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73

第73章 超声发生器与换能器

观看马戏团的动物表演,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小狗算算术”了。在一个大黑板上,驯兽员写上一个算式,不管是加减还是乘除,只要答案不超过10,小狗都能用叫声给出正确的答案,令观众感叹不已。不知内情的人,以为小狗真的会算算术,其实大谬不然。这里面有个小小的秘密。

原来,狗有两只特殊灵敏的耳朵。它除了可以听见“可听声”外,还能听见3.8万赫的超声。据此,驯兽员利用暗藏的小型超声发生器,只要发出某一超声信号,经过训练的小狗,就能按照信号发出一定数目的叫声来。由于观众无法听见这种超声信号,所以就感到十分惊奇了。

超声发生器是人工产生超声的装置。最早的超声发生器是由英国人伽尔顿在1883年发明的。因它工作原理类似体育裁判使用的哨笛,所以叫“伽尔顿哨”。吹哨笛时,快速的气流冲击哨笛内腔的尖形边缘,便会发出声音来。哨笛的内腔越小,发出的声音频率越高。如果哨笛的内腔小到一定程度,发出的声音就会成为超声。伽尔顿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伽尔顿哨用来产生超声的气流可以靠嘴去吹,也可以用空气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空气。伽尔顿哨的功率很低,最早用来驯狗,现在多用在洗涤机之类的小型机械上,做清洁物体上污点之用。

为了获得较大功率的超声,20世纪以来,人们又在极力寻找产生超声的新的途径。在这时候,人们想起了扬声器。无论收音机、扩音机还是录音机,工作时它的扬声器都有声音传出来,这声音是由电子放大器放大的电流转化来的。如果把普通的扬声器在结构上做一些改变,不是可以让它产生出超声来吗?实践的结果表明,这条路是可行的。不过,利用扬声器作超声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率只有3万~5万赫,频率再增加,它的工作效率就会显著降低,因此实用价值不大。

但是,用扬声器来产生超声,给了人们一个启示:可以把电流转化为超声。问题是要获得频率高、功率大的超声,必须要找到合适的电声转换器件,也就是“换能器”才行。经过广大科技人员多年不断地研究,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两种应用广泛的“换能器”:电致伸缩换能器和磁致伸缩换能器。

电致伸缩换能器,是利用所谓的“逆压电效应”的原理制成的。很早人们发现,石英一类的晶体薄片,如果在它的两面施加作用力,它就会发生变形,同时两面产生不同的电荷:施加压力,晶片伸长而变薄,上面产生正电荷,下面产生负电荷。施加拉力,晶片缩短、变厚,上面产生负电荷,下面产生正电荷。这种现象就叫压电效应。如果反过来,通过电源在晶片上下两面加上不同的电荷,它就会变厚或变薄,这就是逆压电效应,或叫电致伸缩现象。根据电致伸缩现象,把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交流电,加在石英晶片上,晶片就会忽而变厚忽而变薄地振动起来。只要交流电的频率高于2万赫,晶片就能产生超声出来。利用电致伸缩换能器,可以产生几百万赫高功率的超声。

1842年,英国科学家焦耳发现,把镍棒或铁棒放在磁场里,它的长度会发生变化,这就是磁致伸缩现象。根据磁致伸缩现象制成的“磁致伸缩换能器”,外形和结构跟普通的变压器差不多。不过它的“铁芯”是由铁镍合金薄片组成的,外面绕以线圈。当线圈中通上高频率的交流电时,交流电产生的交变磁场便会使“铁芯”一伸一缩地振动起来,从而产生出超声来。

有趣的是,利用电致伸缩和磁致伸缩现象,人们还制成了“超声接收器”。不过它的工作原理恰好同超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相反,它是把接收到的超声信号,通过晶片或镍棒的振动产生出高频电流。这种高频电流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可以用仪器显示出来。根据仪器的显示,很容易知道接收到的超声的频率和强度,并且还能判断出超声传来的方位和距离。

超声波洁牙术

超声波洁牙术就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震荡作用,去除牙齿上的牙结石、烟渍和茶斑,可以防止牙龈出血或者牙齿松动的情况,帮助治疗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而且对牙面的损害非常小。

超声波洗牙禁用于置有心脏起搏器,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艾滋病的患者。

洗牙后一般不影响进食,但由于牙齿结构的原因即牙颈部的牙骨质很薄,有些人洗牙后会出现敏感症状。这种过敏的疼痛是激发性的,持续时间短,刺激去除后疼痛即消失,一般不需采取特殊处理,多在2周到1个月可以逐渐消失。洗牙后主要做的就是自我的口腔卫生维护,如采用正确的方法刷牙,使用牙线、牙间刷等,以控制菌斑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