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009

第9章 大麦

又称倮麦、牟麦、糯麦、饭麦、赤膊麦,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公元前6000年,埃及就已经种植大麦了。中国大麦的源地在青藏高原,始于5000年以前。

大麦的主要用途是酿酒,传统的啤酒和威士忌是用大麦芽为主要原料酿造的。

中医养生

大麦芽性凉、味甘、咸,入脾、胃经。有益气宽中、消渴除热的功效,对滋补虚劳、充实五脏、消化谷食、止泻、宽肠利水、小便淋痛、消化不良、饱闷腹胀有明显疗效。

大麦皮俗称麦麸,为麦子加工时脱下的麸皮,是一种高纤维食物。患有动脉硬化、冠心病、糖尿病、静脉曲张、痔疮、结肠癌、便秘等病症者常食之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大麦芽可以和胃健脾、帮助消化、疏肝理气、回乳,并能帮助调整肠胃功能。常用来治疗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伤食、食积、胃腹胀满及因乳汁郁积引起的乳房胀痛等。

营养档案

大麦含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糖类、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E、烟酸及多种微量元素。

大麦是可溶性纤维极佳的来源,它可以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大麦芽中含有消化酶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但适合用于小儿、老人,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维生素B1缺乏症(脚气病)。

健康吃法

大麦是藏族人民的主要粮食,他们把裸大麦炒熟磨粉,做成糌粑食用。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人民习惯用裸大麦做粥或掺在大米里做饭。大麦仁还是“八宝粥”中不可或缺的原料。

肝病、食欲不振、伤食后胃满腹胀者、妇女回乳时乳房胀痛者宜食大麦芽。

饮食禁忌

大麦芽不可久食,尤其是怀孕期间和哺乳期间的妇女忌食,否则会减少乳汁分泌。

美味佳肴

(1)槐花包子

材料:小麦面粉500克,槐花500克,猪肉(瘦)250克,发酵粉2克,碱5克,糯米粉100克。

调料:酱油50克,香油20克,大葱50克。

做法:①将鲜槐花和猪肉分别洗净后剁成碎末;②将肉碎末放入盆内分3次加入酱油,每次加入后要拌匀;③再加上糯米粉,拌匀后倒入骨头汤,再放入槐花碎末、葱花、麻油,拌匀成馅;④按常规方法将面发好后,兑碱揉匀;⑤然后将面团搓成约2厘米粗的条,揪成30克一个的面剂子;⑥擀成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圆皮,包上25克得的馅心,捏成包子生坯;⑦直接放入笼内,用旺火蒸10分钟左右即可。

特色:有滋阴益肝、补血止血、健胃益髓的功效,适用于骨质疏松等症患者食用。

(2)健腰油糕

材料:小麦面粉220克,杜仲25克,补骨脂25克,核桃40克,大蒜(白皮)15克,面肥25克,芝麻50克,苏打粉3克。

调料:白砂糖50克,猪油(炼制)3克,植物油120克。

做法:①将杜仲、补骨脂、蒜去净灰渣,经过加工烘干研成粉末;②核桃肉、芝麻烘干研成末;③将烫面推开,加入发面、苏打、熟猪油揉匀,搓成长面条,扯成50个面团;④将中药末与核桃肉末、芝麻面、白糖、大蒜茸调制成馅,分为50个馅心;⑤将面团按成直径7厘米的圆皮,包入糖馅封口制作成圆饼;⑥将锅置中火上,放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将圆饼逐个放入油锅中炸约10分钟;⑦至皮酥黄时捞起,沥净余油即可。

特色:有补肝肾、强腰脊的功效,适于骨质疏松症患者食用;症见肾亏腰酸疼痛、头晕、尿有余沥等。

(3)鲜肉松酥夹

材料:小麦面粉400克,鸡蛋150克,泡打粉15克,猪肋条肉(五花肉)300克。

调料:白砂糖3克,猪油(炼制)150克,盐8克,胡椒粉2克,襄荷5克。

做法:①将面粉过筛后倒在案板上,放入泡打粉和匀,中间刨成坑状;②放入鸡蛋、白糖、猪油、香兰素,用手搓透至白糖全化;③再将面粉和匀,折叠三四遍,便形成松酥面皮待用;④五花肉剁茸,加入盐、胡椒粉、老姜粒,用油炒熟成鲜肉馅,冷后待用;⑤将和好的松酥面皮出条下结子,用手压成面片,中间夹上鲜肉馅成半圆形,圆皮上刷上鸡蛋浆;⑥放在油锅内炸制成淡黄色至熟后即可。

特色:有补养气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一招鲜

大麦茶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清凉饮料,食用前,只需要用热水冲泡2~3分钟就可浸出浓郁的香茶。在夏季,待大麦茶清泡冷凉后成为最佳的消暑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