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藏獒生存法则
32273300000079

第79章 一个有热忱的团队不惧怕任何困难

藏獒对于工作、对于自己的职责似乎有着与生俱来、永远消耗不完的热忱。一只藏獒一旦接受了指令、就好像身体里被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即使处于极度劳累的状态也会立即兴奋起来。

藏獒行动时的高度热忱和永远积极的表现是令人吃惊的,而这恰恰是人类所缺少的。在一个组织框架下的团队,时间久了便容易懈怠、失去热忱,从而变得机械并死气沉沉。对这样的团队只有注入热忱才能挽救它。

团队的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的,现在早已深入人心。明确的分工、共同的目标和彼此之间的密切配合是其基本组成要素。但团队的聚合并不意味着管理的终结,没有效率的团队是让人无法容忍的。给每一个团队成员注入热忱,是让团队保持高效率的一个有效办法。

热忱这个字眼,源自希腊语,意思是“受了神的启示”。对工作热忱的人,会具有无限的力量。

已故的佛里德利威尔森,曾经是纽约中央铁路公司的总裁,有一次他在访问中,被问到如何才能使事业成功,他说道:

我深刻地认为,一个人的经验愈多,对事业就愈认真,这是一般人容易忽略的成功秘诀。成功者和失败者的聪明才智,相差并不大。如果两者实力不相上下的话,对工作较富热忱的人,一定会比较容易成功。一个不具有实力但却富有热忱,和一个虽具有实力但不热忱的人相比,前者的成功也多半会胜过后者。

“一个热忱的人,不论是在挖土,或者是在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天职,并怀着深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热忱的人,不论工作有多么困难,或需要多么艰苦的训练,始终会用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也一定会达到目标。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指标。”

但对工作冷漠的人却不这么看。冷漠型工作者最多的借口是:“这个工作真是太无聊了,干起来真没劲。”所以他们总是毫无起色,平平庸庸,不但在公司的老板眼里,就连出色的员工也这么看。在杰克未去之前的A公司的员工就是这样。这就是说,假如一个人缺乏热忱,一定是一个无精打采的人,即使所有的机会都来到身边,也会稀里糊涂把它们丧失殆尽。因此,杰克认为成功的要诀是用全部身心开始热忱地工作。而管理者就应把握这个要诀,充分带动员工热忱地去工作。

许多员工觉得自己只是依附在一个大的、没有人性的机器上的一个齿轮,因为他并不知道自己特定的工作的重要性——同时,也因为他除了别人要他天天做的工作以外,并不想学习任何事情。

还记得这样一个古老的故事吗?

一位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为了实实在在地了解人们对于同一件事情在心理上所反映出来的个体差异,他来到一所正在建筑中的大教堂,对现场忙碌的敲石工人进行访问。

心理学家问他遇到的第一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工人没好气地回答:“在做什么?你没看到吗?我正在用这个重得要命的铁锤,来敲碎这些该死的石头。而这些石头又特别硬,害得我的手酸麻不已,这真不是人干的工作。”

心理学家又找到第二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二位工人无奈地答道:“为了每月500美元的工资,我才会做这件工作,若不是为了一家人的温饱,谁愿意干这份敲石头的粗活?”

心理学家问第三位工人:“请问你在做什么?”

第三位工人眼光中闪烁着喜悦的神采:“我正参与兴建这座雄伟华丽的大教堂。落成之后,这里可以容纳许多人来礼拜。虽然敲石头的工作并不轻松,但当我想到,将来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儿,再次接受上帝的爱,心中便常为这份工作献上感恩。”

同样的工作,同样的环境,却有如此截然不同的感受。热忱的重要性实在不可小觑。

在藏区,牧民们之所以感到藏獒是自己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恐怕正在于藏獒拥有永远不会消泯的行动热忱。任何-个老板,都知道雇用热忱者的重要,也知道这种人难以物色。而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讲,则主要在于培养员工,让他们积极向上,对工作更为热忱。关于热忱,社会各界人士都有过相关的观点。亨利福特说过:“我喜欢具有热忱的人。他热忱,就会使顾客热忱起来,于是生意就做成了。”

“十分钱连锁商店”的创办人查尔斯华尔渥兹也说过:“只有对工作毫无热忱的人才会到处碰壁。”查尔斯史考伯则说:“一个人如果对任何事都热忱,那么他做任何事都会成功。”

爱德华亚皮尔顿,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曾协助发明了雷达和无线电报,也获得了诺贝尔奖。时代杂志引用他的一句具有启发性的话:“我认为,一个人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成就的话,热忱的态度远比专门知识来得重要。”

这句话如果出自普通人之口,可能会被认为是外行话,但出自亚皮尔顿这种权威性的人物,意义就很深长了。如果在科学的研究上热忱都这么重要,那么对普通的职员来说,岂不是占着更重要的地位吗?

懂得员工的心理的管理者熟知这一点。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引用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法兰克派特的一些话加以说明。他那本《我如何在推销上获得成功》,在销路上,打破以往任何一本有关如何推销的书籍。Make在对提高员工的工作热忱方面极为推崇派特的做法。

以下是派特在他的著作中所列出的一些经验之谈:

当时是1907年,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因为我被开除了。我的动作不起劲,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我走人。他对我说:‘你这样慢吞吞的,好像是在球场混了20年。老实跟你说,法兰克,离开这里之后,无论你到哪里做任何事,若不提起精神来的话,你将永远不会有出路。’本来我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之后,我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我做事当然没有热忱,但我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队员把我介绍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

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知道我过去的情形,我就决心变成新英格兰最具热忱的球员。为了实现这点,当然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我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我大力地击出高速度的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记得有一次,我以猛烈的气势冲入三垒,那位三垒手被我这种情形吓呆了,结果球漏接,因此我的盗垒成功了。当天气温高达华氏100度,我在球场跑来跑去,极可能中暑而倒下去。”

这种热忱所带来的结果,真令人吃惊,产生了下面的三个作用:

①我心中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并且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技能。

②由于我的热忱,其他的队员也跟着热忱起来。

③我没有中暑,我在比赛中和比赛后,感到从没有如此健康过。

第二天早晨,我读报的时候,更是兴奋得无以复加。报上说:“那位新加进来的派特,无异于一个霹雳球,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那一队不但赢了,而且是本赛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由于我热忱的态度,我的月薪由25美元提高为185美元,多了7倍。

“在往后的两年里,我一直担任三垒手。薪水增加了30倍。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一股热忱,没有别的原因。”

然而后来,派特的手臂受了伤,不得不放弃打棒球。接着他到菲特列人寿保险公司当拉保险的人,整整一年多都没有什么成绩,因此他很苦闷。但后来他又变得热忱起来,就像当年打棒球那样。

目前,他是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不但有人请他撰稿,还有人请他演讲自己的经验。他说:“我从事推销,已经30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忱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地增长起来。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忱而走投无路。我深信惟有热忱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的因素。”

就像藏獒靠热忱为自己赢得了永恒的岗位一样,热忱也同样应该成为人类成员对待工作的灵魂,甚至就是生活本身。热忧的态度,是做任何事的必需的条件。与其说是成功取决于个人的才能,不如说成功取决于个人的热忱。热忱一旦由个人传导至整个团队,那么这个团队就是无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