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324000000003

第3章 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变量

要记得抖落肩上的尘土

不要害怕做错什么,即使错了,也不必懊恼,人生本来就是对对错错,这次错了,下次别犯同样的错就好。不要在流眼泪的时候做任何决定,情绪负面的时候话越少越好。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对自己说这是正常的,而不要说“我怎么这么倒霉”,因为比你倒霉的人多的是。积极、阳光的心态能助你走出逆境!

因为地球是圆的,所以乌云不可能永远都遮蔽同一个地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句俗语很准确地道出了世间万物不完美的本质。因为不完美,所以会犯错误,而犯错、试错、纠错的过程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即使真的做错了什么,也没有必要捶胸顿足。就算是圣者,也做不到万无一失。人生本来就在磕磕绊绊的对错中度过,所以也不必刻意地抵触错误。错误的存在恰恰可以提醒我们,生命道路上哪些是陷阱哪些是蜜糖,怎样的人生取舍与定位是可取的,免得下一次再被同样的石头所绊倒。

人之所以犯错,是因为认识不够,准备不够充分,而不是因为足够“倒霉”。如果“倒霉”这个理论真的成立的话,那么你肯定不是最“倒霉”的那个人,因为还有很多人比你更“倒霉”。

我们所犯下的错误不是“命中注定”的,更不是上天安排的,每个人都在一个又一个错误中成长。面对犯下的错误时,最重要的是及时改正,尽快走出负面的情绪,而不是在懊恼和自责中停滞不前。

清醒的智慧

一个人或事会令你不舒服,一定是有原因的,有些原因要过很久你才有可能知道,而有些原因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使你不舒服,它会影响你的心情,影响到你的判断,也影响到你的生活。输什么也不能输了心情,既然不舒服,就放了吧,给别人一个重新认识你的机会,有什么不好呢?

人生五味俱全,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品尝。

有些人有些事,或令人沮丧,或令人难堪,然而等一切过去,回头再看的时候,只不过是人生激流中一朵微不足道的小浪花。这些是非对错并没有当初所想的那么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些人或事让你有了不舒服的感觉。

不舒服的感觉虽然不是常态,但也应该尽快将其消除,否则内在的不顺畅将对我们的身体机能的良好运行产生影响。负面的情绪会蚕食人的理智,让人做出不正确或者不恰当的判断。世上没有任何美好会在抱怨中产生。远离并消除负面情绪,是一切良好开端的基础。

不如意的人与事,大多是没有意义的过眼云烟,它能左右我们一时,但不能左右我们一世,虽然早晚都要消散离去,但若能尽早将之从内心里取出来扔掉,或许可以免受很多枉苦。尽早出离,功德便越丰厚。不让外界无谓的纷扰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不让那些无谓的人或事左右自己的情绪,便不会因愤而生乱。当我们不再执着一件事物或一种习惯,它就失去了指挥摆布我们的能力,我们也就获得了自由。

人心如水,静则澄澈

即使再清澈的水,如果在一个杯子里不停地摇晃,它都不会清澈;即使再浑浊的水,如果静静地放着,也自然会变得清澈。我们的心也是如此,如果你没有给它时间去沉淀,而总是摇晃不停,那它就会处在一种浑浊的状态。--静下心来!

心静,

便无杂念,

心静,

则大自在。

每当看到众生的心难以平静,就想起上师如意宝在去往净土之前留给我的话:“不要扰乱他人的心,也不要动摇自己的决心。”

人心如水,不论水如何清澈透亮,若是不停地摇晃,也会渐渐浑浊;而再浑浊的水,只要经历了长时间的静止后,杂质会逐渐沉淀下来,再次恢复清澈。世俗之人,看着前方人如潮涌,总是漫无目的地跟着飞奔;看着远方的群山巍峨,总以为攀上去便是幸福。有的人奋进一生,其目的就是希望拥有更大的成功,拥有更多的财富,能站在更高的山峰上看风景。可是,这是唯一的幸福标准吗?拥有了这一切便能真的幸福吗?

是时候让心灵静下来了,是时候沉淀一下自我了。让自己闲下来,给心一个安静的瞬间,仔细留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方知什么是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只有静下心来,人和心才能一起沉下去。生命中除了向前跑,还有急流勇退的闲适和很多种其他的快乐值得我们去珍重。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当遇到一件事,已无法解决,甚至是已经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心情时,我们通常喜欢一味地在原地踏步、绕圈、抱怨,让自己陷在痛苦的深渊中。此时,何不停下脚步,想一想是否有转换的空间,或许换种方法,换条路走,事情便会简单点。生命中常常会有挫折,但那不是尽头,只是在提醒我们:该转弯了!

挫折就像一张巨大的网把心困在其中,越是努力向前冲,就越被勒得遍体鳞伤。抓住挫折不放手,就只能拥有痛苦,只有放开手,才能有机会选择别的。心若死执,那么人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佛陀在楞严会上对大众说法时,曾经举起自己的手来问阿难:“阿难!你看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难道:“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为正,如何为倒。”佛陀说:“手臂就是手臂,哪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间之人一定要执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这是执迷不悟的看法。”

世间没什么事情会注定成为挫折,换一个角度去看,坏事未尝不是好事。佛云:“吃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说的正是如此。秋叶飘落是无法阻止的,零落成泥碾作尘是悲,但化作春泥护花则是感动。没有暴风骤雨,哪里会有雨后长虹?一条路行不通,但它绝对不是生活中必须要撞破的南墙,换一个方向走下去,一切也许都将迎刃而解;换个角度再尝试一次,或许可以开辟出一条崭新的路径。

去留无心,随意最好

有时,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仿佛一切都是为了生活,为了最简单地活下去。可是,在无意中,我们像花一样散发香味,感染了别人,那是我们无法预知的,也是无须刻意追寻的,那香味或许会永远留在别人心里,或许什么也没留下。因此,我们不必为某些事或大喜或大悲。随意是最好的,那才是生命的本真!

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每个人都步履匆匆,但如果生活只是单调而又重复地奔忙,那也就没有意义了。

很多东西无须刻意去追寻,反而是在无意当中,会留下很多闪光点,会留下最甜美的芬芳。无心插柳柳成荫,很多随性而为的事,达到的效果往往是最好的。就像很多没有目的地的旅行一样,往往能够收获到更大的快乐,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致。这是上天带给我们的意外惊喜,是在预想之外的收获。

生活的芬芳或许会长久地留在心中,或许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消散,最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可我们无须为此遗憾,因为这根本就是期望之外的礼物,得到固然欣喜,没得到也在情理之中。随意而为才是最好的,简单明了,不会有太多的纠葛和牵绊。停下脚步欣赏路旁的无名野花,在感受到一份闲适之后再次起程,不为生活而去,不为生活而留,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烦恼,没什么大不了

我们生活在尘世中,什么人都可能遇上,什么事都可能碰上,会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但只要我们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就不必执着于他人的评判。当有人对你施不敬的言语,请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烦恼,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你的心。心如果乱了,一切就都乱了。

生活是一个由无数个体组成的群体世界,每个人总会和别人产生交集,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哪怕是全心全意替人着想,也有人不但不领情,还恶言相加,就更不用提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而导致的诸多批评和指责。

如果因为别人一个有意无意的批评或不敬,让我们的心情变坏,而我们又将这种坏心情带到工作和生活中,那么无形中我们就充当了坏心情的传染源,伤害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像在湖面上投入了无数个小石子,以每一个人为中心,向周围扩散,最终导致整个湖面波澜不断。生活在荆棘丛中的人都是戒备心十足的刺猬,稍稍一动,彼此都被刺得遍体鳞伤。

用平静的心态,去包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批判和指责,那时候才会发现,尽管还是生活在同样的环境之中,每天面对的也是同样的人与事,但是所有的一切却因为感知不同而有了另一番模样。也许有的事情、有的人还是不尽如人意,但如果懂得包容,我们自己的心情会轻松很多。其实,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欣赏他人,才能成就自己

事物本身没有快乐与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乐还是痛苦,关键是看我们抱着怎样的心态、用怎样的眼光去看待。如果我们对周遭的事物感到不舒服,那也许只是我们的感受造成的。学会用欣赏的眼光、欣赏的心态去欣赏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就会因为这份欣赏与被欣赏而更加和谐、灿烂!

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

世间赏心悦目的人和事,常人大多都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但对那些让人不舒服的人和事,该如何去看待呢?是去批判吗?你有没有想过这些恰恰更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吗?

小孩子经常因他人考试成绩比自己好而暗生妒忌,觉得是那些人抢了本属于自己的风光,很少真正去想,正是因为这些比自己优秀的人存在,才让自己有了前行的方向与努力的动力。能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比自己优秀的对手,并不会让我们变得不如人,相反会因此而发现他人身上许多自己所没有的优点。

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还要用心。失去欣赏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经变得衰老。一个人的胸怀是否宽阔,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看他是否能欣赏他人,又是如何欣赏的。如果视别人如冤家,看他人一无是处,最终自己也将难有大的作为。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场表演,也是种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喝彩。

欣赏可以让人看待事物的眼光更加高远。不要把每天的时间安排得紧紧的,留下一点空间,想一想如何做自己的主人,这才是重要的事。我们有机会来到这个多彩多姿的世界,不妨学做一个旅行家,不只要跋山涉水,更要懂得铭记。

痛苦需要清理

我们每天经历的开心或不开心的事都会在心里安家,心里的事多了,就会杂乱无序,然后心也会随之而烦乱。那些痛苦的情绪和不愉快的记忆充斥在心中,如果不及时清理,便会令人纠结迷茫。所以我们要时常整理,这样才能告别烦乱。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丢掉那些无谓的痛苦,这样,才会有更多空间让快乐进驻。

谁都会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只有及时放下无谓的痛苦,心才不会生病。

痛苦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不一样,一个穷苦人一天三顿能有饭吃就感到幸福了,而一个富翁会为待客时餐桌上的酒不够高档而感到懊恼和痛苦烦躁。人们在希求幸福降临的同时,往往造的是苦痛的因。痛苦源于内心过多的欲望。人有欲望是正常的,但应该是有限度。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贪欲。贪欲生起时,使人远离真正的自利心和利他心,远离诸圣贤所享受的真常之乐,使人对自心和所贪着的对象愚痴不明,直至自害。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放下贪欲,才会知足常乐。小孩子一生下来,手总是攥得紧紧的,而当一个人走完一生,却总是要撒手而去。人活着的目的,并不是要得到多少,而是要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提升自己的人格修养,用人性的光辉照亮生命中那些阴暗的角落。一味地向外求取,只会使自己丧失信心,人格堕落。

“万法皆空,唯有因果不空。”布施是放下贪欲最好的办法,不计回报,心无所求地去帮助别人,只有善的能量能让我们体会到作为一个人的真正快乐。

生活就像是一个瓶子,只有把里面的痛苦减少到最小,开心的空间才会越大。

能断才能得到

握在手里的,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拥有的;我们所拥有的,也不一定就是我们真正铭刻在心的!其实人生很多时候需要自觉放弃,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段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选择……也许会因放弃而伤感,但伤感并不妨碍我们重新开始!安然一份放弃,固守一份洒脱!

人们总想把握住能够看得到的所有机会,将所有希望得到的都握在手里,所以拼命去争夺。一些人总是强调:这是我的,那也是我的,这些那些都是我的……一旦“我的”东西被侵犯,就会很痛苦,或是很愤怒。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若想拥有,首先要学会放弃。上天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他关闭了你的一扇门,必然为你打开一扇窗。

我们拥有的或者极力试图拥有的,并不一定就是内心中最希望得到的,也不见得就是我们最想要的。人生中,很多时候需要我们自觉地放弃一些东西。放手,虽会带来伤感,但这份伤感仅仅是放手之后的一种感受,并不意味着不能重新开始。

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眼前的幸福,对于那些不属于自己的,我们只需要放开手,便能得到快乐。固守固然值得钦佩,但放手何尝不是一种洒脱?安然放弃那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也就不会被牵绊住。心无挂碍地生活,才是生命中该有的最好追求。

一切天长地久,其实不过是萍水相逢。你什么时候能断,什么时候才能得到。

不要抱着得到的目的做事

我们常常会努力地做一些事情,只为了某些人的夸奖或者开心,但如果做了以后看不到我们所期望的态度,委屈、抱怨的情绪马上会显现出来,最后原本好的发愿反而弄得大家不欢而散。所以,要么就做了不去期望回报,要么就干脆不做或者少做一点。抱怨不仅会毁掉别人的好心情,更会毁掉自己的好心情。

世间的一切,

原本就不是我们的。

我们来的时候两手空空,

日后无论得到多或少,

都是意外的惊喜。

有四个孩子,把捡到的钱包交给老师后受到了表扬。为了继续得到表扬,第二天,这四个孩子纷纷旷课去街上找钱包。孩子这样做是因为天真,可在很多事情上,大人也在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全力以赴去做某些事的时候,其实并不是为了最初的美好愿望,而是希望事成后获得领导或者其他什么人的夸赞。这和专门捡钱包的小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早已经违背了我们的初心。

事情做得好,得到赞赏,是一件可喜的事。如果抱着得到额外回报的心思做事,通常都会大失所望,还不如当初就不去做,因为事后的抱怨会极大地伤害我们自己。优秀的人,都是不抱怨的人,他们总是会把消极的想法从自己内心中扫除殆尽,让内心充满阳光、充满希望。为什么很多人过不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抱怨使他与成功相背离。任何众生都有资格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但前提是不要替自己找借口,需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四处发泄内心的不满。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与其喋喋不休地去抱怨,不如静下来寻找解脱。流年似水,正是那些刻骨铭心的痛让我们懂得了珍惜生活、珍惜身边的人。生活中,被朋友戏谑或遭人误解时,过多的言辞申辩往往徒劳,此时,莫不如留下一抹微笑,给人更多遐想的空间。痛而不言是智慧,笑而不语是豁达。

别让情绪操控了你

往往我们控制不好情绪,一是修行不够,二是接触实际让我们产生了负面情绪。当我们的情绪受到影响时,适当的远离负面的环境,让自己平息下来,冥想一些快乐的人与事;或者来一次远行,让心胸开阔起来,再回头看之前的是是非非,一切也就释然了。很多矛盾的起因都是一些小事,不懂得退就会越搅越大!

人活得好不好在于心态,有没有好好活在于情绪。虽然人类不是为了情绪而活着,却始终活在情绪当中。人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尤其是那些不好的情绪,究其根本,主要是因为修行的境界还不够高。

情绪就像是一个不定性的孩子,虽然时时处在变化之中,但它仍然是可以掌控并管理的。管理情绪不是要去除或压制情绪,而是在觉察到情绪后,去调整它。情绪虽然有正面、负面之分,但真正的关键不在于情绪本身,而在于情绪的表达方式。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场合中表达适当的情绪,才是情绪管理的最佳选择。

很多事或许我们无法改变,却可以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与方法。受到负面情绪侵蚀的时候,停下手边的事情,闭上眼睛冥想那些让我们快乐的东西;或者是做一点运动,听一些舒缓的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得以放松;或者干脆做一次远足之行,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没有看过的风景;哪怕只是心平气和地喝一杯水,有时候也能让不好的情绪得以改观。

修行就是修心

没有过不去的事情,只有过不去的心情,很多事情之所以过不去,是因为心里放不下。门槛是什么?过去了是门,没过去就成了槛。可许多人就是过不去心里的槛。其实只要把心情变一下,世界就完全不一样了。修行就是修心,怎么修都是修的这颗心!

万物由心。

心存,则万物存;

心灭,则万物灭。

万法由心而起,万事由心而灭。不要对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耿耿于怀,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过去,让我们感觉过不去的仅仅是过不去的心情本身。我们或许留恋一些人,或许无法忘怀一些事,但内心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只是心中所想、心中所念,归根到底都是因为心里还没有放下,无法越过横亘在心头的这道门槛。

对于阳光,如果我们想到的是炙烤和燥热,阳光将会成为不好的、需要躲避的东西;如果我们想到的是温暖,就会享受它。同一个东西,心情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只要把心情转换一下,这个世界也就变得很容易接受。

很多人都问我修行是在修什么,真正的修行,不是寄希望于修行得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也不是要按照我们的意愿改变一切,而是为了我们的内在更加完美。修行就是修心。心,人人都有,但并非人人都识,它永远跟随你我,但很多人却常常忽视它。心是世间法,它的安乐与否决定着你人生幸福的额度。

心窄了,一切都会远

要学会调整情绪,凡事尽量往好的方面想。很多人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事情时,就会有很多抱怨,很烦躁,结果因为把握不好情绪,往往将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变得更难。当我们遇到棘手的事情时,一定要先控制好情绪,让自己能够冷静思考。并且你越往好的方面想,心就越宽;越往坏的方面想,心就越窄!

岁月本长,忙者自促;

天地本宽,卑者自隘。

恼人的雨水总是会让很多东西霉变,但若没有了雨水,就不会有茂盛的牧草,反而会酿成更大的灾难。一切都是相对而言的,缺点可能成为优点,害处也有可能转化为好处,事物本身的缺陷恰恰就是某种特色。

就像人们的情绪,一方面它是人生的调味品,但同时也是毒品,既能治病也能致病,主要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态度和方法。生气,被人们称之为坏情绪,但你知道吗,生气也有它的另一面,它使大脑的左侧被激活,而这部分常常是负责积极情绪的。对心理健康的人来说,应该是乐观多于悲观,积极多于消极,即使遭遇无常,也总是能调节自己,以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情绪总是由一定的刺激所引起的,当引起情绪的刺激消失之后,人的反应也应该逐渐平复。这个时候,就更加需要在认真的观察和冷静的思考中,以豁达的心态和广阔的心胸去应对,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遇到大事难事时,不要被事物表面的复杂所困扰,多往好的方面想,很多事情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糟糕,很多障碍甚至会成为我们的助力。就如同月亮的亏盈一样,凡事都有利有弊,看到事物圆满和有利的正面,你才会乐观起来。

心窄了,一切都会远。

有些错误,一生最多只能犯一次

我们常常会冲动地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是否想过,我们的每个思想、每句话语与每个行为都已带上各自的印记--无法逃脱。若我们制造了某些不太好的事,便永远无法收回,因为它已经进入未来,并将制造一连串的作用与反应。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慎重考虑,以免将来后悔。谨言,慎行!

藏区的冬天非常寒冷,藏民尤其是在大雪之后,牧区和农场的工作都会停止下来,这时有些藏民则会开始他们的另外一份工作--向导。藏区的向导不像旅游景点的导游,这是一个收入较高但风险更高的工作,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和探险家都需要向导。一个经验最丰富也最有名气的老向导曾经对我说过:一个合格的向导,必备的品质绝对不是勇敢,而是谨慎!这个行业非常特殊,一生最多只能犯一次错误。对于不熟悉地理状况的探险家和登山者而言,向导就是他们的眼睛,哪怕向导出现一次最细微的错误,也有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或者是因为冲动,或者是因为心情不好,世人往往会“不假思索”地说出一些话、做出一些事,而这很可能就是一连串连锁反应的源头。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很多时候,我们也需要像谨小慎微的向导那样为人处世。着急的心,叫嗔心,是恶法,是不善。以冲动的心态去办事,多半效果不好,甚至可能办错事,将来必定后悔。人心焦躁时,双目所视、双耳所闻的人与物,都会让我们产生错误的判断。要谨记:有些错误,一生最多只能犯一次。做事要三思而行,说话切莫逞心头一时之快。

不要让内心变成野马

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需要一方净土。面对外面世界的浮躁与喧嚣,我们的内心时常会疲惫、会厌倦。所以,时常要给自己创造一个静的空间,思自己所思,想自己所想;或者燃一炷香,调匀呼吸,打坐禅定,将身心放空,给内心以清明。也唯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是我们和自己贴得最近的时候。

在这个繁华而纷扰的世界里,每个人其实都需要静下心来,听一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用一双虔诚的手,缝补自己偶尔会有漏洞的生活。

万物生于静而归于静,不仅身体需要静下来,心灵也需要找到一方宁静的净土。静,不是无所作为,也不是懈怠懒惰,而是创造,不为外物所动。思自己之所思,想自己之所想,是为了真正的定下来修养心性反省自身,这是对疲惫的身心做一次常规保养。对一个禅修者而言,世间最冒险也是最不能让人心安的事情,便是冒着失去心灵永久安宁的危险去享受尘世的幸福。

放下忧虑打坐冥思,进入禅定之境界,内心空明无我无物。排除一切曾经牵着我们的鼻子让我们走上歧途的欲望,专心致志地将智慧和灵光调动起来,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在冥想中筹划未来,积蓄前行的动力;在宁静中贴近自我,倾听最真实的心声,才能以博大的心胸稀释忧伤,驱散心中的困惑。

能让内心保持宁静的人,才是最有力量的。当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努力奔跑的时候,记得要缓慢行走。

成熟的心智是磨炼出来的

心智是需要经过磨炼的。要想让自己充满智慧,就必须去体验生活,这样悟出的道理才是真理,也更容易为自己所接受。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总是把希望寄托到外界的事物上,不好好去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展示自己,最终却一事无成。耕好自己的心田,用自己的智慧去耕耘人生,去启发别人,从中收获生活的回馈!

人,如果无法在逆流中坚定方向,就只能被淹没。

人生的路有千万条,每个人都选择了不同的路,但是结局只有一个,所不同的是每个人走向这个结局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不同是由人心造成的。顽铁只有被炉火反复熔炼,反复捶打,才能化为精钢。人的心智也只有被反复磨炼过,才可展现出人性的坚韧和刚强。也许不是每个人都会变得伟大,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用智慧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以学习的心态去体验生活,我们会发现原来生活在赋予我们苦难和艰险的时候,也带来了喜乐和强大。人生中的意外,并非不可跨越的天堑,只要我们比困难更强大,便可以冲破藩篱。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的。在艰难和失意中感悟本心,发现强大的自我,这才是生活的智慧。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会有希望。

佛法不能代替我们去面对实实在在的困难,它只能赋予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如果期望别人或者别的事物可以改变自己的窘迫境地,却没有在困境中总结经验奋发图强,看不清楚自己,不自救,到最后谁也帮不了你。

贪心的人终将一贫如洗

我们从出生就开始被欲望所驾驭,要做到无欲无念、超凡脱俗是很难的。我们可以有欲念,可以去满足自己,但是不能贪。不管是面对什么样的欲望,只要过了界,就是累己累心。很多时候,我们总想知道山那边是什么,克制不住欲望拼命爬,其实那边并没有什么,一旦爬上去了,才发现原来还是这边比较好。

欲望本身并没有善恶的属性,在正常情况下,那些基本的欲望反而可以促使我们步步向前,这就是佛常说的正欲。不是不能有欲望,而是不能过于贪婪,不能执于欲望。一旦心中的欲望超越了界限,就变成了贪婪。欲望就如同海水,喝得越多就越口渴,越口渴就想喝更多,于是形成了无解的死循环。

贪婪是第一大心障,无节制的贪欲让人的内心过度膨胀,让人生超载。有太多的人就是因为欲壑难填而被置于危险的境地,这方面的例子很多了。正欲过了界,就成了贪婪的逆欲,甚至可能招致灾祸,不但自己无法承受,往往还会累及他人。

贪欲并非与生俱来,它多是受后天环境的影响而逐渐累积而成。把心态放平,克制住拼命朝上攀爬的想法,不要太在意那些功利的外在,心平气和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次起伏,才会真正做到祥和超然。

贪心是最大的贫穷,贪婪者终将一贫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