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32249500000059

第59章 谁让“跳蚤”变成了“爬蚤”

有这样一个实验:科学家把跳蚤放在桌子上,跳蚤迅速跳起,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的头上罩上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只能触到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终于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起跳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将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仍然不会跳,它已变成“爬蚤”了。

跳蚤可悲乎?那么我们整齐划一的教育呢?

武鸣同学休学的那天,我在办公室里着实难过了一天。不是因为师生间的情谊,而是他走的原因。

武鸣刚来我们班级的时候,她母亲就告诉语文学科老师,请多帮帮武鸣这孩子,语文成绩很差呢,多提问提问,有时间多多辅导,好吗?我们就是因为在其他学校差,才转来你们学校,接受好的教育的。

学校是私立学校,学费很昂贵,为了孩子的未来,许多家长在所不惜也要把孩子送进来。

责任重大,老师责无旁贷。老师对武鸣的母亲说,帮助孩子提高成绩是我的职责啊,你放心。武鸣的母亲走了。

武鸣真的是个不错的孩子,守纪律,尊敬同学、老师,学习习惯很优秀;还会画一幅幅风景优美的色彩画,他母亲在孩子开学时还给老师出示了武鸣同学绘画得奖的奖状呢!

令人遗憾的是他语文学科比较薄弱,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来。

按照孩子家长的要求,老师答应给孩子业余时间辅导。中午休息时间,老师把武鸣叫到办公室辅导,晚上放学,老师把武鸣叫到办公室辅导,双休日,老师把武鸣叫到家中辅导。

为了对一位母亲的承诺,老师放弃了休息,业余时间老师全身心地扑在孩子身上。经过半学期下来,武鸣的语文成绩终于有了点小进步,难过的是,这段时间里,武鸣和老师一样,没有好好地休息过一天,没有过好一个双休日。原本应该是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却变得异常沉重。令人更加遗憾的是,几个月下来,武鸣的绘画荒废了,找不到以前的艺术感觉。

老师找到武鸣的母亲,可否不要再给武鸣补习下去,给他空间,让他慢慢成长?他母亲没有采纳。老师也无可奈何。发展到后来,武鸣对学习产生了恐惧感,厌学了,直至医生建议休学疗养。

这时,他母亲才后悔莫及。不但没有把武鸣语文学科学好,还偏废了其他东西。

这不就是跳蚤变成“爬蚤”的可悲案例吗?!跳蚤并非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的受挫学乖、习惯以致麻木了。最可悲的是,实际上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而它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玻璃罩潜意识地罩在跳蚤的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扼杀。而武鸣因为家长的过高期望值,他母亲根本就没有看到武鸣绘画的高度,逼迫孩子一次次冲刺语文成绩,强烈地折磨着孩子的自信心,最后他连学习其他东西的信心都没有了。

我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次动物世界举行比赛,主持人不管三七二十一,把鸭子和兔子划在跑步一组,把鸡和鹅分在游泳一组。这样的比赛注定是失败的。因为鸭子、鸡天生就不是跑步健将和游泳高手,这不是强人所难吗?哪里是因材施教?诸如武鸣同学,也许他在语文上真的智力发展迟,但不能强迫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啊,这是违背教育理念的。

这是多么可怕的现象啊!众所周知,人的不同个性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元素。而社会的发展,又需要人们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个性。有现代化意识的健康个性,是决定21世纪我们中华民族的活力、前途和希望的关键。

而甚让人担忧的是,武鸣不是纯粹的单个现象,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这样的“武鸣”不是每天都在上演?不管什么样的孩子,是艺术家、科学家还是发明家等,一概不论,都得俯身在分数的起跑线上,衡量他们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成绩,其他的不在关注范围。这岂不是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发展吗?

呜呼!究竟是谁把“跳蚤”变成了“爬蚤”?相信聪明的读者您一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