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宝有秘密
32218700000039

第39章 莫里哀死因之谜

莫里哀(1622—1673),原名让一巴蒂斯特·波克兰,1622年1月15日诞生于巴黎富商让·波克兰家,1644年6月28日首次使用艺名莫里哀,他是17世纪法国最伟大的剧作家,是继莎士比亚之后欧洲戏剧史上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戏剧家。18世纪之后,莫里哀的名字超越法国国界,在欧洲各国享有广泛的声誉,其作品成为世界戏剧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到目前为止,确知莫里哀所写的作品有30出戏和不多的几首诗,其中有一出戏是他在照顾年老贫困的高乃依时,与高乃依合写的。莫里哀既是编剧、导演和演员,又是剧团负责人。

一个编剧,死无葬身之地,但其作品却是法兰西喜剧院创办300年来上演次数最多的剧目。据载,从1680年法兰西喜剧院创立到1978年底,该院共上演莫里哀的剧作29664场,而名列第二与第三的拉辛与高乃依的剧作仅被演出过8669场和7019场。

一个作家,身后无手稿流传,却仍被称为“法语创作中最全面且最完满的诗歌天才”。

一个演员,不肯离开舞台,宁愿放弃法兰西学院“四十名不朽者之一”的荣誉。然而,法兰西学院却主动为他塑了一尊半身像,并将此像立于学院的地界内,石像上刻着:他的光荣什么也不少,我们的光荣却少了他。

这些颇有兴味的事情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被伏尔泰尊称为:“描绘法兰西的画家”。

莫里哀20岁时开始从事戏剧事业,直到他51岁死去,一直勤奋刻苦,不断努力,使自己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但是,他几十年来的生活并不平坦,复杂艰苦的斗争和数不清的磨难锻炼了他的意志,也影响了他的身体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1673年2月17日,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巴黎的王宫剧院里,灯火辉煌,人声嘈杂,池座里和包厢里到处挤满了观众。舞台上,大灯光照耀得通明雪亮,这里正在上演莫里哀的著名喜剧《无病呻吟》,这已是该剧的第四次公演,莫里哀本人亲自扮演剧中主角阿尔冈。此时的莫里哀已经51岁,而且是抱病演出。在那天的演出中,莫里哀以惊人的毅力,忍着病体的疼痛,在舞台上坚持到最后。他精湛的演技,时时博得台下观众一阵阵热烈的赞扬声和欢呼声。然而,莫里哀在台上,一边表演,一边忍不住咳嗽,难受得直皱眉头。观众还以为这是他主演“心病者”的绝妙表演,急忙投以热烈的掌声。但当演到最后一场时,莫里哀已有些支撑不住,他忍不住打了一个痉挛,细心的观众已经发现他的病态,很是吃惊,莫里哀也注意到了台下观众的反应,他鼓起全身力气,大笑一声才遮掩了过去。戏演完后,莫里哀并未休息,而是步入后台,询问观众对演出的反映,最后才回到家里。回家后他咯血不止,两个修女把他扶上了座椅,莫里哀在她们俩人的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此时是当夜10点钟,离他卸妆下台还不到3个小时。

后人对莫里哀这位喜剧大师的死因十分关注,进行了许多探讨。但是,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一个悬而未解的谜。

有人认为,莫里哀的死亡原因是他得了一种“想象”不到的病,但这种想象不到的病究竟是什么病则无答案。

有人认为,莫里哀晚年遭受了种种不幸。1671年冬季,他因积劳成疾染上了肺病,后因病情加重病倒了好几个月。1672年2月,他的健康状况刚有好转,又遇上了种种打击:他在戏剧事业上长期合作的老朋友玛德隆·贝扎尔去世,他的爱子也不幸死去。噩耗传来,莫里哀悲痛不已,病情加重。在这种情况下,莫里哀仍坚持写戏、坚持演出,最后病死于肺病。

还有人认为,莫里哀的死因是多方面的,绝非仅肺病一种。长期的创作、紧张的排演和疲劳的巡回演出;艰辛的生活、痛苦的流浪、家庭生活的不幸、晚年丧友丧子;激烈的竞争、错综复杂的政治角逐,特别是1672年冬他与老朋友、音乐家吕理发生争执,被国王路易十四免去了文艺总管的职务,国王对他的宠信日减,等等,这一切不幸对晚年的莫里哀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大大加重了他的病情,最后使他丧生。

《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莫里哀的死有过一段记述:“1673年2月17日,莫里哀演出第九场《无病呻吟》时,在舞台上昏倒,被人抬到家中即与世长辞。”在这里,对莫里哀的死因未加说明,而是有意回避了。

时至今日,莫里哀到底死于何因仍无一个较一致的答案,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