关系走在一起,所以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使义净觉得很有趣。

两天后,便进入了山区。山不高,但树木十分茂盛。五六百人走在一起,吆喝之声,此伏彼起。晚上,生起十几个火堆,人们席地而坐。火焰熊熊,不但壮观,而且也很热闹,使人们忘却了旅途的危险和疲劳。但是,好景不长。从第三天下午开始,浓云密布,下起了暴雨。到了第四天,山洪暴发,到处都成了泽国。五六百人在水乡泽国艰难地跋涉,苦不堪言。

祸不单行,偏偏在这个时候,义净患了疾病!病初起时,觉得寒冷异常,浑身水淋淋的,颤抖不止。随后又遍体发热,汗如雨下。勉强支持了两天,便头晕目眩,寸步难行,只是咬紧牙头,鼓励自己不要躺倒。幸亏有大乘灯禅师相助,扶着义净,两人跌跌绊绊,随着人群前进。

十天之后,在通过一条小河时,突然上游山洪泻下,人群拥挤,将义净与大乘灯禅师冲散了。转过山脚,走出了丛林,眼前却突然现出一座高山,只见山势崔嵬,到处是悬崖绝壁,山的上半截隐在云雾中,竞不知道有多高!渐渐地,义净落在了人群的后面,他心里焦急万分,唯有徒唤奈何。义净本来体质很好,是一位山东大汉,只是病来如山倒,陷入了如此窘境,这在生平还是头一遭。终于,义净孤身一人,远远落在了人群的后面。

正在义净奋力挣扎着前行时,突然,山崖上竞跳下七八个强人!强人们手持刀枪、弓箭,嗷嗷叫着围了上来。当头一个,眼似铜铃,长发覆面,面目狰狞,不容义净争辩,就抡圆枪杆,劈头一下将义净打倒在地!

“阿弥陀佛!不料竟死在这里!”迷迷糊糊中义净感慨道。

强人将义净打倒在地后,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和尚,而且,看样子没有什么财物!便纷纷叫骂着,大为恼怒,上来就扒义净的衣服。义净患病多日,已虚弱至极,只好任人宰割。先是外衣,后是内衣。浑身上下,里里外外,衣服竞全被扒去,连一条绦带也没有留下!可叹已快到圣地,竟遇如此劫难!义净觉得死期已到,不觉悲上心头。他想起读玄奘大师的《大唐西域记》时,其中记道,印度有些偏僻的地方信奉邪教,经常杀人祭天,而且认为这种做法功德很大。来印度后,大乘灯也说过此事,莫不是自己今天撞上了?

义净正躺倒在地上猜测,却忽然听得不远处响起了尖锐的口哨声。强人们听见口哨声,哗啦一声都跑了开去。义净见状大喜,立即拾起锡杖就走。忽然发现全身寸丝不挂,如此赤身裸体,成何体统?于是到泥潭边给全身沾了厚厚的一层淤泥,然后折了一根藤条,串了一些树叶围在腰间,咬紧牙关,鼓足最后的气力,向人群走的方向,艰难地追去。

天已经完全黑了,伸手不见五指,辨不清方向,只能凭着直觉。雨仍然下着,淅沥不停。义净深一脚,浅一脚,不知道跌了多少跤!完全是一种信念在支持着,没有躺下。

突然,远处隐约有什么人在喊:“义净——”

义净猛地从麻木状态中醒过来,拄着锡杖停住了脚步。

“义净——,义净——”

义净仔细一听,是大乘灯禅师,是大乘灯禅师在寻找自己!随着喊声,前面出现了火把的亮光。义净答应了一声,便奋力向火光处扑去。

自从被山洪冲散了以后,大乘灯禅师曾上上下下寻找义净,但大雨滂沱,丛林中光线很暗,始终没有找到。等到天快黑,来到一个村落,发现人群都在这里,准备在村落过夜。人人都是一身泥,一身水,疲惫不堪,大乘灯禅师请他们帮忙,轮流着寻找呼喊,也没有找到。大乘灯禅师断定义净还在路上,就联络了几位那烂陀寺的僧人,打着火把朝来路寻找。

义净猛地从黑暗中扑了出来,浑身赤裸着,沾满淤泥,腰间围着树叶,像野人一般,吓得大乘灯禅师差点扔掉了火把。等听对方开口说话,才知他确实是义净。

不等大乘灯禅师过来搀扶,义净已经摔倒在地。大乘灯禅师见状,忙与那位僧人将义净抬到一水池旁,洗去义净全身的淤泥。灯师又脱下自己的衣服给义净穿上,众人这才抬着义净回到村落。

那烂陀寺的僧人常走这一带,对村落很熟悉,就将义净安置到一户施主家里。施主见患病的是大唐来的僧人,极为热情,忙让出一间净室请义净休息,又派人寻找医生,为义净治病。休息了几天后,义净恢复了精神,回忆那天晚上的经历,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从这个村落再向西,已是人烟稠密的地区,所以,人群休息了一两天后,都纷纷散开了,各走各的路。义净听从了大乘灯禅师和那烂陀寺僧人的劝告,先去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位于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王舍城的北边,与国都相距只有三十里。“那烂陀”意为“施无厌”。这块地方原属于安没罗国,有五百名商人,以十亿金钱买下这块地,布施给佛。佛在这里夏安居,说了三个月的大法,使得这五百商人也都证得了阿罗汉果。佛涅盘后不久,帝日王对佛法敬重日深,尊崇三宝,就在这里修起了一座大寺,以古代的“施无厌”传说作为寺名。在帝日王去世后,继位的国王如觉护王、幼日王、金刚王等等,相继扩建修造,便成了今日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