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05

第5章 历史教学与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哈 全 安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在高等学校集中体现为素质教育的强化。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则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和高校教师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历史学院《世界上古中古史》课程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将强化素质教育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世界上古中古史》于2003年首批入选南开大学示范精品课程和天津市精品课程,相关教学资源已经上网公示。

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突出特点在于思想性和学术性,人格素养、学术水平和教学经验则是高校教师完成教学工作的基本条件。高等学校的诸多学科具有各自的特点,教学模式不宜雷同,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切忌千篇一律和照本宣科。《世界上古中古史》包括世界历史的上古时代和中古时代,即17世纪之前人类社会的演进历程,涵盖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囊括亚非欧美大陆的众多区域,时空跨度极大,涉及理论问题甚多,内容繁杂。就目前而言,历史学科常被视作“冷门”,《世界上古中古史》则是“冷门中的冷门”。作为本科生的主干基础课,《世界上古中古史》的教学难点在于远离现实和远离国情;学生往往对外国古代的历史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这种情况,《世界上古中古史》课程组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注意通过授课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水平,力求帮助学生掌握从事学术研究和认识社会现象的思路与方法。

学术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古中古史》课程组长期以来努力提高授课教师的自身学术素养,以提高学术素养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前提条件,强调科研工作与教学内容的转化,在授课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科研工作的心得体会,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正确处理授课教师与多媒体辅助教学之间的关系,是建设精品课程和示范课程的重要环节。《世界上古中古史》课程组始终突出教师主讲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学术化,强调教学艺术和教学风格,结合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直观化、形象化和信息化,实现优势互补,避免教学过程中的喧宾夺主和以多媒体演示取代教师主讲的现象。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授课教师避免简单的知识灌输抑或史料和史实的堆砌以及年代的排列,避免拘泥于历史现象的个案描述,注意剖析微观历史现象与宏观历史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静态历史性质与动态历史运动的综合分析,强调横向与纵向的历史比较,力求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开阔思路,进而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目的。与此同时,授课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坚持“三通”的原则,即古代历史与近现代历史的贯通、外国历史与中国历史的贯通、历史与现实的贯通。在讲授古代历史内容时,常常联系近现代历史,强调历史进程的延续性。在介绍外国历史时,常常参照中国历史并加以比较。在阐释历史进程的基础上,分析当今世界诸多现象的深层背景。如此讲授历史内容的目的所在,是使学生避免对于历史和现实之种种现象的片面认识。

《世界上古中古史》的授课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反复强调如下的理念:大学历史系的课堂不应是一潭死水,亦不应是一言堂;各种历史书籍均出自凡人的手笔,皆有不同程度的局限和缺憾,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和看法并非绝对正确和天经地义的权威结论,不可尽信,应当博采众家之长,兼容并蓄,通过独立思考而形成自己的认识,切忌简单照搬他人的结论;学生要积极动脑和思考问题,教师则应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的思路;不善于动脑思考和提问的学生不是合格的学生,回避和畏惧学生提问而仅仅局限于照本宣科和罗列史实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学生应当敢于在学术方面向教师发难,对于授课内容提出质疑和反对意见;难倒教师的学生是最优秀的学生,可以在期末成绩中适当加分。

通常认为,历史学远离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学习历史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想法。实际情况不然。授课教师常常向学生举这样的例子:外科医生在走上手术台之前必须经过解剖尸体的环节,而外科医生解剖尸体的目的是解除活人的病痛和挽救生命;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无疑是逝去的世界,然而历史研究的目的并非简单地重现逝去的世界,更非深陷于故纸堆中不可自拔,而是通过回顾往事和追溯逝去的世界,认识活生生的现实社会,探讨诸多现象的来龙去脉,进而服务于现实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