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06

第6章 关于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几点想法

张 分 田教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改革最终要落实在教学改革上。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高等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应看到,在教学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还不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要求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的呼声很高。他们的意见涉及到教育思想、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试、考核方法等。许多批评意见切中时弊。这里仅就有关大学本科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谈几点想法。

必须进一步明确学校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之一。教育质量是衡量高校水平的重要标志。教学工作是以学生为对象的。因此,许多著名教育家早就指出:大学是大学生的大学。学校不是为养教师和职工而办的,是为教学生、育人才而办的。学校是管理的主体,教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最终要落实于学生“学”,即学生需要学,学生要求学,学生喜欢学,学生学得好。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一所学校比作一家商店,教师是员工,课程是商品,学生是主顾。既然商店把主顾看成“上帝”,那么学校就应把学生看成“上帝”。当然,学校并不等同于商店。学生既是服务对象,又是培养对象。在教学活动中,学校和教师具有主导地位和作用。我们不仅不能否定学校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充分发挥这一作用。但是,现在许多问题常常不是出在这里,而是常常出在忽略甚至否定学校应为学生服务这一点上。这就要求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是为教学第一线服务的。在教学改革中,我们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吸收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大胆试行有益于优秀人才培养的各种措施,为学生成材创造最优环境。

教学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这就决定了教学改革必须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作为关注点之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途径。调动主动性、积极性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一个“严”字,一个“活”字。严,即从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出发,高标准,严要求,加强管理,树立严谨学风,鞭策学生勤奋学习,积极进取。活,即在安排教学计划时要有尽可能多的灵活性,给学生留出比较大的选择余地。近年来,在“严”与“活”这两方面都有很多举措,但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总体说来,教学计划仍统得较死,必修课的比重仍较大,学生选课的自由和余地仍较小。我觉得教学计划的灵活性可以更大一点,让学生选择的余地更大一些,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提供机会,为具有不同才能和条件的学生增强职业适应性和竞争力创造条件。与此相应,教学管理要跟上。

既然教学工作是为学生服务的,那么在教学改革中就应注意听取学生的意见。凡是合乎教育规律的都应积极采纳。对于不能或暂时不便采纳的应做必要的说明或解释。

必须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现在人们已经开始谈论如何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问题。我国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可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然而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既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的必要手段,又是知识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必要条件。这个历史性的经济条件下,在知识经济已露端倪的时代,高等学校的地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高等学校应当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做准备的主角,并尽早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教学体系和科研体系。这就为教学改革提出很高的要求。

有关专家指出:知识经济主要由知识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构成。它以知识和信息作为基本生产要素,是一种创新性经济,是劳动主体智能化的经济。知识经济的关键是知识创新,而作为劳动者的人则是创造知识的主体和新的知识的载体。在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带来经济增长。真正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新的知识。只有新创造的知识才会给经济带来增长。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创造是经济增长中最有生命力和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大批的具备一定知识容量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基础。培养这种人才的主要任务无疑应由高等院校承担。

近年来,加强素质教育是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其实,素质教育本是学校教育的主题和宗旨。学校教育的目的与功能是把一个自然人通过各种教育手段转变成为一个社会人。教育的本义就是教之、化之、养之、育之,使一个人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种素质。所谓教育,本来就是指素质教育,为什么现在又强调素质教育呢?许多论者是把“应试教育”作为靶子来谈论“素质教育”的。这个思路切中时弊,却又有逻辑和概念上的混乱。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是两个互相对立的概念。应试教育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考试是检验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当考试的内容和方法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时候,应试教育就是最具可操作性和驱动力的素质教育方法,考试也是检验素质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换句话说,当检验尺度与培养目标完全相符时,当检验方法可以准确反映检验尺度时,应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之一。然而当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背离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而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和被教育者的学习行为又对考试这个指挥棒唯命是从或无可奈何时,学生在应试教育中所获得的素质就无法达到预想的标准。因此,当前在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虽与考试不无关系,但寻根溯源,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实施以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这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就大学本科而言,重视通才的培养,注重创造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几大要素。实现这个培养目标需要搞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只谈几个具体想法。

拓宽口径,加强基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大学的专业之间封闭性较强,专业口径较窄。虽几经改革,仍不尽如人意。这个状况对课程结构影响很大。最主要的影响是:尽管人们一致同意加强基础的必要性,而对“基础”的理解仍较窄,常常把它理解为某个具体专业的基础。许多教育专家早就指出:当今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发展趋势,市场经济对毕业生适应性的要求,以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等,都要求进一步拓宽口径,加强基础,要求本科毕业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广泛的学术素养。由于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本科生培养更强调“通”与“专”的结合,注重通才教育。这样既可以增强毕业生就业的适应性,又可以提高研究生的素质。为了适应这个变化,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大学都相应地调整课程结构,总的趋势是开设综合化的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例如,日本许多大学要求理工科学生学习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一般占总学分的18%,学生选课的余地也很大。美国许多大学的本科生在四年中大约花一年时间学习核心课程,即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思想道德、文艺、外语等方面选修一定学分的课程,再花两年时间学习本专业的必修课,还有一年时间学习其他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借鉴。

在大学本科阶段,智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技能。这里包含着知识与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是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可截然分割的两个部分。没有知识就谈不上能力,离开知识的传授,就谈不上能力的培养,而只有提高了能力,才能更有效地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大学本科教育既要培养能工巧匠,又要培养学术大师,要为这两类人才的成长提供必要的基础。一般说来,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都不是在大学本科阶段完成的。如果这个阶段提供的基础知识的面太窄,将不利于这类人才的成长。因此,我赞同许多教育专家的这样一种设计:在一所综合大学里,各专业的学生有若干共同的文理兼备的必修基础课和一批可供选择的核心课程。文科学生有若干共同的必修课,以形成“大文科”的基础。一个学院、一个系的学生有若干共同的基础课,而具体专业的基础课可以比现在少一些。在这方面应该思想解放一点。表面上看这会使专业教育减少一些课时,而从长远看,这有利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许多大师就是在相当宽厚的学术基础上产生的。古今中外许多史学大师、文学大师、哲学大师都学贯中西,兼通文史,这是最好的例证。

尊重培养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古今知识的庞大积累,科技文化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的有限容量,使大学本科教育不可能在短短数年间把专业知识都灌输给学生。许多教育专家早就指出,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信息量迅猛增长,社会生活不断变化的时代,不会自学,不会独立思考,不会创新知识的人,就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取得成就。爱因斯坦在《教学论》中有一段话颇有道理:“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而不应当把获得专业知识放在首位。如果一个人掌握了他的学科的基础理论,并且学会了独立地思考和工作,他必定会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且比起那种主要以获得细节知识为其培训内容的人来,他一定会更好地适应进步和变化。”培养自学和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性,几乎尽人皆知。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问题确实不少。这些问题涉及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我觉得关键是要设计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并切实落到实处。

注重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理论思维能力是一种重要的学术素养。理论思维能力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创造能力的大小,关系到人才素质的高低。以历史学科为例,每一次史学的重大发展都与理论的重大突破有关,每一位史学大师的出现都与理论上的创造有关。近年来,有“史学危机”的说法。正如许多专家所指出的,这种说法并不表示史学本身价值的下降,而是表明史学面临着理论发展、观念更新、对象拓宽、方法改进的任务。他们提出“史学呼唤理论”,并把理论的创新视为摆脱史学困境的途径之一。无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还是发展各个学科,都需要具有独创精神的人才,而这种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提高专业课程的学术含量。一门专业课程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其学术含量的多少,一般说来,为大学本科生开设的课程,除工具性或基础知识性较强的课程外,都应强调一个“新”字,即不断充实新的知识内容,反映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主讲教师的最新研究心得。专业选修课尤应如此。每一位教师开设的专业选修课都应尽量做到在内容和方法上有一定的独特性、新颖性。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生有较大收获。唯其如此,这门课才有活力。

采用合理、有效的考试、考核方法。如前所述,考试既是教育手段,又是检验教育成果的手段。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要求不同,考试、考核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考试、考核方法,这是教育改革的一个大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作为教师,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其所能,为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应有的贡献。我愿以此自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