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史苑传薪录:南开历史教学论文集(第二辑)
32318200000035

第35章 谈谈自己培养硕士生的一点体会

陈 德 弟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发展教育,快出人才,开拓创新,富民强国,关键在教育,成败在人才。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培养出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合格人才,发展学术,造福人民,是摆在我们每位研究生导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大学毕业之后,多年来,自己一直站在教学的第一线,舌耕笔耘,辛勤工作,送走了一批批本科生,也培养了几届硕士生。由于长时间与学生接触,对他们的思想、治学能力等等有所了解,知其所长,晓其短处,因此,在新形势下,我培养硕士生非常重视打好基础、注重方法、勤于著文这三个环节。现在写出来,和大家共同进行交流探讨。

一打好基础是治学的关键

实践证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是历史科学,需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丰富的阅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目前历史学的硕士生,大多是从本科毕业生当年直接考取的,他们年龄小,涉世不深,阅历肤浅,研究历史的基本素质多有欠缺,而读硕士的时间只有2~3年。针对这种状况,我特别强调让他们打好坚实基础,包括阅读、理解、语言、文字、检索能力等等,只有这些知识过了关,才有可能从事科研。与此同时,我还告诫他们,争取快速转变思想观念,即研究生阶段的学习与本科生不同,本科生以系统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研究生则以研究为主,这个观念大家应当迅速地树立起来,只有这样,你才能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才会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问题,知道自己读研究生的终极目的。我认为,只有让他们早早树立这个观念,他们才会有紧迫感,同时也就产生了压力。压力变动力,这个动力就是要他们每时每刻思考研究方法,解答历史现象的背后动因,通过阅读某些专著和论文,找出自己的不足,以尽快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做到上述各点,打好基础是关键。我是搞古籍整理和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的,我认为,研究中国古代史,除必备的知识之外,还需要有以下几方面坚实的功底。一是较强的阅读和理解古文的能力。中国的古文艰深难懂,寓意晦涩,又涉及到很多知识,如典章制度等等,如果在这方面不过关,根本不可能进行研究。所以,我让他们读原始材料,最好精读一部史书,不懂时勤查工具书,并广泛涉猎相关史籍,强化基础,以迅速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并指导他们如何读史书,如何将平面的史籍文字读成立体的历史。二是学会检索古籍文献。研究历史,完全要依靠史料说话,而中国古籍浩如烟海,要想在很短时间内,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文献,就必须学会检索方法。为此,我专门为研一学生开设了“中国史学文献检索”课,系统讲授中国史学文献的构成和检索途径,并结合现代化的检索工具即电脑进行教授。通过学习和实践,他们在古文献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三是摆正博专关系。有的学生总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广博,所以总是在广泛浏览,我认为,治学需要广博知识,但读研时间有限,不能一味追求,否则将一事无成。读研阶段,大体是一个由博而专的过程,只有专,换言之,只有深入钻研某一领域,才能获得成果。为此,我特撰写了《略说古籍整理中博与专的关系》专文(见《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9年6期),探讨博与专的关系,启发学生将其关系摆正,处理好这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生阶段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很短,除上满学分外,还要找工作,要想写出高水平的论文,我主张让学生与导师及早商量,早确定论文题目,它的好处是使学生有目的地“专”,然后向外扩充与“专”相关的博的知识,专博互动,不然学生无从措手。

二治学方法是取得成就的捷径

在治学过程中,刻苦是必要的,但要尽快入门,治学方法是取得成就的捷径。在指导硕士生学习时,我除了讲解专业知识外,很注重传授治学方法。历史学知识传授常常是局部的,只要稍加点拨,研究生们经过自己的阅读和钻研,大多可以逐步掌握。但治学方法则是前辈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晶,往往很难从书本上学到。传授从经验总结出来的治学方法,可以使硕士生尽快进入治学的门道,可以使他们提高独立研究能力,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在给硕士生开设“魏晋南北朝典籍与文化”专题课时,除了按照课程的要求讲解外,常常留出部分时间,专门讲解治学的方法。在讲授方法之前,除将治学的通法传授给他们外,我还常常将自己的研究心得传授给他们,并将自己发表的学术论文复印,发给他们每人一份,讲解此论文题目是如何产生的,论证的思路历程是怎样的等等。论证的时候,告诫他们要宏观思考,微观论证,点面结合,合理想象等等。学生们很愿意聆听这方面的内容,甚至有研究其他方向的学生为此特选此课,这说明学生们是很需要治学方法的。

另外,每当学生向我提出问题,我在口头答复的同时,只要具备条件,还经常与他们一起翻阅有关史书,这样做,虽然辛苦些,但不仅解答了学生所提的问题,而且向学生示范了如何利用纷繁的史料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从中得到了启示。我还经常对他们讲:“当你们读罢某篇论文时,不应该仅仅了解其中的观点,你还应经常暗问自己,我发现得了这个问题吗?如果能发现,我该怎样论证,我能写到这种程度吗?”常问自己,就能迫使自己思考,通过比较,找出差距,以提高自己的水平。我还经常对硕士生们讲,要想尽快提高自己的撰写论文水平,训练自己的思维,最好的方法是将别人论文中所引用的史料,按照出处,找到原文,看一看人家是怎样将这一条条零散的史料,连缀成文的,从而知晓论证的全部过程。这些潜移默化的方法指导,据学生反映,对他们迅速提高学术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终极目的是撰写论文

众所周知,读研究生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撰写论文,论文是综合考察文科学生水平的最好标准。研究生撰写论文,对其达到培养目标和走上学术研究道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针对目前学生应考能力强,研究能力差的实际情况,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水平,我不仅从理论上教授他们如何写论文,而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到课堂,与同学们共同分享,并以此为例,启发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构思,有的时候我有了新的选题,就在课堂上提供给大家,甚至将自己的思路也告诉同学们,甘做人梯。

一些硕士生惧怕自己功力不够,不敢着手撰写论文,我经常鼓励他们,让他们树立信心,告诉他们先写一些短文,比如讲清楚一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要经常练习,经常思考,久而久之,自然能写出高水平的论文。还告诉他们,如果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苦苦的思索,是不会有所得的。为了让他们勤于笔耕,我鼓励他们边读书,边写作,让他们写一些读书札记,提示他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只要产生思想火花,立即记录下来,然后找史料论证,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提高治学水平。我还帮助他们选题、立意,其中一位硕士生在研二就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论文,后来,他的毕业论文获得了优秀。我对他们提交的读书报告或论文,无论多忙,也要认真阅读,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训练下去,学生们的治学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种做法,对完成硕士生学位论文,也可以起到奠定、摸索门径的效应。另外,在硕士生学位论文撰写过程中,我从始至终告诫他们要有新意,要言之成理,言之有据。我还根据自己撰写论文的体会,告诫他们,尽可能少叙述史实过程,要从专题探讨入手,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要有所得,而不仅仅满足于罗列事实,照抄史料。对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的选择,我主张要他们在读书有心得、有积累并综合、鉴别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己发现,自己选择,不主张包办代替,我只起辅助作用。

§§第四章 社会大众历史知识现状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