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常见病家庭疗法1000问
32296700000380

第380章 产后自汗、盗汗有哪些饮食疗法

糯米红枣炖羊肚

“原料”羊肚1个,糯米60克,红枣5枚。

“制法”将羊肚洗净,糯米用水浸透,把糯米与红枣同放羊肚内,缝好口,放盆内隔水炖熟,食用时切开羊肚,调好味佐餐食用。

“功效”本方适用于产后出汗过多,不能自止。

豆衣鹌鹑蛋

“原料”豆腐衣2张,鹌鹑蛋8个,水发香菇2只,火腿肉25克,调料适量。

“制法”将豆腐衣撕碎,洒上少许湿水润湿,鹌鹑蛋磕入碗内,加盐少许,搅打均匀,香菇切丝,火腿切末,炒锅放火上,放入猪油,烧热,爆香葱花、姜末,倒入鹌鹑蛋翻炒至凝结,加水,烧沸,投入香菇,调入黄酒、精盐、味精,煮15分钟,下豆腐衣,撒上火腿末。

“功效”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

黄芪软炸里脊

“原料”猪里脊肉400克,黄芪(切片)50克,蛋黄1个,水淀粉20克,葱段、姜片各10克,酱油12克,料酒50克,植物油500克,味精,盐各适量。

“制法”将黄芪片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浓缩汁50克备用;将葱段、姜片、酱油、味精、盐、料酒兑成汁水;将里脊肉去掉白筋,切成0.4厘米厚的片,两面用刀划成十字花,再切成宽0.8厘米、长2.5厘米的条,放凉水碗内,淘净血沫,用净布辗干,再将蛋黄、水淀粉放碗内,用手搅成糊,将里脊肉放入糊内搅匀;将锅置火上加入植物油,油热三成,将里脊肉逐块下锅,炸成金黄色时捞起,将油滗出,再将兑好的调料汁及黄芪浓缩汁洒在肉上,翻几下即可食用。

“功效”补肾益血,益气固表。适用于产后自汗、盗汗、体质虚弱者。

麦仁糯米粥

“原料”小麦仁60克,糯米30克,大枣15枚,白糖少许。

“制法”将小麦仁、糯米、大枣洗净,共煮作粥,入白糖令溶。

“用法”每日2次。

“功效”本方适应于产后阴虚盗汗。

猪肉粉汤

“原料”猪肉适量,牡蛎粉、麦麸(炒黄)各等份。

“制法”将猪肉洗净煮浓汤,牡蛎粉、麦麸粉调匀。

“用法”每次取3克调入猪肉汤内服食。

“功效”本方适用于产后体虚自汗、盗汗。

炖猪肚

“原料”猪肚1个,黄芪15克,人参3克,大米50~100克,莲实30克,小麦、葱适量。

“制法”将猪肚用盐搓洗干净,与小麦同煮至半熟,取出猪肚切细。黄芪、人参、莲实切碎,装入纱布袋、扎口,与猪肚加水同煮至熟烂,去袋及猪肚,再下米煮粥,临熟入葱,调味。

“用法”随意喝粥吃猪肚。

“功效”本方适用于产后气虚自汗,食少。

黑豆小麦粥

“原料”黑豆、浮小麦各30克,大米100克,大枣5枚。

“制法”将黑豆、浮小麦洗净,加水与大米同煮成粥。

“用法”温热食用,每日2~3次。

“功效”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银耳红枣汤

“原料”银耳30克,红枣20克,冰糖适量。

“制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发,除去蒂头,洗净后撕成小块。红枣洗净撕开。共入锅内加水适量,用小火慢煨至银耳、红枣烂熟,放入冰糖溶化调匀,即可出。

“用法”每剂分2次食完。

“功效”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川贝炖甲鱼

“原料”甲鱼1只,川贝母5克,鸡清汤1000克。

“制法”将甲鱼切块,放蒸钵中,加入贝母、鸡汤、盐、料酒、花椒、姜、鸡清汤、葱,上笼蒸1小时,趁热佐餐服食。

“功效”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蒸鳝鱼猪肉

“原料”黄鳝250克,猪肉100克,食盐、酱油、黄酒、葱、生姜适量。

“制法”鳝鱼、猪肉切片,放入蒸碗中,加入食盐、黄酒、姜、葱,上笼蒸熟即可。

“用法”早晚趁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补血,本方适用于阴虚产后盗汗。

枇杷粽子

“原料”新鲜枇杷叶10余片,糯米250克。

“制法”枇杷叶去毛后洗净,糯米用清水浸泡1夜,与枇杷叶共包成粽子,煮熟分次服。

“功效”有补中益气、暖脾和胃、止汗的功效。用于产后自汗。

猪膏煎

“原料”生姜100克,猪油100克,白蜜100毫升,黄酒50毫升。

“制法”生姜捣茸,水煎取浓汁100毫升,与猪油,黄酒、白蜜同煎熬成膏即可。

“用法”每日服10克,每日3次。

“功效”补中益气,用于产后气虚体弱、畏风自汗。

温馨提示:

产后自汗、盗汗是产后常见症状,可以通过食物来改善。饮食要选择营养丰富、补益气血的食物。

自汗症者可食用扁豆、栗子、猪肚、猪腰、核桃仁、豆腐皮、泥鳅、鸡肉、鸭肉、鸡蛋、芡实、山药、党参、白术等。

盗汗者可选食葡萄、莲子心、金樱子、鸭肉、猪腰、乌鱼、蚌肉、蚬肉、番茄、菠菜、山药、莲子、银耳、鸭肉、鸡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