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伟在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之交,21世纪史学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精通一门外语,能熟练地运用外语从事科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因此,不仅世界史专业的学生要精通一门外语,而且中国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掌握一门外语,以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走向世界,向世界介绍中国悠久丰富的历史,了解外国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尽管不乏学贯中西精通多种外语的史学大师,但不谙外语仍是多数中国史工作者的遗憾,这种情况不应该在跨世纪的一代史学工作者身上再现!
为此目的,南开大学历史系为中国史专业本科生开设了“专业英语”基础课,旨在通过4个学期的实践学习,提高学生阅读和翻译专业资料和论著的能力,为以后的科研工作和国际学术交流奠定基础。经多年的实践,这门课程受到多届中国史专业学生的欢迎,并在1996年获南开大学校级“优秀课程奖”。
这门课程的特点是实践第一,让学生动脑动手,以教方法为主。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要朗读、口译并做笔译练习,学生是课堂上的主角,教师只起引导解惑和一字一句批改课堂练习的作用。教师通过学生的大量练习了解学生的难点,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从自己的错误中去学习,把外语学习和专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中国史专业学生入学时外语成绩并不低,但在“专业英语”课的练习中却错误颇多。问题主要为:语法基础不牢;专业知识不足;理解能力不强;中文水平不高;高分低能;重记忆轻理解;动口动手少;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脱节等。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选用适合学生英语和专业水平的教材,并精选教材中专业性强语言难点多的段落让学生笔译练习,在实践中结合学生的语言和专业错误系统地介绍解决问题的方法,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教学效果明显。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是一部较有国际影响的著作。教师摘选了其中有关中国史的章节供学生读译,既学习了英语又了解了西方学者对中国历史的看法,增长了专业知识,一石多鸟。在学习中,学生遇到了许多问题并从自己的错误中真正学到了知识和学习方法。
书中有一段对孔子的评价,如让学生读中文译文,在专业理解上不会有问题。但由于语言难点较多,亦须一定专业知识去理解,学生在读译原文时甚感困惑。
“These teachings represented a radical departure in Chinese thought,which hitherto had been essentially premoral,centering primarily around auguries and sacrifices。Confucious thus was the founder of a great ethical tradition in a civilition that,more than any other,came to concentrate on ethical values。”L。S。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the World Since 1500,New York。1976,p。52.
在笔译练习中,多数学生在第一句中遇到几个难点:
“a radical departure”指什么?有些学生译为“激进的离开”、“根本的背离”或“激进的背叛”。教师引导学生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上去理解,这是指孔子的学说在中国人思想发展中是一个异于传统的开端,“radical(激进的、根本的、彻底的、完全的等)”可译为“重要的”,而“departure”除“离开、背离”之外还有“起点、开端”之义,应理解为:“这些学说是中国人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起点……”
“Premoral”一词在词典上查不到。在教师提示从构词法上分析该次后,学生便将前缀“pre-”译为“前、先”,将“moral”译为“道德”,于是出现了“先道德”、“超道德”或“前道德”等译文,学生译后自己亦不知所云。
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多年受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学生一直靠“单词表”学英语,死记硬背,只知一两个词义,对词的内涵和外延、本义和派生不甚了解,只好生搬硬套;因不会使用工具书解决问题,查词典不仔细,不懂构词法,不会使用英—英词典等。对此,教师耐心地告诉学生;由于学生使用的多是“节本”(abridged)而非“全本”(unabridged)词典,收词有限,释义不全,因而不仅要能“走进词典”,更要能“走出词典”,了解构词法,把握词的本义,结合专业知识和特定上下文,译为贴切的中文。教师建议学生在使用英汉词典的同时,间或使用英英词典,逐渐习惯使用英英词典,因为从原文解释中体会词义要比依赖中文释义更准确。
“Premoral”一词在节本词典和全本词典中均未收入,只有靠构词法分析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起来解决理解词义和选择恰当译文的问题。该次由前缀“pre-”和词根“moral”组成。常用前缀“pre-”表示“先于、前于”,而先于某事物即处于“某事物尚不存在的状态”,故而“pre-”有“无、没有、不”等含义,如“premature(不成熟)”。因此“Premoral”便可理解为“无moral”或者“没有moral”。那么,“moral(道德的)”在这个特定的上下文中到底指什么?“moral”在这里指上文提到的“ethics”。“ethics”英文释义为“a set of moral priciples or values,a theory or system of moral values(一套道德准则或规范,一种道德伦理理论或体系)”Webster’s New College Dictionary,Massachusetts,1973,p。392.。由于上文论及孔子认为政治与伦理是一回事并创立了伦理纲常,因而,“moral”可译为“伦理纲常的”。因“Premoral”指的是孔子之前中国人思想上的情况,故可译为“尚无伦理纲常观念”。
另一个问题是语法问题。许多学生忽视了主句谓语动词“represented(过去时)”和定语从句谓语动词“had been(过去完成时)”之间的重要时态差别。当然,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对表示时间的副词“hitherto”理解不当的误导,而把过去完成时当成现在完成时,译成“迄今”或“至今一直是……”教师指出:过去完成时是指过去某一时间前一直存在的状况,即在孔子学说出现这个过去的时间点之前的情况。“hitherto”的英文解释是“until this/that time(一直到这时或那时为止)”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Longman Group UK Limited,England。用于过去完成时时,应译为“在那之前”,“在此之前”,或“此前”。弄清楚这些语言点和专业问题,学生茅塞顿开。这句话便可译为:“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人思想史上的重要起点。此前,中国人尚无伦理纲常观念而热衷于占卜和祭祀。”
第二句中的“more than any other”中的“other”的所指也引起学生的争论。有的认为指人,即孔子比其他任何人都要更注重伦理。有的学生认为是指中国文明。经语法分析,“more than any other”是由“that”引导修饰“a civilition”的限定性定语从句中的插入语,与孔子无关,故应译为“比其他任何文明都要……”。这句话的直译是“孔子是一个逐渐比其他文明都更重视伦理道德价值的文明中的强大道德传统的创建人”。经过推敲,这句话可译为:
“孔子因此开创了中国文明的强大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逐渐比其他任何文明都更注重伦理道德。”
在从专业和语法上解释清楚之后,教师和学生在“信、达、雅”原则指导下,讨论中英文表达之间的差异和翻译技巧。学生在翻译时往往求“不错”,即不出“硬伤”,而不愿在修辞上多下工夫,不愿反复推敲。这当然与学生中文修养不够有关。教师告诉学生:译文可依原文的风格和不同译者的语言习惯而有所不同。在学生各自译出后,教师逐句酌情批改,并对“不错”但“不好”的译文进行批评。因这部书有中文译本,教师将译文录下以供学生学习讨论。吴象婴、梁赤民所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1992年版)中的这一段译文为:
“孔子以前,中国人思想上一向主要以占卜和献祭为中心,实质上,是没有道德准则的;孔子的观点代表了中国人思想上一个根本的新起点。因此,他是中国文明前所未有地开始专注于道德价值的伟大伦理传统的创立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向婴、梁赤民译,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71页。
教师将自己的译文写出供学生比较分析:“孔子的学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开端,此前,中国尚无伦理纲常观念而热衷于占卜和祭祀。因此,孔子开创了中国文明的强大伦理道德传统,使中国文明逐渐比其他文明都更重视伦理道德。”
学生对译文比较后指出,吴、梁译文中“一个根本的新起点”中“根本的”和“新”在修辞上同义重复,且“他是中国文明前所未有地……”处误将“more than any other”修饰孔子等不当之处。教师也以此建议学生;外国学者的著述最好读原文,或读译文时对照原文。由于译者的语言和专业水平各异,译文难免有所疏漏,读者应当小心,免受误导。
在论及中国封建王朝兴衰时,斯塔夫里阿诺斯有下面一段话:“This cyclical pattern can be explained by certain recurring trends that caused dynastic decline。”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the World Since 1500.p。55.这句话学生译起来很困难,对“certain recurring trends that caused dynastic decline”不知如何落笔,多把词典上的词义堆砌在一起,译文晦涩。参考吴、梁译文:“这种周期性改朝换代的模式,可以用致使皇朝衰落的、一再发生的某些趋向来解释。”吴向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72页。学生认为译文虽然没有“错”,但这些堆在一起的词到底要说明什么,何谓“一再发生的某些趋向”?教师让学生先“绕开”这个问题,研究一下下文,弄清“certain recurring trends that caused dynastic decline”原来是指封建统治者腐败、天灾人祸、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等封建社会的老问题,再讨论如何准确表达。学生认为表达这种意思的词在丰富的汉语词汇中不难找到,如汉语中的“老”就有“反复出现、不断发生”之义,“老毛病、老问题”等都是形容导致王朝的弊端常用的词,而“痼疾”一词恰指“经久难治愈的病”《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456页。因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不同,英语常用句型“This……can be explained by……(这个可以通过……得到解释)”按中文习惯可以译为:“这……是因何而引起的”等。经推敲,这句话可译为:“这种王朝更替是由引起王朝衰弱的种种痼疾所致。”
在一些文字字词的汉译选用上,学生常先入为主,不考虑具体情况而误用。下面这段关于元朝的评论中的“Chinese”和“foreigners”便颇费斟酌。“The following Yuan dynasty(1279—1368)was unique in that it was Mongol rather than Chinese……But these Mongol rulers were few in numbers compared to their millions of Chinese subjects,and they failed to win the support of the Chinese gentry and peasants。They ruled as conquerors,making few concessions to Chinese institutions or the Chinese way of life。They used foreigners in administration,favored a degenerate form of Buddhism to Confucianism,and renerally exploited the country。”Stavrianos,A Global History the World Since 1500.p,55.这段话吴、梁译文为:“宋以后的元朝(1279—1368)是独特的,因为它是蒙古人而非中国人的皇朝……但是,这些蒙古统治者,人数上较之他们千百万的中国臣民,少得可怜,而且得不到中国贵族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身份进行统治,对中国的制度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几乎没作什么让步。他们起用外国人参与行政管理,推崇趋于衰弱的佛教而不是提倡儒家学说,并普遍地剥削国民。”吴向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74页。在这段译文中,译者将“Chinese”译为“中国人”或“中国的”。教师提出这种译法值得商榷,引导学生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恰当,因为蒙古人是入侵者,是异族统治者,不是中国人;也有的学生认为不当,因为蒙古人建立元朝后已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是少数民族,故“Chinese”应译为“汉族人”。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中国人”是指居住在中国版图内的所有居民,中国是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元朝时不应当把蒙古人视为“外国人”或“异族”而排斥于“中国人”之外。教师指出:“Chinese”一词可译为“中国人”、“汉族人”或“华人”等,应酌情而译。
另一个问题是“Chinese gentry”译为“中国贵族”是否得当。由于中国当时没有欧洲那种严格等级和封号的贵族,而且“gentry”在英国也非“贵族”,而是低于贵族(nobility)拥有纹章的乡绅地主,因而应依中国国情和该词的广义译为“汉族地主”。
在“They used foreigners in administration……”一句中,吴、梁将“foreingers”译成“外国人”是否准确也引起争议。有学生认为,元朝的确任用外国人为官,如元世祖忽必烈曾任用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为官17年,有的学生认为应译为“异族人”。但反驳意见认为“汉族人”对蒙族人(they)而言也是“异族人”,故译为“外国人”或“异族人”均欠贴切,易生误解。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讨论并指出:元朝分百姓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在科举和选用官吏等方面蒙古人优先,色目人(哈剌鲁、钦察、唐兀[唐古特人即藏族人]、阿速、秃八、康里、维吾尔、回回、乃蛮、阿儿浑等西域少数民族)次之,汉人(包括契丹、女真和高丽等族)第三位,而南人(南宋遗民)地位最低。这些民族共同生活在中国版图内,虽有矛盾,但都是“中国人”。如站在大汉族主义立场上将众多少数民族视为“外国人”,既不合历史,也有悖原则,显然是严重的失误。“foreigner”英语解释为“a person belonging to a foreign race or country(异族人或外国人)”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或“someone whose nationality is other than than one’s own(与自己国籍或民族不同的人)”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但在这段文字中无论译为“异族人”还是译为“中国人”均不明晰,亦不符实际。在讨论中,师生认为首先应弄清“foreinger”是对谁而言,即谁是比较的主体。如果以“蒙古人”为主体,那么汉人、色目人、南人都是“异族人”。这显然不是作者的本意。若以当时在中国占绝大多数的“汉族人”为主体,那么蒙古人、色目人,其他少数民族以及马可波罗之类的“外国人”均可为“异族人”。这应是作者的立场,从本段的第一句“The following Yuan dynasty(1279—1368)was unique in that it was Mongol rather than Chinese”不难看出,作者是把前统治民族“汉族人(Chinese)”当成主体,即中国正统的民族,而与“蒙古人(Mongel)”相对立的。有这种共识,余下的问题便是如何恰当表达这个概念。由于任用少数外国人为官古已有之,并不很伤民族感情,且外国人为官毕竟有限,因而不是矛盾所在。元朝的民族矛盾表现为蒙族人剥削压制排挤汉族人,在选任官吏上表现为不用或少用汉族人,而大量起用蒙古人和色目人,并任用一些外国人。因而,在这个特定上下文中“foreigners”应译为“非汉族人”,即除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由于元朝时“汉人”概念与“汉族人”并不一致,故“foreigners”亦不可译为“汉人”。
当讨论“a degenerate form of Buddhism”的译法时,多数学生认为吴、梁将其译为“趋于衰退的佛教”甚为不当。教师指出:从字面上看应译为“佛教的一种蜕化的派别(“form”为“形式、派别”)”,但必须结合元朝的情况来译。众所周知,佛教是一个庞大的宗教,内部有许多派别和分支。“趋于衰退的佛教”的译法不仅在语法上说不过去,而且不符合实际情况。佛教传入中国后不少汉族人也信奉佛教。佛教当时并未“趋于衰退”。结合专业知识,学生得知:蒙古族人信奉喇嘛教。喇嘛教是佛教的一个分支,由于与汉族人信奉的佛教派别不同,而且蒙古族人强行传播喇嘛教威胁了汉族人的种种信仰,故被汉族人视为落后野蛮的宗教。因而“a degenerate form of Buddhism”应译为“佛教劣派”,为防误解可在括弧内注明“喇嘛教”。
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相结合的讨论加深了对这段文字的理解,经润色后译文为:宋朝后,元朝(1279—1368年)的特点是由蒙族人而非汉族人统治……然而,蒙族统治者的人口与千百汉族臣民相差甚远,因而无法赢得汉族地主和农民的拥护。他们以征服者的身份统治,无视汉族人的典章制度或生活习俗。他们任用非汉族官吏,推崇佛教劣派(喇嘛教)压制儒学,并横征暴敛。学生在纠错辨误中体悟到,只有有机地将语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才能准确理解和传达作者的信息。
该书第16章第一节的标题为“Opening of China”,学生多将其译为“中国的开放”,吴、梁译文也为“中国的开放”。教师指出此处译文不妥,请学生讨论。首先,“中国的开放”有中国主动开放地含义,与历史不符。其次,“of”前后的关系不是主谓关系而是动宾关系,即“China”不是动名词“opening”的动作实行者,而是动作接受者,不是中国打开自己的大门,而是别的国家打开中国的大门。由于这一节讨论的不是中国打开大门走向世界,而是殖民主义列强如何以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打开中国的大门,因而该标题应译为“打开中国的大门”才能正确反映本节的内容。教师以此为鉴,告诫学生这种失误属“硬伤”,应当时时处处谨慎落笔。
针对疑难问题进行语法、专业和翻译技巧的综合研讨,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学会了方法,提高了能力。学生们也感到,虽然自己犯了许多错误,但正是从这些错误中受益匪浅。教师也体会到,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学生正确的结论,讲起来会很容易,学生也很容易接受,但这只是给学生“一条鱼”供其享用,食罢即无,学生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再遇到新问题又会茫然不知所措。而教师让学生费力费心地做练习,自己逐字逐句地认真批改,有针对性地将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结合起来耐心讲解,虽不时令学生困惑甚至头疼,但却授以“捕鱼的方法”,使学生可举一反三,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