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学通论
32312500000012

第12章 咨询心理学与心理治疗学

第一节 咨询心理学

一、咨询心理学概述

咨询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咨询的过程、原则、技巧和方法的心理学分支。它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生活实践的一个重要领域,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多学科交叉性,属于应用科学。

咨询心理学的业务范围与基本职能的内容广泛,它不仅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关系密切,而且与教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医学相互交叉。

(一)心理咨询的含义

在汉语的解释中,咨是商讨,询是询问,咨询就是找人商讨和询问。心理咨询是来询者就心理、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找咨询专业人员进行诉说、商讨和询问,以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咨询人员的启发和帮助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使来访者的潜能得到发掘,从而找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辨明心理问题的性质,寻求摆脱心理困扰的条件和对策,达到恢复心理平衡、增强心理素质、提高适应能力、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咨询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常人,而不是患者。它为解决人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心理危机、心理负荷等)提供有关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使人们的认识、情感、态度与行为有所改变,以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与家庭的目的,增进身心健康。

心理咨询是一个协助人们认识自己、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发挥个人潜能、迈向帮人自助的过程。它的主要范畴包括:教育咨询、职业咨询、心理健康咨询及心理发展咨询。

(二)心理咨询的几个基本要素

1.心理咨询解决的是来询者心理或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们处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例如,一个因考试焦虑来询的大学生,希望咨询员替他交涉缓考的问题;一个在教育子女问题上遇到困扰的母亲要求咨询员找他儿子谈一次话;一个下岗待业的职工要求咨询员为他物色合适的工作……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来询者对心理咨询的误解所造成的。咨询员对此应加以解释,并引导来询者把解决问题的着眼点集中于自己的心理问题,通过咨询,使消极情绪得到调整,以积极的态度自己面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心理咨询不是一般的助人行为

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方法从心理上为来询者提供帮助的活动,咨询员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职业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也可以进行互相帮助,通过谈心使紧张情绪得到缓解,但这是一种日常交往而不是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有特定的目的和任务,解决问题有专业理论与方法,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职业行为,而不是人与人之间一般的社会交往。

3.心理咨询强调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在来询者和咨询人员之间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来询者才肯坦述自己的问题,接受咨询员的帮助。能否建立这种良好的关系,营造出相互信任的氛围,取决于咨询员的态度和技巧。咨询员对来询者的理解和帮助是真诚的,态度是诚恳的。但咨询员与来询者之间的关系不同于社会生活中的朋友或其他人际关系,双方均不谋求发展咨询以外的关系。

4.咨询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

这种学习和成长主要表现为人格或个性方面的成长。咨询是帮助来询者自强自立的过程,从不能自强自立到能够自强自立便是人格方面的重要成长。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是产生心理困扰的重要根源。通过心理咨询,可以使来询者学会正确对待自己,从而减少内心世界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心理咨询要帮助来询者学会怎样与他人和睦相处,消除因不善交往或交往焦虑而带来的心理困扰,这都是人格上的学习和成长。

5.寻求心理咨询是基于来询者心理需要的自愿行为

当来询者感到心理不适,产生寻求咨询的需要时,咨询才有意义。能主动找咨询人员告诉他自己的难处、麻烦并探讨解决办法的人是有寻求帮助愿望的人。有些人迫于别人的驱使而来咨询,并不愿吐露心声,交流和帮助就难以深入进行。

二、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一)心理咨询的原则

心理咨询应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理解支持的原则

主动上门进行咨询的人,是意识到自己在心理上存在某种问题,想要通过咨询得到帮助的人。他们对咨询人员抱有很大的希望,同时也可能存有某种担心和疑虑:担心咨询人员不能诚恳相待,不能理解他们的苦衷。咨询人员要热情诚恳地接待来询者,向他们讲明心理咨询的基本精神和原则,鼓励他们消除顾虑,畅所欲言。咨询人员热情诚恳而又自然的态度,有助于形成和谐的交谈气氛,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另外,来询者的心理问题各种各样,有些问题在常人看来可能是一种不可理解的怪癖,但咨询人员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应给予真诚的关怀与帮助。每个人都希望在精神上得到理解与支持,理解与支持对于心理咨询的来访者更为重要。

2.保密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是心理咨询中最重要的原则。它是鼓励来询者畅所欲言的心理基础,同时也是对来询者人格及隐私权的最大尊重。当建立相互信任的咨访关系以后,来询者可能谈出自己未向任何人泄露过的内心隐秘,这表明了他对心理咨询工作的信任,同时也是真正治愈心理疾病的开始。心理咨询的保密范围包括为来询者的谈话内容保守秘密、不公开来询者的姓名、拒绝关于来询者情况的调查以及尊重来询者的合理要求等内容。

保密性是心理咨询工作者应当认真坚持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它不仅是咨访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也是咨询成功的必要前提,同时,来询者个人的隐私权也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只有在下述两种情况下可以突破:一是有明显自杀意图者,应与有关方面联系,尽最大可能加以挽救;二是存在伤害性人格障碍或精神病患者,为免于使别人受到伤害,也应做一些预防工作。

3.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的原则

倾听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步骤,只有认真倾听才能了解对方存在的心理问题,才能理解人。不仅如此,认真听取来询者的诉说还可以起到帮助来询者解除心理重负,放松紧张情绪的作用。当一个人为心理重负压得透不过气来的时候,当他的感情和行为不能被人理解的时候,如能有人耐心地听他诉说,并帮他理清问题头绪的时候,他会感到如释重负。常言说的“一吐为快”也就是这个道理。现代心理学研究中有所谓“心理呕吐”的说法,就是将使自己感到压抑的问题以适当的方式,找一个适合的听者对他讲诉。这种讲述是交流和治疗的首要步骤。

在倾听过程中可有适当的应答活动,如点头、简要的重复或适当的简短插话都是必要的。在来询者的述说告一段落的时候,咨询人员可以提出问题。细心询问是为了澄清问题,而澄清问题只是为了把握来询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只有把握了来询者心理问题的实质,才能更好地帮助来询者理清问题的头绪,进行有的放矢的支持和帮助,做到对症下“药”。

4.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的原则

心理咨询过程中要对来询者在情绪上进行疏导和适当的抚慰与鼓励。因为来询者有心理负担、情绪低沉,他们需要理解、同情、支持与安慰。咨询工作者应尽力给予热情的关怀。心理咨询工作者要通过自己的工作,使有心理重负的人感到温暖和力量,使他们逐步摆脱消沉的情绪进而精神振作起来。帮助来询者树立自信心是很重要的。咨询人员要善于发现来询者心态中的积极因素,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看到自己在克服障碍、增强适应能力中的有利因素。对于他们心中的郁闷,要进行积极的疏导,帮助他们理清思绪,找到问题症结之所在,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在疏导和抚慰的同时,应重视正面的启发和教育。来询者的问题虽然是多方面的,无论是一时的挫折还是长期的不安,都可能造成来询者的消极厌世心态或与周围环境的对立情绪。实践证明,来询者通过和咨询人员推心置腹的交谈,他们会从多方面受到启示,悟出许多道理,从而以积极的态度调整情绪,面对现实。

5.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

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中的非指示咨询与非指导性治疗的原则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提出的。他认为,心理咨询应以咨访双方的真诚关系为基础,这种关系不是一种外部指导或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启发或促进内部成长的关系。因为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能,因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任务在于启发和鼓励这种潜能的发挥并促进其成熟或成长,而不是包办代替地进行解释和指导。

在心理咨询中使用非指导性原则的原因在于:首先,非指导性原则体现了咨询人员对来询者人格的尊重与信任。因为每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方式具有自主选择的权力,他人无权加以摆布,咨询人员也同样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来询者。其次,人的生活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咨询人员对来询者的问题和处境只是一种间接的了解,因而其判断的客观性会受到一定的局限。鉴于此种情况,咨询人员充当“参谋”的角色帮助来询者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更为合乎情理。

6.咨询、治疗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虽有区别,但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咨询过程本身就有一定的治疗意义,心理治疗也脱离不开必要的咨询过程。例如,来询者向咨询人员倾诉压抑的情绪,咨询人员帮助来询者寻找心理障碍产生的根源和进行抚慰,本身就有宣泄治疗的作用;咨询人员帮助来询者克服焦虑、恐惧、强迫意念等种种心理障碍的过程,也是在进行心理治疗。所以心理咨询中,很难排除心理治疗的成分。对待心理疾病也要像对待生理疾病一样以预防为主。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经过咨访双方推心置腹的深入交谈,敏锐的咨询工作者可能会发现来询者受到某些消极的心理暗示产生疑病、恐惧或对他人无根据的猜忌,也有人由于消极厌世而产生轻生的意念。对于这些情况,咨询工作者一定要及时加以开导,帮助来询者解除疑虑和消极意念,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对于一些严重问题(如自杀、对人有伤害等),应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二)心理咨询的步骤

心理咨询步骤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而非机械划分的阶段。一般而言,有以下几步:

1.开端:热情接待,讲明性质和原则,建立初步的信任关系

当来询者登门的时候,咨询人员应热情而自然地对他们表示欢迎,请他们入座,并扼要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原则。特别要讲明尊重隐私的保密性原则。告诉他们在这里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可以畅所欲言,所谈问题不会向其他人泄露。对于他们心理上的困难,我们会尽力给予帮助。咨询员的简要说明及热情而又自然的态度,有助于消除初次见面的陌生感,使来询者的紧张情绪得以松弛。能否建立咨访双方的相互信任关系,对咨询工作的成功与否有重要影响,这方面咨询工作者的态度与技巧起决定作用。

2.了解问题:掌握来询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

第二阶段主要是通过来询者的自述,了解他存在的问题。了解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来询者的基本情况;二是来询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基本情况中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及其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了解基本情况有助于分析其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对于来询者的姓名,如果来询者不愿透露,咨询人员也不必急于追问,这样可使来询者彻底打消顾虑。待来询者疑虑消除之后,他才愿意说出自己的姓名。了解来询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是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通过来询者的自述和必要的询问,弄清他们当前究竟被什么问题所困扰?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问题的持续时间有多久?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他本人对此有无明确的意识?等等。

3.分析诊断:辨明来询者问题的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

分析诊断和了解问题是结合在一起进行的。从来询者踏入咨询室,到他主诉自己的问题,咨询人员在了解情况的过程中也在同时进行分析和诊断。首先要弄清来询者的问题属于何种类型,是学习工作中的问题,是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还是青春期发育问题或婚恋问题?从程度上看,是正常人的情绪不安、心理失衡,还是人格障碍,或者是神经症、精神病等精神疾病?这些都是分析诊断中必须搞清的问题。

心理诊断不像医疗诊断那样可以借助各种医疗测试取得标志某种疾病的指标,进行确诊。它主要依据对来询者言谈举止的观察,从来询者的主诉中获取有关心理状况的信息和资料,在谈话中通过咨询人员在关键问题上的深究和询问,澄清事实,掌握真实情况。在此基础上,根据咨询人员的心理学知识和社会生活阅历,进行分析判断,对来询者心理问题的性质、产生原因、严重程度等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估,进而考虑给予何种方式的指导和帮助。需要时可辅以心理测验。但心理测验绝不像医疗检测那样可以作为对疾病确诊的依据,它只能提供在人格特点、智力水准、心理健康程度等方面的参考信息,而不能作为心理诊断的主要依据。心理测验只能是心理诊断中的一个辅助手段。

咨询人员正确评估来询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咨询人员做出下一步工作的决断。如,确定哪些问题是可以通过面谈咨询和治疗逐步解决,而哪些问题是需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进行直接干预?例如,对于极度抑郁、严重情绪不安的人,对于有严重头痛、失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迹象的人,对于有明显自杀意念或对他人安全和生存构成威胁的人,都需与有关方面配合及时进行干预,以免发生不测事件。

4.帮助指导:与来询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

通过了解情况分析诊断之后,咨询人员对来询者的问题已经掌握,下一步就要进入帮助指导阶段。咨询人员在给予来询者帮助指导的时候,要坚持指导帮助与包办代替相区别的原则。这一点也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身体疾病的医疗相区别之处。身体疾病的医疗,医疗方案由医生开出,患者需遵从医嘱进行治疗。而心理咨询是一种磋商行为,咨访双方是一种彼此合作的伙伴关系。咨询人员的责任是帮助来询者分析他们的心理障碍,提供指导意见,而最后解决问题是要靠来询者自己的努力,通过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但这并不是说咨询人员的作用无足轻重。来询者所以上门求询,是因为他们遇到了心理上的困难而难以自拔,才来寻求帮助,因而,咨询人员给予指导和帮助责无旁贷。但这种帮助不是开方与抓药的方式,而是以咨询人员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对人性的深刻领悟,在对来询者心情和处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分析自己问题的性质,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问题呢?咨询人员要与来询者进行讨论,提出几种行动方案的设想,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列举他人成功或失败的例证,使其结合自己的环境条件和主体的个性特点,对各种方案进行选择。咨询人员切忌为来询者硬性规定行动方案,越俎代庖。通过充分的分析讨论之后,来询者一般会从多方面受到启发,形成新的思路。最后如何行动,要尊重来询者的意愿。

5.结尾:结束咨询谈话,讨论下一步的安排

通过前四个阶段的谈话,主要进程已进行完毕,咨询进入尾声。如果咨询谈话比较成功,来询者很可能主动谈谈自己的感受,告知自己的收获和下一步的行动计划。对此,咨询人员应给予积极的支持和鼓励,进一步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咨询一般需多次进行,要约定下次谈话的时间。咨询如暂告结束,就要说一些期盼和祝愿的话,欢迎他们有问题时再来。

(三)心理咨询的形式

心理咨询有各种不同的形式。从来询者的人数来分,可分为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从咨询的途径来分,可分为面谈咨询、信函咨询、电话咨询、专题咨询和现场咨询等不同形式。其中面谈形式是心理咨询中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

三、心理咨询的发展史

(一)心理咨询在西方的起源

1.职业咨询

咨询心理学首先在美国兴起。20世纪初期,美国加速工业化,城市人口剧增,需要有从事各行各业的人员,在职业选择与培训方面亟待指导。职业指导的目的在于根据智力水平和特点、能力、兴趣、气质等心理因素优选适合的工种,提高生产效率。

心理咨询的最初工作之一与帕森斯(F。Parsons)和他在美国波士顿的合作者们所倡导的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有关。1909年,帕森斯出版了《选择职业》一书,为咨询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石。由此为开端的职业咨询目前已成为咨询心理学中的一支主流。

2.心理卫生运动

心理咨询的第二个起源是心理卫生运动。1908年,一位美国的大学生比尔斯(C。W。Beers)根据自己患躁郁症住进精神病院的经历和亲身体验,出版了一本名为《我找回了我自己》的书,引起美国大众对于心理卫生方面工作的注意和重视。由此在美国发起精神卫生运动,促进了心理健康咨询的发展。这个时期内,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正常人,重点放在青年人的指导与教育方面。这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主线之一。

3.个体差异的研究

心理咨询的第三个起源是心理测量运动和心理学中对个体差异的研究。伴随着职业指导运动,人们开始注意到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而比纳(A。Binet)1895年到1907年所进行的智力测验方面的研究工作,为职业咨询中人们的倾向性和兴趣的确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客观的依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为对征募的士兵进行甄别与分类的需要,委托心理学家设计智力测验,推动了心理测量的发展。战后,军队使用的各种测验转为民用,测量兴趣、能力和态度的诊断技术为职业指导提供了科学手段。从1930年开始,卡特尔的个别差异和心理测验的科学研究带动了以整个人格为对象的心理咨询,其中包括职业、人格、情感、家庭与健康等方面。30年代后期,职业指导、心理测量和社会教育逐渐联为一体。

4.罗杰斯的实践

心理咨询的第四个起源,应为新型的、非医学、非心理分析的咨询与心理治疗的发展。以心理测量为基础的指导性谈话的临床咨询模式转变为心理治疗的模式,到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心理治疗的时代”。

罗杰斯的《咨询与心理治疗》一书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对心理咨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杰斯假设人类有一个重要的动机,即实现的倾向。“有机体有一种基本的趋向和追求——使正在体验的有机体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在人类有机体中有一个中心能源,它是整个有机体而不是某一部分的功能。也许最好的概念是把它定义为对有机体的履行、实现、维持和增强的趋向。”他认为,一切人类,也包括一切其他有生命的有机体,都具有求生、发展和增强自身的天赋需要。一切生物的内驱力都可纳入实现趋向之中,因为有机体如果要维系他们正常发展的话,就必须得到满足。尽管障碍重重,但这种“生命的延伸”仍会顽强地延续发展下去。无数的例子皆可证明人类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仅能避难图存,而且还不断增强自己的生命力。基于此,他所倡导的来访者中心治疗(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原理就是使来访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的方向迈进。因为他认为所有心理问题及困扰都是由于这种实现趋向的阻滞所造成的,因此,咨询或治疗就是要排除这种障碍;以重新确立起良好的动机驱力。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大量的退伍军人涌进高等院校。当时,入学、就业以及残废军人的社会适应等方面都需要心理咨询服务。1949年,美国退伍军人管理部与各大专院校合作,成立了许多社区和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

50年代前后,咨询心理学在质与量上又有迅猛进展。1946年,美国心理学会设立咨询与指导分会,1951年更名为咨询心理学会。当时规定:咨询心理学的目的是研究教育、就业和个人适应中的心理问题。六七十年代以来,咨询心理学在美国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临床心理学的第二大分支学科。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尤其是欧洲,咨询心理学与心理咨询事业也先后蓬勃发展起来。

(二)心理咨询与中国文化

中国的心理咨询起步较迟,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开始有人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心理学的发展,有人将西方的心理咨询引进我国,这种文化舶来品会不会被中国人所接受呢?它会不会成为像西方国家那样的服务行业呢?

1993年,中央电视台的记者在大街上询问了许多人,出乎意料的是他们大都回答说:不知道心理咨询是干什么的。尽管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有许多个心理咨询室,但似乎大多数人并不理会这件事,甚至不知心理咨询为何物。大城市人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他地区的老百姓了。可以说,近十几年来我国的“心理咨询热”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

为什么心理咨询在中国不能真正热起来呢?

这首先是经济上的因素。台湾心理学家杨国枢把台湾的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发展概括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50年代的点缀品阶段、60年代的奢侈品阶段和70年代的必需品阶段。也就是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花钱找心理医生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

但是,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心理咨询的发展,但二者绝不是同步的。影响心理咨询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文化传统,因为心理咨询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象征。

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越来越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的价值,强调尊重个人的权益。这一点在心理咨询的咨访关系中体现得很鲜明。心理治疗方法的意义就是让患者向着自我调整、自我成长和逐步摆脱外部力量控制的方向迈进。总之,这些治疗方法都充分地体现了西方文化特色,即个人主义和尊重个人价值。

把这种带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东西搬到中国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结果是咨询者与患者或来访者都很不自在。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要求帮助别人的人即有权威的人应该告诉被帮助的人怎么去做,而被帮助的人也希望有权威的人告诉他怎么去做才好!这就是中国人的权威主义。因而,在中国的心理咨询中,即使是受过心理咨询训练的咨询工作者也难以达到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不知道怎样才能引发来访者的积极因素,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对来访者进行指导,自觉不自觉地告诉来访者应该如何做。而来访者也总是对咨询者不着边际的“启发”和“挖掘”感到很不耐烦,禁不住要问:“我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最终双方不得不回到“指导——被指导”的权威主义的人际关系模式中。可见文化传统对心理咨询的过程和咨访关系的模式影响多么大。如果我们的文化教育不能强调个人的价值,不能使人们对自身的潜能有所认识和达到较高的自信,那么西方式的心理咨询在中国就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这是近年来心理咨询“冷”的原因之一。

对于大多数东方人来说,心理咨询这种洋玩艺还不是必需品。不过,与东方文化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是会被东方人所接受和认可的,是有生命力的,因为它的原理是与东方人深层心理结构相吻合的。近年来,北京、广州、上海、重庆、辽宁、四川、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的一些高等院校和医疗卫生部门,已先后建立起心理咨询机构或咨询门诊,报刊、电视与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也纷纷开设了心理咨询专栏和专题。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工作已逐步展开,但业务范围还比较狭窄。

(三)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心理咨询是人们开始普遍重视精神生活的产物。以此为背景,近年来,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表现出一些突出的发展特点。

1.主要特点

(1)技术整合趋向明显

技术整合是指心理咨询或治疗工作者针对来访者的个性特点、问题层次,在咨询与治疗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咨询或治疗。

(2)组织机构发展壮大,咨询与治疗范围广泛、方式多样

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一开始就超出了医学的范围,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心理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各种社会服务人员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或治疗。现在全国范围内,各大综合医院、精神病医院已普遍建立心理咨询门诊,全国许多高校已建立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在社会上也开办了婚姻、职业、儿童等各种心理咨询中心以及热线电话、危机干预机构。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直接咨询和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按咨询途径可分为电话咨询、通信咨询、门诊咨询、现场咨询、报刊专栏咨询等。

近年来,有关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概念在大众传媒中被讨论和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学校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实用心理自我疗法》、《心理卫生》、《现代人生心理学丛书》、《学生心理健康文库》等有关书籍大量出版。继《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后,在1990年~1994年短短五年中,《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健康心理学杂志》、《心理与健康》、《青年心理咨询》、《心理世界》等学术性或普及性刊物相继创刊。此外,在《大众心理学》等多种刊物中设有心理咨询专栏。国外的许多有关资料也被介绍到中国。借阅和购买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图书的人数迅速增长,这些图书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2.主要问题

(1)资格认定与审查制度亟待建立

目前,我国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门诊、热线电话等日益增多,但缺乏管理,咨询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鱼目混珠现象时有发生。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大众对心理咨询与治疗产生了误解。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还没有制定有关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员的资格认定制度及审查制度,从而无法保证服务质量。

(2)对理论研究与交流重视不足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多半仅注重技术应用,发表的论文主要是疗效报告,而对各种疗法的理论基础及本土化等问题涉及较少,深度不够。要想使心理咨询与治疗在我国得到长期健康的发展,一方面必须进行一定的理论研究,及早改变在西方国家后面亦步亦趋的被动局面;另一方面,也应注重在不同学说之间发展起足够多而且较规范的共同概念,以便进行讨论交流,促进学科发展。

咨询心理学的理论从初期主要选用有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与经验总结,逐渐建构自己的理论体系、技能与方法。最初,它的理论模式主要为职业咨询模式。当前,已发展成为决策模式与社会影响模式。

决策模式是指在教育、社会生活与疾病预防等方面提供决策意见,在决策过程中又与问题解决紧密配合,并突出认知的成分;社会影响模式由斯特朗率先提出,它的产生对当今咨询心理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3)宣传不够,咨询意识有待加强

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许多人仍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持有偏见。有的人对其作用持怀疑态度,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说教;一些想要咨询的人怕被人当做精神病看待,不敢去咨询。据调查,某大学相当一部分来访者希望咨询中心设在隐蔽的地方。与此同时,仍有相当多的人不知道“心理咨询”这个词。为此,应广泛宣传、普及有关知识,使人们增强咨询意识,不以咨询为耻,相信科学。

目前,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水平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从其广泛的社会需求和近年的发展趋势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心理咨询与治疗这项开创性的事业在我国一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心理治疗学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帮助分析另外一个人的心情问题,包括父母劝导子女,配偶、家人或亲友安慰自己人,这可以说是最初级的心理治疗。但要将其上升到一门学科的高度,却是一件很深奥的事,它是基于临床心理学及精神医学的原理与经验,来辅导、治疗心理困难的人。要熟悉人的复杂心理,也要了解人生的变化,更要能弄清楚各种精神病理,才能理会各种心理学的医疗方法。专业的心理治疗者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并达到一定的标准。

一、心理治疗的概念

1.定义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采用治疗者与被治疗者间的相互反应与关系,治疗病人的心理、情绪、认知与行为有关的问题。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病人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减少焦虑、忧郁、恐慌等精神症状,改善病人的非适应行为,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人际关系,并促进人格成熟,能以较有效且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及适应生活。因其治疗过程主要依赖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所以称之“心理治疗”,以便与药物治疗或其他物理方法的“躯体治疗”相区别。

2.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counseling)又称“心理辅导”,与“心理治疗”极为相似。一般来说,精神医学家使用“心理治疗”的称呼,意味着由治疗者来医治求治者的心理毛病,较适用于已发生心理问题的病患者;而临床心理学家或其他辅导者,较习惯于使用“心理辅导”或“心理咨询”的名称,表示主要工作在于辅导或咨询,包括预防及促进成长,较适用于辅导正常人的日常心理问题。虽然两者称呼不同,治疗者的背景、工作的方式与任务略有差异,但其治疗或辅导的原理大同小异,可合并讨论。

3.心理治疗的性质

心理治疗是关于人格和行为的改变过程。

人格改变涉及病人寻求帮助的问题的范围,如包括抑郁、焦虑、害羞、厌食、咬手指、家庭或婚姻不协调等。行为改变涉及有效的改变方法和技术,如支持、情感转换、解释、系统脱敏、自信训练等。

最理想的过程就是:某个问题X,用最好的方法Y。但是实际上事情并非这样简单,也绝不是直截了当的。人类的问题是极端复杂的,治疗者力图解决的问题也不单纯,因而没有一种单一的最好方法可以解决心理问题。

4.心理治疗的目标

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心理治疗的主要目标有四种:

[1]危机处理;

[2]行为矫正;

[3]情绪经验的调整;

[4]自知力改变。

二、心理治疗的理论模式

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形式是多种多样的。1980年,美国出版了一本心理治疗手册(R。Herink),共收集了255种治疗方法。各种疗法由不同作者撰写介绍,其中不少作者就是该疗法的创始者。但目前比较普遍采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可分为分析性心理治疗、认知性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性心理治疗、人际性心理治疗等。

(一)分析性心理治疗

分析性心理治疗以弗洛伊德提出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理论为基础。该理论认为,个体在成年时的心理障碍的产生,与潜意识的内心冲突、童年期的创伤经历有关。通过对患者深层心理的探讨,了解其潜意识的动机、欲望和精神动态,协助患者增进对自己的了解,使他“领悟”到其行为的真正原因,改善适应困难的心理机制,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目的。其采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释梦和日常生活的精神病理学分析等。

分析性治疗的技术掌握与否与治疗者的悟性、人格品质等有关,其基本的一些技术已成为诸多心理治疗方法的基础。学习和灵活应用这类技术已成为中国心理治疗与咨询工作者水平提高的关键。

(二)认知性心理治疗

认知性心理治疗又称“认知治疗”(cognitive therapy),最通俗意义上讲,就是通过改变人的认知过程和从这一过程中产生的观念来纠正其适应不良的行为或情绪。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可概述如下:

[1]知觉的改变导致情绪、动机和行为的改变;

[2]动机的改变对行为改变有直接的影响;

[3]新的活动与行为会改变知觉。

其主要原理认为凡是情绪或行为反应,均与其认知有连带关系。一个人对己、对人、对事的看法、观念或想法,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心情与行为。因为在治疗的方法上较容易处理“认知”的层次,经过对认知上的纠正或更改,便可连带地改善其情绪与行为。譬如改善自己对自己的看法,行为上就能较有信心等等。因此,其治疗的着眼点放在认知上的修正,故称为认知治疗。

(三)人本主义的心理治疗技术

这类方法一般广泛用于非临床的普通心理咨询,强调咨询的对象为正常人,主张理解、支持、神入和情感的共鸣,调动和发挥人的潜能,提高自信,使之更能适应社会和达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目的。主要以罗杰斯的“患者(或译来访者)中心疗法”为代表。国内的学校心理咨询、青年心理咨询、职业与管理心理咨询等大多是以这类方法为主要心理治疗技术的。由于它强调受治对象都是正常的,忽略心理障碍或精神病理学的存在,因此在综合医院或精神卫生中心的临床心理工作中不宜提倡,以免造成病人的误诊和延误及时诊治。当然,正常人的心理咨询中也要避免精神科医生精神病理诊断的扩大化。

(四)支持性心理治疗

支持性心理治疗(supportive psychotherapy)其主要特点在于运用治疗者与病人间建立的良好关系,积极地应用治疗者的权威、知识与关心,来支持病人,使病人能发挥其潜在能力,来处理问题,度过心情上的危机,或避免精神崩溃。支持性心理治疗并非帮助病人了解自己的潜在心理因素或动机,而在于支持协助病人去适应目前所面对的现实环境,所以称为“支持”治疗。

(五)行为性心理治疗

行为性心理治疗一般称之“行为治疗”(behavior therapy),其原理依据学习心理学,认为任何行为给予适当的奖赏或处罚,便可操纵其行为,即可消除不适应的行为,也可建立所需的新行为。因此,行为治疗不在乎病人的过去,也不用追究不适应性的行为问题的来源,而主要把着眼点放在要更改或消除的行为,研究如何策划有系统、按程序、适当地给予赏罚来产生行为上的更改,产生治疗效果。

(六)人际性心理治疗

人际性心理治疗包括婚姻治疗、家庭治疗或团体治疗等等,其主要着眼点在人际关系上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权力的分配、角色的扮演、情感与关系、认同与联盟等等。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每人每天都在“与人打交道”,家庭矛盾、夫妻不和、人际关系问题等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心理障碍产生、维持、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其治疗方式强调注重目前的情况,通过实际的练习与操作,来改善夫妻间、家人间或群体间的人际关系。

虽然从理论观点上,心理治疗可如此划分区别,但在实际运用操作时,往往可视其需要而运用各种原理,或可混合采用。

三、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

现代心理治疗的发展主要是在欧美国家,其历史已有100多年,尤其近30多年得到了很大发展,治疗的技术和方法目前已多达400余种,应用的领域已涉及精神病学、心理学、临床医学、社区保健、教育学与管理学等方面。近20年来,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改革和学术交流的增加,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在国内从当初的翻译介绍,逐步发展到应用阶段。

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是在研究西方人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特定条件。但对于一个拥有全世界最多人口、文化历史达5000年之久的东方文明大国,如何将西方的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受东方历史、文化熏陶的中国人身上,并行之有效,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一)认识东方文化和思想对人的影响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任何一个地方或社会都有其各自的文化氛围和习惯,这是社会学家所认同的。心理障碍的发生与发展,乃至对其治疗的认识和预后的估计,除了遗传、生物学特性之外,也是与社会环境、文化思想及宗教信仰等密切相关的。在中国,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受到儒、道、佛等思想的影响,“与人为善”、“退一步海阔天空”、“心定自会凉”等说法常成为人们劝慰他人和面对挫折时的自我慰藉的法宝。

最原始的心理治疗方法可追溯到《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中的论述。“余问古之治病,惟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即治疗只可能是祝告神明,祈祷上天。这种思想虽然现代人看起来是一种无知、愚昧,但质朴的思想和方式仍影响到现在,至今我们仍可见到这种似曾相识的情况:一个人患病,乃至求医,病人和家属常行占卜或祈祷等方式以期早日康复。

儒家的“人”与“为人”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恬淡虚无”等修身养性哲学,佛家的“参禅打坐”、“意守入静”以及中医的“五行生克”、“阴阳”平衡理论等在过去的历史长河中早已作为特有的东方文化思想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并且不知不觉地融入一个人的思想方式、情感表达、人际交往、人格塑造、社会适应、健康保健等方面。倘若治疗者一味照搬西方的理论与方法,而不熟悉、知晓所治对象的文化背景和习俗等,无疑会步入“隔靴搔痒”、“曲高和寡”的境地。

(二)借鉴传统中医学的治疗原则

现代医学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步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亦称整体医学模式)。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表达,就是从原先的“看病”、“治病”转变为“看病人”和“治病人”。虽然在字面上只是加上一个“人”字,但所包含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里特别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即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乃至认知、社会活动等对医学诊断和治疗都有很大影响。心理治疗的建立与发展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人的特殊性,揭示人的内在心理动力与外在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以“心理、社会”模式为基础的,相对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来说是临床实践的另一极。

实际上,中国的传统中医理论与治疗一直强调“人”的整体性,总结归纳了一系列非常实用、有效的治疗原则,其中有一些是值得心理治疗和咨询工作者“古为今用”的。

1.心身概念,形神关系

人的精神(神)与身体(形)是相对统一的,《灵枢·天年篇》中的“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说明了中医临床实践中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形具神生,即人的心理功能受制于脏腑气血等物质形态的盛虚,脏虚神去,生命终结。但“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则又提出了心理-精神活动在人的生命中的重要性,是为神对形的制约。这一辩证关系一直贯穿于中医的治疗体系之中,对于心理治疗的工作者来说是有重要借鉴价值的。

2.辨证论治,标本兼治

中医的临床实践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实践者辨明疾病、症状的主次、前因后果和内外关系,再予以综合治疗和处理。同样的症状或疾病,可用不同的药方;但同样的药方,又可用于不同的疾病或症状,要求实践者学会“辩证法”。

3.行医济世,普救众生

这其实涉及医德与医诫的问题。

国外心理治疗非常强调治疗者的态度在治疗中的作用,即治疗性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的取得。反观国内近年来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蓬勃发展,却或多或少存在着治疗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养等方面的问题。仅有热忱、助人之心而无精专的业务技术作后盾,或仅恃业务技术精深而无“仁心”和医德作前提,都是难以为继和生命长久的,“凡大医治病,必无欲无求”(《千金方》)、“圣人以不失人情为戒,欲令学者思之慎之,勿为陋习所中耳”(《医宗必读》)等中医著述早已提出了医者的职业道德。对此,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工作者必须知之、正确处之。同样,也应该以“而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以教众庶,亦不疑殆,医道论篇,可传后世”(《素问·著至教论》)来要求自己,提高业务素养。因为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术,治疗者才能得心应手地面对和处理来自于社会各阶层的不同患者,真正达到为他们“分忧解难”的目的。

四、心理治疗的发展趋势

近20年来,无论是心理治疗理论,还是治疗技术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理论方面,越来越多的研究支持这样一种观点:任何一种单一的理论(情绪的、认知的、生理的或行为的)都不足以解释心理障碍的原因和心理治疗生效的机制。同样,能够改变病人某一方面功能的治疗方法,也能改变其他方面的功能。因此,对某些心理治疗作了相应的修正,以指导治疗实践。在治疗技术方面,新的治疗技术不断问世,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的心理治疗方法已达400多种,而这些新的治疗技术具有更强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支持。这些新的治疗方法多数是短程、整合的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和认知分析治疗。在应用方面,心理治疗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从最初限于精神科病人中的应用,现已扩展到各个领域的各种心理障碍、人际关系问题、婚姻家庭等一般性心理卫生问题的处理。在疗效研究方面,不再单纯考查心理治疗是否有效,而且更深入地研究改变的过程、治疗生效的因素和机制、治疗方法对疾病和症状特异性问题。在方法学方面,随机对照组研究已被广泛接受,量效关系研究已被引入心理治疗领域,治疗效果评价更趋客观化和数量化,二次分析技术、临床显著性分析方法和序列分析技术行列得到发展和应用。

近年心理治疗实践中有四个主要发展趋势:治疗短程化、理论和技术整合化、方法标准化和疗效评价客观化。

(一)治疗短程化

1963年,正值社区心理卫生运动发展之际,短程心理治疗应运而生,目的在于为众多的病人提供帮助,以满足社区心理卫生的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也发现短程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短程治疗作为一种系统的治疗方法是有计划性的,不是单纯的疗程缩短,而是有理论依据的,同时伴有治疗目标的改变。主张短程治疗的临床家多数是心理动力论者,因多数行为治疗和认知治疗本身就是短程的,这对传统的精神分析治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在布罗姆(B。L。Bloom)的《计划短程治疗手册》中,就介绍了9种心理动力定向的短程治疗。

虽然对短程治疗会期的看法不一致,但对短程治疗基本特征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均认为短程治疗有五个基本特征:[1]及时干预;[2]治疗家的活动水平相对较高;[3]明确、有限的治疗目标;[4]清晰明确焦点的确认和保持;[5]与病人共同商定治疗时限。尽管不同学者对“焦点”一词的用法、治疗家活动的内涵及商定时限的方法有差异,但都遵循这些基本特征。

(二)理论和技术整合化

早在20世纪30年代,心理治疗整合的思想就开始萌芽,但直到80年代前,心理治疗整合只是少数人关心的事情。80年代起,心理治疗整合趋势发展迅速,一些严谨的学者从理论角度支持整合,在实践中被部分心理治疗家接受,方法学家赞成这是心理治疗研究的合法维度,并成立了专业组织——心理治疗整合研究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Exploration of Psychotherapy Integration),有关心理治疗整合的论文和专著逐年增多。

心理治疗整合的主要焦点是行为治疗和心理分析治疗的整合。经多方尝试和努力,目前这两个阵营趋于联姻。行为治疗家把认知心理学的语言、理论、技术融合到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中,心理分析学家也接受了学习理论、环境因素的致病作用和行为主义学派的语言。认知行为治疗是心理治疗整合的典范。他们(Beck,El-lis,Meichembaum)既反对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模式,也不完全接受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而是特别注意人的思想和理念,认识到人的外在表现实际上是深层认知结构的反映,这种认知结构的形成与过去的经历有关。

另一个整合趋势是行为治疗家对人格障碍的关注。与早期行为治疗形成鲜明明对比的是,早期行为治疗根本不承认人格结构,也无意处理人格障碍问题。现在他们认为人格健全与否关系到心理障碍治疗的成败,人格障碍本身也是需要干预的目标之一。在人格障碍治疗中,一方面通过分析,使来访者认识到自己对批评过于敏感,另一方面使他们学会更好的应付方式。采用的技术包括接受、理解和认同,同时坚持要他们以更有效的方式应付生活事件。

(三)治疗方法标准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治疗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种科学的治疗方法。同一学派的不同治疗者即使用同一种治疗方法治疗同一疾病,在实施的具体细节上也有很大差别;在不同学派之间,使用同一方法治疗不同疾病时的差别就更大。问题在于各种治疗方法缺乏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只有理论和技术的介绍,至于对某个病人,这些技术如何使用却有各人的理解。因此,各治疗方法的创建者用自己的方法治疗各种疾病,似乎都有效果,而别人用他的方法治疗病人则可能完全没效,似乎治疗效果源于治疗者本身,而不是治疗方法。

针对上述情况,近年在治疗效果评价研究中有一种趋势——要求治疗方法标准化。在研究中选用的治疗方法必须详细操作指导手册,使参加研究的治疗者有章可循,尽可能减少个人经验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对比较复杂的治疗方法,参加研究的治疗者尚需接受统一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各治疗者真正掌握该项治疗技术。同样,对培训者而言,必须要有一套正式考查受培训者临床技能的标准。只有这样,不同研究的结果才具有可比性,研究结果才能被重复,研究发现对临床实践才有指导价值,这也是近年许多临床治疗家的共同呼声。现在有些国家对心理治疗研究项目予以资助时,要求附详细操作手册或类似操作指导书,有些刊物也规定心理治疗研究论文在投稿时必须附治疗操作手册。

治疗方法标准化的另一优点是有利于培训年轻的心理治疗者及促进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在心理治疗领域内,治疗者的培训和治疗技术的推广是一大难题,过去只能通过带学徒式的个别化传授,领悟力高的学徒可能会领悟技术的精髓,偏离正统不远;领悟力不高的所得就很有限。

我国目前多数从事心理治疗的医师都是自学成才的,对引进的治疗技术是否达到真正掌握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在向下一代传授时更是困难重重。这些问题将随着各种治疗技术的标准化而得到解决。但这只是一种趋势,是否能实现这一愿望,尚待全体心理治疗家的共同努力。

(四)疗效评价客观化

在心理治疗领域中,疗效评价的客观性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因各种心理治疗的目标不同,疗效的评价标准也不同。例如行为治疗的目标是消除症状或行为模式的改变,所以只要症状改善就认为治疗有效;而精神分析则认为症状改善是表面的、暂时的,不能认为治疗有效,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病人的态度或人格的治疗才是有效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在疗效评价研究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的结果,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结果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近年来,在疗效评价中出现一种倾向:无论采用何种心理治疗方法,在评价治疗效果时必须采用多种客观的、可靠的、有效的评估工具,评价多方面功能的改变,包括外显的症状、情绪和行为,内在的认知模式、自我强度和人格特征和总体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这就是所谓“疗效评估的客观化”趋势。

由于对疗效采用客观的评价方法,所以疗效研究结果具有较强的可比性,结果更一致、更令人信服。

除了用客观的评估工具外,治疗者对疗效的主观评价和病人对治疗效果的自我评价也是必要的,因为有些心理功能是难以直接测量的。另一个问题是有些评估工具缺乏信度和效度;有些评估工具虽然有较高的信度,但对治疗性改变不敏感;有时观察到改变有统计学意义,但不一定有临床意义。这些问题有待今后解决和完善。

专栏一:心理治疗师与精神科医生的区别

心理治疗师与医生之间主要存在下列三方面的差异:

1.关系模式不同

心理治疗师与患者的关系是互动关系,治疗师要运用这种互动关系发现患者在与人交往中的惯常行为模式,帮助其找出幼年期客体关系和现实中客体关系的问题,并通过在治疗室中建立新的客体关系来改变患者内在的体验,使其逐渐消除症状。因此,在心理治疗中,治疗联盟的建立是治疗成功的基本前提。

精神病学家与患者的关系是主动与被动、给予与接受的关系,即医生做出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后,患者按受。因此,医生相对处于主动和给予的角色,患者处于被动和接受的角色。

2.访谈模式的不同

心理治疗中访谈(interview)既是诊断的手段,又是治疗的途径,因此就有严格的设置。设置中包括了房间的布置(一般要求安静、隔音、舒适和庄重)、治疗时间的约定、收费标准等等。心理治疗之所以要有严格的设置,是因为设置中的任何细节都有可能影响治疗关系,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心理治疗的访谈是开放性的,更为平等性的,更富有情感性的,常常触及患者的心灵深处。

精神病学家的访谈主要是诊断性的,访谈的模式一般是遵循常规的,访谈的时间、地点等也不需要严格的设置。访谈是封闭式的,主要围绕着症状水平进行。

3.治疗的媒介物不同,导致训练的模式不同

心理治疗师和患者的治疗关系之间没有药物或手术刀作为媒介物,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心理治疗师所受的专业训练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其中也包括对自己人格特征和内心冲突的理解。作为心理治疗师,自己的人格特征要相对健康。在心理治疗师的专业培训中,除了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外,还要接受高年资治疗师的督导。如,精神分析治疗师的培训中,包括至少接受300个小时的由资深分析师所作的自我分析体验。

精神病学家主要以药物作为媒介物来治疗患者,因此对精神病学家的专业训练就主要集中在症状学、诊断学和药物治疗学上,而对精神病学家本人的人格特征则不必苛求。

专栏二:哪些人需要心理咨询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心理咨询的人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抑郁症:持久性的心境低落,常伴焦虑、身体不适、睡眠障碍。

2.焦虑症:指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的状态,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不相符。

3.恐怖症:指明知不必要,但又无法摆脱,反复呈现的观念、情绪或行为。

4.疑病症:过分地关注自身健康,怀疑身体某部位或某一器官异常,常伴焦虑和恐惧。临床检查无客观证据,但总认为患了某种疾病,同时伴有焦虑不安。

5.癔症:指由心理因素暗示或自我暗示所引起的一种疾病。表现为急起短暂的精神障碍、身体障碍,但无器质性病症。

6.神经性厌食:俗称“减肥综合征”,指以厌食、消瘦、闭经、虚弱为特点的女性心理疾病。多见于青少年与平时爱打扮者,与追求苗条而盲目节食的做法有关。

7.神经性呕吐:指反复餐后呕吐,但不影响食欲、体重为特点的疾病,常具有癔症性格,暗示性强,女性多见,往往在明显心理因素作用下发病。

8.睡眠障碍:包括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夜惊、梦呓、夜游及梦魇等。

9.老年期心理问题:包括老年人的孤独、恐惧、自卑、多疑、忧郁、失落心理等。

10.更年期心理问题:常称“更年期综合征”,表现为月经紊乱、植物神经紊乱、情绪不稳定、心理紧张、焦虑、恐惧、敏感、多疑等。

11.多动症:指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学习困难、行为不良为特点的儿童疾病。

12.遗尿症:指4周岁以上反复出现夜间不自主尿床的儿童疾病。

13.性心理咨询:包括阳痿、早泄、性冷淡、异装癖、恋物癖、窥阴癖、露阴癖等。

总而言之,无论什么人,只要在心理方面出现了障碍,尤其在意外事故、精神刺激、心理创伤、人际矛盾的情况下,都应及时求教于心理医生。

复习思考题

1.心理咨询的含义及对象是什么?

2.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3.为什么心理咨询在中国不能真正热起来?

4.心理治疗主要有哪些理论模式?

5.如何看待心理治疗与中国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