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
庞涓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战国时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人。中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生卒年代不详,大约活动于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20年左右,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司马迁说:“孙武既死,后百余岁有孙膑。……膑亦孙武之后世子孙也。”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不料,他却因此遭人暗算……
庞涓妒贤,孙膑遭刑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膑尝与庞涓俱学兵法。庞涓既事魏,得为惠王将军,而自以为能不及孙膑,乃阴使召孙膑。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青年时期,孙膑和魏人庞涓同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说起鬼谷子,相传鬼谷子姓王名栩或名禅,因他隐居这里山高沟深,树木茂密,幽不可测,时常鬼火乱飞,似非凡人所居,故称鬼谷,人亦称他为鬼谷先生或鬼谷子。鬼谷子是得道之人,通天知地,精晓百家学问,一曰数学,日星象纬,在其掌中,占往察来,言无不验;二曰兵学,六韬三略,变化无穷,布阵行兵,鬼神不测;三曰游学,广记多闻,明理审势,出词吐辩、万口莫当;四曰出世学,修身养性,服食导引,祛病延年,能够升天。鬼谷子屈身世间,只为要度几个聪明弟子同归仙境。据说,他的弟子众多,战国时代著名兵家尉缭和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出于他的门下。孙膑为人淳朴厚道,谦虚谨慎,加上学习勤奋刻苦,颇得鬼谷子的器重。一天,鬼谷子对众弟子说:“我晚上太厌恶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班替我驱鼠。”这天夜里,轮到孙膑值班,鬼谷子将孙膑叫到跟前,从枕下取出一卷文书,对他说:“这是你祖上孙武著的《兵法》十三篇,世上早已失传。我看后有批注心得,用兵秘密,尽在其中。我看你心地忠厚,就交给你吧!”并告诫道:“得到这本书的人,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孙膑捧回书后,精心攻读,昼夜研习。三日之后即能背诵无误,对答如流。鬼谷子逐篇盘问,孙膑对答如流,一字不漏,而且还有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发挥。鬼谷子大吃一惊,高兴地说:“你能如此用心,你的祖先孙武先生后继有人了。”
谁料,庞涓知道了这件事,对孙膑顿生嫉恨之心。庞涓为人奸猾,嫉贤妒能,怎能容忍孙膑超过自己。然而,他非常善于伪装自己,心里很是嫉妒孙膑的才能,表面上却仍与孙膑称兄道弟。一天,弟子们下山汲水,听到路人传说魏国重金招纳贤士,访求将相,庞涓心动,他想自己本领已成,想到魏国应聘,可又怕先生不放,因此回见先生,想说又不敢说。鬼谷子见貌察情,早知其意便放庞涓下山去了。庞涓告别先生后,孙膑送他下山时,庞涓说:“我与兄有八拜之交,此行倘有进身之时,必然举荐兄长,同立功业。”孙膑说:“此话当真?”庞涓说:“弟若说谎,死于万箭之下!”当下两人洒泪而别。
当时正值战国中期,秦齐楚燕韩赵魏七雄争立,都想依靠武力一统天下。战国七雄内数魏国最强。魏惠王听说有个自称鬼谷子的弟子前来应聘,便欣然接见了他。庞涓拜见魏惠王,指画敷陈,倾倒平生所学,唯恐不尽。魏惠王问道:“魏国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周边都是大国,魏国怎么样才能在诸国之中站稳脚跟?”庞涓大夸海口:“大王要是让我做将军的话,我敢说,就是把他们灭了都不难,还用得着怕他们吗?若是办不到,我情愿受罚。”魏惠王非常高兴,便拜庞涓为大将,另兼军师之职。其儿子庞英、侄儿庞葱、庞茅都随着庞涓混上了将军一职。于是这批“庞家将”整日操练兵马,雄心勃勃。不久,便率军进攻较弱的卫、宋等国,屡战屡胜,还击退了前来进犯的齐国。一时间,庞涓名声大噪,魏惠王更加信任他了。
庞涓在魏国受到重用后,并没有实现邀请孙膑下山的诺言。后来还是墨子的学生禽滑厘向魏惠王推荐了庞涓的同学孙膑,魏惠王才让庞涓写信给孙膑。庞涓忌妒孙膑,又不敢得罪主子,就写了一封假装热情洋溢的信,让魏惠王派人到鬼谷去请孙膑下山。
孙膑下山之前,鬼谷子告诉他,你这个同窗不厚道啊,你要当心。但孙膑根本没把老师的话放在心上。孙膑怀着感激庞涓推荐的想法,拜别老师鬼谷子后,就去见魏惠王。魏惠王乐坏了,想拜孙膑为副军师,跟庞涓一块儿执掌兵权。庞涓知道孙膑比自己有军事才能,对自己不利,就在背地里挑动魏惠王让孙膑为客卿。客卿没有实权,孙膑还是把庞涓的推荐之情挂在心上。
庞涓早就嫉妒孙膑之才,而如今孙膑来到魏国,对他的地位已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庞涓表面装得若无其事,暗中去安排了一个又一个阴谋。
一天,齐国来人给孙膑送信,是孙平写的,说叔父孙乔去世,请他回家看看。孙膑怕魏王怀疑,只好回信说暂时脱不开身。魏国边境守军搜出孙膑的信,交于魏惠王。魏王正在怀疑之中,孙膑受庞涓怂恿,向魏王上书,请假回家。魏王下令,将孙膑革职,扣留孙膑,由庞涓问罪。庞涓本想杀掉孙膑,但想起《孙子兵法》还未骗到手,于是又假惺惺地装起慈悲来。
庞涓假惺惺地对孙膑说:“大王要办你死罪,我再三再四地磕头求情,大王才免了你的死罪,可是得把你的膝盖骨剜掉。”
孙膑哭着说:“你这么出力帮忙,我这辈子也忘不了你的大恩!”
就这样,孙膑的脸上被刺了字,两块膝盖也被剜去,伤口好了,只能爬行。孙膑变成了一个废人,天天依靠着庞涓过日子,老觉得对不起人家。为了报答庞涓的恩情,孙膑在肢体残疾的情况下还恭顺地为庞涓默写《孙子兵法》。孙膑哪里晓得,召自己来魏国、送信人和假信,都是庞涓一手策划的。
装疯卖傻,逃脱虎口
据《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齐使者如梁,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齐使以为奇,窃载与之齐。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孙膑每天都忍痛拼命抄写。庞涓的家奴看到这种情况非常郁闷:这么有名的一个军事家,就这样让人害死岂不可惜?于是将实情告诉了孙膑。
孙膑这才如梦初醒,看清了庞涓的真面目,真是追悔莫及。孙膑虽然知道了庞涓的蛇蝎之心,但如今自己肢体残疾,如何逃脱庞涓的魔掌呢?想来想去,最后才找到一条妙计,既然庞涓加害于我是因为我的才能,何不采取“能而示之不能”的办法来脱身呢?孙膑决定装疯卖傻,以此来降低庞涓的警惕之心,然后再趁机逃脱。一天庞涓派人送晚餐给孙膑吃,只见孙膑正准备拿筷子时,忽然昏厥,等醒来时已经疯了。只见他捶胸揪发,两眼呆滞,一会儿把东西推倒,一会儿又把刻好的兵法扔进火里,还抓地下的脏东西往嘴里塞。庞涓的手下看到这种情况,连忙跑去报告庞涓说:“孙先生疯了!”
庞涓接到报告后亲自来查看,只见孙膑一会伏地大笑,一会又号啕大哭,庞涓叫他,他就对庞涓一个劲地磕头,连喊:“鬼谷老师救命!鬼谷老师救命!”
庞涓非常狡猾,为了考察孙膑疯狂的真假,命令左右将他拖到猪圈中。孙膑仍然哭笑无常,累了就趴在猪圈中呼呼大睡。过了许久,都是如此,庞涓仍不放心,常派人前去试探。一天,送饭人端来了酒菜,低声对孙膑说:“我知道你蒙受了奇耻大辱,我现瞒着军师,送些菜来,有机会我设法救你。”说完,还流下了眼泪。孙膑显出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说:“谁吃你的烂东西,我自己做的好吃多了!”一边说一边把酒菜倒在地下,随手抓一把猪粪往嘴里填。
那人回报了庞涓,庞涓心想,孙膑受刑之后气恼不过,可能是真的疯了。从此,对孙膑的看管比以前松懈多了,只是派人监视孙膑,不再过问。
孙膑白天在街上躺着,晚上又爬回猪圈,有时街上的人可怜他给他点吃的,他就哈哈傻笑,随即又嘟嘟哝哝,谁也听不清楚他讲些什么。时间一长,魏都大梁内外都知道有个孙疯子,没人再怀疑他了。庞涓每天都听人汇报,觉得孙膑再也无法和自己竞争了,于是就打消了杀他的念头,孙膑就这么活下来了。
当时,真正知道孙膑是装疯避祸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当初了解孙膑的才能与智谋、向魏王推荐孙膑的禽滑厘。他把孙膑的境遇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又讲述了孙膑的杰出才能。田忌把情况报告了齐威王,齐威王要他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孙膑救出来,为齐国效力。
一天夜里,一个衣衫破烂的人坐到孙膑身边,不久,那人便揪揪他的衣服,轻声对他说:“我是禽滑厘,先生还认识我么?”孙膑大吃一惊,等他经过仔细辨认确认是禽滑厘后,便泪如雨下,激动地说:“我以为迟早要死在这里了,没想到今日还能见到你。你可得小心,庞涓那个大坏蛋天天派人监视我。”
禽滑厘说:“我已经把你的冤屈都告诉了齐王,齐王让淳于党来魏国聘问,我们都计划好了,你藏于淳于党车内离开魏国,我让人先装成你的样子在这里待两天,等你们出了魏国,我再逃走。”
禽滑厘将孙膑的衣服脱下,交给他部下一个相貌和孙膑很相似的人穿上,躺在那里假装孙膑,禽滑厘又把孙膑藏到了车上。
第二天,魏王派庞涓护送齐国使者淳于党出境。过了两天,躺在街上的孙疯子不见了,庞涓派人四处查找,井里河里都找遍了,也没有见他的踪影,庞涓怕魏王追问,于是便撒了个谎,说孙膑淹死了。
田忌赢马,初显锋芒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忌数与齐诸公子驰逐重射。孙子见其马足不甚相远,马有上、中、下辈。于是孙子谓田忌曰:“君弟重射,臣能令君胜。”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及临质,孙子曰:“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既驰三辈毕,而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这便田忌赛马的故事。
当时,正值齐、魏争霸,交战不断的年代。早在公元前386年,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田氏贵族在齐国取得政权后,就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集文武人才,坚守边境,抵抗外来的威胁。孙膑回国后,很快见到齐国的大将田忌。田忌十分赏识孙膑的才干,便将他留在府中,以接待上宾的礼节殷勤加以款待。
当时,赛马是齐国贵族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上至国王,下到大臣,常常以赛马取乐,并以重金赌输赢。田忌与齐威王赛马时,每次都输得很惨。一天,他赛马又输了,回家后闷闷不乐。孙膑安慰他说:“下次有机会带我到马场看看,也许我能帮你。”
当又一次赛马时,孙膑随田忌来到赛马场,满朝文武官员和城里的平民百姓也都来看热闹。孙膑了解到,大家的马按奔跑的速度分为上中下三等,等次不同装饰不同,各家的马依等次比赛,比赛为三赛二胜制。
孙膑仔细观察后发现,田忌的马和其他人的马相差并不远,只是策略运用不当,以致失败。孙膑告诉田忌:“下次赛马时,我可以使将军获胜,赌注不妨下得大一些。”田忌听后非常高兴,随即以千金作赌注约请齐威王与他赛马。齐威王在赛马中从没输过,所以欣然答应了田忌的邀请。
等到比赛那天,孙膑对田忌说:“比赛时,您用自己的下等马和齐威王的上等马赛,用自己的上等马和他的中等马赛,最后用自己的中等马和他的下等马赛。”田忌依计行事,结果,造成两个局部的优势和一个局部的劣势,以一负二胜赢得了千金的赌注。后来,这个的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
对孙膑而言,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不过是略施小计,而田忌却因此对孙膑更加折服,并把他正式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见是一个双腿受刑的残疾人,开始并未介意,当孙膑陈述自己对战争问题的看法时,齐威王便有意问道:“依你的见解,不用武力能不能使天下归服呢?”孙膑果断地回答说:“这不可能,只有打胜了,天下才会归服。”然后,他列举黄帝打尤,尧帝伐共工,舜帝征三苗,以及武王伐纣等事实,说明哪一个朝代都是靠武力解决问题,用战争实现国家的统一。这一番深刻独到的分析,使齐威王大受震动。再询问兵法,孙膑更是滔滔不绝,对答如流。齐威王感到孙膑确实是一位奇才,于是立即拜孙膑为军师。
通过这次赛马谈兵,孙膑一鸣惊人,由—个刑余之人,一跃成为一个大国军队的统帅。从此,孙膑在战国群雄角逐这个动荡的大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大显身手。
桂陵之战,大获全胜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救于齐。齐威王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旻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自战国初期以来,魏国长期处于独霸中原的地位,先后夺占秦、齐,楚等国的大片领土。齐国是东方的一个大国,齐威王即位后进行了政治、经济、军事的一系列改革,决心要同魏国争霸中原。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统兵八万、战车五百乘大举进攻赵国。魏军长驱直入,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企图一举灭赵。邯郸守将连战连败,情势万分危急,赵成侯急忙派人火速前往齐国求救。齐威王自知唇亡齿寒的道理,答应救赵,准备让孙膑做统帅救援赵国。孙膑推辞说:“臣是受过刑罚而侥幸活命的人,不宜做统帅,请以田忌为将。”齐威王于是听从了孙膑的建议,拜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齐军,大举攻魏。
出兵前,田忌与孙膑一起研究作战方针。田忌认为应该率军北上直趋邯郸,与魏军决一死战,以解赵围。孙膑不赞成这种打法,他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个“批亢捣虚”,“围魏救赵”的作战策略。他说:“目前的形势犹如丝线夹缠成一堆,若要解开,万不能使力乱扯。人家打架,你想拔刀相助,但不能不弄清情势就挥拳加入殴斗。现在魏国把整个战斗力全部投入了这场战争,国内留守的不过是些老弱残兵。如果我们乘虚进攻魏国首都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占据它的交通要道,袭击它空虚的后方,那么魏军必然要放弃邯郸而回师自救。这样,既可解邯郸之围,达到救赵的目的,又可乘魏军长途跋涉的疲困将其歼灭,这不是一举两得吗?”田忌听罢,心中大喜,当即采纳了孙膑的意见。
由于当时魏军的战斗力很强,对于齐军北上邯郸根本没有取胜的把握,即使采取“围魏救赵”的方针,一旦意图暴露,庞涓及早回兵自救,这对齐军仍然是不太有利的。因此,孙膑又建议田忌,“围魏救赵”不能径情直逐,要首先挥师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平陵是魏国东部地区的军事重镇,兵多粮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孙膑提出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自负,是为了迷惑、麻痹庞涓,给出造成齐军指挥混乱不堪假象,促使他继续放心地围攻邯郸,进一步消耗其实力,而不急于回师自救。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而孙膑的这招果然很灵验,齐军采取佯攻平陵并在佯攻中佯败的行动后,庞涓不以为然,不仅没有回师自救的准备,反而更加放心地围攻出郸。同时,魏惠王也被齐军的行动所麻痹,没感受到齐军的威胁,于是便让魏军主力继续在邯郸鏖战,在魏都大梁未作必要的防御工作。
公元前353年,庞涓竭尽全力,终于攻克了邯郸。就在这时,孙膑建议田忌,立即转兵西下,把攻击的矛头指向魏都大梁,派一部分轻车锐卒,直驱大梁城郊,以突然猛然的“攻心”之势,逼迫庞涓星夜回师。同时偷偷地把齐军主力埋伏在桂陵(今河南长垣),准备截击魏军,田忌依计而行。
就在庞涓陶醉于胜利之时,魏惠王派人告急,说齐军以轻锐之师进逼大梁,命庞涓火速班师自救。大梁乃魏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其得失关系到魏之存亡。庞涓刚刚攻下邯郸正在得意忘形,忽闻齐军兵临大梁,真是又气又急,顾不得休整军队,更顾不得将士们的疲惫和损伤,日夜兼程,回兵援救大梁。
当庞涓匆匆渡过黄河,刚刚走到桂陵时,就碰上了早已埋伏在那里的齐军主力。齐军以逸待劳,大破魏军,直杀得魏军丢盔卸甲,四处逃散,几乎全军覆灭,庞涓仅以身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战后,魏惠王被迫讲和,把邯郸归还给赵国,赵国也因齐军的援救而复存。
减灶添兵,诱敌上钩
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受到很大的打击,但元气并未大伤,久霸中原的余威尚在,稍加休整后,便又恢复了生机。桂陵之战的第二年,即公元前352年,魏国便联合韩国在襄陵打败了齐、宋、卫的联军,齐国不得不与魏国讲和。公元前350年,魏国又向西边的秦国反攻,不但收复了失地,还围攻秦国的定阳(今陕西宜川县),闹得秦孝公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也被迫与魏国讲和。公元前344年,魏惠王召集了逢泽(今河南开封市)之会,参加会盟的共有十二个诸侯国,会后还一同去朝见周天子。至此,魏惠王独霸中原的野心又开始膨胀了。
公元前340年,即桂陵之战后十三年,魏惠王以韩国没有参加当年的逢泽之会为由,派庞涓率兵大举进攻韩国,企图一举亡韩。韩国在魏国的西南,是战国七雄中比较弱小的一个,根本不是魏国的对手。在强大的魏军进攻面前,韩国派遣使臣到齐国去求救。早就想夺取中原霸权的齐威王,认为大好时机到来,便召集群臣商讨救韩问题。宰相邹忌认为,韩魏相煎,这是齐国之幸,可以隔岸观火,齐国自身也需要加强内部治理,以不发兵相救为宜。大将田忌则认为,魏韩相斗,韩败魏胜是必然的结果,魏国的势力就会因此大增,则祸必殃及齐国,绝不能袖手旁观,坐失攻魏良机。两人争执不下,齐威王征询孙膑的意见,孙膑则提出一个“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他认为,如果不出兵救韩,韩国就会投降魏国,魏国就会更加强大,对齐国的威胁也就会随之增大,因此,不救韩对齐国是不利的。但是,齐国的军队必须为齐国的利益而战,若是过早地出兵救韩,等于由齐国来代替韩国作战,一旦两败俱伤,到头来齐国还得听从韩国的支配和摆布,因此,过早地出兵救韩对齐国也是不利的;只有先答应救韩,让韩、魏两国激烈拼杀,互相消耗实力,然后再出兵攻击疲惫的魏军,拯救危亡的韩国,只有这样做,才对齐国最为有利。
齐威王听了孙膑的建议,非常高兴,决定照此办理。他亲自出面,热情接待韩国的使臣,答应坚决出兵救韩,鼓励韩国全力抗击魏军。韩哀侯因得齐国救援的允诺而大喜,于是奋力抵抗进犯的魏军。然而毕竟弱不胜强,前后交兵五六次之后,韩军尽皆大败,不得不再次派使来齐,请求齐宣王速发救兵。魏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也有一定的伤亡,实力有所削弱。于是,齐国抓住韩危、魏疲的最佳时机,命田忌为大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兵车数百乘,浩浩荡荡地离齐攻魏救韩。
孙膑认为:“夫解纷之术,在攻其所必救,今日之计,唯有直走魏都耳!”所以,这一次,孙膑再次使用了“围魏救赵”的战术,大军直奔魏都大梁。魏惠王见齐军又杀气腾腾地直扑大梁而来,鉴于桂陵之败的惨痛教训,再也不敢让魏军在韩国恋战,急令调回魏军主力。庞涓传令大军离韩归魏;率兵十万,企图和齐军进行一次战略决成。
这次同桂陵之战的形势有所不同,魏军有一定的准备,兵力也较多较强,而且是主动迎击齐军,来势很猛。孙膑冷静地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他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他对田忌说:“魏军一贯勇猛凶悍,看不起齐军,认为齐军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军,应该顺着这种趋势加以引导。”当田忌进一步问怎样因势利导时,孙膑胸有成竹地提出一个退兵减灶的计谋,即避免与魏军正面接触,主动引兵东撤。在退兵途中,第一天造十万人做饭用的锅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人的锅灶,第三天减为三万人的;以此向魏军示弱,作出齐军怯战、已逃亡大半的样子,从而助长其骄傲轻敌思想,诱其拼命猛迫,以便设伏歼敌。田忌听后点头称是,依计照办。
庞涓怒气冲冲地率兵以急行军的速度从韩返魏,本想痛痛快快地与齐军决一死战,以雪桂陵之战的耻辱。不料齐军一仗未打就撤退了,于是他率领十万魏军紧紧追击。庞涓生性狡黠多疑,唯恐齐兵有诈,开始追击时还是比较谨慎的,行军速度还不算快,各队之间联络照应有致。一连追了三天,庞涓发现齐军的锅灶一天比一天减少,得意地说:“我早知道齐军胆小怯懦,到我国才三天,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开小差!”于是处于亢奋之中的庞涓当即传令,将步兵留后继行,自己亲率精锐骑兵,马不停蹄,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撤退的方向猛追不舍。
庞涓在后面拼命追赶,田忌、孙膑却在前面从容撤退,同时派出许多侦探,观察并随时报告魏军动态。孙膑准确地计算着魏军的行程,判断庞涓必然于某一天的日落后到达马陵(今河南范县西南)。马陵地势险峻,一条窄道夹在两山中间,道旁树木丛生,是设伏歼敌的好战场。于是孙膑命令齐军停止前进,砍伐树木,堵塞道路,设置障碍,布下重重埋伏,准备围歼追敌。孙膑还特意命兵士把路旁的一棵大树刮去一段树皮,在白色的树干上用黑煤书写了八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一切准备就绪后,孙膑挑选了弓弩手一万人,埋伏在山路两旁。然后对弓箭手发出命令说:“天黑时候,只要看见火把就一齐射箭!”
果然不出孙膑所料,天黑之后,庞涓率兵追到马陵。他见道路被树木堵塞,即令士兵们下马、下车,准备开路追击。忽然间,庞涓发现路旁的一棵大树上隐隐约约写着什么字,于是让人点着火把来观看。他刚读完树上的几个大字,连叫“不好。”还没来得及下令退兵,齐军已万弩齐发。魏军顿时大乱,被齐军四面围住,既无法抵抗,又无处可逃,全部被歼。庞涓在乱军中,身中数箭,自知智穷兵败,无法挽救危局,遂拔剑自杀。他在自杀前仍不知悔悟自责,还愤恨不平他说:真不该成就了孙膑这小子的威名!庞涓所率精锐被歼后,齐军乘胜发起进攻,魏兵心胆俱裂,无人敢战,各自四散逃生。十万魏军曾经不可一世,如今尸横遍野,全军覆灭,并俘虏了魏军统帅太子申,魏军轻重军器,车马粮草,尽归于齐,齐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马陵之战中,孙膑因势利导,再次灵活地运用了“围魏救赵”这一战术,以强示弱,减灶诱敌,设伏马陵,一举歼灭了全部魏军,取得了决战的胜利。马陵之战和桂陵之战一样,是孙膑军事生涯中的最佳“杰作”,也是我国军事战争史上的两朵并开的“奇葩”,充分显示了孙膑过人的军事谋略和杰出的指挥才能。
经过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的元气大伤,从此一蹶不振,失去了中原霸权。齐国则声威大震,威服诸侯,称霸中原。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实现了他平生的抱负。
急流勇退,增传兵书
孙膑虽然为齐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在政治上却不得意。马陵之战前后,齐国上层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相国邹忌与大将田忌的关系日益紧张,最后发展到互不相容的地步。邹忌之所以反对出兵救韩,真实目的就是怕田忌立功,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和地位。后来因齐威王赞成出兵救韩,邹忌无法阻拦,于是他又改变了主意,企图通过战争,借刀杀人,寄希望于田忌战败身死,或因故败将田忌除掉。孙膑因在魏国曾亲遭庞涓的陷害,对此有切身的体会,所以对邹忌的阴谋看得非常明白,也很警惕。马陵大捷后,孙膑曾劝田忌拥兵入朝,驱除邹忌,然而田忌却没有采纳。结果不久田忌便遭到邹忌的政治陷害,被迫流亡到楚国。与田忌关系密切的孙膑,从此也在政治舞台上消失,不知其所终。
然而,孙膑并不是一个自甘寂寞而虚度年华的人。他很有先见之明,为了摆脱政治上的纠纷,马陵大捷后孙膑没有接受齐威王对他的封赏,并主动辞去军师的官职,任齐威王怎样相劝,也动摇不了他急流勇退的决心,他对威王说:“臣以废人,过蒙擢用,今上报主恩,下酬私怨,于愿足矣。臣之所学,尽在此书,留臣亦无用,愿得闲山一片,为终老之计!”威王只好设宴送行,并把石闾之山封给了孙膑。孙膑便隐居山中,不知所终。后人曾有诗赞道:“孙子知兵,翻为盗憎;刖足衔冤,坐筹运能。救韩攻魏,雪耻扬灵;功成辞赏,遁迹藏名。揆之祖武,何愧典型!”
孙膑死后,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珍贵的军事著作———《孙膑兵法》。《孙膑兵法》古称《齐孙子》。根据《汉书·艺文志》的记载,《孙膑兵法》共有八十九篇,图四卷。战国末期就已广泛流传于世。可惜这部重要著作,在东汉末年失传了。直到1972年4月,才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中,发现一批《孙膑兵法》的残简。经过文物部门整理、注释,于1975年正式出版,分上、下编,各十五篇,共一万一千余字。由于竹简残缺不全,其中上编十五篇可以肯定是孙膑及其弟子们的著述;下编十五篇则无法完全肯定是孙膑及其弟子们的作品。仅就上编而言,虽然远非《孙膑兵法》原书的全貌,但也可从中看出,总结了大量战国中期的作战经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在很多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孙子兵法》,有很高的军事理论价值。比如:《孙膑兵法》中提出了“战胜而强立”的战争观,充分肯定统一战争的进步意义和作用,极力主张用统一战争去克服战国七雄并立的封建割据局面,这较之《孙子兵法》“兵者,国之大事”的认识前进了很大一步;《孙膑兵法》提出以“道”制胜的原则,强调必须遵循战争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去指导战争,夺取胜利,这显然是对《孙子兵法》中“兵者,诡道”、“兵以诈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以“道”制胜较之以“诡”、“诈”制胜体现了更为深刻的理性认识。
《孙膑兵法》和《孙子兵法》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因而自古以来世人即把两“孙子”并称,说二者是“一家”之言的“孙氏之道”。这在《汉书·艺文志》中则更为明确,其把《孙子兵法》列为所有兵书之首,而《齐孙子》位居第二,在吴起兵法、范蠡兵法以及其他所有兵法之上。
综观孙膑的一生,历尽艰辛曲折,忍辱不屈,奋斗不息。在实践上,孙膑对战国中期的历史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在军事理论上,孙膑取得了较重大的成就,确实是我国古代一位发愤成才的杰出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