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国宝有秘密
32218700000028

第28章 达·芬奇是否是同性恋

尽管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已经宽容了许多,但仍有很多人觉得同性恋者及其行为不可思议。然而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以一种学者的热情来描述同性恋,以至于有的学者判断这些人文主义者都有同性恋的癖好。当时在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等地,同性恋者非常多。威尼斯当局在每个区指派了两个人负责制止这种行为,并宣布凡是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的都被视为犯鸡奸罪者。1492年,一位贵族和一位牧师被判从事鸡奸行为,竟然因此被枭首示众,尸体还被当众焚毁。这算是极少见的激烈的处罚。不过,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同性恋者较往常为多,就连巨匠达·芬奇(1452—1519)也未能脱俗。

达·芬奇出生于意大利佛罗伦萨六十英里外的一个叫芬奇的小村子里。生母是一个农家女,在他出生后不久就与另外一位手工业工匠结婚了。父亲是一位稍有资产的律师,在达·芬奇出生那年新娶了一个与他有同样社会地位的女人。达·芬奇在临近一所学校上学,喜欢算术、音乐,特别喜欢绘画。为了画得更好,他好奇而有耐性地研究所有事物的本质。当他年满十五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把他送到当时享有盛誉的画家、雕塑家韦罗基奥的画室学画。他在这里接受了多方面的训练,不仅有绘画和雕刻,同时也包括机械制作技术。在这期间,年轻的达·芬奇在他的老师韦罗基奥的圣坛画《基督受洗》上所画的两个披衣的天使,就表现出胜出老师的艺术才华。据说,他的老师为此放弃了绘画,潜心致力于雕刻。

也正在这个时期,达·芬奇的父亲发达起来了。他带着财物举家搬到佛罗伦萨,而且先后娶了四个妻子。他父亲娶进第三个妻子时,还带来一个孩子。为了缓和家庭的拥挤状况,达·芬奇就搬出去与韦罗基奥同住。达·芬奇是个私生子,从小就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下被抚养大,与后母的关系很不融洽。当他日渐成人时,父亲却忙于娶亲,忽略了他的存在。由于私生子这个特殊的地位和家庭的特殊环境,达·芬奇开始厌恶女人,因为他觉得是女人使他沦落到没有情感寄托的地步。受文艺复兴习俗的影响,他开始拈花惹草,只是这些花草都是雄性的。

在当时的意大利,同性恋很普遍。但是达·芬奇却因为同性恋行为而受到公诉,甚至被拘捕,这使他至死都难以释怀。就在他二十四岁生日的前一周,他和三个年轻人被佛罗伦萨领地一个委员会传唤,出庭答辩对他们同性恋行为的指控,出庭的结果无人知晓。1476年6月7日,有关他同性恋行为的指控再次被提出,该委员会只得将达·芬奇暂时监禁起来,随后因为没有证据,就撤销控诉,释放了他。达·芬奇之所以因为同性恋行为而引起法律问题,可能是他的行为过于张狂。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两起公诉而有所收敛,只要他拥有自己的画室,他就聚集很多英俊的青年人跟他在一起,并带着他们中的一些人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座城市。

在他的草稿中,他称他们中一两个为“最喜爱的”“最亲爱的”。

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达·芬奇的同性恋生活并不是天生的。在经历了没有感情滋润的早年生活后,他需要接受与施与感情。而这些他在日后搜罗英俊的年轻人时获得了满足。同每一位艺术家、作家及同性恋者一样,他有着不寻常的自负、自觉和敏感。他认为“假如你是孤单的,那么你是完全属于你自己的;如果与一位同伴在一起,那么你就只有一半是属于你自己的了”。当然同性恋的生活还不能完全说明达·芬奇对女性没有任何兴趣。尽管在他的全部手稿中,他对于妇女的爱与温柔只字未提,但是他非常了解许多阶段女性的特点,在描绘处女的纤美、母亲的忧虑和女性的精妙上,无人能凌驾于他之上。在他的素描中,也出现了很多的女性形象。如有一百位青年,其中半数以上是热情的妇女;有一百位端庄温柔的美丽少女,秀发在风中波浪起伏。

这就是一个真实的达·芬奇,一个并非天生的同性恋者,一个崇尚孤独但仍对异性有着复杂感情的奇特的绘画天才。