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握好说不的分寸与说是的尺度
32392300000005

第5章 对上司说“是”的奥妙——接受而不屈于盛气

1、服从领导,话说到位

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上司就易于接受你,喜欢你。否则,不分场合、不知深浅、说“是”不懂尺度,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一定得到领导的喜欢。以下几点是与领导说“是”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1)不可锋芒毕露

君子藏器于身,相时而动。你的聪明才智不要在上司面前故意显示出来,上司会因此而认为你自大狂妄,恃才傲慢,盛气凌人,从而在心理上觉得难以相处,彼此间缺乏一种默契。与上司交谈,须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寻找自然、活泼的话题,令他充分地发表意见,你适当地作些补充,提一些问题。这样,他便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你的能力和价值。

二是不要用上司不懂的技术性较强的术语与之交谈。这样,他会觉得你是故意难为他;也可能觉得你的才干对他的职务将构成威胁,产生戒备,而有意压制你;还可能把你看成只会玩弄专业术语的书呆子,不信任你的实际能力。

(2)多赞扬,欣赏上司

赞扬不等于奉承,欣赏不等于谄媚。赞扬与欣赏上司的某个特点,意味着肯定这个特点。只要是长处,对集体有利,你可以坦率地表达你的赞美之情。领导也是人,也需要从别人的评价中了解自己的价值。受到称赞时,他的自尊心会得到满足并对称赞者产生好感,如果得知下属在背后称赞自己,还会加倍喜欢称赞者。下属喜欢上司,上司自然也喜欢下属,这是交际吸引中相悦作用的结果。

(3)提建议要讲究策略

提建议时,多注意从正面有理有据地阐述你的见解。要懂得尊重他人意见,尊重领导意见,这样,他才会承认你的才干。提建议的方式要因人而异。对领导个人的工作提建议时,尽可能谨慎一些,必须仔细研究上司的特点,研究他喜欢用什么方式接受下属的意见。大大咧咧的领导可用玩笑建议法,严肃的领导可用书面建议法,自尊心强的领导可用个别建议法,喜赞扬的领导可用寓建议于褒奖之中法等。

(4)不要当面顶撞领导

批评领导时,必须照顾其面子,不要令人下不了台。当面顶撞是最愚蠢的。进谏的方式很多。如动情法,寓规劝于褒奖之中,比喻法等等。

2、对上司的旨意说“是”,并出色完成

面对上司的旨意,要顺从地接受,迅速地行动,遇到问题和困难还要及时地反馈信息,既要忠实地执行,又要出色地完成,这也是对领导说“是”最好的尺度,只有这样,你的工作才能得到上司的认可。为了做到这一点,你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忠实执行

上级的任何指示或命令,原则上都应当忠实执行。如有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不要在下达命令时多嘴多舌地插话,先诚挚地回答一声“是”,事后再问清楚。即使工作很麻烦,也不要显得不耐烦的样子,要顺从地接受下来以换取上级对你不断提高的信任度。接到上司布置任务的命令,应该做到:听到招呼,立即停下手中工作,出声回答并准备记录本,走到上司面前,边听指示,边概要归纳记录要点;上司在布置任务时不要插话;上司布置完后,再对不清楚的疑点进行提问,这时,要切实做到全部理解指示的内容;向上司确认完成工作的时间要求;同时接受多个指示时,必须明确完成任务的轻重缓急;完成上述过程后,重复指示内容,进行最后确认。

(2)迅速行动

准确领会上级旨意,并付诸行动。准确无误地掌握任务的目的及作用,实施步骤及行动计划。出现问题时要随机应变加以解决。把握上司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制订的工作计划要确保能得到上司的基本认可。

(3)及时汇报

工作完成后,要及时汇报完成情况。工作最后完成之前,为了汇报工作时讲清要点,必须先作好准备,汇报的内容要事先整理、记录好;汇报的内容如果比较复杂,就要写成正式报告材料;汇报应首先叙述结论,然后再介绍经过及补充说明;不掺杂自己的主观判断或推测,只说事实;工作进展缓慢或遇阻时,要在中途汇报,听取上司新的指示。你必须丢开对上司的偏见,事事替他着想,把他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也许你的上司命运比你好,但处世能力却远不及你,表现出不可一世的样子,只懂得一味批评下属的工作做得不好,一旦问题真正出现之际,他却推卸责任,谁也无法从他那里得到明确的指示。无奈的是在现实生活里,每个职员都要服从他的命令。你感到很气愤,不过,请你不要忘记: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公司里与其明争暗斗,甚至两败俱伤,不如努力与每一个人合作愉快。孔子不是告诫人们“小不忍,则乱大谋”吗?你应该学会与公司里的每一个人做朋友,在改变不了别人的时候改变你自己。

尽管上司没有要求你把过去的工作纪录拿给他看,你也应该把它们整理妥当,主动呈交给上司过目,让他明白你的工作能力。对他忠心耿耿,上司自然会不再盲目挑剔你的工作方法,对你增加好感。

我们在工作中最应做的是支持、爱戴你的上司。自己常常站在他的立场想一想,你会发现对方有许多不得已的苦衷,无论遇到任何工作上的困难,对上司不过分依赖,避免与他发生任何正面的冲突。尊敬你的上司,你会发觉对方慢慢开始接纳你的意见。

3、尊重上司意见,替领导着想

尊重上司意见,对领导的意见说“是”,不采取直接的否定,这是对领导最大的尊重。处处替领导着想,领导最终会为你的忠诚所感动。切不可流露出对上司意见不屑一顾的神色,一定要把谈论工作同个人的能力或尊严区别开来,时刻留意,不能把工作的看法误当作对人的看法;也不能让对方误解,认为自己对领导本人有看法。只要上级感到,你仍然是维护他的权威,你的意见是针对工作而非是借工作之名行人身攻击,他们多半会冷静下来,仔细考虑你的想法。

领导始终是权威,拥有最终决策权,而你只不过是一种建议或参谋。因此,在说明自己的想法时,要以一种能让上司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语气要温和,言辞要中肯,重要的是有分析、有根据,条理清晰、能够说服别人,不要选用那些过于肯定的词语或方式,而是要用建议的语气委婉地加以表达。比如说,“是否可采用这样的方式?”,“我觉得应该向您反映一些情况……”,“我想这样是不是会更好些?也许这些看法会对您的计划有所补充”。

对领导说明看法,下属应根据领导的性格、情绪、环境等相机而动,选择一个最能使他接受别人意见的机会。

在公开场合不如私下里提建议;

事已确定不如事情尚处酝酿中提建议;

领导正发脾气不如等他心平气和时提建议;

领导心绪低落时不如领导较得意时提建议。

三国时,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才华初露,杀得曹军大败。曹将夏侯惇对曹操说:“刘备如此猖狂,真是心腹之患,不可不先下手为强,除掉它。”而曹操也认为,刘备、孙权乃自己统一天下之大障碍,所以决定扫平江南,发兵讨伐。

曹操有一大夫孔融,以刘备是汉室宗亲、孙权虎踞龙盘为名,称曹操是“兴无义之师,恐怕失天下之望。”惹得曹操大怒。孔融退了,仰天长叹:“以最不仁义去讨伐最仁义者,怎么能不败呢!”结果被人听去,报告了曹操,曹操大怒之下诛杀了他全家。

据说,早就有人对孔融说过:“你这个人过于刚直,这将是你自取祸患的根源。”孔融不可谓才不高,可是出言不逊,惹来杀身之祸,教训惨重。因此,下属在与上级说话时,切勿激动,而是要时刻提醒自己,即使自己是对的,也要注意态度、方式方法和时机问题,不要冲撞对方,引起上级怒火中烧,使他对你怨恨在心。

4、与上司所说所想保持一致

领会领导意图,读懂领导,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说话水平。我们经常听到领导说某某人“悟性好”,也经常听到领导抱怨某某人“死脑瓜子”。由此可知,对领导说“是”的一个的重要方面是领悟领导意图,在很多方面能跟领导所说所想达到一致。

有一次,曾国藩召集众将开会,分析当时的军事形势说:“诸位都知道,洪秀全是从长江上游东下而占据江宁的,故江宁上游乃其气运之所在。现在湖北、江西均为我收复,仅存皖省,若皖省克服……”。

此时,曾国藩手下的爱将李续宾,早已明了曾国藩的意图。顺势道:“大帅的意思,是想要我们进兵安徽?”

“对!”曾国藩赞赏地看了李续宾一眼,“续宾说得很对,看来你平日对此早有打算。为将者,踏营攻寨计算路程尚在其次,重要的是要胸有全局,规划宏远,这才是大将之才。续宾在这点上,比诸位要略胜一筹。”瞧,李续宾一句话就赢得了这么多的信任和夸赞,实在是高明之举。

善于领会其意图,读懂领导心理需要长期练习。只有平时紧紧跟着领导关心的敏感点进行思考,才会具有在把握领导意图和工作思路方面超过其他人的可能性。

读懂领导是必须的,但作为年轻人,工作资历浅,搞好人际关系也同样重要。若要赢得领导赏识,同事赞扬,不能光靠嘴上说,需要年轻人对于微小的事情也要勤勤恳恳地去做,不能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愿做。小事更容易体现勤快,更容易表现自己。

在一个单位中,手脚勤快的下属更容易得到领导的青睐。事无大小,争着干、抢着做,只有这样,领导才会更赏识你和器重你。作风懒散,办事拖拖拉拉,领导交办的任务催办多次也不能完成,都是对自己的前途不利的。

一个很会表现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单位里的领导和同事大多是中年人,他就几乎每天早晨都是提前半小时到单位,打水、拖地板,搞得井井有条;把开水提来,给领导和同事先沏一杯茶,等其他人来了,一切早已准备得妥妥当当。不光是领导,其他同事都一致夸赞他干的不错。

在公共场合也要表现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领导平时十分喜欢某个下属,但众人不服气,因此只有把别人比下去,才会让人心服口服。

争气的下属要及时体会领导的这种心理,注意在大众场合显示自己的过人之处,不辜负领导的信赖和赏识。李续宾作为曾国藩的心腹、爱将,就善于表现自己,既给曾国藩争了光,又平息了其他将领心中的嫉妒,保证了自己被赏识和重用。

因此,时刻与上司的所说所想保持一致,就意味着在间接地对自己的上司说“是”,这样的下属有哪个上司会不喜欢呢?

5、对领导的批评,没必要顶撞

受到上司批评时,最需要表现出诚恳的态度,从批评中确实受到了教育,得到启发,改进了工作方法。最令上司恼火的,就是你的眼里没有领导,太瞧不起他,他的话被你当成了“耳边风”。如果你对批评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这种效果比当面顶撞更糟。

接受批评能体现对上司的尊重,能了解上司。错误的批评也有其可接受的出发点,你处理得好,反而会变成有利因素。如果你不服气,发牢骚,那么领导认为你“批评不起”、“批评不得”时,也就产生了相伴随的印象——认为你“用不起”、“提拔不得”。你这种做法产生的负面效应,足以使你和领导之间的感情距离拉大,甚至关系恶化。

在公开场合受到不公正的批评、错误的指责,心理上是难以接受的,思想上也会造成波动。妥善的方法是,你可以一方面私下耐心做些解释;另一方面,用行动证明自己。如果是当面顶撞,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既然是公开场合,你觉得下不了台,反过来也会使领导下不了台。其实你能大度地接受批评,他也会琢磨,这次批评到底是对还是错?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歉疚之情,或感激之情。

靠公开场合耍威风显示自己权威,换取别人顺从,这样不聪明的领导是不多的。假如,你真遇到这种领导,更需要大度能容,只要有两次这种情况发生,丢面子的就是他本人,而不再是你了。

当领导批评你时,并不是要和你探讨什么,所以此刻决不宜发生争执,你应很有礼貌地说“是”,表示接受领导的批评,无论你对和错,都不必当面顶撞。反复纠缠、争辩,非得弄个一清二楚才罢休,这是没有必要的。确有冤情,确有误解,即使领导没有为你“平反昭雪”,也完全没必要纠缠不休。可找一两次机会表白一下,点到为止。

正确对待领导的批评,首先要明白上司为什么要批评你。可以这样认为:领导批评或训斥部下,有时是发现了问题,必须纠正;有时是出于一种调整关系的需要,告诉被批评者不要太自以为是,或把事情看得太简单;有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信和尊严,与部下有意保持一定的距离;有时是“杀一儆百”、“杀鸡给猴看”。不该受批评的人受批评,其实还有一层“代人受过”的意思……明白了上司是为什么批评,你便会把握情况,应对自如。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虽然挨批评在情感上、自尊心上受一定影响,但你还是不要情绪低落,而是要用一种反思维的态度对待自己,过于追求弄清是非曲直,只会使人们感到你经不起任何的考验,心胸狭窄。

6、对领导权威说“是”,学会亲近他

在职业生涯中,我们经常目睹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是腼腆的,清高的,害羞的。如果不是向领导交报告,他们决不会到领导办公室去坐上一坐,谈上五分钟;召开部门会议时他们总是坐在离领导最远的地方,既不提建设性的意见也不提批评意见,即便领导点名让他发言,他也仅是仓皇结束与领导的四目交接,讷讷附和别人;甚至,在单位安排年假旅游时,领导一再声明要与大家尽情游乐,彼此放下职位等无形约束,他们仍显得拘谨或者清高,不想与领导分享同一只木排或橡皮艇。他们总是与“群众”在一起,言谈之中,他们似乎还非常鄙薄那种亲近领导、亲近权威的行为。然而,很不幸,这些人在领导的印象中总是“朦朦胧胧说不出好坏”的基层职员,总是缺少表达自己看法,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总是显得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在议论中,他们会抱怨领导没有识人的眼力。其实,在管理层服务数十年的人都知道,任何人的观察范围都是有限的,领导面对的是一个静默而强有力的集体,发挥出这个整体的优势才是他昼夜要考虑的;至于识不识人,首先在于这个有才华的人自己是否甘于坐到权威面前去,展示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也就是说,你要给领导一个机会认识你,然后才谈得上合理地派遣你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你要成功,在面对权威时,自己首先要放下那副“有才华的老百姓”的架子。

在亲近权威的历程中,有些似是而非的成见首先要得到纠正:

(1)如果我要出现在领导面前,一定要以一个争辩者的形象出现,这样才不失尊严。这是错误的。

因为任何明智的领导人都欢迎不同意见,但都反对把时间无谓地花在争辩上。“不要争辩”被写入了许多权威的行为准则中,搞企业、用人,都不需要争辩中的对立情绪。所以,如果你有机会面对面地提出不同的意见,需记住不要以“拍案而起”的方式,而要在幽默而尖锐的氛围中一针见血地提出来,要懂得在这其中维护权威或领导同样敏感的自尊心,要诙谐而策略地提出反对意见,让领导在笑声中接受。

(2)如果我要在领导面前站得住脚,一定要用工作成绩来说话,而不采用所谓“私人关怀”的策略。显然这也是错误的。

因为,作为明智的领导,当然欢迎坐到他面前来的员工都是竞争中的强者,但他同样不希望他们递上公文夹就走。高处不胜寒,一名领导人要承受的压力和孤独是无法言喻的,这背后也许含着诸多动人的“私人故事”,例如他被迫不能“忠孝两全”,例如他最终成了每月只有一次机会探望儿女的“成功人士”,例如他最终为事业上的倾注而付出了代价——他的健康状况堪忧。即使身为老板他也找不到能分担苦恼的人,因为,他已被人们的想象熔铸成精神上的“钢铁战士”。所以,领导也需要关怀。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很多人,是先在私人压力上安抚了处在强者位置上的领导,然后,他们意外地获得了成功的机遇。

领导也急需来自下属兼朋友的“私人关怀”,你不要吝啬对你的领导献出“关怀”。

(3)如果在领导面前出现不拘小节的错误,将是最大的失误。当然,这也是不对的。

从本质上讲,谁都不期望有才华的人不露破绽。领导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才华之外谨小慎微,滴水不漏,领导也许会怀疑你对他而言是潜在的威胁。这种亲近之举可能反而对没野心、一心干事业的人没好处,所以不如在领导面前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借机展示“本色的你”,而在领导面前取得信赖。

(4)接受来自领导的非公务意义的邀请会惹闲话。

是的,这种情形当然会引发一些议论,甚至,在你被点名去陪患有肩周炎的领导打几局兵乓球时,整个单位已盛传你将要被提拔的消息了。但你是否要因此打退堂鼓,推掉这一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机敏、活力、自信风采的机会呢?事实上,你可以在这一非公务意义的邀请中展现自己的说服力。

不要忘了领导不一定会在正式场合中观察人,在正式场合中,人人都正襟危坐,面目模糊。而在与领导单独接触的私人氛围中,他们各自的目的性和为人作派,就呈现出来,比如阿谀之人在这种场合会很紧张,琢磨怎样的对阵结局是领导最喜欢的;心地磊落之人却可以放开手脚来打兵乓,这一切,相信都逃不过识人者的眼光。

(5)如果你与领导的关系密切,你就会失去群众基础。

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你与领导关系密切,你被委以重任之后,一些原先的“朋友”会疏远你。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他们会散布对你不利的言论,比如说,说你是上层的“关系户”。但是,最终每个人是凭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说服人的,如果你受到提升,而且胜任那个职位,流言就会云开雾散。

我们不能操纵别人的议论,但我们可以生长自己的智慧之果。面对事实,任何非议都站不住脚。所以,你要成功,先不要畏于人言。只要你不是谄媚之徒,真相最终会还你清白。

关键是先抓住成功之梯的第一级:让权威肯定你,认识你。

7、与不如意的上司交往说“是”的尺度

上司对下属命运的影响不可估量,有的人在仕途上青云直上,春风得意,主要得力于英明上司的不断提拔;也有的人怀才不遇,事业渺茫,可能也与他所遇到的平庸或偏见的领导有关。所以,人人都希望遇到一个好领导,可是命运有时并不这样垂爱每一个人,你的领导也许对你来说很不如意,那么你应该怎样把握与他相处时说“是”的分寸呢?

(1)适应平庸型的上司

努力发现他的特点和长处,比如遇事好商量,不为难别人等,并鼓励上司发挥优势,让他产生你并没有因他平庸而瞧不起他的感觉,对你产生好感,这样,你按自己的想法大胆地“表现”一下自己的能力,他也不会妨碍你,甚至鼓励你超过他。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不妨在知识与才能方面“自我修炼”,“蛰伏”一段时间,为以后在更加如意的上司面前施展才华作准备。

(2)适应优柔寡断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凡事怕出乱子,胆小,缺乏当机立断的勇气,以致失去许多好机会。但这种人的优点是求稳,做事不莽撞。如果你向他提建议,必须仔细推敲你的方案,具有实践的可能性,让他感觉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才易于接受。另外,你向他提的建议最好与集体的整体要求相一致。如果大家都赞成,便会促使他下决心。

(3)适应专横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确有一些真才实学、知识面比较广,但有的却不学无术,着重权势。他会经常用命令的口吻同部下讲话、提要求,希望所有的人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不允许你有异议,不允许你有反抗行为,以不容置否的言谈显示自己的地位。这种上司有个特点:越是他反感的人,越没商量的余地;只有他信任、喜欢的人,才有一些商量的余地,容许对方提一些反对意见。因此,如果你想反抗他的话,最好的办法是依靠集体的力量来纠正、抗拒他的不合理的行为,而千万不要“单刀赴会”。

(4)适应挑剔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也分二类:一类是水平较高,总是用自己的能力和水平要求水平能力不同的下属,所以总是不满意。再一类是水平不高而嫉妒心较强者,总担心能力强的下属会超过自己,以为不挑出点毛病,就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水平高。那么,你的对策是:多汇报,不仅汇报困难,更重要的是介绍如何困难;多请教,多吸取他的意见,如果你的工作中有他的指导成份,他就不会轻易否定;按上司的要求开展工作,以免费力不讨好,走弯路、白辛苦;让他了解你的工作进程,即使有某些欠缺,他也不致于否定你的整体水平。

(5)适应自私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爱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甚至不惜利用手中的权利与下属争名夺利,对待这种上司的总原则是:在一些小名小利、无关原则的问题上,不妨让他趁心如愿,甚至投其所好;千万不能成为他谋取私利的帮凶,不然,一旦出事时,你必然成替罪羊;在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么沉默,要么掌握足够的证据,奋起一击。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成为这种上司的亲信或心腹;不要对这种上司有所求。

(6)适应虚伪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深懂人情世故,精于社交术,常常虚于奉承。当面赞扬你,很热情,轻易许诺于你,鼓励下属按他的要求去做,但内心冷漠无情,根本就不重视下属。

如果你要求他真诚相待,可采取的对策是:表示自己是一个重感情、讲义气的人,一副“士为知已者死”的气概;委婉地点出你早已识破了他的虚伪诡计,比如他对你并未兑现的承诺,但仍以诚相待,让他再也难以以虚伪的面孔在你面前出现。

(7)适应猜疑型的上司

这种上司的心理自我防卫倾向较浓。对下属的言谈举止格外敏感,好猜测,极其重视自己的威信。那么,不断地提醒自己,千万不要在心理上轻视他,避免在言谈举止中可能不自觉地流露出鄙视、瞧不起、指责、埋怨等态度倾向;注意他的心理活动,观察其言行,把握说话做事的分寸,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意识到你在才干、学识、经验、阅历等方面始终敬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