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高僧传
32423900000030

第30章 义净(1)

——玄奘之后最着名的唐僧

崖嵘

一双珠现世出家学法

义净,俗姓张,字文明,唐太宗贞观九年(635)出生在齐州首府历城(今济南市)附近的一座山庄。

义净的父亲和母亲都笃信佛法,平日以耕读度日,广作善事,远近闻名。祖上曾当过东齐的郡守,后来看到兵荒马乱,豺狼当道,就隐居不仕。到了祖父和父亲这两代,都恪守祖训,在州城旁的一处僻静山村隐居。几间茅屋,几块薄田,依山傍水,绿荫环抱。农活忙时,每天与农夫为伴,乡亲邻里相处得很好,互相帮忙,不分你我。平时教子读书,诵经礼佛,日子倒也过得安康。

但不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这一年,天气出奇地暖和,七个月内滴雨全无,河流枯竭。禾苗一天天枯萎,形成了多年罕见的灾荒,整个河南道和河北道几乎颗粒无收,齐州灾情尤为严重,受灾人口太多,官府赈济有限。而一些富有余粮的大户却利欲熏心,囤积居奇。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人们快要绝望的时候,突然传来了一个特大喜讯:城西土窟寺有两位和尚,不但拿出了寺里所有粮食,而且还从泰山神通寺运来了许多。凡是饥民,均可前去就食!人们擎着碗和瓢,诵着佛号,纷纷向土窟寺涌去。

见此情形,义净父亲的愁眉才略有舒展。母亲也快步走到佛龛前,拈香祷祝,感谢佛祖保佑,口里不断念着:“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义净的父亲想去土窟寺看看,就牵着义净的手向土窟寺走去。土窟寺离义净的家并不太远,绕过河湾,翻过一座小山就是。义净的父亲也常来土窟寺参加佛事活动,因此和土窟寺的和尚们都还熟悉。

父子俩随着人流缓缓走近山门,平常熟悉的了然小师父领他们来到明德法师处。明德法师非常喜欢义净,一见他就喜笑颜开。父子俩向明德法师请完安后,才发现旁边还坐着两位法师,连忙合十敬礼。

明德法师介绍道:“这两位是从神通寺来的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专门放粮赈灾来的。”一面又指着义净父子介绍:“这是山那边张施主父子,一向亲近佛门,乐善好施。尤其是这位小施主,天性聪敏,颇有慧根,将来的成就,当不在我等之下。”

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一边答着礼,一边注意起了义净。只见这个孩子顶梳双髻,脚穿粉底布履,长得虎头虎脑;又见他适才跟父亲进门时,亦步亦趋,举止有方,也不由得心中喜欢。善遇法师就笑着问道:“小施主,几岁了?”

义净举起小手答道:“五岁。”

善遇法师又问:“学过经文吗?”

义净答道:“学过,爹爹去年就教我背《金刚经》了。”

善遇法师眼中一亮,把义净拉到身边,不住地夸奖。随后,众人谈起了赈灾的事情。义净又悄悄地站回父亲身后,打量着善遇和慧智两位师父。

善遇法师约五十多岁,风神清雅,身材高大,面色黧黑,说话较多;慧智禅师要年轻一些,端坐如松,不大说话,显得深沉虚静,但又慈眉善目,说起话来轻声细语,使人倍觉亲切。

只听得明德法师说道:“此次大旱百年未遇,实为齐州百姓一大劫难!老衲已倾其所有,连土窟寺众也只每天喝两顿苦菜稀粥度日,粮食全部救济了灾民。正在窘迫之际,幸得两位师弟运粮而来,还说动齐州富户,布施了许多。我佛慈悲!师弟这场功德不小啊!”

善遇法师忙合十道:“师兄过奖了,这是佛门弟子份内之事,何足挂齿!只是前日运来的三百担粮食,恐怕仍然不敷赈济,正和慧智师弟商量,由慧智师弟回神通寺筹措一些,愚弟在齐州再设法募集,这样才不至于粥棚断了粮。”

听了这话,义净的父亲心中一动:祖上相传有一南珠,有拇指般大,价值不下百金。历代相传,正在自己手中,并有‘妥善保存,必有大用’的遗言。如今将此宝珠献出,拿来购买粮食,济度饥民,不是最大的功德么?义净父亲将这一想法提了出来,诸位法师免不了又夸奖一番。

第二天一大早,小僧慧力奉家师善遇法师之命前来义净家中取回宝珠。看见义净,慧力道:“这位小施主想必是令公子了,昨日师父和慧智师叔好夸奖,说公子又聪慧又仁厚,与我佛门大有渊源!”

“是么!”义净父亲又惊又喜,忙请慧力师父落座。义净的父亲又有些惭愧,暗自感伤。先祖之隐居,自有不得已的苦衷:仕途险恶,身家难保平安,更遑论救国救民!而佛门大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有大勇心,有大作为!恍惚间瞥见身旁的儿子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心中突然一动:明德法师常说此儿如浑金璞玉,颇有慧根,与佛门大有缘分。这次神通寺善遇、慧智两位来此行化,俱是有道的高僧。倘若能得到他们的指点,儿子造化不浅!

有了这个想法,他便决定同慧力一起回寺去见善遇法师。于是,他拿了珍珠,牵着义净的手,父子两人随慧力师父出了门,向土窟寺走去。

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正伫立在山门外。看见义净父子走来,慧智禅师对善遇法师说道:“师兄,我说双珠必同归佛门,如何?”善遇法师知道,这另一颗珍珠指的是义净。众人一同进入寺内,在客堂落坐。

童子献茶毕,义净的父亲站起身来,面对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合十说道:“弟子愚昧,昨日得两位大师开示,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今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说不当说?”

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忙说:“施主但说无妨。”

义净父亲说:“‘修、齐、治、平’,是圣贤的遗训,本应努力奉行。只是弟子先祖屡遭坎坷,遂令后人走隐居不仕的路,以耕读持家,至今已历数代,虽然布衣蔬食,人丁还算平安。现在我见大师们的所作所为,顿生敬羡。回首半生,真是碌碌无为啊!今惟有此子,尚还可教,请两位大师能拨冗赐教,指点迷津,使学有所成,不要像弟子这样老死于荒丘!”

慧智禅师说道:“我等未来土窟寺以前,已听明德师兄说过施主的事,说施主全家持斋吃素,一心向佛,平日里乐善好施,乡里有口皆碑。施主能克制贪、嗔、痴三魔,已是有大勇心了,怎么能是碌碌无为呢!”

善遇法师接口道:“明德师兄曾说令公子颇具慧根,这次相见,我和慧智师都很喜欢!”

听到两位大师父交口称赞,义净的父亲又惊又喜,忙起身合十道:“犬子如能得两位大师的接引,实在是天大的福分!愿两位大师能大发慈悲,让他随侍左右,渗受法乳,早登正果!”父亲说着,让义净给两位大师跪下。

善遇和慧智见此情景,也起立向义净的父亲合十道:“施主但请放心,不必多虑。弘传佛法,本是我等的责任。何况得良材而育之,也是我等的福缘!”

说罢,两位师父转向义净,一人一句,合成一首偈子:“佛法广且大,普度苦与厄。双珠今现世,摩尼放光辉。”

从此,义净拜善遇法师和慧智禅师为师。善遇法师为亲教师,慧智禅师为轨范师。善遇师父给他安排了许多功课。慧力大义净二十岁,也非常喜爱这个聪明伶俐的小师弟。可是师父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师父对徒弟的要求非常严格。

转眼间,四年多过去了。时间到了贞观二十年(646),义净已十二岁。

这天,大雪初霁,世界一片银白。善遇法师将慧力与义净召到身旁,拿出一部《说文解字》,对义净说:“你已粗通文字,此后可游心圣典,只是不要被文字所累啊!”然后,善遇法师又对慧力和义净说:“我三日之内定当西去……”

义净一听,不由得鼻子一酸,眼中涌出了泪花。

一会儿,慧智禅师进来了,善遇法师说:“师弟,愚兄即将西去,慧力随我多年,已略知佛法大意,以后他自己努力,当可成材;惟教养净儿的这副担子,就由师弟一人承担了。净儿今后必将担荷起佛门的大任,望师弟费心看顾!”

慧智禅师合十道:“师兄放心,愚弟明白。”

第三天清晨,在土窟寺外一株高大的白杨树下,善遇法师安详打坐而亡。整个土窟寺沉浸在悲恸之中。荼毗大典之后,善遇法师的遗骨安葬在土窟寺西园。自善遇法师下世后,很长时间义净闷闷不乐。随善遇法师虽仅五年,但朝夕相处,师父对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在义净幼小而又单纯的心灵中,善遇法师早已代替了父亲的地位。

义净在寺里学佛这么长时间,但却只能带发修行。按大唐的规矩,禁止私自剃度为僧,否则官府要给予很重的惩罚。得等到一定的时候,或因某一机缘,朝廷颁发诏书,才准许度僧。度僧时有很多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试经’,即背诵所指定的佛教经文,须背诵数百纸方可,而且音调和内容不能出一点错。慧智禅师严格要求义净用心读经、背经的深意,就在这里。

一日,齐州僧正来土窟寺检视,寺主明德大师率举寺僧众恭迎人内。僧正是齐州最高的僧官,由学行俱佳而年高德隆的僧人担任,掌管全州的佛教僧尼事务。

查看寺务僧纪完毕,僧正问道:“不知本寺带发修行的童子有几名?学业如何,其中有没有值得造就的?”明德大师答道:“本寺童子共有四名,都品学兼优,努力上进,其中较突出的是义净。”停了停,明德大师又道:“只是未见朝廷恩命,不知何日才能得度?”

僧正点了点头,说:“朝廷多年来都没有下诏度僧,只好等待机会了。不过贫僧听说大唐第一高僧玄奘大师也屡屡向圣上启奏。依贫僧愚见,开度一事不会太久。请各位对徒儿严加管束,勿使荒废学业,以免坏了我齐州的名声!”

晚间回到房内,义净前来请慧智师父检查当日的功课。功课背诵没有一点差错,慧智禅师很满意,然后又向义净讲起玄奘大师,道:“徒儿记住,玄奘大师实为我大唐第一位有道行的高僧大德!为济度天下苍生,不惜冒死求法,此为大勇;在异国研学佛法,被尊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此为大智。徒儿当努力精进,以这位大师为楷模,他日若有所成,方不辜负为师的一片苦心,也不辜负善遇师兄的教养之恩!”

义净很懂事地点点头,双手合十,道:“师父请放心,徒儿知道了,一定不让师父失望!”从此,义净暗暗以玄奘大师为榜样,学习更用功了。

一个月后,朝廷敕令度僧,土窟寺虽然未争取到名额,但经过慧智、明德等人的努力,义净以神通寺僧人的身份参加了应试考校,一下子脱颖而出,成为十名赴州府应试者之一。在十人当中,义净年龄最小。但在州试中,他泰然自若,有问必答,举动有仪,风范清雅!再次人选。十多天后,正式考试举行。齐州州寺的气氛格外肃穆,州刺史和所辖八县的县令一齐到场,齐王王妃、王子及长史、司马、主簿等僚属,也一齐来到。

齐州有额之寺共十八座,每寺度五人,共度九十名。但前来应考请度的,却有三百余人!这三百余人,都是十八座有额大寺及其余百余座下院,经过十多年精心培养出来的人材,个个品行俱优,学业精良。

宣读圣旨后,举行了隆重的仪典。然后,考试开始。第一天,问难。问俗家情况、志向和学业概况。有几位童子因为太紧张而被淘汰;第二天,问戒。询问有关戒规的知识与实践方法,又有一些童子退场。第三天,写论,出题笔答。这是义净比较薄弱的环节,幸得明德法师和慧智禅师十多天的指导,总算顺利通过。这天考完,全场只剩了半数童子。第四天,诵经,分念诵和背诵。这是义净的特长,无论《金刚》、《法华》、《涅架》,无论念与背,既流利又清楚,毫无挂碍之处。主考们惊讶不已,义净顺利地通过了最后一场考试。

几天后,举行庄严的开坛剃度大典。从此,义净成为一名正式的僧人。这一年是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义净十四岁。

二以戒为本精研律典

天仍很黑,大殿里佛像下的供桌上点了两盏素油灯。灯影摇曳,人影模糊。随着钟磬和木鱼的交替敲击,土窟寺众僧在大殿里各就各位,肃然而立,清雅悠扬的诵经声响了起来。

功课作毕之后,义净又拿起最近正在看的《佛国记》。《佛国记》是法显大师对自己求法经过的追忆和记录,均是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写得质朴而明畅,很好懂。义净读得十分认真,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捶足叹息。

不几天,义净就读完了《佛国记》。他兴冲冲地去找师父,说:“师父,徒儿已将《佛国记》读完了!”

慧智禅师笑了笑,但没有说话。

“也许师父是要我多读几遍?”义净寻思道。于是又认真地读了一遍。

几个月过去了。一年过去了。义净把《佛国记》不知读了多少遍,乾归国、耨檀国、敦煌、鄯善国、焉夷国……义净几乎能将法显的三十国游历讲一遍!直到有一天,义净才恍然大悟:“师父不是说过要有大的志向么!我把书读了这么多遍,可我的志向是什么呢?”义净百思不得其解,决定找个机会就这个问题请教慧力师兄。

土窟寺有十几亩地,大部分种粮食,离寺最近的一块地种菜。一天,众僧正在寺田的菜地锄草。歇息的时候,义净问慧力师兄:“师兄,你的志向是什么?”

慧力感到莫名其妙,停下手中正干的活,边擦头上的汗边问:“师弟,什么志向?”

“就是师兄自己的志向。”义净重复道。

“我的志向?”慧力略沉吟了一下,突然拍拍手道:“对了!身人佛门不就是我的志向么!”

对!身入佛门不就是志向么?弘扬佛法,救济群生不就是‘大志向’么?义净高兴极了,等锄完菜回到寺里,立即去找师父。

“师父,我有志向!我的志向就是弘扬佛法,救济群生!”义净兴冲冲地告诉师父。慧智禅师听了,微微笑了一下,却反问道:“净儿,你已经快十七岁了,你怎样来弘扬佛法?用什么来救济群生?”

义净愣住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此后很长时间,义净一直在苦苦思索:怎样来弘扬佛法?用什么来救济群生?他想了许多答案,但都觉得不满意。师父所说的“大志向”究竟是什么呢?没有办法,义净只好去问师父。师徒两人向来亲密无间,义净对师父是无话不谈的。义净把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禀告了师父。师父和蔼地问:“净儿,有次你早晨上堂去晚了,还系错了一根纽带,记得吗?”

“徒儿记得。”义净答道。

“究竟为什么去晚了?”师父又问。

“那天晚上和师父说话,听师父讲法显大师。回去后徒儿睡不着,后来睡着又做起梦来,梦见自己也像法显大师一样,去西方佛国求法。梦中快要到佛国的时候,突然云板敲响了。”义净老老实实地向师父道。

“想去西天佛国吗?能去吗?”师父问。

“能!”想了一下,义净又补充道:“法显大师去了,玄奘大师不是也去了么?”

“对,两位大师都去了。可是你知道,有很多人去了却没有回来!西天遥遥万里,路途十分险恶!”

“徒儿不怕,法显大师和玄奘大师能回来,徒儿也能回来!”

“好!”慧智禅师显得很满意:“为师将那部《佛国记》传与你,你须用心拜读,不要辜负为师和你善遇师父的期望!再者,过两年你就要受具足戒了,戒法和功课更不可荒废!”

义净终于明白了师父所说的‘大志向’是什么意思。

光阴茌苒,两年很快过去,到了唐高宗永徽六年(655),义净二十一岁,受了具足戒,成长为一位英气勃勃的青年学僧。

土窟寺住持明德法师已于半年前圆寂,临终前口诵佛号,溘然而化。经全寺僧众推选,并经祖寺神通寺的批准,慧智禅师继任土窟寺住持,成为第五代。义净是慧智禅师的高徒,也常常帮助师父处理一些寺务,减轻师父的负担。

慧智禅师专于律仪,对戒法有极深的造诣。他常对义净说:“我佛门之大法,总而言之,为三学,即戒、定、慧。三学又以戒为本。世尊住世,以世尊为师;世尊离世,则以戒为师。只有学好戒,方能持好戒,方能人定,方能生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