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高僧传
32423900000026

第26章 玄奘(2)

玄奘对高昌王毱文泰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同时说明自己无论如何也不能中途而止。玄奘说:“我之所以背井离乡,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西行,目的是为了求得正法。如果我留在这里,那求正法的心愿就不能实现,这样的话生不如死!如果大王真要留我,我宁愿死在此地!”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玄奘甚至绝食了三天。高昌王毱文泰看到玄奘西行的决心不可动摇,便答应让他继续西行求法。但为了使玄奘能顺利西行,高昌王毱文泰要求玄奘多住一月讲经,以便进行充分地准备,玄奘表示同意。

高昌王毱文泰为玄奘所做的准备工作极为细致周密,他首先剃度了四个小沙弥做玄奘的侍伴;缝制了三十套法衣,还加上若干件面衣、手套、靴、袜以供玄奘御寒;送给玄奘黄金一百两、银钱三万、绫和绢等丝织品五百匹,以充玄奘往返所用经费;送给玄奘马三十匹、工役二十五人;又写了二十四封介绍信给玄奘所要经过的龟兹等二十四国,每封信都附大绫一匹作为信物,让这些国家的国王为玄奘提供方便。对于毱文泰所做的这些物质准备,玄奘全都表示接受,这是保证他求得正法的物质基础。

当时,玄奘要经中亚去印度,还有一个大的障碍,那就是西突厥。它控制着东起现在的新疆附近,西南到今伊朗东北一带,这些地方恰恰是从中亚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为了使玄奘顺利通过西突厥,毱文泰写信给当时的西突厥可汗统叶护,并附绫绢五百匹,果味两车,让玄奘带上,作为礼物献给统叶护。同时,毱文泰还派了一位名叫史欢信的侍郎,护送玄奘到中亚的素叶水城(今吉尔吉斯北部托克马克城西南),去谒见统叶护可汗。统叶护因为有高昌王毱文泰的请托,又接受了玄奘所带来的丰厚礼物,对玄奘非常友好,还送给玄奘一套法衣和五十匹绢。在派人护送的同时,传令所属各国,为玄奘西行提供方便。这样一来,玄奘每到一处,人们便举城出迎,盛况空前,宛如皇帝出行。

玄奘从高昌出发,经过了十六个国家,来到铁门要塞。这一带左右为峻峭的高山,两旁石壁竦立,色相如铁。从铁门要塞到达印度边境,又经过了十三个国家,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各异,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大都信奉佛教,其中还有许多佛教遗迹。

在大雪山中有一个国家,名叫梵衍国,国中有几千僧人,学习小乘佛教的出世部佛法。其都城的北面山中有站立的佛像,高五百一十尺。城中更有一卧佛像,长一千多尺,这一切都给玄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有卧佛处向东南行二百余里,度越大雪山,玄奘来到了一个佛教寺院,那里有泉池林树之胜。从这里再过雪山和黑岭(即今兴都库什山脉最西端一带)东行,即到了迦毕试国。玄奘所到的迦毕试国,是一个山国,它的都城遗址在今阿富汗喀布尔以北62公里处,今名贝格兰姆,其地北靠雪山(即兴都库什山),其余三面都是黑岭(今兴都库什山南边一些较低的山,因全年不积雪,故叫黑岭),国势强盛,佛教也很发达。都城以东约三四里的北山下有一个大寺院,名叫沙落迦,相传从前以健驮罗为根据地的迦腻色迦曾出兵葱岭以东,带回当地的中国王子为质,对他们加以优待,让他们冬居印度诸国,春秋住健驮罗国,夏天来迦毕试国,并各建寺院以居之。玄奘所到的沙落迦寺院,就是当地人为那些中国质子在迦毕试国所建的住所。玄奘在迦毕试国呆了一段时间之后,从这个国家经由接连不断的山谷东行六百多里,越过黑岭,便进入了当时北印度的境域了。

三周游印度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更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唐朝时,称印度为“天竺”,亦称为“婆罗门国”。当时,印度分为东、西、南、北、中五部,各部中小国林立,时分时合。玄奘进入印度后所到达的第一个国家是滥波国,这也是一个山国,北靠雪山,三面都是黑岭,其故地在今阿富汗贾拉拉巴德西北方喀布尔河北岸的拉格曼。从滥波国向东南行百余里,越过一条大岭,再渡过一条大河(即今喀布尔河),便到达了迦罗曷国。迦罗曷国有许多佛教遗迹,玄奘都虔诚地进行了参拜。迦罗曷国有佛的头顶骨,周围长三寸,形状仰平,就像天穹一样;还有佛的头骨,形状像荷叶;佛的眼睛,圆而透明,形状像柰许,澄净而富有光彩;还有佛的衣服、佛的锡杖。这五种圣迹同在一城,是迦罗曷国的镇国之宝。由于迦罗曷国北临突厥,过去突厥曾入侵此地,要掠夺这些佛宝,可每次都不能到达藏宝所在,不得不撤兵回国。

传说迦罗曷国的这五件佛宝灵验无比,可以预示人的未来形象。相传大月支王想知道自己的来世是什么样子,便烧香拜佛宝,佛宝向大月支王显示他的未来是马的形象。大月支王感到不好,他便大加布施,并忏悔自己的罪过。当第二次去烧香拜佛宝时,佛宝向大月支王显示他的未来是狮子的形象。狮子虽然是百兽之王,但毕竟还是野兽。于是,大月支王便皈依佛门,持守戒律,这时佛宝向他显示了他的未来是人的形象。大月支王这才回国。按照惯例,看王相的人要花一枚金钱;看自己相的人要花十枚金钱。玄奘也前去参拜佛宝,当他想到自己历尽艰险,目的是为了求得正法,亲睹佛的遗迹,今天终能够参拜佛宝了,便不由得百感交集。玄奘双手执香,毕恭毕敬地向佛宝施了大礼,然后站立一边,注视着佛宝的变化。就在这时,佛宝立即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吉兆,玄奘感动得泪流满面。

玄奘离开迦罗曷国,向东南沿着连绵的山谷行走了五百余里,来到了着名的健驮罗国。健驮罗国东临信度河,它的首都叫做布路沙布逻(今巴基斯坦白少瓦)。公元二世纪时,迦腻色迦王以健驮罗为中心根据地,曾以布路沙布逻为首都,但玄奘到达健驮罗时,其国势已经衰落,役属于迦毕试国。健驮罗是印度佛教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其都城有许多庄严华丽的寺院、高耸入云的佛塔和雄伟的佛像。其国中大约有佛寺一千余所,国人皆信仰佛教。其首都布路沙布逻东有迦腻王塔,塔基周长达一里多,其中有佛骨舍利一斛,高高地放在塔中,塔的九轮上下共五百尺,象征二十五重天火之教遗迹,玄奘都曾去巡礼参拜,然后由乌铎迦汉荼城(今喀布尔河流入印度河处东北方向的温特)北上,离开了健驮罗。就这样,玄奘怀着对佛的虔诚之心在佛国大地上行走着。

有一天,玄奘正与众人顺着一条河流向前行走,忽然,从对面杀来一彪人马,他们把玄奘等人团团围住。只见领头的那个人说:“真是苍天有眼,我正愁找不着祭天的供品,却遇到了你们这批秃驴!”说罢,令其他人将玄奘等人用绳子捆了个结实。

这伙人原来是一群强盗,他们正想杀人祭天。强盗们在玄奘等人中挑来挑去,最后选中玄奘作为祭天的供品。那伙强盗在路上摆好祭坛,把玄奘放在坛上,他们企图先把玄奘生吃一部分,然后再用剩下的祭天。面对这种可怕的场面,玄奘面无丝毫惧色,只见他轻轻闭上双眼,心中发誓说:“如果我的生命还不该结束,那就请诸佛解救我!如果我的生命已对弘扬佛法没有用处,那我死也无憾了。”同行的人看见那伙强盗就要杀玄奘,便放声大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见狂风铺天盖地而来,挟带着沙石吹向强盗,那些强盗吓得不知如何是好。与玄奘同行的人对强盗们说:“这位法师来自东土大唐,不辞劳苦只为求法。你们如果杀了他,就会犯下弥天大罪,受到上苍的惩罚!”强盗们听到这话,吓得纷纷扔掉兵刃,给玄奘松绑,并以礼相待。

玄奘经历了千辛万苦,来到了羯若鞠阁国,其都城即曲女城(今印度北方邦西部之卡垴季)。当玄奘来到羯若鞠阁国时,在位的君主是着名的戒日王。玄奘在羯若鞠阁停留了三个月,学习佛教经论,然后又周游其它国家去了。

当时,在印度的中部,有一个摩揭陀国,那里是释迦牟尼悟道成佛及生前活动的重要地方,佛教遗迹甚多。摩揭陀国中有一座山,名叫伽耶山,世人又称之为名山,自古便是国王登临敕封的地方,如来佛离俗成道即在此山。山上有着名的大菩提寺,是狮子国的国王出钱兴建的。此国的十二月三十日,即唐的一月十五日,国人称之为神变日。到了这一天晚上,会出现吉祥的光,同时天空中会飘下奇异的花,落在树上和院子里。玄奘来到大菩提寺时,看到经书中所记载的这些遗迹就在眼前,他感慨颇多。他遗憾自己生在末世,不能亲睹佛的真颜。玄奘觉得,自己虽然见了圣迹,却没有看到吉祥之景,他决定留下来,以自己的诚心来感动上天,显示吉景。玄奘正在听一个居士讲《瑜珈师地论》,突然,灯灭了,身上佩带的珠宝璎珞都失去了光彩,但却有光明照耀内外,只是不知光明来自何方。居士和玄奘都感到奇怪。他们走出屋子看菩提树,只见一个僧人手拿舍利,大小像人的手指,在树下举着给人看。舍利放出的光,明照天地,众人兴奋不已,远远地向舍利参拜行礼。直到清晨,光才消失。玄奘在印度境内走了几十个国家,终于到达了他此次西行的目的地——那烂陀寺。

那烂陀寺是印度最有名的佛教寺院,其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腊季吉尔西北的巴拉冈。它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公元第五世纪起便有铄迦罗阿迭多等国王在此建立寺院,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藏书丰富,是当时一个主要的文化中心。唐朝人称其为无厌,因其供奉丰厚,衣食无愁之故。寺里有僧人几千名,都是才能高强、学识渊博的人,其中德行为当时人所敬重、名声驰于国外者就有几百人。那里戒行清白,教规纯粹。僧团有严格的规定,人人都坚定不移地遵守,印度各国都把他们奉为学习的模范。他们互相询问尚未明了的问题,谈论深奥的义理,一天到晚没有满足的时候。他们日日夜夜互相提醒、互相告诫,年长的与年轻的互相促成。谁要是不谈论三藏的深义,那就会自己感到孤立和惭愧。所以,那些想要驰名天下的外国学者,都来解决疑难,然后才能美名远扬。因此,那些盗窃它的名义的人,走到哪里都受到礼遇和敬重。各地的和外国的想要进去辩论的人,经过看门的人一番诘难,多半因为答复不上来而回去。只有那些在学问上博古通今的人,才能获准进去。于是,外来的学生再与他们比试较量技能,十个当中必有七八个要失败退走,剩下两三个博识事理的人,在僧人当中依次受到诘问之后,也无不锋芒遭到挫折,名誉被败坏。只有才能高的能够博识事理的多才多艺的贤人才能在那烂陀寺生存下去。

当时,那烂陀寺的住持叫戒贤,已经106岁了,其道法可谓高深无比,人称“正法藏”。由于他博闻强记,内外大小一切书都能通晓,戒日王便把十座城邑的税收全部送给他。玄奘西行求法的风声早已传到了那烂陀寺。那烂陀寺的僧众听说玄奘快要到了,便先派出四十多人去迎候。玄奘到达寺中的那天,寺中僧人二百人,俗人二千人,纷纷推着车撑着伞盖,手捧鲜花迎接玄奘。一时间,在那烂陀寺内外人潮如涌,伞盖如云,好像在过一个极为盛大的节日。众人把玄奘拥人寺中,见过众僧人之后,就安排他住下。后来,玄奘在别人的带领下,前去拜见寺中住持戒贤。玄奘来到戒贤的住处,向高居于座上的戒贤深施一礼,戒贤命玄奘就坐之后,就问玄奘:“法师从何而来?”

“弟子从支那而来,久闻贵寺大名,欲学瑜珈等论,以期求得正法。”

听完玄奘的回答,戒贤忽然掩面哭泣起来,众人不由得你看我,我看你,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戒贤哭泣了好一会儿才停住,然后又向玄奘施一谢礼,说道:“法师前来救我出疾苦,深表谢意。”

听了戒贤的话,玄奘如坠云雾之中,不知何意,便说:“住持之言,弟子不甚明白。”

戒贤说:“三年前,我得了一场大病,浑身疼痛如刀割一般,当时我真想一死了事,以结束这难耐的痛苦,去西方极乐世界。就在这个时候,我梦见有个金人对我说:‘你不要死,你眼前这种痛苦是对你前世做国王时所干坏事的报应,你应当自我悔过,怎么可以轻易去死呢?再说,你眼前的这种痛苦也快结束了,现在有一个支那僧人要到此学法,正在途中跋涉,三年之后便到这里。那时,你要教给他佛法,然后让他把佛法带回他的国家去,你的罪,就免除了。我是曼殊室利,特地来劝你。”’

听了戒贤的话,人们对玄奘更是敬重了。戒贤为了进一步肯定玄奘就是曼殊室利所说的那个支那(中国)僧人,便又问道:“法师在途中行了几年?”

玄奘答道:“三年。”

玄奘的话一出口,便让戒贤悲喜交加,再次向玄奘施礼致谢。

当时,那烂陀寺设有十个“法通三藏”的称号,赐给那些学通经藏的高僧大德,这是寺中的最高荣誉。玄奘到那烂陀寺时,已有九人被授此种称号,所剩下的一个便授给了玄奘。那烂陀寺对于法通三藏者,每日都配备上等菜肴两盘,大人米一升,还有槟榔、豆蔻、龙脑、香乳、酥蜜等。每人还有四个净人婆罗侍候,出入乘象,并有三十个随从。其它的暂且不论,仅大人米一项,就可表现出法通三藏者的身份不同一般。大人米是印度的一种粳米,大得像乌豆一样,做饭时香气可飘百步,只有这里出产,它主要是供给国王和法者食用的。

玄奘在那烂陀寺住定之后,请求戒贤给他讲述《瑜珈论》,和玄奘在一起听讲的人达数千人之多,用十五个月讲完一遍,后又用九个月讲了第二遍。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佛法期间,起早睡晚地钻研佛学,专心致志地听戒贤法师讲经,虚怀若谷地向高僧们请教学问,认真研习达五年之久,从没有间断过。

有一天,戒贤收到了统治印度的戒日王的来信。当时,戒日王正在讨伐乌茶国。戒日王在信中告诉戒贤,南印度有一个灌顶师叫般若毱多,做了篇《破大乘论》,送到一向支持那烂陀寺的戒日王手里,公然向那烂陀寺的大乘教学说提出挑战,要与大乘教学说决一胜负。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戒日王便在信中要求戒贤派出四个内外大小皆通的论师,到戒日王行军处,与那些小乘论师进行辩论。于是,戒贤便派智光、海慧、师子光和玄奘四人为应辩之人。就在四人准备出发之时,只见那烂陀寺的外边一片混乱,立刻有僧人向戒贤禀报,有一个顺世外道的人写出了四十条,贴在那烂陀寺的门上,要与那烂陀寺的僧人进行辩论,并扬言如果有人能把他驳倒,他就用自己的头来谢罪。那人的论证细密,极难找出破绽,而且寺中僧人对这种外道了解得并不很多,对能否辩胜深表怀疑,大家都默默不语,无人敢出去应辩。因为当地有一个风俗,如果双方进行辩论,输的一方要骑在驴背上,人们把屎尿从他的头上灌下去,然后在公众面前表示服从,做胜方的奴隶。

玄奘凭借他的学识和对大乘佛教学说的虔诚,勇敢地站了出来,让人把那四十条抄了回来,认真仔细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玄奘对众僧人说:“我要与他辩论,我们那烂陀寺怎么能受他的污辱呢?请诸位给我做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