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尔康常建华孙立群阎爱民新时期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兴起于1986年,在我国具有史学革新的重大学术价值,我校历史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是重要的发起者,冯尔康教授是其代表。至1996年,中国社会史研究历经十年,我们在中国社会史的教学方面初步完成了自己的体系。为使中国社会史教学更上一个新的阶梯,面向21世纪,形成南开社会史研究的学派,我们在1996年初对以往的中国社会史教学、研究加以总结,提出了新的课程改革设想和方案,对中国社会史课程体系加以完善和创新。
新开设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课程:中国社会史研究。西方的社会史研究起步早、流派多,不断更新研究方法,我国的社会史研究也正朝着拓宽领域、深化研究层次的方向发展,但是史料尚欠整理,研究还多限于社会表面现象,理论性不足。鉴于此,该课程强调信息的介绍和信息资源的吸收,以便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与世界同行对话,本课程讲授了国内外社会史研究现状、发展趋向。针对社会史资料琐碎、零散,缺乏整理和汇集,本课程讲授了史料收集和分析方法。本课程还探讨了中国社会史的若干重要内容,如社会结构的演变、等级制度与等级分析方法、家族演变、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问题等。教师以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教学内容,采取讨论式教学方法。
针对中国社会史课程中理论教学不足的情况,我们开设了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新课程:中国社会史的理论和方法。本课程探讨西方社会史与历史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理论与方法、中国乡村社会与社区、中国民间文化、中国社会与国家、中国地域社会六大问题,后四个问题尤为重点,从“问题意识”出发学习社会史理论。授课方法是要求学生阅读名著后写出读书报告,由教师评析后共同讨论。
加强硕士生中国古代史教学中的社会史内容。以往的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虽然注意到社会史的内容,但力度不够,近年来则进一步加强。如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一课中,增加社会结构、等级制度、各社会群体的生活方式方面的内容;在“明清史研究”一课中,探讨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风俗变化、民间信仰、宗族制度、社会问题等,强调思想和社会的互动关系。
组织中国社会史系列学术讲座,并出版讲演集。为开阔学生的学术视野,从1996年起,邀请校内外专家举办中国社会史专题学术演讲,每学年七讲,对三年来已进行的讲演内容结集出版,计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台北馨园,1998)、《中国历史上的生活方式》(台北馨园,1999)、《二十世纪社会中国社会》(台北馨园,2000)。
形成了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中国社会史方面必修课、选修课的课程体系与教学梯队。我们分别为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开设“中国社会史研究”课程,还有相关的选修课程;冯尔康教授负责博士生教学,常建华教授负责硕士生教学,孙立群、阎爱民副教授除承担硕士生课程外负责本科生教学。
形成了教材体系。已有教材性质的多部著作,如《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士人与社会》(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社会结构演变》(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发表了不少具有教材性质的论文。编写了新的研究生教材《中国社会史通论》,这是教育部立项教材项目,由冯尔康教授主编,目前已列出大纲并撰写了部分内容。
在完善中国社会史研究课程体系的尝试中,我们的工作具有一些独有的特点。
中国社会史研究的理论建设。社会史学作为现代新史学兴起于西方,它提出了许多理论,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这无疑对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开展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但是由于其根源于西方的社会历史,并不能完全适合中国。我们强调消化和验证国外社会史理论,并从中国本土出发着手理论建设。
强调学术信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多年以来,我们比较重视从资料出发归纳并研究问题,现代学术规范更要求从学术史的定位提出问题并给予学术评价。在发展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把信息视为资源,要求密切重视学术动向,站在学术前沿。
推进素质教育。断代史的教学体系尽管有种种长处,但其利于专而弱于通的缺陷也是明显的。社会史学强调长时段、整体观,有助于改变这一缺陷。我们加强通才教育,要求同学扩大知识范围,学习和掌握现代社会科学,改变知识结构,在更宏观的视野中思考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不仅有利于学术研究,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培养创新精神。以上三点的综合体现就是培养学生的学术创新精神,这种创新不仅是知识量的积累基础上的出新,也是站在现代学术前沿,将社会科学与中国社会历史实际相结合、提出“问题”的创造性研究。
这一课程改革收到了一些积极的效应,不仅学生反映视野展宽,思路大开,一些学生还从中找到了相当前沿的学术课题。
中国社会史教学中有最新学术动态的介绍和评述,直接刺激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博士生赵全鹏听了冯尔康教授介绍不同年龄集团研究,特别是老年史的研究后,选择“清代老人社会生活”为学位论文,博士生余新忠听了冯尔康教授介绍环境史学和医疗社会史的研究后,把“清代江南瘟疫与社会”作为学位社会。他们讨论的问题在学术界是相当新颖的。
采取课堂讨论的形式,激活学术灵感。教师满堂灌式的讲授,重在传授知识,而讨论式则强调提高思维能力,课堂讨论的效果是明显的,如上面提到的赵全鹏的学位论文,从大纲到部分内容,经过了同学间很多次讨论,论文质量的提高与讨论不无关系。
更新学术观念,采用新的研究方法。近年来我们在社会史的教学中强调地域社会研究,以适应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的状况,在历史研究中加强地理空间的认识,回应国际学术潮流。硕士生胡中生、代洪亮分别以《明清徽州下层社会婚姻研究》、《泰山信仰与明清山东社会》为题,完成了学位论文。他们的学术论文新颖,有一定的学术深度。
大量阅读学术名著,提高思辨能力。语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我们的课堂讨论选取学术名著进行,名著难懂,一旦拿下,则受益无穷。因此要求学生发扬“啃骨头”的精神读名著,与大师对话。这一做法提高了同学的分析能力,效果明显。
近年来的教改实践,使得各个层次的学位论文质量有了较显著的提高。如余新忠的博士论文《清代江南瘟疫与社会》获得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