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物理知识知道点:走进声音世界
32405600000039

第39章 水的传声本领高

1927年秋天,年仅24岁的瑞士物理学家科拉顿和25岁的法国数学家斯特姆,在瑞士日内瓦湖上进行了一次有趣的实验:测量水中的声速。他们在湖中相距13847米远的地方,停泊了两只木船,一只船下吊着一口大钟,另一只船下安置一个听音器。当前一只船敲响水中大钟的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发出闪亮的火光,另一只船测定从看见火光到听到钟声所需的时间,这样便可算出水中的声速。

经过反复实验,第二只船从看见火光到听到钟声平均需要9.5秒钟。由于火光传播得极快,它从第一只船传到第二只船所用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声音在水中通过两船间的距离所用的时间就是9.5秒钟,由此算出水中的声速是每秒钟1457米。

这个结果是令人吃惊的,它表明声音不仅可以在水中传播,而且传播十分快,它差不多要比声音在空气中快4倍。难怪人们在公园的湖边观鱼时,若远处有人向湖边走来,观鱼的人们还没有听见来人的脚步声,鱼儿却早就闻声跑远了。

科学家进一步实验还发现,声音在水中不仅比空气中传得快,而且传得远。一个人在寂静的广场上大声呼喊,最多也只能传播几百米远,再远就听不见了。即使一枚炸弹在空气中爆炸,它的爆炸声最远也不会超过几千米。可是一口半吨重的大钟在水中响着的时候,在35千米远处还能听到钟声。

科学家测量过,在0℃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32米/秒,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米/秒。为什么声音在水中比在空气中跑得快呢?

原来,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性质有密切的关系。声音传播过程中,介质分子依次在自己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某个分子偏离平衡位置时,周围其他分子就要把它拉回到平衡位置上来,也就是说,介质分子具有一种反抗偏离平衡位置的本领。空气和水都是声音传播的介质,不同的介质分子,反抗本领不同。反抗本领大的介质,传递振动的本领也大,传递声音的速度就快。水分子的反抗本领比空气分子的大,所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大。铁原子的反抗本领比水分子还要大,所以,声音在钢铁中传播速度更大,达到5050米/秒。

水的良好的传声本领,很早就获得了广泛地应用。在古代,我国福建沿海渔民出海捕鱼时,常常把一根2寸粗、5尺长的竹筒插入水中,然后把耳朵贴在竹筒的上端。用这种方法可以探听到鱼群的动向。在现代船只上,都装有特殊的听音器。它们利用水的传声本领,探听远处船只或水下潜水艇的动静,或者在大雾天用来听取灯塔的钟在海水里发出的声音信号。

水上芭蕾

绿水碧波的游泳池中,一群身着泳装的姑娘,犹如出水芙蓉,风姿绰约。当扩音机的喇叭中传出悠扬的音乐时,她们便和着乐曲的节拍,翩翩起舞,令人神迷。特别是当姑娘们潜入深水中后,她们依然按照乐曲的旋律,做着各种健美的动作,更让人拍手叫绝。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

原来,人们在游泳池中安置了一种特殊的声波发生器——水下扬声器。这种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同水面上的广播喇叭并没有什么两样,不同的只是,人们为它设计了特殊的结构和外形,使它在水中能够承受水浸和水压。当扩音机播放语言或音乐时,水下扬声器和水面上的喇叭一样,不停地向外传送着声波。不过,在水面上游泳健儿是通过耳朵中的鼓膜来接收这种声波的,而到了水下,由于水与人体头部全面接触,声波是通过水经头骨传给听觉器官而被听到的,这时即使将耳朵捂住,声音的大小也丝毫不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