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之道:教育,一个不能少
32249500000058

第58章 松开“捆绑式”的爱

我们来看下一个小学生的一天时间表。早晨6:20起身,15分钟洗脸刷牙,30分钟吃饭,到学校7:20左右,接着开始当天老师的早读课。语文老师那就晨读,要是数学的那就是正课了,然后就是不停上课,上午5节。11:30吃饭,12:00吃完。回家后开始做作业。语文的半小时,数学的一张试卷,还有英语,接下来又要花去一个半小时,再加上要背诵的语言材料等。作业完成后正好上学,2:00,英语口语训练,接下来开始上课,晚上5:00放学,回家吃饭。到家5:30,吃饭再花点时间,估计又要来学校上晚自习了。按道理,小学生不该上晚自习,可是现在的家长为了孩子的成绩,还有升学的压力,家长没有时间对孩子进行教育和管理,情愿送孩子上晚自习。8:10学生回家,9:00左右睡觉。周而复始。(节假日也别谈,孩子哪里有时间玩?)

这是现代的孩子吗?简直就是一个成年人的工作日。小学生才十来岁,正是玩的年龄,可是,就这样在重压下学习、生活,过早地失去了童年的欢乐。再看学习情况,从小学生的一天时间表上可以看到,孩子学习的知识哪里有反刍的空间?一天到晚脑子里装得满满的都是知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样的学习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吗?这样的学习,孩子还有一点学习的主动性吗?

西方哲学史上有个案例: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伟大的哲学家摩尔的学生。有一天,罗素问摩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摩尔毫不客气地说,维特根斯坦。为什么?因为,在我的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露出迷惘的神态,即懂得在主动地吸取知识、思考问题。后来,罗素也是大哲学家,但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远远超过了他。有人问,为什么罗素落后了?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审视我们的教育,并没有为孩子学会独立和思考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相反我们是把孩子包裹在自己所谓“爱”的襁褓里。在家里,孩子读书,家长早就为他准备好了书、笔、复习资料等,等考学校时家长也早已出谋划策好了。总之,大到高考志愿,小到衣食住行,大人无不考虑细微周到。对孩子来说,只要他学习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他管。更多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服从”,无须孩子独自做决定。这样的做法,造成孩子从小严重缺失思考的机会和独立能力。

再看看我们的老师,课堂上,一些老师习惯性地认为,让学生思考很浪费时间,会耽误教学进度,因此索性把应该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剥夺”过来,把学生该思考的东西全都包揽到自己头上。在他们那里,“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不过是一句响亮的口号罢了。而此种做法无疑极大地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除此以外,学生的学习计划,怎样学习,以及这样做那样做,都打上了老师的烙印,不管适合不适合学生。久而久之,学生的思考就有了惰性,对老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一切不用考虑,只要听老师的就行了。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我们老师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力”和独立的能力埃

也许孩子的学习短期内在我们正确的指导下会有起色,可是我们能指导好他一生的行走吗?孩子学习,总是要经过磕磕碰碰、摔倒爬起的过程,站起来的路只能依靠他自己去寻找、选择。如果做家长的总是放心不下,总是守在身边,总是告诉他哪里是荆棘坎坷,哪里要小心谨慎,那么孩子自然会因为有了依靠而多了一份安全感,但他也失去了独自去尝试、去闯荡、去创造的能力和因此而带来的快乐了。

请松开我们捆绑式的爱吧,把孩子还到他生命本身的跋涉状态,让他自己学会学习、学会生存,让他们经历一个像蝉一样在黑暗中摸索的过程,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拥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否则,他们永远是不会学习、不会健康地生存,永远是亦步亦趋,走不出属于自己的路。老师的作用不仅是传道授业,更是解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好学不如乐学”,老师们要做的就是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思考的兴趣和独立的能力。

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一滴水的话,那么我们就要给他辽阔的海,让他自己去享受浪击的欢乐;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一棵树的话,那么我们就给他一座森林,让他们自己去倾听松涛的声响;如果我们的孩子是一只雄鹰,那么我们就给他一片蓝天,让他翱翔在飞翔万里的世界……

请松开我们捆绑式的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