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藏獒生存法则
32273300000097

第97章 用你的忠诚换取下属的忠诚

保护獒群中的每一只藏獒是獒王义不容辞的责任。獒王会帮助弱小者,抚慰受伤者,会对冲锋陷阵的藏獒予以充分的支持和信任。獒王视獒群为自己的领地,它对獒群死而后已的无限忠诚也换来了每一只藏獒对它毫无保留的忠诚。

仔细地观察藏獒的群体生活规律,也许你会吃惊地发现,它们竟是如此地富有“民主”精神——獒王必须对它的“选民”们敢于负责和尽心负责。一旦它表现出对獒群的不忠诚,势必将动摇自己的领导地位。在人类的组织中,为留住人才,领导者自然会希望部属对组织有一种强烈的忠诚感。如果领导者能很好地对待部属,就能够得到部属的这种忠诚。

忠诚是相互的。如果领导者期望部属对自己忠诚,领导者必须对他忠诚。对部属忠诚意味着要尽可能地避免裁员,意味着在他们与顾客和供货商打交道需要领导者帮助时,领导者要给予支持;对部属忠诚包括在员工犯了“正直”的错误时,只要不是故意的,不要解雇他们或对其进行严厉的纪律惩罚。

忠诚意味着当部属在生活中遇到麻烦时给他们适当的支持。如通过加薪或提供特殊假期等方式帮助部属走过生活中的困境。

有些公司允许部属在个人时间里使用公司的设备或工具,以显示对部属的忠诚。如,拥有卡车的公司允许部属在他们自己的时间里用卡车搬运家具、垃圾及其他适合搬运的东西。

为部属做这些额外之举向他们展示领导者的忠诚,那么他们也会为领导者做出额外之举来表达对领导者的忠诚。

当然,对下属忠诚最重要的体现就是信任,即用人不疑。

当然这个“不疑”是建立在自己择用人才之前的判定、考核基础上。不用则罢,既用之则信任之。领导者只有充分信任部属,大胆放手让其工作,才能使员工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所以说,一旦决定某人担任某一方面的负责人后,信任即是一种有力的激励手段,其作用是强大的,最能换来员工的忠诚。

试想一下,使用别人,又怀疑他,对其不放心,是一种什么局面?试想一下,在你的公司里,如果员工得不到你起码的信任,其精神状态、工作干劲会怎样?假如你的公司职员情绪欠佳,精神沉郁,怨懑丛生,上下级关系怎么能融洽?这种彼此生疑生怨的状况,常是导致企业瘫痪的主要原因。

信任你的员工,实际上也是对员工的爱护和支持。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特别是对于担当生产、销售、试验、拓展、探索者角色的员工而言,容易受人非议、蒙受一些流言蜚语的攻击,那些敢于直面领导错误,提建议、意见的,那些工作勤勉努力、犯了错误并努力改正的,领导的信任是其最后的精神支柱,柱倒而屋倾,在此种状态下,领导者切不可轻易动摇对他们的信任。

企业老板对员工信任的同时,对员工一定要坦诚。如果出现变故及不利因素,有话要说到当面,不要在背后议论员工的短处,对员工的误解应及时消除,以免积累成真,积重难返。有了错误要指出来,是帮助式的而不是非难指责式的,相信你的员工不是傻子,好意歹意心中自明。总之,与员工经常保持思想交流非常重要。

说到信任问题,其实它是两个彼此相处的人应该具有的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要素。两个陌生的人在一起,彼此防范,没有什么信任。而一旦人们通过某种渠道互相认识熟悉后,彼此渴望的就是一种信任。

互相看不惯的人很难有信任可言,嫌隙的存在是关系恶化的起端,离自己越近越亲的人,你应该给他越多的信任。对朋友,应该推心置腹。在一个企业里,副职领导者、部门领导者之于总领导者,一般职员之于部门主管,可称为手足或臂膀,理应得到很多的信任。如果你不给他们或给他们的信任不够多,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工作。在家庭生活中也是这样,夫妻关系应该说是再好不过了,但如果你不给对方最多的、最大限度的信任,家庭生活也不会和睦。

要谨慎对待各方面的反映,不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不因员工的小节而止信生疑,更不宜捕风捉影、无端的怀疑。而且在信任的程度上,也应该是离自己最近的最亲的,给他们以更多的信任,更广泛的更高质量的信任,因为他们非常需要,你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有这样一位厂长,上任伊始,宣布要为职工们在一年内做五件实事,员工们自然干劲倍增,但大半年过去了,一件事也没有办成,大家一下子就没了热情,这位厂长也因此威望扫地,企业效益急速滑坡。

厂长本是想用许诺来激励员工,没有想到全行业不景气,厂子也就没有钱办那些已经许诺的事,结果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这位厂长要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切忌瞎许诺,乱开空头支票。对于一些企业的领导,也应该从这类事情中反思一下,不是有绝对把握的事情,绝不要随便向员工们许诺,否则,届时不能兑现,后果不堪设想。

有些领导错把轻易许诺作为激励员工的手段,也许在短期内起到作用,但从长远看,效果并不好,一旦许诺不能及时兑现,员工伤心失望,还不如事前不做任何许诺。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默默地为员工做一些实事,让员工落个实惠,也不可把话说得太早、太满,让人空欢喜一场。

有些许诺关系着员工的前途与未来,员工们对此极为敏感,在工作中牢牢记住上司说过的每一句话。因此,上司不能心情一高兴,忘乎所以,信口开河,更不可随意封官许愿,而在这些员工达到要求时却又根本不提,这只能削弱公司员工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上司在日常管理中,千万不可随意许诺,若有许诺,应尽力兑现。

领导者的看似细小的行为会对部属产生影响,要警惕这些影响,如果领导者许下了诺言,甚至宣布改变做事的方式,部属也会认为这些话是真的。

如果必须改变计划,而该计划的实现却是部属一直所期待的,就要向他们解释清楚这种变化。如果不能明确地表达变化的原因,他们会认为领导者食言,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的话,部属就会失去对领导者的信任。

领导者丧失信任通常会导致失去忠诚,从而失去优秀的部属。

在我们身边的一些不受人欢迎的上司,必然有他们遭人讨厌的方面,但总结一下,都有一个小毛病,言行不一致,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与这些上司谈谈“说到做到,为官之道”的道理,帮助他们改进自己的工作显得很有必要。

有的上司高兴的时候,对员工随便做出承诺,不管结果能不能兑现,只图一时的口头兴奋,不久后,食言反而装着若无其事,好像从来都没有那句话似的。

有的上司以为自己的权力是自己不负责任的理由,只管要求员工做事卖力,自己则一毛不拔,整天无所事事,一张报纸一杯茶,至多作一些口头指示。像这种领导,如要把它放到獒群中去,可能就要成为一个被“流放”的“君主”。

有的领导“前言不对后语”。在做出某项承诺后,条件发生变化,或者受到来自其他方面的压力,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明哲保身起见,不惜推翻自己所做的承诺。

这里所说的“说到做到,为官之道”,就是要求上司能言行一致。无论什么原因,上司的言行不一致,员工必然对其信心大失,反正是努力工作也未必得到预期的回报,因而工作情绪大受影响。

只要能够说到做到,哪怕这位上司的能力差一些,下属们也会信任他,主动维护他的形象。即使他的话语与行动,不一定符合员工的要求,员工也会感到他做事有原则性,反而对他的工作要求较有信心,认为他不会有朝令夕改的情形发生,工作起来也较为投入。就像一只能够负责到底、死而后已的獒王,即使死,它也会像一个真正的王者那样,充满尊严的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