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食物健康手册
32343900000133

第133章 竹荪

又称竹参、竹笙、面纱菌、网纱菌、竹姑娘、僧竺蕈、竹菌等。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食用菌,主要分布于中国的云南、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广西、海南等地,其中以福建三明、南平以及云南昭通和贵州织金最为闻名。

竹荪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整个菌体显得十分俊美、色彩鲜艳稀有珍贵,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中医养生

竹荪性平,味甘微苦,入肺、胃经。有健脾益胃、滋补强壮、益气补脑、宁神健体、止痛补气的功效。适用于身体虚弱、咳嗽、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等。

营养档案

竹荪是一种蛋白质高、脂肪低的食物,对人的健康非常有利。

竹荪含有16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高达1.76%,比任何一种食用菌都高,因而竹荪味道特别鲜美。

用竹荪作药膳可对腹壁上多余的脂肪有消除作用(俗称“刮油”),从而产生降血压、降血脂和减肥的效果。

竹荪中含有多种抗病毒成分,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健康吃法

竹荪的食用部位是菌柄,其肉质洁白细嫩,高雅俊秀。竹荪可单独作为主料,亦可与其他菌类或荤菜一起烹饪,可炒,可焖,可扒,可涮亦可做汤。

鲜竹荪在烹制前,需用冷水洗净,剪去的菌盖和菌托(否则会有怪味),放在开水中烫后迅速捞出晾干;干竹荪烹制前先用冷水洗净砂质,温水(最好用淡盐水)浸泡至回软后去菌盖和菌托(否则会有怪味),即可用于制作菜肴。

饮食禁忌

烹制竹荪宜淡,咸味不宜重。

在众多的竹荪品种中,有一种黄裙竹荪,也叫杂色荪,菌裙的颜色为橘黄色或柠檬黄色。这种黄裙竹荪有毒,不可食用。

外感、腹泻者暂不宜食竹荪。

美味佳肴

(1)口蘑竹荪汤

材料:竹荪(干)30克,口蘑30克,小白菜20克。

调料:盐3克,鸡油5克。

做法:①竹荪、口蘑洗净,漂入清水中浸透;②竹荪放入开水锅氽一下,除去异味;③捞出竹荪,切成3厘米左右的长段;④口蘑切成薄片;⑤鸡汤500克入锅置火上,加盐,用旺火烧开;⑥放入氽熟的绿叶菜(小白菜)、竹荪、口蘑片;⑦烧开后,装入汤碗,浇上鸡油即可。

特色:有清热泻火、降压镇静的功效。

(2)竹荪肝膏

材料:鸭肝150克,竹荪(干)40克,鸡胸脯肉100克,鸡蛋75克,鸡蛋清25克。

调料:盐2克,胡椒粉1克,葱汁5克,姜汁3克,味精1克,料酒5克。

做法:①竹荪用温水泡发10分钟去蒂洗净,用开水烫一下;鸡胸脯肉去皮、筋、膜后剁成泥,用葱姜水、料酒、盐、胡椒粉、蛋清混制成泥,注入竹荪中,上笼蒸透。②鲜鸭肝斩成蓉放在碗中,加入冷透的高汤,蛋清搅匀后,用纱布滤净肝渣,加入胡椒、味精、盐、料酒调匀,入笼蒸呈膏状。③将膏状盛入汤碗中,周围镶围蒸好的竹荪,炒锅上火加高汤调味后浇入汤碗即可。

特色:有降压、抗癌、减肥健美的功效。

(3)竹荪北菇老鸡汤

材料:竹荪(干)20克,母鸡650克,香菇(干)40克,枣(干)20克。

调料:姜3克,盐3克。

做法:①北菇、竹荪分别用水浸透,洗净。②竹荪切段,沥干水。③老母鸡刮洗净,去毛,去内脏。④生姜去皮,加适量水,猛火煲滚。⑤放入全部材料。⑥待水再滚,用中火煲3小时。⑦以细盐调味即可。

特色:有健脾开胃,滋润养颜,降脂强身的功效。既可补益强壮身体,又可保持身体健美。身体虚弱者,却又虚不受补,食欲不振,不妨用此汤作食疗。伤风感冒,咳嗽者,不宜饮用。

(4)竹荪粟子饭

材料:稻米250克,竹荪(干)100克,栗子(鲜)80克,油菜15克。

调料:植物油15克,淀粉(豌豆)5克,香油1克,白砂糖10克。

做法:①竹荪洗净去蒂。②粟子放在沸水锅中,壳裂开时,剥去外壳及果肉外的薄衣。③锅内放油烧热,将竹荪、白糖、粟子和适量水同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焖3分钟,放绿菜叶,用淀粉10克(淀粉5克加水)勾芡,淋上香油,和白米一起上笼蒸熟即可。

特色:有降压去脂,保肝利胆的功效。老年人可多吃,能够促进血液循环,保证肝脏功能正常。

(5)竹荪虾仁扒豆腐

材料:豆腐(南)200克,竹荪(干)50克,百合20克,虾仁100克。

调料:姜5克,大葱10克,盐5克,植物油50克。

做法:①将百合洗净后置于碗内,中入50毫升清水,上笼蒸熟;②将竹荪去杂质后,洗净,发透;③虾仁洗净;④豆腐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⑤姜切成片,葱切成段;⑥将炒锅置旺火上加入素油,待渍烧至六成热时,加入姜片、葱段爆香;⑦再加入虾仁、豆腐、百合、竹荪,然后加入50毫升清水,煮10分钟即可。

特色:有补肝益肾、降低血压的功效,适于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患者食用。

一招鲜

选购竹荪不宜选择太白的。太白的竹荪一般是加工过的,不是天然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