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快乐心灵的感悟故事
32273500000079

第79章 两个道德小故事

华仆丁龙

十九世纪末美国纽约有某大富翁,雇华仆一人,名丁龙。数年后将之辞退,但该翁居室不慎失火,翁幸免于难。丁龙闻讯后即自动返来侍候在侧,翁不胜感动,因问曰:“我早将你辞退,为何自愿重返?”丁龙答曰:“家父早有明训,亲邻有难,必助之。”翁听后又问:“令尊是否读过孔孟圣贤书,有以教之?”龙答曰:“家父乃草莽农夫,不识字。”翁继问曰:“令祖父必读过书?”龙又道:“吾家世代皆未读过书,非书香子弟。”翁闻后惊叹不止。丁龙在富翁处又工作多年,辛劳致病而死,死前对翁曰:“余多年来所获薪金未尝多用,悉数积存于此,有一万余元,不如奉还。”翁大恸,遂又捐赠十余万美金,加原数总共约二十万美元,在哥伦比亚大学设立“丁龙汉学讲座”,以资纪念这位目不识丁,但积中国伦理道德于一身的华工。

守门人

厦门附近有一个小岛,叫鼓浪屿。1949年前乃西方人聚居之地,各国在此皆设有领事馆,这可能是因为鸦片战争后,厦门得通商风气之先的结果。内中当然有美国领事馆,在解放前就雇用本地人看门。新中国成立后,西方人都撤馆归国,美国领事馆也只剩下空屋一幢,矗立山头。妙的是该馆有一个看门人,在解放后照旧上班,每天看门,夜晚关门,像一个忠实的守门犬一样。(如果用当年流行的革命话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美帝走狗”!)然而40年来竟然也相安无事,直到70年代中美再度建交。(****时期的红卫兵竟然没有破坏!)美国人回来收馆,却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这个守门人多年来欠奉的薪水,到底应该由谁来付?怎么付法?据说此事一路报到华府的美国******,各部门官僚经多次争论后,竟然没有人愿意受理。最后只好由鼓浪屿的美国领事馆各同仁自愿捐款,凑成一笔钱,算是这位守门人的薪金,就此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