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156

第156章 鹿肉

中国养鹿历史悠久,据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开始驯鹿了。殷纣王曾建筑“大三里,高千尺”的鹿苑。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已经详细记述了鹿肉的烹饪技术。清朝,鹿肉是贡品,是皇亲或显贵才能享受到的美味。《红楼梦》中,山庄上给贾府送来的年货,就有各种鹿肉。

中医养生

鹿肉性温,味甘,入脾、胃、肾经。有补五脏,调血脉的功效,可治疗虚劳羸瘦、产后无乳等症。适宜肾虚遗精、头昏耳鸣、腰脊疼痛、阳痿、阴冷、羸弱虚瘦、血脉不活及容颜欠佳等症患者食用。

鹿茸或鹿角胶,味甘,性温,有补血益精、滋阴补肾、强筋壮骨功效。对于肝肾不足、腰膝冷痛、阳痿遗精患者有补虚作用。《神农本草》说鹿茸:“补中益气,久服轻身延年。”

鹿血也为滋补之物,对加快血液循环、梳理神经系统有良好作用。

营养档案

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糖类、维生素,胆固醇、脂肪含量却极低。

鹿肉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健康吃法

鹿肉可干烧、红烧或红扒。鹿筋、鹿鞭和鹿尾也可红烧、白扒、汤煨或清烩等。鹿胶可调入蜂蜜中饮用,也可与母鸡、龟胶一起制成龟鹿大补鸡菜肴食用。

台湾高山族同胞则喜欢吃木炭烤鹿肉和酸鹿肉。

饮食禁忌

因鹿肉有温补、活血的作用,有外伤或有感染发热,以及阳盛“上火”之人不宜食用。

鹿肉不宜和野鸡一起食用。

鹿肉不宜与南瓜、鲫鱼同时食用。

美味佳肴

(1)人参鹿肉汤

材料:鹿肉250克,人参5克,黄芪5克,芡实米5克,枸杞子5克,白术3克,茯苓3克,熟地黄3克,肉苁蓉3克,白芍药3克,益智仁3克,仙茅3克,泽泻3克,酸枣仁3克,山药(干)3克,远志3克,当归3克,牛膝3克,淫羊藿3克。

调料:姜3克,大葱4克,胡椒粉1克,盐3克,桂皮3克。

做法:①将鹿肉除去筋膜,洗净,入沸水泡一会儿,捞出切成小块,骨头拍破;将上述中药用袋好,扎紧口。②将鹿肉、鹿骨放入锅内,再放入药袋,加水适量,放入葱(切段)、生姜(切片)、胡椒粉、食盐,置旺火上烧沸,撇去泡沫,改用文火煨炖2~3小时,待鹿肉熟烂即可。

特色:有填精补肾,大补元阳的功效。适用于体虚羸瘦、面色萎黄、四肢厥冷、腰膝酸痛、阳痿、早泄等。凡属身体壮实或阴虚火旺者及在炎热的夏季,不宜服用。

(2)鹿肉汤

材料:鹿肉120克。

调料:香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做法:①将鹿肉洗净,切片。②锅置火上,加适量清水,放入鹿肉片煮汤,煮至肉烂熟时,加入香油、精盐、味精调味即可。

特色:有补脾胃、益气血、壮阳补肾的功效。主治乳汁不通等症。适于产后虚弱缺乳者食用。

(3)三珍汤

材料:鹿肉100克,海参100克,猴头菇75克。

调料:料酒10克,盐3克,味精2克,鸡精3克,姜汁10克,葱汁10克。

做法:①猴头蘑洗净泡透,切抹刀片;②鹿肉切片;③海参切象眼片;④海参入沸水锅中焯透捞出;⑤锅内加入高级清汤,下入猴头蘑、鹿肉片烧开,撇去浮沫;⑥加入海参及料酒、精盐、鸡精、葱姜汁烧开,用文火至软烂;⑦再撇净浮沫,加味精装入汤碗内即可。

特色:有补肾虚精,养血润燥的功效;海参三者合一便是一款难得的营养滋补汤菜。

(4)杞子双肉丁

材料:鹿肉200克,鸡肉200克,枸杞子25克,鸡蛋清20克。

调料:料酒10克,葱汁15克,姜汁15克,盐4克,味精2克,白砂糖2克,植物油60克,淀粉(玉米)40克,泡打粉1克。

做法:①将鹿肉、鸡内切成丁;②鹿肉丁用泡打粉、葱姜汁10克、精盐1克入味;③再打蛋清半个、淀粉15克拌匀上浆;④鸡肉丁用葱姜汁10克、精盐1克入味;⑤再用蛋清半个、淀粉15克上浆;⑥将余下的料酒、葱姜汁、精盐、味精、白糖、鸡汤、淀粉兑成芡汁;⑦鸡丁、鹿肉丁分别入四成热油内滑熟,倒入漏勺;⑧勺内留油30克,下入双丁翻匀;⑨烹入芡汁,下入枸子,翻匀出勺装盘。

特色:有补五脏,强筋骨,明目健脑的功效。

一招鲜

烹调肉类食物时,宜在肉菜将熟时加盐,放盐过早熟得慢,在出锅前再滴上几滴醋,肉菜鲜嫩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