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锻炼你的意志
32409200000006

第6章

优化你的意志品质

优化意志的自觉性

什么是人的意志品质?人的意志品质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人的意志品质,就是人在意志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鲜明的心理特征。我们平时说的"意志坚强"、"意志薄弱",固然是就意志品质而言的,但这种区分过于笼统,没有揭示出意志品质的丰富内涵。在心理学上一般认为,所谓"坚强"的即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等,而所谓"薄弱"的即不良的意志品质,就是与上面几种品质相反的一些品质了。

下面,我们就对意志品质逐一探讨,先从意志的自觉性开始意志品质的探讨。

什么是意志的自觉性?

我们先看一个发生在春秋时代的故事。

在春秋时代有位许穆夫人,是卫国国君的妹妹,后来嫁给许国国君许穆公。

公元前660年冬天,狄人攻打卫国,卫国大败。许穆夫人知道自己的祖国正在危急之时,她向许穆公请求出兵援助。许国君臣怕得罪狄人,不敢出兵。许穆夫人就和自己身边的当初随嫁到许国的姐妹商量,决定立即动身,奔赴国难。这个决定遭到许国君臣的非难和阻挠。有的说,你已经是许国的人了,回国抗敌,这不是要把战火引到许国来吗?有的搬出了"父母已亡则不得归宁者,义也"的所谓"先王礼制",企图阻拦夫人回国。但许穆夫人不顾重重阻拦,马上收拾行装,带了几个姐妹乘车向卫国奔驰而去。

夫人的行动吓坏了一些许国大臣,他们竟然驾车去追赶夫人。夫人严加斥责:"大夫们不辞辛苦地追赶来,我心中不免犹疑。但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对,也不能使我返回!"大臣们还要阻拦,她斩钉截铁他说:"比起你们的那些不高明的主张,难道我的考虑不谨慎,不长远?再说一遍,即使你们都说我不对,你们也不能阻止我奔赴国难!"那些大臣被责问得无话可说,只好悻悻地回去了。

经过几百里的长途跋涉,许穆夫人终于回到祖国。她向当时的国君卫文公建议向齐国求援。在齐国帮助下,卫国收复失地,转危为安,又慢慢壮大起来。

在这个故事中,许穆夫人奔赴国难的行动所突出表现的,就是意志的自觉性。所谓意志的自觉性,就是能深刻地认识行动目的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主动地支配自己行动使之符合目的的意志品质。

具有自觉性的人,不用别人暗示和督促就能独立地发现问题,按照自然界和社会发展规律提出自己行动的目的,并主动地使自己的行动服从目的。许穆夫人正是根据祖国遭难的客观现实,独立地确定了行动目的,并在行动中排除各种干扰和阻碍,使自己的行动始终如一地服从于自己的目的。她的行动既不是鲁莽行动,也没有盲目附和他人,很好地表现出自觉性和独立性的意志品质。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无数革命先烈,在极端困难和残酷的环境中,自觉投身革命,为人民利益而斗争,以至必要时毫不踌躇地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这都充分体现了意志的自觉性品质。

有自觉性的人,相信自己的目的是正确而重要的,行动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就能把自己的热情和力量都投入到行动中去,即使遇到阻碍,也决不气馁,决不动摇,总是千方百计地去克服困难,坚决执行决定,直到最后胜利。

有自觉性的人同时也具有独立自主性。这样的人既能倾听和接受他人的合理建议,又能坚持真理,信守原则,排除干扰,不盲从他人。

有自觉性的人又具有高度的纪律性。严格遵守纪律是自觉性的表现。自觉性不仅表现在为理想而勤奋工作和学习上,还表现在以社会道德准则来规范自己的生活上。这就需要自觉地遵守纪律,遵守学习纪律,工作纪律,公共场所纪律等等。

自觉性的高低,取决于预定目的的社会意义的大小,目的的社会意义越大,人的自觉性越高。在29届世界青年击剑锦标赛中,我国女青年击剑手栾菊杰在与前苏联选手比赛时负了重伤。这时她想的是"为了祖国的荣誉,只要把五星红旗升上去,就是死也值得"。正是这高尚的目的,鼓舞着她奋身搏击,终于实现了在国际剑坛上第一次升起了五星红旗的梦想。当时,法国记者发出报道:"栾菊杰博得了所有人的钦佩,不仅由于她的技术高超,而且也是由于她的非凡的勇气。"她的非凡勇气,也正是来自于为祖国赢得荣誉的自觉性!

很明显,自觉性是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与此相反的不良的意志品质是什么?

一个是受暗示性,或叫盲从性,是指一个人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响,而改变自己的决定的意志特征。具有受暗示性的人,往往表现为轻信他人的言辞,不管别人意见是否真正正确,不加批判地接受他人的影响,自己没有主见。

寓言故事《抬驴子走路的人》绝妙地嘲笑了这种人。故事的大意是:祖孙俩赶着驴子去赶集,碰到的第一个人说:"你们真傻,怎么不骑驴赶路?"爷爷就让孙子骑到驴背上。碰到的第二个人是一位先生,他说:"应该孝敬老人,小孩子应该把驴让给爷爷骑。"祖孙就换了个,爷爷骑到驴背上。碰到的第三个人是一位老太婆,她说:"你这么大人怎么让孩子走,自己却骑到驴背上?"爷爷就想让孙子再骑上去。可是,一个说该爷爷骑,一个说该孙子骑,如何是好?没有办法,祖孙俩一齐骑在了驴背上。可是又碰到了第四个人,这是一位老农,他说:"你还是庄稼人吗?两个人骑着驴,还不把驴累坏了?"这下可把老爷爷难坏了:爷爷骑驴有人说不对,孙子骑驴也有人说不对,祖孙都不骑有人说不对,祖孙俩都骑也有人说不对,这可怎么办?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了——抬着驴子吧。抬着驴子走进城里,大家见了更是摇头,真让这抬着驴子走路的人不知如何是好了!

寓言自然当不得真。但现实生活中,的确不乏这种毫无主见极端盲从,最后迷失了自我的人。

与自觉性相反的另一个不良的意志品质是独断性。独断性是指对于他人的意见或劝告,不论对不对,不管有无参考价值,一概加以拒绝;对于自己的决定总是认为百分之百正确,不顾客观条件的变化,一意孤行。

从表面来看,独断性似乎与受暗示性正好相反,容易被误认为是自觉性和独立性的表现,而被人给予肯定。其实,独断性与受暗示性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缺乏自觉性和独立性的表现。

优化意志的果断性

国外曾发生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巴尼·罗伯格是美国的一个伐木工人。一天早晨,巴尼像平时一样驾着吉普车去森林干活。由于下过一场暴雨,路上到处坑坑洼洼,他好不容易才把车开到路的尽头。他走下车,拿了斧子和电锯,朝着森林深处又走了大约两英里路。

巴尼打量了一下周围的树木,决定把一棵直径超过两英尺的松树锯倒。出人意料的是,松树倒下时,上端猛地撞在附近一棵大树上,一下子松树变成了一张弓,旋即又反弹回来,重重地压在巴尼的右腿上剧烈的疼痛使巴尼只觉得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知道,自己首先要做的是保持清醒。他想把腿抽出来,可是办不到。腿被压得死死的,一点也动弹不得,正在流血。巴尼很清楚,要是等到同伴们下工后发觉他不见了再来找他的话,那时他很可能会因流血过多而死去。因此,他只能靠自己了巴尼拿起手边的斧子,狠命朝树身砍去。可是,由于用力过猛,砍了三四下后,斧子柄就断了。巴尼觉得自己真的什么都完了。他喘了口气,朝四周望了望。还好,电锯就在不远处躺着。他用手里的断斧柄,一点一点地拨动着电锯,把它移到自己的手够得着的地方,然后拿起电锯开始锯树。刚锯了没几下,巴尼发现,由于倒下的松树呈45度角,巨大的压力随时会把锯条卡住。如果电锯出了故障,那么他只能束手待毙了。经过一番艰难的思考,巴尼终于认定,只有唯一一条路可以救自己了。他狠了狠心,拿起电锯,咬紧牙关,对准自己的右腿锯下去……

巴尼强忍着剧痛简单地包扎了断腿,一寸一寸地爬着,昏过去,醒过来……大约4个多小时后,巴尼终于爬到吉普车旁。他竭尽全力爬进汽车,并用左腿发动了汽车……

巴尼在非常时刻紧急自救战胜死亡,充分表现出意志的果断性。可以想象,如果他面对特殊情境,不能明辨是非利害,不失时机,当机立断,而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的话,很可能就不能生还。是果断的意志品质使他自己拯救了自己的生命。

所谓意志的果断性,是指善于迅速地明辨是非利害,坚决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意志品质。具有果断性的人,在特定情境之下能够审时度势,周密思考,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行动的目的,采取恰当的方法,清楚地预料行动的后果。正是以此为前提,当事态发展到最紧急的关头,才能不失时机,当机立断,及时行动,毫不动摇和不退缩,表现出一种大智大勇。

果断性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意志品质。有了果断性,我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才可以及时判明情况,抓住时机,作出决定,采取行动,取得成功。英国作家爱略特说得好:"世上没有一个伟大的业绩,是由事事都求稳操胜券的犹豫不决者创造的。"

意志的果断性有两个内在的基本特征。

一个基本特征是深思熟虑,大胆勇敢。一个具有果断性的人,平时处事就表现得比较明快而坚决,在紧张危急关头能迅速地掌握情况,分析事物的几种可能性,坚定及时而有力地作出决断。相反,没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深入思考,不能明辨是非利害,没有敢想敢干的大智大勇,是很难当机立断,作出可行有效的决策的。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就是一个智勇双全指挥果断的军事家。

在"空城计"中最好表现了诸葛亮的果断性。当时司马懿的50万大军蜂拥而来,兵临城下,而诸葛亮只有老弱残兵2500人,要打打不过,要守守不住,要逃逃不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诸葛亮决定洞开城门,自己登上城楼,凭栏而坐,怡然自得。司马懿看到如此一番情景,竟仓惶逃走。诸葛亮之所以如此果断地唱了一出空城计,正源于他对司马懿的心理特点及当时彼此军情的深思熟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大胆勇敢。

意志果断性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迅速果决,灵活机智。大凡具有果断性的人,都有雷厉风行做事迅速的特点,并能够机智灵活地根据情况变化抓住时机,甚至在紧急情况下敢于冒险,果决地行动。

日本探险家植村1978年曾孤身一人征服北极极点。当时,植村一路风险,越接近北极,险象越多。在离极点几十公里的一个地方,乱冰的尽头是一片开阔的水面,中间浮着一座直径约300米的冰岛,岛上很平。植村驱赶犬橇,上了冰岛,靠近北岸。此时,北岸正在快速移动,曾经几次冰岛几乎挨上了北岸,可是马上又被甩开了。正当他准备再观察一番时,"嘎吱"一声,前后都发出冰裂的声音,植村被孤立在冰岛上了。这时,又先后有几米高的冰山与冰岛相撞,冰岛在碰撞中不断地变小。这突如其来的灾难使植村不知该如何才好。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拿出了无线电设备,准备发报请求援助。就在他调整发报机时,身边又裂开一条大口。他马上意识到,打电报已无济于事了。因为即使救援飞机马上起飞,也要两个多小时后才能到达这里,那时怕早已晚了。他定了定神,眼光落到了刚上岛的地方,那里正好有一个大冰块被卡在冰岛与冰岛之间。"好!"植村灵机一动,迅速抓住时机,驱赶犬橇飞快地向冰块驶去,转眼间北极犬就把雪橇拉到了冰岸上。上岸到了安全地带,植村如释重负:"要不是快,我就该葬身海底了。"

植村冰岛脱险,最好地体现了迅速果决机动灵活的意志特征。

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种机智灵活的意志品质。

一家电视台招聘记者,名额只有3个,而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的多达15人。

小樊第二个被叫了进去。回答了几个简单的问题后,主考官突然问道:"你说你有一定的写作功底,也发表了一些文章,可是你在'自我评价'栏中居然有两项出现了语法错误,现在既没有多余的表格,也不能涂改,你看怎么办?"小樊心里一紧,填表时自己再三推敲,又反复斟酌,怎么会有差错?但时间不等人,必须当机立断,她略加思索,便回答说:"为了弥补失误,我请求附一张'更正说明',说明在那两处出现了语法错误,实属粗心大意,特此更正,并向各位致歉。不过……"她顿了顿说,"在发出这份'更正说明'之前,我想知道错在哪里,因为如果不知哪里有错而错误地发出'更正说明',可能会导致错上加错。"这时,考官们笑了。事后小樊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道"无中生有"的考题,旨在考验你的应对能力。

接着,主考官又提了一个问题:"为了解这次招聘的公开、公正、公平性,电视台请你作一次随访,你认为采访哪种人才最能让公众信服?"这个问题真有点冷僻,但也在情理之中。小樊一边重复着主考官的问题,一边在脑海里迅速地搜索,比较,定格,关键是个"最"字。她心里渐渐有了底。"我想我会去采访落聘人员,因为只要有一个落聘者称赞这次招聘活动,心悦诚服,就具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你想想,被录取者说这次招聘很成功,领导部门也说招聘没有'暗箱操作',但这还不能让公众信服,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一般群众对招聘并不知情,采访他们未必有代表性和说服力。只有采访落聘者,让他们说出切身体会,才最有社会价值。"

小樊自认为回答得"一言中的",言简意赅,但所有考官均不露声色,不置可否,她心中未免有些忐忑不安。这时,主考官又紧接着问道:"如果你落选了,那么,你会怨恨谁呢?""我不会怨恨你们,因为我相信你们的公平、公正;我不会怨恨被录取者,这说明他们比我强;我也不会怨恨我自己,因为我已尽心尽力。但是……"小樊停了一下,微笑着说,"如果一定要问怨恨谁的话,我只怨恨名额大少了。"这时,所有的考官都笑了起来,主考官笑着说:"不是名额大少,而是应聘者大多,是我们的庙大小。"几天后,小樊接到了录用通知。原来,那天主考的就是电视台台长。

小樊的成功靠什么?靠的正是她沉着和机智的意志品质。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果断性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意志品质。那么,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的意志品质有哪些呢?

其一是优柔寡断。优柔寡断是指在需要做出决定的情况下,还是犹豫不决,不能作出决定,或作出决定后又后悔。

优柔寡断的人,表现为面对动机冲突不能作出选择,而陷入无休止的动机冲突之中。他们不善于解决矛盾的思想和情感,在不同动机之间,在不同目的之间,在不同方法之间,不知所措,迟疑不决,患得患失,顾虑重重,结果是错过时机,或是做了决定又不能坚决执行。所谓"前怕狼,后怕虎",就是指这种人。优柔寡断的人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自寻不少烦恼。比如,有人想买一辆自行车,到市场上一看花色品种那么多,商店跑了一家又一家,品种看了一样又一样,就是拿不定主意,结果车没有买成不说,回家后还会一直心绪不定。

其二是冒失草率。冒失草率是指对任何事物不假思索,单凭一时冲动,草率决定,冒失行事而不考虑后果。

具有冒失草率品质的人,遇事懒于思考,敷衍了事,为摆脱困境而轻举妄动,常常以妄动开始,以后悔告终。《水浒传》中的李逵的意志特征中,就表现出鲜明的冒失草率。由于他的不动脑筋,轻举妄动,给梁山事业和他个人带来过不少的损失。

有时候,冒失草率从表面来看会给人以假象,使人误以为是果断性。因为果断性表现为及时地迅速作出决定,而冒失草率也表现为很快地作出决定,表面上二者似乎没有区别。但实质上,二者是全然不同的:果断性的人及时迅速地作出决定,是以深思熟虑和勇气为前提的,作出决定后就毫不动摇;冒失草率的人表面看来作出决定很快,却是未加思考凭一时冲动轻率作出的决定,作出决定后还会后悔。因此,我们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到冒失草率与优柔寡断一样,都是与果断性相反的不良品质。

优化意志的自制性

为了便于更深入地理解意志的自制性的内涵,我们先切入一组抗美援朝时期的特等英雄邱少云,在潜伏阵地烈火烧身的镜头一一清晨,浓雾严严地笼罩着山岭峡谷。远远望去,391高地像云海中的一只破船,时隐时现。高地上愚蠢的敌人做梦也设想到,就在他们眼皮底下那随风摆动的草丛里,昨晚己潜伏下几百名志愿军战士,他们更想不到,覆灭的命运就将降临到他们的头上了……

邱少云带着爆破组,就潜伏在离敌人60米远的小土坎旁边。他闪动着乌黑的眼睛,透过草丛紧紧盯住敌人……

突然、一颗罪恶的燃烧弹在邱少云身边爆炸了。霎时间,飞溅的燃烧油溅到了他的身上,身上的伪装立刻燃起了烈火……

他知道,他身后就是一条流水的小沟,如果滚进去,火马上就会熄灭,或者,他赶快踢开身上的伪装物就地一滚,火也会扑灭。但是,他没有这样做。也根本不能这样做。因为这样一来,个人也许会暂时免除火烧,但这样立刻会被敌人发现,将会给几百名战友的安全和整人战斗的胜利带来不可想象的后果,也将对整个抗美援朝斗争有着直接的影响。邱少云在实践着自己的决心和誓言:"潜伏成功,就是胜利,就是子弹打在身上,也不动一动。"此时此刻,为了整体利益,为了世界和平,为了美好的明天,他静静地卧在那里,任凭大火烧身,他不惊慌,不焦急,不流泪,不呼救……

可是,邱少云身上的火越烧越烈……

同志们发现了这个情景,望着那吞噬邱少云肉体的火焰,心立刻紧缩起来:怎么办呀?怎么办?同志们多么想冲上去扑灭他身上的火,把战友救出来啊!但是,这个非常时刻又分明警告大家,不能啊,不能!大家强忍住眼看战友处于危急之中而不能救援的痛苦,谁也没有动一动……

三班长眼睁睁望着战友烈火烧身,难受得万箭钻心,泪水止不住地流……

李川虎望着无情的火吞噬着战友,早就泪流满面了,他右手抓进泥土,使劲咬住嘴唇,一直咬出血……

同志们以最大的毅力,克制着感情的冲击……

邱少云完全被火吞没了,豆大的汗珠从额上滴下来。突然,他两手一阵痉挛,脸无力地侧倒在地上,他昏迷过去了……

但只一刹那间,他又慢慢抬起头来,再一次看到身旁的战友……

几分钟过去了,火还在燃烧。从昏迷中醒来的邱少云,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难以忍受的痛苦,把身子紧紧地贴在地上,双手深深地扎进泥土里,像一尊巨大坚硬的岩石横卧在烈火之中,一动不动……

英雄的事迹是这么让心潮难平!当我们的思绪从英雄的故事中走出来时,我们已经切身感悟到什么叫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就是在意志行动中能够驾驭自我,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感情,控制自己的言语和行为的一种品质。这种十分重要的意志品质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迫使自己执行已经采取的具有充分根据和重要意义的决定;一方面是坚决地制止与目的相背的行动。

人的意志的机能基本上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激发和维持人的情感和行动;一个是抑制人的情感和行动。当然,这两方面的机能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抑制一个行动是为激发另一个行动,激发一个行动必然要抑制另一个行动。

自制性集中地反映着意志的抑制机能。具有自制性的人,善于克制自己,能够抑制与行动目的不相容的动机,能够克服一切阻碍决定执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障碍,具有高度的忍耐克己的能力。这是人生成功必备的心理品质。

提出情商概念的戈尔曼,举过这么一个例子:研究者请来一些幼儿园的小孩,把他们单独带进房间之前告诉他们:"这里每人有一份糖果,你们可以马上吃。但等我们出去办完事回来后才吃的孩子,可以得到双份的糖果。"研究者走后,有些小孩等一会儿就拿走糖果吃了,有些小孩则一直克制着冲动,等待研究者回来得到两份糖果。实验一直追踪到这些孩子长大。结果发现,两种反应的孩子的成长差别很大。当时没有克制的小孩,长大后多让人觉得难于与人交往,顽固而优柔寡断,易因挫折而丧志,认为自己是坏孩子或无用,遇到压力容易退缩或惊慌失措,容易怀疑别人,嫉妒别人,易怒,常与人争斗。当时克制了自己的小孩,长大后大多社会适应良好,自信,能面对挫折,能承受压力,能积极迎接挑战,面对困难也不轻言放弃,人际关系良好。这些孩子在中学毕业时被评估为优异的很多,而且考试成绩普遍优秀。戈尔曼认为,克制力是自制力的根源,是最基本的心理能力。影响着人的整个发展水平,进而影响了人生的成功。

自制性取决于对自己的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的认识。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越大,对自己行动目的的社会意义认识越深,自制性就越高。有高度自制性的人,为了崇高的目的,不仅能够忍受各种痛苦和灾难,而且在必要时还能牺牲生命,视死如归。

我们无需再加例说,因为前述英雄的事迹对意志的自制性做了最好的注解。为了崇高的目的,邱少云忍受了肉体的巨大痛苦,他的战友们忍受了情感上的巨大痛苦,这充分显示了革命战士的高度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并非只表现在非常时刻,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报告文学《两个青年人的故事》中曾这样描写数学家杨乐、张广厚:"……他们没有过星期天,没有过节假日。'香山的红叶红了',让它红吧,我们要演算题。'中山公园菊展漂亮极了',让它漂亮吧,我们要学习。'十三陵发现了地下宫殿',真不错,可是得占半天时间,割爱吧。'给你一张国际足球比赛的入场券',真是难得的机会,怎么办?牺牲了吧,还是看我们在纸头上的国际比赛吧!"杨乐和张广厚为了勇攀数学高峰,克制了种种欲望的诱惑,也表现出了极强的自制性。这告诉我们,要在学业和事业上有所成就,就要不为各种诱惑所动,就需要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的自制性,还经常地表现为人能控制自己的情感。特别是在剧烈的情感发生时,具有自制性的人能够以大局为重,理智地克制自己的情感冲动,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不做情感的奴隶。古今中外的有志之士,都非常注意加强自我修养,增强自制性,控制自己的情绪。林则徐曾把"制怒"横匾挂在书屋警示自己,富兰克林的修养计划也有"自我控制"一条,他们这样做都是为了加强自我修养,增强意志的自制性。

与自制性相反的不良意志品质,一个是冲动性,一个是畏缩性。爱冲动的人,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和言行,遇到某种刺激不冷静,易发怒,意气用事,不能自律,处理问题盲目冒失,不计后果,往往把事情弄得更糟。畏缩的人,往往在危难面前惊慌失措,产生厌倦、懒惰、困惑和畏惧,在困难面前当逃兵。

交流至此,也许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巴尔扎克的名言:"天才就是忍耐。"

是的,自制性实在是一种美德,是成才者必备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