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写给心理专家的36封信
32414300000017

第17章 给专家的第十五封信:集体生活真的让我吃不消

“如果你觉得能行,就行。你觉得不行,就不行。”

——玛丽·凯·阿什

亲爱的专家:

您好!

我叫唐小锋,家是农村的,家里的经济状况并不是很好,可是我的学习成绩非常好,在中小学时,每次都名列榜首,是全校的一个焦点。我凭着自己的聪明好学考上了我们省重点高中。进了重点高中,我突然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了,没人再关注我过去曾多少次排名第一,同学们更喜欢关注时事新闻、体育、娱乐、战争、时尚等,而这些陌生的信息一下就把我从人群中分离出去了。多年来学习是我生命中的全部,其他东西似乎并不存在。可现在,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我根本插不上嘴,我强烈地感到自己不被接纳。我现在害怕集体生活,觉得跟同学在一起吃不消。

加上我的性格是属于比较内向性的,很少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但是我的内心里是渴望与同学们打成一片的,可是其他同学并不知道我内心的感受。慢慢的我和同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我也越来越害怕班上举行什么集体活动,因为没有人愿意跟我一组。虽然我想通过考试取得第一名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但总是有人比我考得更好。我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有几门课也曾考过第一,但慢慢地我体验不到快乐了,觉得没有什么事能引起自己的兴趣,更加不想与他人接触,常常自责内疚,觉得自己无价值。渐渐的反应开始迟钝,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到了高二,我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差,一次期末考试,一科不及格给我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我觉得自己活的很失败,生活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几乎丧失了生活的信心。

您帮帮我吧!我该怎么办呢!我要怎么做才能和同学打成一片?要怎样才能不再害怕集体生活?

唐小锋

××年××月××日

亲爱的小锋同学:

你好!

很高兴能够收到你的来信,首先对于你的遭遇,我给予充分的理解。其实,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会像你一样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性格孤僻,不愿也不会与人交往,有的人还会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而人是有外向和内向之分的。外向型的人通常将自己的想法不假思索地说出来,这类人心直口快、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为人热情、不拘小节、适应能力强。而内向性格的人的感情却相对沉稳,喜欢独处,有什么事也喜欢埋在心里。而你的性格就是内向型的,所以你不喜欢把心事告诉别人是你的性格使然。但是一味地掩藏自己、封闭自己,就会危害身心健康了。你之所以有很深的孤独感,就是因为自我封闭的太严实。这其实是一种“社交恐惧症”,它就像瘟疫一样威胁着现代人,青少年是其中的易感人群,已经成了困扰青少年的重要心理问题之一。

自我封闭的人往往把自己和外界隔绝开,极少或者根本不参加社交活动,通常都是一个人独处,除了必要的学习、购物之外,不喜欢跟他人交往。通常情况下,自我封闭的人都有极为强烈的孤独感,没朋友,甚至害怕跟人交往,这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你不喜欢跟同学交流,这就成了你和别人心灵沟通的一个鸿沟。每个人在社会上,在群体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人际交往就其社会心理发展过程来说,实际上就是角色认知和认同的过程。所以如果你孤僻、自闭的话,即使人品不错,但由于你不愿意,也不善于同群体中的其他人发生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沟通。这样,你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人眼中总带有一种不可知的成分,大家也就无法对你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人际间的理解是离不开双方在信息、感情和思想上的沟通的。所以是你的自我封闭导致了你的不被理解,也是你的自我封闭,使你不能理解别人,没有安全感,没有朋友。

你不敢跟同学说话,其实是因为你的自卑。越自卑,越不敢跟别人交往,这样你就更加不愿跟别人交往,从而导致你的自我封闭,这样长期的自我封闭很容易形成孤僻心理。孤僻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合群,指不能与人保持正常关系、经常离群索居的心理状态。孤僻心理主要表现为不愿与他人接触,待人冷漠,对周围的人常有厌烦、鄙视或戒备的心理。具有这种个性缺陷的人猜疑心较强,容易神经过敏,办事喜欢独来独往,但也免不了为孤独、寂寞和空虚所困扰。孤僻的人缺乏欢乐与友谊,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经常处于苦闷和压抑的状态,感受不到温暖,看不到生活的美好。孤僻的人整天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忧心忡忡,易出现恐怖心理。并且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绪当中,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你经常做着同样的噩梦,这跟你的生活状态有很大的关联,是你长期自我封闭甚至孤僻的结果。

孤僻个性的危害

孤僻个性对青少年身心的危害是对任何事情都很冷漠。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冷漠心态标志着青少年学生心灵的不健全

过度冷漠会使青少年的心灵变得不健全,因为具有冷漠心态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对周围一切的人和事物都有漠视的冷淡态度,因而不能深入到学校集体生活中去,不能和老师及同学的心灵相沟通,看不到学生生活的本质和真谛,看不到人的心灵深处高尚美好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看不到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的人生,看不到本来的希望和曙光,看不到挚友和知音。随着冷漠而来的就一定是内心的寂寞和孤独。

冷漠心态标志着青少年学生心灵上的麻木

过度冷漠会使青少年的心灵变得麻木,因为一个对什么都没有热情的人,内心必定死气沉沉,如同一潭死水。古人云:“哀莫大于心死。”如果面对挫折,万念俱灰,对任何事情失去热情,麻木不仁,那无疑就是一种自我埋葬。

冷漠心态标志着青少年学生责任感的泯灭

过度冷漠就会割裂和他人的联系,从而造成责任感的丧失。在他看来,自己和集体、和他人是不相干的,是没有义务和责任的,自己可以漠视他们、不关心他们。因此,除了自身利益以外,对一切都不看重,也不感兴趣。这样一来,冷漠的心态成了一种可怕的毒素,它能使人变成对什么事情都不关心的庸人,这样的人所遵循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人生信条。这样只会使青少年成为一个玩世不恭、混日子的可怜人。

青少年产生孤僻个性的原因

自卑心理

或者是身体上有某些缺陷,使得青少年心中有自惭形秽的心理;或者在生活、学习中遇到一些挫折,从而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进而怀疑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从而造成自卑。这些都会影响到青少年跟他人的正常交往,从而造成孤僻。

自尊心过强

通常情况下,自尊心是激励人们奋发的强大动力。但是过强的自尊心就会危害到青少年的正常生活和学习了。例如,有的学生口才不好,自尊心又很强,在大庭广众发言失败一次,受到其他同学的嘲笑,会觉得很难堪。为了不使自尊心继续受损伤,他就会采用逃避发言的办法,来进行自我防御。这样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青少年的孤僻性格。

性格因素

不同性格的人看待问题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被起绰号的两位学生,一位可能满不在乎,另一位则可能因此而苦恼、自卑。对起绰号满不在乎的这位同学的性格大概属于外向型,容易适应外界环境;而感到苦恼的这位同学,性格大概就属于内向型。一旦感到自卑,苦恼,就很容易产生自闭,怕跟别人交往。

需要得不到满足

如果一个人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常常处于孤独、被忽略的状态,就会变得孤僻、固执、叛逆等。一个人如果在集体中经常被轻视、嫌弃和冷落,得不到关心和同伴的友谊,也会感到伤心从而导致个性孤僻。缺乏母爱或经常处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中,也会变得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一般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关系不和睦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自闭症状。

年龄因素

青少年特定的年龄决定了其心理特质——闭锁性。闭锁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进入青春期后,青少年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和态度都有所改变。他们与父母、老师开始疏远,与几个同伴似乎还有较多接触,但接触的主动性、交谈的深度也降低了。简言之,闭锁心理是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与几个好友感知成一个整体,并大幅减小与别人的交往,甚至单独把自己与别人隔绝开的一种行为。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自己周围构建了一个高高的堡垒,使自己跟别人隔绝,从而使交际领域变窄,造成孤僻。

如何克服孤僻心理

正确认识社交恐惧症

“社交恐惧症”又称见人恐怖症,是恐怖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约占恐怖症病人的一半左右。社交恐惧症是一种对任何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病。他们在公共场合把注意力过于放在周围的环境上,对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有一种显著且持久的恐惧,害怕自己的行为或紧张的表现会引起羞辱或难堪。表现为怕与人见面、谈话,见人就紧张,面红耳赤,颤抖,因之常独居屋内避不见人。社交恐惧症常常会导致口吃、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甚至兴奋性晕厥等并发症,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

社交恐惧症多起病于青春期,具有下列个性特征者易患社交恐怖症:

1.过度追求完美

对自己要求过高,希望自己在所有人面前、在任何场合、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得完美无缺,得到别人的称赞。但是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样反复的挫败感造成了社交中的紧张。

2.性格严重内向

内向者安静、内省、不喜欢接触人。自我封闭严重,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对于公共场合的恐惧心理,不知如何自处,如何交流。

3.自卑心理严重者

他们大都对自我的评价过低,认为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羞于与他人比较,从别人的眼光中看出别人对他(她)厌恶、憎恨或别人也不自然了,不愿与他(她)继续交谈,因此就更加紧张害怕。

那么,青少年为什么会产生社交恐惧症呢?

1.心理矛盾

处于青春期这一特殊阶段,青少年有着特殊的心理矛盾。迈入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上需要与他人交往,尤其是与异性交往,但同时又有一种胆怯与羞涩心理,这就在他们心灵上引起了严重的不平衡。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但是同时又害怕父母与老师以及同伴的误解,于是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冲突。而面对这种冲突,大多数人选择的是逃避,回避与异性的交往,回避别人的目光。然而,这种办法常常又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紧张和压力,使他们对迎视他人的目光也产生了焦虑的情绪,慢慢地发展为同性之间,最后成为社交恐怖。

2.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青春期开始后,有些青少年总觉得自己什么地方“与别人不一样”,但自己又说不清楚,这种想法常常使他们对于自身的情况疑神疑鬼,一到公共场合就觉得别人都是在说自己、议论自己,非常害怕别人从自己身上看到什么不对的东西,于是神经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在这种精神状态下,他们虽然心里想给人留下大方得体的印象,结果却常常是手足无措、语无伦次。这种情况长时间的持续会演变成一种惯性反应,最后成为社交恐惧。

摆脱社交恐惧症的困扰

和以往相比,“社交恐惧症”除了患者人数增加外,还有往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有不少甚至是学龄前儿童。社交恐怖是一种由心理因素造成的问题,只要用心理学的方法积极加以调适,是可以解决的。对于预防和治疗青少年的“社交恐惧症”,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树立自信心

社交恐惧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行为表现。很多社交紧张者就是因为不悦纳自己、对自己不自信造成的。所以,要改变首先就得在心里接受和悦纳自己,树立起对自我的信心。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不否定自己,自己欣赏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信条,扬长避短,勤奋努力。同时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就容易患得患失,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一心想要得到别人的承认,从而迷失自己。接受自己的现状,不要去管别人怎么看,你越害怕出错,就越会感到手足无措。

2.树立正确的交往心态

对于有社交恐怖问题的中学生,首先应帮助他正确认识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常见心态。处于青春期开始想要引起异性的注意,但却又对此产生着一定的恐惧与羞怯感,这是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一个正常现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人越来越成熟了,这种羞怯感也就会渐渐消失了,与异性交往便成了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有些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与陌生人和异性说话不敢抬头,这也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是在此程度上恶化下去,就会走了社交恐惧症的范围。所以要树立起良好的心态,对于异性交往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要注意与陌生人的互动性,打破害羞的顾虑。

3.情景练习

勇敢走出自我封闭的圈子很重要。可以给自己定一个计划,先和熟悉的人交谈,然后循序渐进,最后达到和陌生人交谈。要多参加集体生活,培养在公众场合表达意见的勇气。如果实在难以做到这一点,可以在家里,每天拿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与人交往”、“我不怕任何人,我要表达自己、改变自己!”如此反复多遍,要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一下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

4.勇敢地去面对

要克服社交恐惧症的最好办法就是去勇敢地面对他。就像一位心理学专家指出的那样:“我们害怕的其实并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关键就是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勇敢地去面对!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和环境中的,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生存,我们必须要与人交往。而社交恐惧症往往使你表现出逃避的心理,其实,逃避并不能消除紧张,相反,它会使你感到自己的懦弱,使你责备自己,以致下一次会更加紧张。所以当你想要逃避正常的社交行为时,要在心里多想一想,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样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要认识到逃避无济于事,而要振作精神,能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则尽力忘掉它。

社交是每个人生存的本能需要,所以当你存在社交方面的障碍时,不要逃避,要勇敢地面对,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走出社交障碍的困扰。

学会沟通,畅通无阻

沟通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在经济发展的现代,沟通的重要性正日益显现。比如,公司与职员之间有了“鸿沟”,造成“劳资纠纷”,要沟通;父母与子女之间有了“代沟”,出现了所谓叛逆的子女,霸道的父母,要沟通;连自己,想不开。“沟通”就是把不通的管道打通,让“死水”成为“活水”,彼此能对流、能了解、能交通、能产生共同意识。

英国作家萧伯纳很形象地说道: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种、甚至多于两种思想。心理学家Erick·Fromm说过:“我们每一个人均有与他人沟通的需要,人类可利用沟通克服孤单隔离之痛苦,我们有与他人分享思想与感情的需要,我们需要被了解,也需要了解别人。”

每个人都希望被肯定、被赞美、被认同、被附和,而不喜欢被否定、被轻视。所以,即使双方意见不同,但必须做到“异中求同、圆融沟通”,“有话照说,但口气要委婉许多。”

微笑,是表现亲和力的最有力工具。你若想与谁沟通,首先你要向对方展示自己的友好与意愿,通常情况下,任何人都不会拒绝一个陌生人的微笑。然后接下来的对话,要注意自己说话时的语气与状态,不卑不亢,热情有度,谦虚温和,这样的人通常也不会被陌生人拒绝沟通的。

小心说话而且要“说好话”,话说出口之前先思考一下,不要莽莽撞撞地脱口而出。事情再怎么急迫,也要清楚的让大家知道问题以及来龙去脉,但往往是越急越说不清楚,反而耽误了时间。而且,要坚持这样做,便难能可贵了,可以做成大事业。就怕坚持不到最后,前功尽弃。

沟通绝不能一次不成功就放弃。沟通要百折不挠,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沟通。沟通的最高指导原则是——没有不能沟通的事。

战胜自负,赢得生活的精彩

自负是过于自信或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是一种不切实际自高自大的心理表现,这种现象会使人言谈举止狂傲自私,瞧不起人。青少年有自负心理是一种严重的缺乏自知之明的心理缺陷。

有史以来,因为骄傲自大、极端自负而折戟沙场的例子甚多。如:拿破仑的“滑铁卢之役”、曹操的“赤壁之战”、关羽的“走麦城”,都给后人留下了深刻教训。如今,有的青少年因为自负而不能和伙伴们很好地相处,有这种心理的青少年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不良表现;有的青少年不尊敬长辈、对大人们傲慢无礼。还有的青少年因为自负不爱与别人说话,不回答别人的问题。这种不正常的心理表现,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自负往往会导致青少年自满,会使他们丧失进取心,增强虚荣心。它会阻碍青少年前进的脚步。那么,青少年如何克服自负心理呢?

1.青少年要善于接受批评

有自负心理的青少年是最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或接受别人的意见了,有自负心理的青少年可以在做事时可以征求一下其他人的意见和看法,这样通过别人的友好提醒。很快就会改变你过去固执己见、唯我独尊的心理。

2.谦虚是良好的传统美德

有自负心理的青少年要用一颗谦虚的心与别人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你个人自觉成长的开始。古人云:“谦受益,满招损。”你可以有豪气万丈,但绝不能半分有自负心理。就算你有超人的才识,也要虚怀若谷。

3.增强自我认识

青少年要全面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拿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相比较。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如别人的地方。所以,青少年要正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尽快走出自负心理。

4.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有自负心理的青少年一般都是目空一切,总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这是自恋的表现,对身心健康极不利。要想彻底地克服这种不好的心理,必须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尊老爱幼,善待身边的每个人,还要取他人所长补自己之短,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努力克服自负。

小锋,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做事情,如果只是单枪匹马的一个人战斗,不靠集体或团队的力量,想取得成功那是不可能的。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如果你懂得了用大家的力量和知识的汇合来面对任何一项工作,相信你必定会是无往不胜的。我讲了这么多,相信你已经知道该怎么做。

祝你万事如意!

专家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