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忘记,第一次微服私访,是在崇祯元年(1628)为了考察京城民情及守城情况。那时,他刚即位不久,踌躇满志。而这一次,却是为了活命。只得换上这普通百姓的便装,混在宦官中间,出东华门,到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士兵坚持天亮后验明再放行。太监们试图夺门,却被守门军人放炮轰走。朱由检无奈,只好派人去负责守城的戚国公朱纯臣家,朱纯臣的家人说朱纯臣赴宴未归。不得已,又赶到安定门,门闸沉重,怎么也打不开。他求生的路被彻底堵住,只好返回皇宫。
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尧以宣武门投降,大顺军将领刘宗敏的军队浩浩荡荡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后开门迎降。
北京内城落入农民起义军之手。朱由检得知后,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人。
于是,他与宦官王承恩登上煤山寿皇亭。这里是他检阅内操的地方,而今却成了他要去面见列祖列宗之所。
此时此刻,他只想早点死,早点离开这绝望的尘寰。
他脱下黄袍,在衣襟上愤然写道: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贼直逼京师,皆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无伤百姓一人。”
随后他赤足轻衣,乱发盖脸,与王承恩相对,上吊自杀。
朱由检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会葬身于农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真有点死不瞑目。执政276年的明王朝彻底灭亡了。
自成弯弓射城门,仓皇辞京千古训
甲申三月十九日(1644年4月25日),也就是崇祯自缢于煤山的同日中午,李自成大军举行入城式。
精心挑选的1000精锐骑士,从正阳门入城。
李自成身着青衣长袍,头戴白毡斗笠,乘乌驳马(毛色黑白相间的骏马);有大顺丞相牛金星、军师宋献策、权将军刘宗敏等大员随后。
李自成朴素依旧,只是神色兴奋异常,他在骑队拥围下入正阳门。看到京城军民长长的欢迎队列与“大顺永昌”香案,李自成认为民众是真心拥戴大顺政权的。
李自成拔出箭来,再拔去铁镞头,向后军速发三箭,大声传令,“军兵入城,有敢伤一人者,斩!以此箭为令!”
老百姓狂呼“大顺天子万岁!”
到达紫禁城外已是中午了。
李自成走进天安门(当时为承天门)时,忽然心血来潮,顺手拈弓搭箭,笑着对牛金星、宋献策等人说:
“我若能为天下之主,当一箭射中天字之中!”――他的神箭善射在大顺军中是久负盛名的。谁也不会怀疑他射不中。左右一片欢呼。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事情却发生了。
往日百发百中的李自成于百步之外拈弓搭箭时,他是势在必中的。但在今天当一支利箭带着啸音飞向承天门正中的“天”字时,却牢牢钉在了“天”字的底下……
李自成默然,竟不知何以解脱了。
牛金星机智地拆解:“中天字之下,当坐天下也!我主大喜!”
众军士将领重新欢呼。
李自成却心事重重。
这个脆弱的内心世界就是他迷信天命暗示,将自己的成败得失寄希望于天与神的暗示。这个脆弱的心理使他的坚强不知不觉受到极大侵蚀。
在李自成最艰难的时刻,也就是刚从商洛山中杀出时,李自成是消沉的。这时候,适逢宋献策来投,为他献上了一条“泄露天机”的谶语:“十八子,主神器”――十八子,李姓也;主神器,执掌天子威权也!姓李的人当为天子了。这是神秘的纬学之士从古代预言典籍中考据出来的。据说灵验极了!李自成雄心大振。部下军兵亦群情昂扬。
甲申年正月初一(即本年)。李自成在西安举行称王建国大典。碰上雨天,不知哪位知天机者又送来一副对联拆解这一天象。联云:“风云有会扶真主,日月无光灭大明”――大明当灭,真主当兴!李自成又是化愁闷为昂奋,断然誓师讨明。
今日入城,射“天”字而下,却被牛金星解为“当坐天下”――难道不对吗?天道玄远,谁说不是一种神妙的暗示呢……这种天命观,导致了李自成在精神上的松懈,造成了北京城甲申年的又一个悲剧。
很快,李自成大顺军的“不伤害百姓,不骚扰百姓”的纪律没有维持多少天,便崩溃了……
李自成对明皇室与降官没有明确对策,任由大将权臣自发处置。
三月二十一日,录用四品以下降官92人,以后又陆续任用300多人,派往省府任地方官者多达400余人!
李自成没有自己的官员可用,没有长期根据地训练的官员,又有什么办法?
三月二十三日,刘宗敏逮捕明室大臣故吏800余人,严刑拷打追赃;限大学士交银10万两,部臣及锦衣卫帅交银7万两,科道官员交5万两,翰林学士交1万两,一般官员交1000两――仿佛凡为官者皆有钱!一种穷苦农民对官吏的天然仇恨。
三月二十四日,牛金星主持处斩大明皇室禁军武职员500余人。与此同时,大顺高层领导的内讧也表面化:
李自成与刘宗敏离心;李自成怀疑以至杀害了最有政治头脑与战略才干的大将李岩,种下失败祸根。
李自成重用华而不实、大言浮夸的牛金星;信任诡秘善变的宋献策,对手下的大将们日益疏远。
李自成置山海关的危险于不顾,大敌当前,却在紫禁城里享乐起来。
大将李岩进北京后,提出了四大对策:
一、扫清六宫,修葺皇城,而后择日正式称帝典礼;制定礼法;禁止任意毁坏。
二、故明皇室除死难归降官员外,宜查清政行,分为三等:贪官追产入官,抗命为敌者定罪,清廉者免刑。
三、各营兵马应退守城外守(要)塞之地,听命出征;借住民居,恐失民心。
四、应招抚吴三桂部,许以父子封侯;应封大明太子为王爵,为明室守宗库,世代袭之……若如此,“则一统基业可成,干戈之乱必息”。
在当时条件下,这是最高明的战略与政策主张了。可惜李自成不但不予以采纳,反而认为李岩有野心,最终竟杀害了这位忠臣。
这样,李自成的失败也是必然的了。
很快,守在山海关的吴三桂率兵围攻北京城。
李自成一面命令刘宗敏、李过、李岩等将领统兵出城布阵以应吴军;另一方面令牛金星、宋企郊等人加速筹备登极大典。刘宗敏等遵令于北京城下连兵18营,与吴军展开了城下之战。但出师不利,被吴三桂连拔8营,刘宗敏负伤败回,损失军士2万。大怒之下,李自成将吴三桂全家30余口杀于北京,然后西撤。
且说李自成杀了吴门人命,却没有吓退吴三桂,心中感到一种不祥的预兆。
城外依旧杀声连天,战鼓连响。
皇城里的老营中,却在密议一件大事。
李自成与牛金星、宋献策在商议天命何在?
宋献策说:“大顺天子王气发于西,而成于北,再固于西。当在北京称帝而后撤西安立都,后当大业再起。”
牛金星点头称是。他是大顺朝丞相,当然赞成称帝。他附和说:“时间虽紧,但大事不可省减。明日即行称帝,而后大军护驾南下……”
李自成心头也萦绕着一个帝王梦。西安称王,那只是开头,最终是成帝业。李自成也不例外。李自成信天命。他自小就知道阴阳家认定李氏祖坟是大贵之地。那年狠毒的崇祯派人捣了他家祖坟,见到了一条长角的蛇在墓前草中游动,而且发现人骨上已长出了长长的白毛!角蛇,就是龙。骨长毛,即王气已生。加上后来的“十八子主神器”的谶语。他认为自己就是天子命!
这个仪式当完成在北京――这是宋献策的测算。
那就北京吧。本来这事早该办了,硬是让吴三桂小子搅得一团糟。
经过匆忙准备,李自成于北京称帝了。
甲申年四月二十九日午时,北京紫禁城内武英殿。盛大而忙乱的登极称帝仪式开始。仪仗、伞盖、斧钺、金瓜……全都零乱不整,只是一片明黄色闪耀。金钟齐鸣,净鞭三响,司礼大臣高颂:
“大顺天子登极――!”
李自成从仪仗夹道的红毡中前呼后拥地入殿而来。他今天罕见的脱掉了青布长衫与毡笠,一身皇帝装束。他头戴天平冠,身穿大龙袍,足穿厚底靴。
然而,这身装束使他感到浑身不自在。进殿时不知为什么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左右扶起,均不敢说话――按照天兆,这是不祥兆头,李自成没理会,径直走上龙椅坐定。
“百官朝拜!”司礼大臣又高喊。
一片乱哄哄的叩拜,就像一片乡民向菩萨叩头一般,哄哄嗡嗡,你起我伏。这种朝仪不经训练,又怎能整齐。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了训练称帝礼仪,令人整整花了两个月呢。大顺军入京以来,何曾有机会认真训练这玩艺儿,乱是自然的。
乱了一阵,百官分文武两列站定。
再后是封高氏为皇后,并封百官。
下来应是祭天地大礼――天子,天的儿子,称帝时自然要隆重祭天祭地定国号……
然则李自成实在不耐了。他招手将司礼叫到近前,烦躁地命令:“散朝!丞相代祭天地!”
“散朝――!丞相代祭天地――!”司礼像狗一样立即照样传诵。这是旧明朝的司礼大臣,降官,哪敢多言。
还有许多仪式没有完成就散了……
李自成将一身使人不胜累赘的天子行头摔掉,换上青衫毡笠,顿觉爽快。他立即将大臣们聚到老营,布置明日撤退诸事……
当天深夜,北京城中骑使飞入街巷高喊:
“大顺天子圣谕:居民等人立即出城,以避清灾!”……这是李自成离开北京前,为北京民众着想而发的圣旨。
然而,现在这道圣旨没有多少人相信了。
夜黑沉沉的,李自成一个人在皇城中作最后的告别巡视。他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太少了!本想一直住下去的,子子孙孙一直住下去,却不想现在就要走了……这是大明的皇城,是朱家盖的。朱明和他李自成有不共戴天的血仇!朱由检挖了他的祖坟,他也掘了凤阳朱家的皇陵老祖坟,并最终捣毁了朱明的社稷……这些宫殿真他妈的不该留,让谁坐?是的,应该烧!对,掘陵焚宫,彻底灭掉大明……
北京市民们看见大火从皇城燃起,惊呼相告:“李自成烧皇宫了――”又纷纷掩门而躲。他们怕大顺军再有什么怕人的举动……
天安门城楼也在这片火光中遭到严重损坏。
甲申年四月三十日凌晨,李自成率领大队军马出城。
时天色仍黑,城外有吴三桂人嚷马嘶声。
兵士们昨夜忙乱极了。收拾一个多月来抢来分来的各种财宝细软,忙着和有情的女人道别,忙着杀掉自己来北京的新仇人,忙着再多拿一些东西。
出发时,每个人都背着沉甸甸的包袱。大将们更是车拉马载,不堪重负。
这支大军再也不是往昔赢如飘风的闯字大军了。
大将左光称与谷可成受命断后。他们率领的1万骑兵同样也是散乱负重之骑。
身后火光遥遥。李自成从北京撤离了。
承天大运求天安,一门两朝不同名
李自成退出北京城后,关外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领的清军于顺治元年五月二日进了北京城。明朝旧官员出城迎接,多尔衮走进朝阳门,再进天安门,入武英殿,处理政务。消息传来,盛京城内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若按以往的惯例,留守的官兵百姓该准备迎接凯旋归来的将士了,与将士同归的将有大批被俘获的牲畜、人口,被掠来的金银、衣物,八旗各牛录将有一番分配胜利果实的忙碌和亲人团聚的欢乐。
然而这次不同,出征官兵不仅无人回来,听说还在继续西进南下追击李自成,多铎一支还打向了南京。也没有派人送回大批的战争财物,听说是采纳了范文程、洪承畴等汉人的意见,严禁杀戮、抢掠。
六月中旬,辅国公吞齐喀、和托、固额真和洛会回到盛京,带来了多尔衮给顺治皇帝的奏书。
奏书上说:“臣仰仗上天保佑和皇上的洪福,已经拿下了燕京。臣再三考虑,燕京势距形胜,是自古以来兴盛的地方,明朝建都在这里。如今上天将这块宝地赐给了我们,皇上将首都迁到这里,以定天下,就像坐在家里就能使天下治理,四方来朝,无不通达。可以不辜负天下仰望之心,可以给四方带来和平幸福。希望皇上能仔细考虑,采纳我的意见。”
占领北京,是清太祖太宗的遗愿,也是现在满洲诸王及两宫太后的理想,所以接到多尔衮的奏疏后,济尔哈朗与太后们稍加议论,便决定迁都北京。
从六月中旬下令国人开始准备,决定八月十五日正式启行。准备车、马、帐篷、粮食、刍草,妇女们还要收拾些衣服及金银细软。当时辽沈地区庄稼长势很好,望着丰收在即的田野和辛苦经营近20年的故土,一些人不免有安土重迁恋恋不舍之情。但一想到能去汉人住的、繁华富庶的燕京,又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顺治皇帝福临和两宫皇眷们也是怀着这种既忧又喜的矛盾心情上路的。由于准备的还欠充分,大队人马的启行是在八月二十日,比预定的晚了五天。
队伍的顺序是,顺治帝的仪仗在最前列,然后是诸王贵族率八旗人等带辎重器物继之,最后是两宫眷属。济尔哈朗的镶蓝旗亲军紧紧地护卫在太后们的身边。
一路上是车辚辚、马啸啸,络绎道路,绵绵不断。由于人马众多,又多辎重,行动十分缓慢。皇室和诸王贵族们还好,对一般八旗将士和百姓来说,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十分艰苦。
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进京的路线和日程是:八月二十日出发,当日驻跸旧边内木桥地方。二十一日驻开城。二十二日到杨木石。二十三日停止张古台口。二十四日抵广城。二十五日至苏尔济,察哈尔固伦公主及藩蒙古王公贝勒于此迎驾并贡献骆马。
第二天即二十六日,顺治帝就地设宴款待蒙古王公贵族并分赐给他们绸缎、布匹、银器、弓矢、鞍辔、佩刀等财物,尽欢而散。
初九日,入山海关,驻跸西沙,镇守山海关总兵官高第及永平道李丕著迎驾,顺治赐宴。
初十日,驻跸深河驿,顺治再召见高第、李丕著,赐给二人玲珑鞍马各一匹,并发表了下面的讲话:“你们对所管辖下的地方兵民,应该爱护,让他们安心生活。随后我们大队人马就要搬移家口,接踵而至了,他们都各有章京统领。你们要晓谕商民,不要在城内交易,只可在城外互市。如果有旗兵抢夺的,可立即拿送给管他们的章京,不要顾徇情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