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锻炼你的意志
32409200000007

第7章

优化意志的坚持性

最后,我们再来探讨什么是意志的坚持性。

有一天,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给他的学生上课。他对大家说:"这是一个很不简单的事情——从今天起,你们每个人每天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把手往前摆300下,然后再往后摆动300下。"学生们都哄然而笑,以为太简单了。过了一年,苏格拉底问:"你们中间谁坚持到现在?请举手!"全体学生只有一个人举起了手。这个人,就是后来成了大学问家的柏拉图。谁都知道,甩手甩不成学问家,但有了这种坚持精神,无论是把这种坚持精神用在什么方面,都会卓然成功。在这个故事中,当别的"聪明人"都选择放弃时,只剩下柏拉图选择了坚持。

设想一下,如果有10000人现在决定钻研中国古代史,那么10年后,能有多少人还在坚持钻研?20年、30年以后呢?如果谁能30年持之以恒的钻研,他能不取得巨大成就?事实上,这就是一个人的真实人生。他叫顾颉刚。

1924年,历史学家顾颉刚制定了一个《我的研究古史计划》。这是一个长达21年的规划,共分六个阶段。顾氏的这种精神,用"板凳要坐十年冷"来形容都远远不够了。与有些急于成功的人们相比,顾氏的人生计划可谓笨拙,不知道用巧劲。是不是顾氏天资愚钝,迫不得已才"勤能补拙"的?事实恰好相反。1920年,顾颉刚从北大哲学系毕业。1923年5月,顾颉刚在胡适主编的《读书杂志》第9期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震惊学术界,顾氏的学术地位至此可谓一鹤冲天。这一年,顾颉刚30岁。这时候,顾颉刚如果转而追求仕途上的成功,金钱上的成功,也并非没有可能。而且,在他的同时代人中,就不乏这样的人。顾颉刚一生的追求,只有学术。1948年,他被推选为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同年10月,该院召开首届院士大会,邀请他参加。对学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大的荣誉,也是许多人一辈子梦寐以求的事。但他却拒绝出席,理由是一一"所欲有大于此者。"说到顾颉刚的学术成就,不用罗列太多,只说一件事就够了。建国后,顾颉刚到上海工作。当有人对他的待遇颇有微词时,周恩来说:"中国能有几个顾颉刚?"

顾颉刚成功的背后是什么?是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

所谓意志的坚持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执行决定,以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的一种意志品质。上面的故事给坚持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具有坚持性的人,善于抵御不符合行动目的的主客观诱因的干扰,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容易而感兴趣的任务,而且也能以顽强的毅力和饱满的精力,投身于困难重重枯燥乏味的工作中。为了达到目的,他们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坚毅有恒,百折不回。古今中外成就大业有所作为的人,都表现出高度的坚持性。达尔文写《物种起源》历经28年,徐霞客33年风餐露宿,广游全国,才有《徐霞客游记》,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从构思到完稿用了40年,马克思也花了40年时间才写出科学巨著《资本论》……他们所取得的成就,都是长期的不懈努力的结果。数学家张广厚的切身体验是:"科学的成就是毅力加耐性。"近代微生物奠基人巴斯德则说:"告诉你使我到达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发生在今天的无臂少年刘涛的故事,也许最好帮助我们理解,意志的坚持性在成功之路上的重要意义。

刘涛,天津市二十中学的学生,1997年的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1987年,4岁的刘涛因触电失去了双臂。一只寄托着家人希望的小鸟,还没展翅学飞,便折断了翅膀。

那些日子,刘涛的爸爸妈妈总是彻夜难眠,他们经历了撕肝裂肺般的痛苦之后,慢慢地冷静下来:儿子才4岁啊,他还得活下去,坚强地活下去!他没了翅膀,我们要为他装上意志的双翅!

爸爸妈妈摸索着教育方法,帮儿子闯三关:先是练坐。双腿高抬,猛力着床,再用腹肌带动上身坐起来。重复无数次之后,刘涛的脚后跟摔得又红又肿。终于,他能够自如地坐起来了。再是练站。双腿盘于臀下,用全身的力气站起。又是无数次的练习,看着儿子终于站在自己的眼前,爸爸妈妈背转身去,擦干了又咸又甜的泪花。紧接着是练走。坚强的刘涛多少次摔得鼻青脸肿,父亲不搀,母亲不扶,小男子汉不哭,咬紧牙关,绝不向厄运低头!

刘涛为了生活上的自理,吃尽了苦。他练习用脚趾代替手指。短粗的脚趾不肯听话,拿什么都拿不起来,拿起来也会掉在地上。刘涛不气馁,爸爸妈妈也不迁就。健全的人三两下就能学会的事,刘涛却要练习上百遍。为了学会用脚吃饭,刘涛常常搞得全身大汗淋漓:小小的身躯窝成一个"0"形,才能将饭菜送进嘴里!更何况勺中或筷子夹住的饭菜会在送到嘴里的途中翻落在地上!每逢此时,爸爸妈妈只是用鼓励的眼神望着儿子,虽然,此时他们的额上早已渗出焦急的汗珠,但绝不伸手代劳。他们深谙一个纯朴的道理:儿子只有现在吃苦受罪,将来才能自立自强!

刘涛不怕吃苦受罪,长期的练习,学会了以脚代手,学会了生活基本自理。但他不满足,他还要争取在社会上自立,还要学知识,学文化,学各种技能。

古语讲:学海无涯苦作舟。刘涛的求学之路怎一个"苦"字了得!为了学习用脚写字,他付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艰难:两个脚趾磨出了茧子,才在一个个小方格里写出了简单的汉字;为了不给别人添麻烦,他半天半天地不喝水,不上厕所;为了缩小转学的课程差距,他常常起五更睡半夜,刻苦自学;为了上课记笔记,他每一堂课都要把脚放在特制的课桌上,身体和下肢弯成一个'V'字形,长年累月如此,该需要怎样的坚毅有恒!

刘涛并不在意这些,他总是为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主动要求上体育课,只要是不用手的项目,他都能参加训练并达标;他请老师在值日表上添上他的名字,用脚举着抹布擦玻璃,用头和肩膀夹着管帚扫地;他请缨参加计算机比赛,用嘴唇和下巴打字,速度竟赶上了同学们,感动得在场师生泪花闪闪;他还参加绣花比赛,为班集体争光添彩……

刘涛以自己十来年的成长历程告诉青少年朋友,面对困难和挫折时,遭遇不幸和厄运时,只要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就会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走出一条成功之路。

刘涛有近百本荣誉证书,他不仅在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中成绩斐然,多次在竞赛中获奖,而且还在儿童象棋大赛、劳动小能手竞赛中屡次获奖,他还是天津市学雷锋树美德优秀学生、津门童星,1997年又光荣地被命名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

刘涛的成功靠什么?靠的就是长期地坚持不懈地刻苦努力,就是意志的坚持性。

意志的坚持性,一般表现在一个人在实践活动中,坚持一个始终如一的阶段性目的或终其一生的人生目标。就是说,体现坚持性的意志行动,常常要持续相当长时间。那么,在这段时间内人是不是就不从事其它活动?不是的。体现意志的坚持性的行动过程中,一般也要有其它活动的插入。比如,写一部著作,完成一个课题或一项工程,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其间,人肯定还要干很多别的事。可干完别的事之后,人还要回到既定的行动中来,这依然显示着意志的坚持性。

于是就有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干完与目的不相干的事情后,又会回到指向目的的行动中来?这实际是一个人的意志为什么具有坚持性的问题。

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的答案是:意志的坚持性源于动机的潜伏性。

研究发现,没做完的事,过后记得牢些;做完的事,过后记得不牢。比如两组被试做作业,让一组做完,另一组中途停止。过相同时间后,检查其记忆,发现做完的这组被试记得少,役做完的那组被试记得多。为什么呢?心理学家的解释是:动机发生后,就能变成一种潜在的动力紧张状态,做完了事的被试,其动力紧张状态也就解除了,所以记得少;没做完事的被试,尽管他现在没做这件事而在做别的事,但他做原先那件事的动力紧张状态仍未解除。就是说,凡是在一定动机策动之下,就可以在我们头脑中引起一种动力紧张状态。虽然这种动力紧张状态不一定被我们意识到,但它却是客观存在着的。

上述实验继续进行下去。经过一段时间,将做完作业和没做完作业的两组被试都带到实验室去,不给他们布置新任务,而让他们借助实验室里的各种活动器械自由活动。这时,做完原先作业的被试,就选择自己愿意玩的活动,而没做完原先作业的被试,则又去继续做自己所没做完的作业,尽管他们对自己所做的那种作业已经没有多大兴趣。这又证明:动机除了策动现行活动外,还策动着一种活动趋向,而这种活动趋向,可以在我们自己不觉察或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延续很长时间。

由此我们看到,正是由于动机的潜伏性而导致意志行动的坚持性。

实验与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情形是一致的。比如,平时我们干一件事,如果没干完就去干别的事,那么等别的事干完后,我们又会返回来再干原来的那件事。这说明意志支配活动不只是由现时刺激到当前反应,而且还可以使反应延续很长时间,有时甚至又可以延续一辈子。如一个人就某事立了志,尽管有时他干别的事,但一有机会他就会回到这件事上来。这表明他在干别的事时,想干原来那件事的动力紧张状态仍旧潜伏存在着。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所说的坚持性,是指对正确的行动目的的坚持,至于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则可以根据行动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而改变。因此,坚持性是以对意志行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随时保持明确的认识为前提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坚持目的性的原则下,灵活地改变达到目的的手段。

以上,我们对意志的坚持性有了如上了解,那么,与此相反的不良的意志特征是什么呢?

一个是动摇性。动摇性是指遇到困难便怀疑预定目的,不加分析就放弃对预定目的的追求的意志特征。具有动摇性的人,不善于迫使自己去达到预定的目的,偶遇困难便望而却步,做事虎头蛇尾,半途而废。很明显,这是一种不良的意志品质。

有些青少年朋友所以表现出动摇性,做事情不能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是付出后没有看到收获。用心理咨询中不少求询者的话说,都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已经付出了很多,怎么还没有收获?

应该怎样看待这个耕耘与收获的问题?下面一位作家的故事对我们不无启迪。

小时候,他随父兄在椰风蕉雨中流汗挨饿,在田间地头艰辛地劳作。那时,他便有一个超凡的梦想:当作家——坐在家中写字别人给他寄钱。17岁那年,他真的发表了几篇作品。于是,他以为他可以像作家一样写作,然后收到源源不断的稿费。可是,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写的很多东西不是被委婉地拒绝,就是泥牛入海杳无音讯。这使他很沮丧,他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想放弃当作家的梦想。

有一天,他实在受不了这种失落,就走进了他的老师杨教授的办公室,把自己的苦闷与烦恼一下子都说了出来。杨教授没有出言安慰,也没有告诉他该怎么办,而是对他说:有一种毛竹,在它一生的最初5年里,你几乎观察不到它的生长,即使生存环境十分适宜也是如此。但是,只要5年一过,它就会像被施了魔法一样,开始以每天两英尺的速度迅速生长,并在6个星期内长到190英尺的高度。因此,它被人们视为"有魔法的毛竹"。稍稍一顿,他继续说:当然,世界上是没有魔法的,毛竹的快速生长所依赖的,是它那长达几英里的根系。其实,早先看上去默默无闻的它一直都在壮大自己的根系,它用5年的时间积蓄了能量,最终创造了自己的神话。

听完这个故事,他若有所思。回去后,他开始大量阅读,同时,静下心来学习理论技巧,更加深入地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后来,20岁时便推出第一本书《莲花开落》,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还每年出版五六本书并且本本畅销。他就是台湾作家林清玄。人们问起他的成功经验时,他总爱说:我靠的是"有魔法的毛竹"。

"有魔法的毛竹"启示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主要说的是收获与耕耘的关系,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果一定要从数量关系上分析,也许应该是这样的:一分耕耘,一分积累,零分收获;五分耕耘,五分积累,零分收获;九分耕耘,九分积累,还是零分收获;一旦当你付出十分耕耘,有了十分积累之后,你就会得到百分的收获!

其实,付出后的积累,也是一种收获,只是它是潜在的,不容易别人看到。如果片面地机械地理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那么,当你付出一分耕耘却没看到一分收获的时候,就容易选择失望甚至放弃,于是,坐失即将到手的丰硕收获。令人惋惜的是,往往是已经有了九分的积累,在即将拥有百分收获的时候,动摇了,放弃了。结果前功尽失,岂不可惜!

再一个是固执性。固执性是指对自己的行动缺乏正确估计,不作理智评价,一意孤行的意志特征。具有固执性的人,在行动中尽管有足够的根据表明他的行动是错误的,目的是无法实现的,也不能客观地认识形势,仍然自以为是,固执己见,固守原来那个未经深思熟虑而作出的决定,一成不变,顽固执拗。英国的乔臾对这种品质给予辛辣的嘲讽:"我认为一个小鼠的心眼儿最没有出息,只知道钻一个洞,这个洞钻不进去就一切都失败了。"

固执性有时候会给人以假象,被误认为是坚持性。其实,固执性与坚持性有本质区别:一是坚持性是坚持正确的决定,固执性是固执地执行错误的决定;二是坚持性是坚持正确的目的而灵活地改变手段,固执性是固执地采用已经失败的手段而不肯改变。总之,坚持性是顽强的表现,而固执性是顽固的表现。在生活中,我们一方面应对自己的意志品质有明晰的认识,弄清是坚持性品质,还是固执性品质;另一方面也应对他人的意志品质能做确切的评价,不要错把固执性当成坚持性。教师和家长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上,尤其要注意这一点,正确引导,培养孩子们的意志的坚持性,克服固执性。

总之,一个人的成功,常常就存在于"坚持到最后"的努力之中。求知需要坚持,健身需要坚持,养性需要坚持,事业成功更需要坚持。坚持就是恒心,坚持就是长久的忍耐。

爱迪生这样忠告:"如果你希望成功,当以恒心为良友。"

福楼拜这样召唤:"天才,无非是长久的忍耐,努力吧!"

意志品质与成功

我们在前面从四个方面,分析了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及与之相反的品质。其实,这些意志的基本品质,在一个人身上并非彼此孤立的。

首先,意志品质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比如从坚持性角度说,坚持性是在其它意志品质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如果没有自觉性,就不能明确地认识自己的行动目的,因而就无所坚持;如果没有果断性,就作不了决定,也就谈不上坚持;如果没有自制性,就不能使自己的行动的主要目的压倒其它动机,当然也无法坚持。从其它意志品质角度说,也是这样相互联系。所以,意志的基本品质是相互联系综合地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

其次,意志品质的发展是相互交错的。各方面的意志品质在一个人身上的发展,往往是不均衡不一致的。比如,这个人的某些意志品质如自觉性、果断性发展水平高些,而另一些意志品质如自制性、坚持性发展水平却低些;而另外一个人则可能正好相反。

正因为人的意志品质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又相互交错的,也就使人们的意志品质出现了种种差异,使人们的意志品质呈现出千差万别的个体风貌。虽然人的意志品质的个体风貌是千差万别的,但大致上不外两种倾向:一种是以积极的良好品质为基本倾向;一种是以消极的不良意志品质为基本倾向。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有的人意志坚强,有的人意志薄弱。

如果一个人的意志品质的表现在他身上具有了稳定性,那么,这种意志品质的个人特点,就构成了他的性格的意志特征。这样,人的意志品质就对其一生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有了决定意义。如果一个人以消极的不良意志品质为基本倾向,那么,他的人生多是失败;如果一个人以积极的良好的意志品质为基本倾向,那么,他的人生则多是成功。

事实正是如此,许多人之所以拥抱了成功的人生,正是由于他们具备了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不仅可以由本书中列举的古今中外成功者的实例得到证实,还可以从科学的调查研究证实。

国内外心理学家关于超常儿童的调查研究一致指出,超常儿童除了智力发展优异外,都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有远大的抱负,有强烈的好胜心,有明显的独立性,尤其是有高度的坚持性,能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旺盛的精力,坚持不懈地学习,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自强不息。

关于学生的意志品质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也有人做过个案调查研究。高中生A,男,入学成绩在班上名列第26.该生自我支配能力比较强,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并坚决执行。为了做好高考复习,规定自己每周只看一次电视,每月只看一次电影。每天早早起床,先念一小时外语,然后再洗漱,吃早饭。毕业时考上了大学。高中生B,男,和A在同一个班学习,入学成绩全班第4名。该生兴趣较广泛,喜欢踢足球,打扑克,打麻将,下棋。特别是打麻将,常与家人玩到深夜。有时也知道自己玩得太晚影响第二天学习,但仍管不住自己。高考临近,同学们都在紧张复习,可他看一会儿书就得玩一会儿。他说:"我看书时间一长心就烦,就看不下去了。"毕业时高考落榜。学生A成绩本不如B,他之所以能后来居上,是因为他具备了B所不具备的良好意志品质。

由于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个人做出成绩有很大作用,所以,心理学家们在鉴别天才儿童的标准中,意志品质占有重要位置。国外心理学家劳库克,在1957年曾设计了一个《天才儿童核记表》,建议教师用这个表来甄别天才儿童。在这个表中,他共列了20个指标,其中,第5个指标是:注意范围很广且能集中,能坚持解决问题和具有追求的兴趣;第7个指标是:具备独立而有效的能力;第11个指标是:在智力活动上表现出首创精神和独创性。这些指标都与意志品质有关。我国心理学家查子秀,在《超常儿童心理学》一书中,介绍了一份结合我国学龄阶段超常儿童表现特点,编制而成的《超常儿童心理特点核查表》,供教师和家长识别超常儿童时参考。表中共列15条特点,其中,第3条是:注意既广又比较集中,特别对感兴趣的事物能集中注意比较长的时间;第12条是: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有主见,有时能发现书本中的矛盾;第13条是:有理想,有抱负,并能根据自己的优势或兴趣确定自学或研究课题;第14条是:有自信心,能比较正确地分析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并进行自我调节;第15条是:比较倔强,能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直接反映意志品质的标准,竟占15个标准的三分之一。由这两份鉴别标准,也可看出意志品质对人获得成功的重要作用。

努力让自己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吧。因为,我们无不期盼成功,无不渴望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