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历史名将学谋略与智慧
32238000000002

第2章 热血知己

范蠡

范蠡是春秋末期越国的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和商业鼻祖。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这位热血男儿佯狂倜傥,傲然负俗,与文种相偕入越,被越王勾践用为谋臣,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韬略,协助勾践彻底击败吴王夫差而雪耻复国,继而助勾践北向称霸中原。完成任务后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生存规则,便激流勇退,悄然而去。

文武双全,投奔明主

春秋末期的吴越争霸,由于其出人意料、峰回路转的结局,深为后人所知,更由于充斥其中的阴谋与阳谋的变幻,使得整段历史颇有跌宕起伏的戏剧性,在这个舞台上出场的人物,都值得去细细考察一番。在所有的角色当中,范蠡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个。

范蠡,先秦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谋略家。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生于宛郡的内乡县,出身贫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抚养成人。范蠡小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读书,抱负大,不喜耕作,众乡邻不齿。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大量的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范蠡不仅弄通了风后的《握奇经》,还潜心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大法宝”,对这些范蠡都十分推崇。后来范蠡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大。

当时著名的理财家计然(计然,名研,姓辛,字文子,着有《文子》一书,春秋时期名人),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范蠡在青年时就已经学富五车、满腹经纶,而且聪敏睿智、胸藏韬略,颇有圣人之资,再加上他精通剑法,可以说是文武双全。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范蠡空有文才而不被任用。报国无门,使得范蠡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往往做出许多令人吃惊不已的事情,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誉为有名的“楚国狂人”,乡邻们喊他为“范疯子”。

楚荆王时,楚国名士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到宛任令。他学识渊博、志向远大,本想在都城升迁,但由于不是贵族出身,被发配边陲小邑做了一个邑令(相当于今日县长)。文种之才可以治国,如今治邑,自然轻松。上任不久,宛邑民顺政清。文种闲暇,四处察访。一察施政,二访贤人。当听说百里长河弟子范蠡有奇才,便遣小吏去范公村召之。小吏去范公村,范蠡不见。小吏回文种说:“村人都说范蠡是个疯子,不必再召见了吧。”文种笑道:“吾闻贤俊之士,易招疯子之讥,内怀独见之人,外遭不智之毁,你不明白,明日备车,吾亲往谒之。”

到了次日,文种乘车到了范公村,询问范蠡家住处。村人告之在村西北角。文种下车,往范蠡家走去。走到范蠡家大门外时,突然一黑色大狗从门内窜出,“汪汪”地叫个不停。

文种和小吏先是一愣,仔细看时,却是一人披着狗皮学狗吠叫。手下人便说:“这就是范蠡。”众乡邻都围着看热闹。跟班的小吏恐怕文种听了感到羞惭,就拿衣服遮掩范蠡。文种不让遮,说:“我听说过狗只对着人叫,他是个人身,却对着我学狗叫,意思是说我是个人,是看得起我呀!”于是他从容下车拜见范蠡,范蠡已知文种不是昏官,戏笑太大,已不成礼,慌忙逃去。

村人大笑。笑文种太痴,笑范蠡太疯。

范蠡之所以要用狗吠迎客,目的就是为了试探文种。刚开始,他已知文种德政,但可交不可交,心里却没有半点把握。世事维艰,世态炎凉,心不相通,不可深交。小吏传文种召他,他避而不见,是试试文种是否诚心。若心诚,必亲自来。文种来时,他在村头早已望见,临时决定披狗皮狂叫,是试文种是否会心。文种果然悟出,谓他是圣人,在村人讥笑声中向自己行叩拜之礼,可谓大智若愚。范蠡揣测,文种既然诚心交友,会心达意,明日必定还会前来。那明日,就要试一试文种是否知心了。若是知心之人,即引为知己,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当今乱世,能交一心心相通的朋友,即便宏图不展,也不枉来一趟人世。

当晚,范蠡将思绪整理了一遍。次日早饭后,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人来拜访我,请借给我一套干净衣帽。”范蠡兄嫂均为老实厚道之人,私下也常为其前程操心,前日吏来不见,昨日装狗,实在弄不明白弟弟意欲何为。换了别人,早就跑到宛城去了。还坐等邑令来谒?昨日邑令在哄笑声中离去,岂不生气,今日还能再来?但弟弟说了,况且他说的话往往很准,两人也就不再多说啥了。兄长范水掂起篮子上市去了,嫂子在屋内翻箱倒柜,看有没有合适衣服。终于找到一件范蠡父亲生前出门见客常穿的一件旧衣,虽然大了些,但比范蠡身上穿的破衣服好多了。

范蠡刚穿戴梳洗完毕,文种就来了。两人交谈后,都觉相见恨晚,结为终身知己。于是,文种把他推荐给楚王,范蠡从此开始步入仕途。但是后来,楚国忠臣伍奢被楚王杀害的事件给范蠡的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他认识到了楚国的衰落和政治的黑暗。最后,他找到文种,说出自己心中的感受,两人一同弃楚国而去,投奔了越国。当时正值春秋诸侯争霸,吴国、越国的气势已经很盛,常年战事不断,越王允常正求贤若渴。范蠡和文种的到来,使越王甚为高兴,与两人纵论天下大事,深契于心,随后越王便封范蠡和文种为大夫,成为了越王勾践的左膀右臂。

从古至今,像范蠡这样的人实在是不多,“装狗迎宾”历来都是一件很罕见的事,当然,也只有满腹经纶、胸怀大略的人才会如此作为,正如文种所说“有才之人做事,一定会有狂妄的举动,他们往往心怀独特的见解,行为上往往会给人一种狂妄无知的感觉”。是啊!哪有一个正常的人肯装作狗来迎接贵宾的,这样岂不是拿污水往自己身上泼吗?可又有几个人能够真正了解范蠡的苦心呢?

深谋远虑,能屈能伸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戮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竟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后,他的儿子勾践即位。即位后,勾践用范蠡主持军事,文种主持政务,携手振兴越国。当时,吴王阖闾闻允常新丧,想趁越国人心不稳之际灭掉越国,便发兵攻打越国。但越军利用吴军的疏忽,采用偷袭战术把强大的吴国军队打得溃不成军,一败涂地,吴王阖闾也受了重伤,回到都城姑苏(今江苏省苏州市)后,便因重伤而死。随后他的儿子夫差继位,立志复仇。此后,吴国和越国便成无法化解的世代之仇。

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想趁吴国尚未准备妥之时,先发制人,出兵伐吴,范蠡极力劝谏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但勾践不同意,誓与吴国人拼个死活。越王勾践调动全国精兵三万人,北上攻吴,与吴兵战于夫椒(太湖中山名)。结果,勾践大败,仅剩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今浙江中部,主峰在嵊县西北),且被吴军团团围住,身陷绝境,形势危急。

心急如焚的勾践,左思右想却无计可施。于是就问范蠡道:“因为不听您的话我落到如此田地,眼下我们该怎么办?”范蠡之高明终于体现,没有因为以前的事情甩手不管,他深谙大丈夫能屈能深的道理,向勾践建议:“人待期时,忍其辱,乘其败……”,“持满而不溢,则于天同道,上天会佑之;地能万物,人应该节用,这样则获地之赐;扶危定倾,谦卑事之,则与人同道,人可动之。”他向勾践概述“越必兴、吴必败”之断言,进谏:“屈身以事吴王,徐图转机。”如此,即可以屈求伸。勾践听从范蠡之计,派大夫文种赴吴求和,并以美女、珍宝密贿吴国太宰,使吴王赦免越王,勾践夫妻入吴为质。于是,范蠡随越王入吴,为臣仆三年,备尝屈辱。公元前490年,勾践、范蠡终于被放回国。

获释归国后,范蠡与文种等,为勾践制定结好齐、晋、楚,表面卑事吴王夫差,暗中积聚力量的兴越灭吴九方略,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为了实施灭吴战略,也是九方略之一的“美人计”,范蠡亲自跋山涉水,终于在苎萝山访到德才貌兼备的巾帼奇女———西施和郑旦,连同大批财宝献给夫差,以麻痹夫差。经过多年努力,越国大治。

公元前482年,夫差率吴军北上争霸,和晋、齐等国会于黄池,国内精兵为之一空。

勾践抓住这个机会,在国内举行誓师大会,出兵五万人突袭吴国,吴军措手不及,大败,连吴太子都丧命疆场。夫差闻得噩耗后,匆忙与齐晋订立和约,率军回救。勾践这次稳扎稳打,并不急于求成,他统兵避开吴国的锋锐,暂时撤回国内以待时机。

公元前478年,吴国发生特大旱灾,“士民罢弊,轻锐尽死于齐、晋”。勾践认为时机已到,便亲率大军攻打吴国。吴越两军战于笠泽(苏州附近),越军在此战中,首次采用时髦的“夜袭渡河”方式,并运用了“两翼佯攻”、“中央突破”的战术,使得吴军受到了惨重损失,几乎全军覆没。勾践连战连捷,顺势包围了吴都苏州。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越军围困吴都已达三年之久,夫差遣使求和,勾践欲许,范蠡认为,越国有幸不被吴国所灭,长期屈辱,志在灭吴,岂能失此良机而纵敌贻患,促使勾践定下决心,最终破灭吴国。夫差愧恨交加,自刎而死。

“卧薪尝胆”是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已经离我们有几千年了,但至今仍然被人们所津津有道!

在这里面,每一步计划都有范蠡的谋略,他深知吴王好色贪财时,就建议勾践送一些美女与金银珠宝给夫差,这样夫差就有可能放掉他们,勾践依计行事,结果完全就在范蠡的预料之中。反之,如果没有范蠡这些明智的提醒,那么勾践必然会盲目地与夫差拼命。试想,在这种盲目冲动的情况下去打仗,怎么可能打得赢呢?这件事也与后来勾践大败吴军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也有这样头脑发达的人,能够用智慧使自己死里逃生。

在这场战争中,勾践之所以能打胜仗与他自身那种永不忘国耻的精神有关,他不像吴王夫差那样胜利了就得意忘形,而是胜不骄、败不馁:每天吃饭之前先尝一尝苦胆,它的衣着也很朴素,这体现了他要夺回大好江山的决心。

通过以上的种种分析,越吴这场战争是一种智慧上的较量,稍有一点疏忽、粗心,那么失败的矛头就会指向你,冠“无能”永久的罪名!

激流勇退,务农经商

在中国历史上,范蠡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不仅有文人的谋略,而且还具备商人的高超智慧,既能像儒者那样入世,又能像道家那样隐世。史书有关范蠡功成身退的记载,详见于《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天下,难以久居,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范蠡艰辛劳苦、尽心竭力地帮助越王勾践消灭吴国,洗刷了当年亡国称臣的耻辱。之后,范蠡又辅佐勾践北上进兵,与中原的齐国、晋国争霸,并最终称霸诸侯,立下了汗马功劳,自己也被封为上将军。

但是,越王勾践当上霸主之后,范蠡就立即离开了越国,最后在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西北)住了下来。后人所讲的陶朱公的故事,指的就是范蠡。范蠡本来可以做大官,享受荣华富贵,却为什么要归隐呢?

归隐充分表现了范蠡的远见卓识。古人云:“识时务者为俊杰”,范蠡看到伍子胥的命运结局,伴君如伴虎,伍氏于吴国的功绩何异与他于越国?那么自己最后的命运呢?范蠡看到这一点,但他并没有不辞而别,且辞别信写得委婉含蓄:“我听说,君王忧愁臣子就劳苦,君主受辱臣子就该死。过去您在会稽受辱,我之所以未死,是为了报仇雪恨。当今既已雪耻,臣请求您给予我君主在会稽受辱的死罪。”表面上看起来是求死,实际上是为了逼勾践放自己一条生路。试想,面对如此功臣,又没有治罪的借口,勾践无论如何是下不了手的。于是,他也假惺惺地说:“我将和你平分越国。否则,就要加罪于你。”勾践这一回答,也十分周全,明的逼范蠡要与他平分江山,实际上这是一个杀范蠡的借口。一旦范蠡留下来,真的与他一起坐享江山,那注定只有死路一条。于是,范蠡一再明志,回答说:“君主可执行您的命令,臣子仍依从自己的意趣。”言外之意,我范蠡对越王的江山毫无兴趣。正因为这样,最后他才能从容打点包装细软珠宝,与随从从海上乘船离去。否则,无论多精明、能干,范蠡最后都逃不出勾践的魔掌。

可与范蠡相提并论的功臣文种等人,在与君主处理关系上却远不如范蠡,他们往往目光短浅。范蠡在离开越王后,念在大家待在一起那么久,就从齐国给大夫文种寄来一封信。信上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长颈鸟嘴,只可以与之共患难,不可以与之共享乐,你为何不离去?”文种看过信后,声称有病不再上朝,结果被越王安上“作乱”的罪名,赐剑而亡。文种收到信后如果能够立即逃路,那么,即使不能闻达于诸侯,也不至于落个“兔死狗烹”的下场。相反,却自不量力地玩起装病不上朝的儿戏,结果招致杀身之祸。文种装病的原因,就是为了证明越王是不是在怀疑自己。结果,果然都在范蠡的意料之中。

作为臣子,武人或文人,功成身退应是一条明智的选择。古往今来,也不乏有人走这样的一条隐退之路,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够走出这厄运的圈子的束缚,真是悲哉!就像在李白那首《悲歌》诗里说的一样:

……悲来乎,悲来乎,凤鸟不至河无图,

微子去之箕子奴。汉帝不忆李将军,楚王放却屈大夫。

悲来乎,悲来乎,秦家李斯早追悔,虚名拨向身之外。

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遂身自退。剑是一夫用,书能知姓名。

惠施不肯干万乘,卜式未必穷一经。

还须黑头取方伯,莫谩白首为儒生。

所以,那些明智的人,总是能够以进退为由,逃出功高震主的怪圈,以免引祸上身。“名遂身退,明哲保身”表面看是“无为”,实则是“有为”,正如南怀瑾先生言:功成身退就如自然界的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草木枯荣,生物之繁衍、新陈代谢,都是正常的现象。然后世,如秦之李斯、汉之韩信、明之刘基、李善长之徒都没有真正理解功成身退的意境,所以最终无一个能够善终的。范蠡进可辅国,退可守身,既能入世又能够隐世,真可谓高明之极!

范蠡之高明,不仅在于及时免祸,更在于他脱离政治领域之后,在经济领域同样取得巨大成功。他三次搬家,三次创业,均获成功,成为名副其实的敛财高手。他先是在齐国的海滨从事农耕,聚财达数十万,名声大振,齐国曾聘请范蠡为国相,他说:“长久享受尊贵的名号不吉利。”范蠡毅然归还相印,散发家财,搬迁至陶地。在陶地,耕种之余他等待做买卖的时机,获取十分之一的利润,果然又获得成功,聚财万贯,名震四方,人称陶朱公,受到广泛尊重,并留下“陶朱之富”的美谈。

说范蠡功成身退是无奈的选择,并不是说越王勾践是个生性恶劣的人,而是说专制权威必然会造成名臣能将的如此结局。否则,只有像伍子胥、韩信等人那样惨死。范蠡从求功成到求归隐,个中有不少辛酸、无奈。同样,这又是他人格上转变的一种标志。这一人格的转变,关键在于范蠡彻底认清权位不可弄,声名不可隆,与专制权威终于划清了界线,把自己从奴隶地位中解放出来。

不过,范蠡还没有像庄子那样,认识到财物也是奴役人身心的东西。所以,他一富再富,最后自身虽未遭殃,却导致次子犯罪被杀。此又可笑、可叹者也。唐人任华《寄李白》诗“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将庄周与范蠡同咏,似未看透范蠡。但若以此指李白既能弃名归隐江湖,又能任侠轻财散尽千金,倒也是妥帖的用典。范蠡的人格没有扭曲于专制权威,但多少有点逐于物的味道。不过我们只要记住范蠡“功成去五湖”是功成身退之士的原型亦足够了。

一言以蔽之,范蠡是贤能之人中的贤能之人。为官,能深谋远虑,运筹帷幄,富国强民;持家,能辛勤劳作,惨淡经营,富甲一方,被人称颂与景仰。像范蠡这样能上能下,能屈能伸,为官为民,样样都能做得最好,名扬四海,永垂后世,这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屈指可数。也难怪司马迁会对他有如此赞扬:“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